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股色股香 >

第40章

股色股香-第40章

小说: 股色股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华北食品一直欠中国信贷银行渤大市分行一笔2000万人民币的贷款,银行多次追讨,但华北食品确实还不起。现在银行知道华北食品马上要在香港上市,瞅准机会,突然要求马上还款,否则会将华北食品告上法庭,让其上不了市。由于银行属于总行管理,市政府指挥不动,尽管陈邦华也找了总行的关系,但因为2000万的金额太大,总行也不敢不支持分行。 
王晓野刚才在金顶上怡然自得的心情立刻被金建国的坏消息拖入了冰点。他第一个反应是:又完了!计划的上市日就在三天之后,现在却祸从天降!一旦打起官司,上市进程就会被香港交易所全面停止,人们又将看到王晓野做的股票牵连着官司、谎言、丑闻,天乐仪表的悲剧又要重复!难道真是老天要灭王晓野? 
慌乱之中,他赶紧把这坏消息通知了郑雄。 
郑雄大吃一惊,但很快变得冷静,问王晓野是否肯定是中国信贷银行。王晓野说肯定,郑雄说,“如果真是中国信贷银行,就别慌,也许我能想出办法来。你等我消息吧!”他说完立刻挂掉电话。 
见他沉得住气,王晓野立刻通知金建国,并让他转告陈邦华这边正在想办法。金建国和陈邦华都将信将疑,但也只好如此。 
杨雪菲见他打完一通电话就变得愁眉不展,和刚才判若两人,就安慰他说,“峨眉山云雾缭绕,咱们就像在仙境中行走,何必还被山下的事弄得魂不守舍呢!” 
“看来我是庸人自扰!本在仙境悠悠走,却念念不忘人间忧。还是杨小姐的日子好过,年轻、漂亮、自由,无牵无挂!” 
“要是没有牵挂早就成仙了!但我们可以尽量让自己开心呀!多一分开心就少了一分烦恼,为什么不多想些开心的事呢?” 
“我何尝不想开心?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王总还记得那个和尚讲的话么?少一点贪、嗔、痴,就不会那么身不由己了!当下的开心最重要!” 
“真是个有灵性的女人!”王晓野暗想。于是他就着杨雪菲的话说,“可究竟哪些事属于开心的事呢?” 
“比如你的大学生活啊,初恋情人啊,总之那些值得回味的往事和值得憧憬的将来都让人开心?” 
王晓野说,“我们的大学生活与你们有很大不同,精神面貌也与你们区别极大。”杨雪菲此刻其实已经达到了目的,因为王晓野的思绪已经被转到了遥远的过去。于是她乘胜追击,“我就是想知道区别在哪儿。你能不能给我讲讲呢?” 
王晓野便一边下山一边与女人慢悠悠地讲起了大学往事。 
“我们的大学时代,”他眺望了一下远处的群山继续说,“可能对精神的追求多点,因为以前精神被压抑得太久了,所以精神会餐更过瘾。有时快乐来自一种神秘和危险,因为八十年代初没有现在这么开放,地下的精神食粮就跟偷情一样刺激,越看不到的电影和书搞到手时越过瘾。有一次,我们聚在一个朋友家里,关门闭窗,连窗帘都拉上,像搞地下工作一样,只为看两盘录像: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一部根据澳大利亚小说拍的《荆棘鸟》。一个是关于集权政府对个人自由和私生活无孔不入的控制,其预言惊人地准确;另一个是关于人面对上帝和女人的痛苦选择,神父临终前在毕身所爱的女人面前说: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选择了神而没选择你。这看上去就像一种人生无法逃遁的困境。如果神父选择了所爱的女人,他临终前会不会发出正好相反的忏悔和叹息呢?” 
“为什么一定是不完美的结局呢?”女人问。 
“因为这是命运,命运是神秘的!如果真有完美的结局,这个世界就不会有继续发展的余地了。因为完美意味着死亡!” 
“那死亡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呢?”杨雪菲问。 
“死其实就是生的一部分!生死本是一体两面。《易经》里说‘否极泰来’,所以死亡就是新生的开始,绝对世界与相对世界的通道。佛教里不也讲前生和来世吗?其实无论在佛还是道的理论中,死亡都不存在,生命是永恒的,它只是不断变换形式。一切都在变动中,一切都是开始,也都是结束。而我们此刻为人,也只是无数生命形式中的一种。比如杨雪菲,就是我今天在生命的旅途中遇到的神秘伴侣,而我对于你也一样!” 
杨雪菲神色既惊讶又羞涩,便慌忙说,“你的话真有意思!” 
王晓野说,“你光听别人的故事,怎么不讲讲你自己呢?” 
“我太年轻,没什么故事可讲。我谈过一次恋爱,但毕业时分手,他回了海南老家,好像是早已预期的分手一样。毕业后我爱一个男人爱了两年,可他已经是别人的老公。好像又是个注定分手的结局。”杨雪菲的语调充满伤感。 
“很好,这就是命运,没有道理,就是如此!” 
王晓野看着她,觉得她充满鲜活、率真的气息,没了都市女人的浮华和傲气,却有一种小家碧玉的单纯,如竹林边浅浅幽幽的小溪。 
 
