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断九州 >

第246章

谋断九州-第246章

小说: 谋断九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还没有问完。”

    “孙先生是对我感兴趣呢?还是对论战感兴趣?”

    “都有兴趣。”

    孙雅鹿年纪老些,脸上虽带微笑,说出的话却没有半点调侃之意,冯菊娘也收敛笑容,“请继续问。”

    “冯夫人死了许多丈夫,没人敢娶——因为这个,徐公子不肯给你名分吗?”

    冯菊娘又笑了,“孙先生想到哪去了?我的名分就是侍女,实际上也是侍女,名实相符,并无一点偏差。”

    “原来如此。然则徐公子退位之后,不带正妻,却携冯夫人避难邺城,想是对冯夫人极为看重。”

    “孙先生又错了,徐公子没想带上我,是我自己厚着脸皮,半路追上,非要做他的侍女。”

    孙雅鹿眉头微皱,“徐公子身边多一名侍女,是好事,可冯夫人又为什么呢?”

    “孙先生又为何总是对我的‘为人’感兴趣呢?”

    “知人而知其论,待会你也可以问我,也像现在一样,什么都可以问,我一定如实回答。”

    冯菊娘想了一会,“在我见过的诸多男子当中,唯有徐公子视为我为一普通妇人,而非人人争抢的奇珍异宝,我厌倦了被抢来抢去,所以甘愿做徐公子的侍女。”

    “他若是吴王的时候,自能保护你,可他现在只是徐公子,占一座山谷,尚且有人不满,有什么本事能保护你不被抢走?”

    “我相信徐公子,他既来邺城,必有自保之法,能自保,想必也能保人。”

    “难。徐公子之退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事发仓促,所有人的应对都晚了一步,冯夫人也是半路追上,而不是当时跟随,对吧?”

    “嗯,孙先生想说什么?”

    “徐公子的路还没走完,仍在半路上,不久之后,还是会有人追上来,其中一些人很可能还想让徐公子再做吴王。”

    “这就怪了,当时不留,事后却要再立吴王?”

    “一点也不奇怪,当时不留,因为没有损失,还有所得,事后追立,乃是对新主不满,或有更大野心,欲借吴王为招牌,争权夺势。”

    “不安好心。”

    “没错,不安好心。”

    冯菊娘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孙先生果然有几招,你在暗示我也不安好心吧,可我一个妇人,争什么权?夺什么势?”

    孙雅鹿拱手,“我正欲有此问。”

    冯菊娘笑道:“就因为我有克夫之名,所以初次见面,孙先生就对我怀有戒心?”

    “我不信克夫之说,只觉得冯夫人时运不济。”

    “那你为何非认为我不安好心呢?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不愿再被人抢来抢去,所以来投奔徐公子。”

    “冯夫人说得清楚,却非实话。”

    “你怎知不是实话?”

    “人皆欲有所得,冯夫人反其道而行之,甘愿做一名侍女,所失极多,而所得甚少,必有隐情。”

    “外面三十多人都跟我一样,半路追上徐公子,个个都有隐情?”

    “我不知道,面对面的时候,我自会询问,现在我只问冯夫人。”

    “我的回答就是没有隐情,妇人的心事,孙先生显然不懂。”

    孙雅鹿微笑,“我可能不懂冯夫人的心事,但我能稍微猜出金圣女的几分心事。”

    提起金圣女,冯菊娘脸色微变,尴尬笑道:“怎么又说起她来了?”

    孙雅鹿再无疑惑,“金圣女派你来监督徐公子?”

    “孙先生越说越没边啦,金圣女干嘛要监督徐公子?我又干嘛要替金圣女做事?她又不是我的主人。”

    孙雅鹿却不再理他,向屏风后面拱手,“我已经过关了吧?”

    徐础笑了一声,“请孙先生入席。”

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术() 
孙雅鹿绕过屏风,却没有上席,盯着徐础看了一会,说“我不是来与你论战的,更不是来夺范门正统,范先生虽然学识深厚,却非我之所好。”

    “明白。”

    “所以我很好奇,徐公子似乎与我才是同路之人,何以突然拐到另一条路上?”

    “咱们是同路之人?”

    “路可能不同,方向倒是差不多,总之都与范先生不同。”

    “从前的路走不通,只好重选一条。”

    “徐公子能在新路上走到底?”

    “乃我所愿,当尽我所能。”

    “这世上有一种人,喜欢‘借路’,徐公子不是这种人?”

    “怎么个借法?”

    “比如有些人,奔的是荣华富贵,走的却是书山学海,是为借路。既然是借路,心思不在此处,早晚还是要回到旧路上去,在此之前,世人不知,往往为其所蒙蔽。”

    “欺世盗名。”

    “嗯,‘借路’与‘盗名’差不多是一回事。”

    徐础沉默一会,回道“我是‘借路’,也是‘盗名’。”

    “呵呵,徐公子倒是直率。”

    “孙先生并非我想蒙蔽之人,瞒你无益。但我与其他‘借路’之人稍有不同。”

    “哦?”

    “我借得可能会稍久一些,不将这条路走完,不回旧路上去,便是回去,也要换一种走法。总而言之,盗名要盗得彻底些。”

    “哈哈,我明白了。祝徐公子盗名成功。”

    “多谢。我就住在这山谷里,成与不成,孙先生当看在眼里。”

    “嗯。告辞。”

    “不送。”

    孙雅鹿转过屏风,向略显惊慌的冯菊娘拱手笑道“一直是我发问,没来得及请冯夫人发问,但今天实在是来不及了,以后一定补上。”

    孙雅鹿一走,冯菊娘马上隔着屏风道“徐公子,我……金圣女虽然交待过几句,但是没有她的吩咐,我也愿意追随。”

    “你也是借路之人,我愿意借这段路给你。”徐础笑道,不以为意。

    冯菊娘却不太喜欢这个说法,“公子……为何自认‘欺世盗名’?”

