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断九州 >

第224章

谋断九州-第224章

小说: 谋断九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神洗是败军降将,却被吴王任命为东都总管,一度被判死刑,又被释放,在众人眼里,他的确深受吴王赏识。

    估计曹神洗休息得差不多了,薛金摇遣散众将,亲自去帐篷里探望。

    曹神洗稍稍恢复一些力气,见到降世将军,起身要拜,薛金摇上前道:“曹将军是我师父,我说过许多次了,哪有师父给弟子行礼的规矩?请师父上座,受我一拜。”

    曹神洗也不客气,坐下之后叹了口气,心里奇怪,吴王多番拉拢,他不为所动,金圣女不过叫了几声“师父”,他却愿意将所学兵法倾囊相授。

    “师父能来,真是解我燃眉之急。”薛金摇迫切需要有人能够解答心中的诸多疑惑。

    曹神洗明白过来,他之所以喜欢金圣女而不是吴王,乃是因为这位女将军有着与年纪相符的真诚,心狠就是心狠,敬佩就是敬佩,求教就是求教,一声“师父”,比吴王不离嘴的“曹将军”更显真心实意。

    如果遇到危险,曹神洗知道该向谁求助。

    “我在路上已经听说大概,我之前跟你说的兵家之忌,你一句也没记住啊。”曹神洗拿出师父的派头,数落道。

    薛金摇规规矩矩地垂手站立,“是,我比较笨,师父说过的话太多,我没记住多少,到了阵前,一下子全给忘了。”

    “再怎么着也不能忘记这一条:身为统帅,无论何时,必须保证手中有兵可用。诸军轮番上阵这么浅显的道理,你也没记住?”

    薛金摇脸红了,“荆州军倒是这么打的,我一看见敌人……”

    “就想亲自上阵,就想让所有人跟着你上阵。降世将军,你若想当员猛将,可以,但是别叫我这个老头子‘师父’,任何一名武师都比我有用。你若想当统帅,就得耐下性子,一点一点磨,随时观察敌人动向,见机行事,不到最后,不可大意。唉,我是败军之将,我的话你可能不爱听。”

    “爱听,每次听都有收益,我知道之前的战败不是师父的错。”

    曹神洗神情一暗,“仔细想来,的确是我的错,意志不坚也是主帅大忌,而且这东西学不来。你单有这一桩好处,认准的事情轻易不改,至于兵法,慢慢都能学会。”

    “其实我也没那么坚定,军中盛传,说吴王拿吴兵和降世军当诱饵,还说吴王与济北王本是丈人与女婿,暗中勾结……”

    “你信吗?”

    “我也不知道。”薛金摇十分苦恼,“按理说传言的内容都不新,从前没人当回事,现在却突然间人人当真,我不明白其中原因,心里……有点糊涂。”

    “事情往往如此,单独一件、两件的时候,似乎没什么意义,一旦与某个关键汇合在一起,就能令夫妻反目、君臣生疑。对降世军来说,这个关键就是他们不想打仗,怀着这个想法,从前种种都被重新想起来,成为对吴王不利的证据。”

    “可上一次还打得好好的……”

    “打得好,也死了不少人,所谓盛极而衰,就是这个意思。然后大将军遇刺,洛州军自败,降世军尝到甜头,自然希望再来一次敌人自溃。”

    “哪有这么好的运气?”

    “心存希望是件好事,可有时候也会遮蔽双眼。”

    薛金摇心中开朗许多,“我还没问师父因何而来?吴王想出破敌之策了?”

    曹神洗点头,“吴王亲自带洛州兵赶来支援,正在路上。吴王要打荆州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需要降世将军缠住荆州军,将他们全引出来,他才能一举破敌,再不需缠斗下去。”

    薛金摇面露喜色,心中阴霾一扫而空,“什么时候?这回就是搭上自己的性命,我也要让降世军恢复斗志!”

    曹神洗心中暗自叹息,他已大致猜出吴王的用意,却什么都不能说。

第二百五十二章 将来() 
谭无谓还是不愿意替吴王带兵,但是可以出谋划策,仍有些扭捏,每次都先要冷笑几声,开口发些感慨,才肯说出心中的想法,令吴王身边的人厌烦至极。

    唐为天非常不喜欢这位谭将军,私下里对吴王说“别看他长得高大,还带一柄不知是真是假的长剑,我空手就能将他打趴下。他再装模作样,吴王给我一个眼色,我教他守规矩。”

    徐础一笑置之,他现在急需谭无谓这样的人,顿时理解史书上记载的开国君主为何个个礼贤下士——都是被逼出来的,生死关头,莫说装模作样,即便谭无谓口出恶言,甚至伸手打两下,徐础都能忍受。

    正是在谭无谓的“建议”下,徐础集结城中所有将士,包括全部洛州兵将与杂七杂八的义军,连一直被关押的八百多名百姓也被征入军中,允许他们戴罪立功。

    除了手无寸铁的百姓,东都几无防守,只能由一些妇人掌管门户,她们是降世军家眷,至少对兵器不陌生。

    倾城而出乃是此战的关键,也是谭无谓之计与吴王完全不同的地方。

    徐础本想留下一支军队守卫城池,谭无谓嘲笑他的做法,“哪怕只留一名士兵,此计也不成功,莫不如全军守城,等敌军打上门来,还能多坚持几天。”

    “谭将军是希望大家能够奋勇作战,没有后顾之心吗?”徐础猜道。

    “然也。”

    “那也不用如此冒险,一个人也不留吧?”

    谭无谓冷笑不止,“吴王连战连胜,独占东都,自以为已得军心,能够随心所欲地用兵了?”

    “不敢存此妄念。”

    “吴王手下将领全都深谙兵法,个个皆是名将、猛将?”

    “堪用者不过数十人。”

    “洛州军本是官兵,初附吴王,其心未定,别的兵卒更是来源不一,彼此间可得信任?”

    “别闹出人命,就是我对诸军最高的要求。”

    “然则吴王留谁守卫东都,能不让出征之人心怀疑虑?”

    “我明白谭将军的意思了。”徐础笑道,“谭将军也是因此以为降世将军必败?”

    “嗯,吴王自己守城,留在身边的多是洛州人,却派降世军出战。降世军本是造反之人,对官兵极不信任,单独出征,必无斗志,怎会是荆州军的对手?”

    “吴兵在前,也不能令降世军安心?”

    “嘿,最先生出疑心的或许就是吴人。吴王毕竟不是真正的吴人,仗着生母的身份,才得吴人效忠。可是最近吴人死伤太多,两名将军在城内自杀,数千吴兵在城外被焚,这两件事单有一件还好些,偏偏同时发生,吴人怎能不心寒?”

    徐础轻叹一声,“我对不起吴人,可是……”

    “吴兵请战,吴王就以为万事大吉了?嘿,在吴王面前,那些吴将谁敢表露出不满?即便他们是真心效忠吴王,回到自己营中面对满腹怨气的兵卒,还能一直保持下去?与荆州军交锋,初战不利,他们还能对吴王死心塌地?”

    谭无谓就没打算留情面,屋里没有卫兵,只有唐为天站在一边,目光冰冷,时不时看一眼吴王,等他的暗示,却总是等不到。

    徐础沉默一会,向唐为天道“你去取些酒来,要热的。”

    “只是酒?”唐为天希望这句话里能藏着暗示。

    “只是酒。”徐础挥手撵走唐为天,这才道“我做错太多事情。”

    谭无谓这回没有冷笑,“吴王没有做错,只是时运不济,许多事情赶在一起,以至酿成祸患。”

    “若不是我放走宁抱关,就不会有吴兵被焚,若不是我逼死孟将军,就不会身边无人,令吴人生疑,若不是我送出晋王……”徐础没再说下去,在谭无谓眼里,只要与晋王相关,错事也是对的。

    “放走宁抱关酿成的祸患,与留下或是杀死宁抱关,难说孰大孰小。当初吴王若是闭关不纳宁军,则降世军必生戒心,也就等不到后来的大胜,因为那时候宁抱关还是备守尊崇的降世军名王。若是留宁抱关不放,则他必不能甘心受困,挑事生非,吴王如何应对?还是要回到或杀或放的路上来。”

    “然则没有正确做法?”