    “你还没有领悟?”

    “领悟什么?哦,我稍微有点明白了,公子自认‘盗名’,与之前让于公子‘闭上嘴’其实是同一种手段都是让对方自己琢磨,自己选一咱解释,因此能够一击便中。”

    “差不多就是这样。”

    “这就是范门之学的精髓?”

    “哈哈,当然不是,范先生可不屑于玩这种把戏,这是刘门之学,两者只是表面相似而已。”

    “刘门之学是谁的学问?”

    “终南相士刘有终。”

    “那个人,他还给我相过面呢?”

    “嗯?”

    “那是在东都的时候,许多人都找他相面,他架子很大,一般人请不动,可我却请动了,当然,是我亲自登门。”冯菊娘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对自己的名气,她还是有一点骄傲的。

    “你不登门,他也会来。相术是刘有终所借之路,他真正在意的……”徐础不好说下去。

    “他是个老色鬼。”冯菊娘倒不避讳,这种事情她见多了,“还是个猴急的色鬼,可我没让他得逞。”

    “他还肯为你相面?”

    “哈哈,就因为没有得逞,他才愿意相面,而且得拿出真本事,否则的话,就再也见不到我。”

    “欲擒故纵。”

    “嗯,这是我的小伎俩。可惜,他与晋王跑得太快,后面的事情都没发生。”

    “他怎么说你?”

    “相面吗?他说我命中有一桩大富贵,也有大劫难,别人的命中富贵唾手可得,我这一桩却要经历重重磨难。”

    “你怎么想?”

    “我想……我现在还在经历磨难吧,不知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只好——啊,我明白了,刘有终的招数与公子果然相同,他的话其实也有许多种解释,我自己选择最契合的一种,于是感觉他算得很准。”

    “嗯。”

    冯菊娘虽然想明白了,心中却无欣喜,“这么说来,根本就没有命中富贵这种事?”

    “我不知道,对这种事,我宁可敬而远之。”

    冯菊娘摇摇头,“公子将事事看透,却说‘不知道’,既然如此,看透又有何用呢?倒不如稀里糊涂时更好,至少有个奔头。”

    “你说得有道理,晋王、宁王都是有‘奔头’的人,我因为没有,才要退出,才要坐在这席上想个明白。”

    “既然是借路,公子怎么不借一条容易走的路?”

    徐础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说“我不知道。”

    冯菊娘也叹一口气,“我还可以留下吧?”

    “当然。”

    “金圣女其实也没让我做什么,只是让我照顾公子起居……还有,看看公子的另一位妻子是个怎样的人。”

    “只是看看?”

    “我发誓,只是看看,这是金圣女的原话。”

    “好。”

    “天晚了,我走了。”

    “嗯。”

    “明天我还可以过来继续描字吗?”

    “请便。”

    “我对公子的‘学问’很感兴趣,以后再有人上门来,我还可以代公子出面迎战吗?”

    “可以。”

    冯菊娘笑了笑,“公子当它是小术,借它求索大道,我可只认它,一旦学会,就不往前走啦。”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冯菊娘收拾杂物,走出房间,觉得这一天颇有收获。

    老仆一直守在外面,见冯菊娘出来,问道“公子要米面没有?”

    “米面?”

    “对啊,刚才那人不是城里的官儿吗?公子说过要求些米面,明天咱们可就断炊啦,我得进城去买,如今什么东西都贵,坐吃山空,再来十车财宝也不够用。”

    “公子他……或许说了。”冯菊娘要试试“徐门之学”。

    “或许说了是什么意思?公子暗示对方了?”

    “嗯。”

    “那个官儿听懂了吗?怎么回答的?”

    “应该懂了。”

    老仆挠挠头,“你说话有点奇怪。”

    “那就对了。”冯菊娘笑道。

    老仆又挠挠头,劝道“算我无礼公子才是靠嘴立世的人,你学他干嘛?你就应该靠容貌,要学,也是学经济话,别学糊涂话。”

    “容貌招财也招祸,皆不得自主,‘说话’惹祸也惹福,至少是自己争来的。”冯菊娘笑着走开。

    老仆看着她的背影,再看公子居住的房间,喃喃道“公子真是要走回头路啊,从前是被马侯爷带着走,现在学会带别人走歪路了。看来米面的事还得我来操心,唉,还好有点钱,不至于再去要饭……”

    老仆对那段流落街头的生活依然心有余悸,急忙走去库房查看,确认箱子一只没少,打算明天再买几把锁,将库门锁紧。

    另一头,昌言之等人对徐础房内发生的事情毫不关心,也不管粮食还剩多少,还跟从前一样,找个僻静的地方生起篝火,喝酒吃肉,吹嘘自己的战绩、夸张吴王的本事,暧昧地猜测吴王与冯菊娘之间的关系。

    房间里,徐础站起身,活动一下腿脚,走到席子另一头,转身坐下,面朝“阴魂不散”的范闭,默默地与他交谈,直到倦意袭来,侧身倒在席上,昏昏睡去。

    一连几天,徐础过的都是这种生活,真的一步不离席子,起居皆由老仆和冯菊娘照顾,他像是在沉思默想,可是有人问话,他立刻回答,没人问,就那么呆呆地坐着,脸色日见苍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