    “唯一正确的做法是收服其心,宁抱关天生大将之才,一两年间,他若不死,必成一方霸主,我曾提醒晋王,若想争鼎天下,吴王是眼下之敌,宁王是将来之敌,谁若能收服此人,如虎添翼。”

    徐础不相信有谁能收服宁抱关,笑道“谭将军以为我坚持不到‘将来’?”

    “吴王不能收服‘将来之将’,手下没有‘将来之卒’,所以难成‘将来之王’。”

    “哈哈,不妨打个赌……怎么才算是‘将来之王’?”

    “嗯……吴王若能守住洛州,再夺一处大州以作后方,勉强算是‘将来之王’,能否争鼎我不知道,至少不失为王,称得上一方霸主。”

    “好,我若赢,只有一个请求。”

    谭无谓拱手,“那样的话,我愿担叛主之名,为吴王效力。吴王若输呢?”

    “若输……那已是对我最大的惩罚,大概我连性命都没了,谭将军还想要什么?”

    “倒也是,我就不要什么了。”

    徐础有些不解,“你说我没有‘将来之将士’,晋王有吗?你说我不能收服宁抱关,晋王怕是更不能吧?”

    谭无谓摇头,“不同,各王有各王的长处、短处。吴王智勇双全,唯独不能附众,堪为大忧。晋王智、勇、德、信等等都不算一等一,但没有明显的短处。至于宁王,与吴王相似,长处太长,短处太短。”

    “宁抱关的短处是什么?”

    “心狠无情,虽能附众,却不能招引真正的英雄。敌人若是只有一个,宁王兼任大将,颇有胜算。他若是两面、数面受敌,且皆是强敌,宁王必败。”

    “他缺独当一面的大将。”

    “嗯。”

    “诸王都缺,晋王有而不用。”徐础笑道。

    谭无谓长叹一声,“或许……或许太早了。”

    “什么太早了?”徐础没听懂。

    唐为天端着热酒进来,给吴王斟酒,在吴王两次示意之后,才给谭无谓送去一杯,“小心,别烫着。”

    谭无谓喝了一口,又叹一声,“真是太早了。”

    唐为天瞪眼道“怎么,嫌我回来得早,碍你的事了?吴王都没说我,哪轮到……”

    “唐为天!”徐础喝了一声,唐为天不情愿地走回吴王身后。

    谭无谓并不在意一名护卫的态度,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自己又倒一杯,向吴王道“谁是‘将来之王’,现在言之过早,至少要等到两三年以后,群雄争并已成定势,才知道孰强孰弱,强者争鼎,弱者消亡。今日诸王,或许皆会消亡,一个不剩,兴起者另有他人,现在却无人注意。”

    徐础也生出感慨,默默地喝下一杯酒,开口道“等到此人坐拥天下,却会有许多人说,他从一开始就有帝王之相,连史书上也会如此记载。”

    “没错,可能是任何人,没准就在吴王身边,尚未显露出来。”

    谭无谓的目光只是一扫而过,唐为天惊讶地说“不是我!”

    谭无谓笑着摇头,“如果是你,我与吴王就都是大笑话。”

    “你自己当笑话,别扯上吴王。”唐为天道。

    徐础觉得话题走得太远,于是道“从前的事多说无益,将来的事言之过早,只说眼下吧。我会倾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