4.原计划第二天一整天和李安平谈他公司重组上市的事;但由于王晓野心里还在为华北食品的麻烦揪心,第二天一早他便飞回了香港。但他与李安平约好尽早再会。 
王晓野下飞机一打开手机,金建国的电话就到了。他的声音很激动,“王总;事情解决了!银行不再逼我们还钱了,一切等我们上完市再说。不知道王总使的什么高招,陈市长让我向你表示谢意。” 
王晓野说电话里不便多说,一切按方案往前走就行了。 
他大松了一口气,赶紧打电话问郑雄。郑雄一笑,轻描淡写地说,“我找了中国信贷银行总行的一位高层负责人,这位老兄曾长驻香港,做过一些不太干凈的事情。我通过我那方面的关系知道了一些事,就托他们帮忙疏通一下。结果就这么摆平了。” 
一场重大危机凭一个电话就被化解了,所谓体制的优越性在王晓野眼里还从未像今天这样具体。他不禁对天长呼:“天不灭曹!” 
两天后,华北食品H股顺利上市。由于股份高度集中在郑雄手中,市场上没有沽售的压力,而160倍的超额认购使股票一上市就吸引众多散户的追捧。第一天收市股价从0。30涨到0。42,升幅40%,两个星期后,股价涨到0。60,升幅一倍。 
趁这股热潮,郑雄开始出货,他仿佛重新找到了当年在股市上叱咤风云的感觉。在随后的两个星期内,他和金建国将手头3。6亿股的股票全部出手,平均出货价格0。45港币。在前后一个月的投资期内,郑雄的利润为4800万港币,金建国的利润为600万港币。 
当最后一批货走完,郑雄约王晓野到文华酒店大堂咖啡厅庆贺。他打上他的蝴蝶结领带,开一只香槟酒,然后点燃了一根长长的古巴雪茄。王晓野仍然对那件电话搞定的事充满感慨,郑雄就意气风发,侃侃而谈。此刻的他可谓气定神闲、风度翩翩。说完这单业务,他让平时不抽烟的王晓野也点燃了一颗雪茄,然后向他娓娓道来那次决定其命运的泅水逃亡,就是那次在南头下海的偷渡。 
他喜欢在这种发酵的烟叶和发酵的气泡酒中找回记忆中的画面:后面是荷枪实弹的边防和民兵追捕,前面是茫茫无边的大海,我还能搏什么?他说,只能搏命!讲完死去的伙伴时,郑雄长长地吐了一口烟,然后两眼发愣,看着烟慢慢消逝在空中。王晓野发现他目光遥远,眼眶湿润,便把头默默地扭向一边。他说死去的伙伴是他们当中最聪明的、最善良的,也是这次偷渡的组织者和发起人。 
王晓野猛然意识到:自己的一生不也在不断逃亡么?他感觉追赶郑雄的民兵一直在后面追捕自己,而自己追赶的目标却始终如地平线一样远在天边,可望不可即。即使在峨眉山金顶放眼云海,银行追债的惊魂一幕不照样从天而降吗?他便再度提醒自己: 
此间一切本是虚幻,一场戏而已,何必当真?    
第二十二章:战略投资 (1997年9月)                
1.王晓野很快感到,华北食品项目的成功只给了他一种短暂的快感,像稍纵即逝的肉欲满足。可他老在想大战役,比如英国海军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的直布罗陀海战,还有日本战胜满清的甲午海战。那两场海战其实是两种制度的较量,其结果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但王晓野的胜利至少改变了他自己的格局。他最初还有点以少胜多的智取之乐,但很快又感觉味同嚼蜡,甚至有点像中国人对“中华民族是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的津津乐道。他就不断安慰自己:谁让我是中国人呢?我们在戏里的角色就是如此。 
经验告诉他,任何成功都或多或少含有运气的成分,股票发行尤其如此。新股发行成功与否和当时的大市气氛尤其紧密相关。气氛好,任何股票都会被一抢而空,气氛差,好股票也得费九牛二虎之力去推荐。因此他在新股上市时都会从战略布署上多积累有利于成功的因素,即尽量形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局面,这东风就是时机。而他屡试不爽的一招就是安排战略投资者。它们一般都是国际知名机构,其入股不仅保证了一部分股票的顺利出售,而且可以引发投资者的羊群心理。股票市场上炒作跟风的现象很普遍,仅凭从路演得到的信息,投资者不可能对公司有透彻的了解,但如果先引进某某著名的机构入股,投资者认购的兴趣和信心会大增。 
王晓野虽然要求公司全力照顾标准证券的利益,但他真正瞄准的实际上是ABF公司。尽管他曾经恶毒攻击过标准证券的种种缺陷,但现在他又要自圆其说,强调标准证券参与本项目的好处:就是将ABF公司引入渤大机械做战略投资者。 
孙树和曾一度对此安排感到不解,并因此怀疑曼哈顿证券这样做是否是因为对本项目信心不足。但王晓野给他写了一份详尽描述战略投资者意义的传真,用充分的理由和案例使他茅塞顿开:无论到时市场是好是坏;安排ABF入股都是一步高招。市场差;其入股会极大地吸引其它投资者;市场好,因其入股部分被锁定,造成流通股数量减少,会推动股价上升。 
不久,朱倚云的反馈电话到了。她说渤大机械和标准证券正式谈了ABF的战略投资事宜,但标准证券认为给ABF开的条件太苛刻,即认购价格要高于到时的发行价,而且认购的股票要锁定两年,况且曼哈顿抢走其业务的事实也一直令其感觉如鱼刺卡喉,极为不爽,便婉言谢绝了这项任务。 
这种反应在王晓野意料之中。他们只好先将此问题搁下进一步探讨,并由标准证券在项目中的难受谈到了个人在婚姻中的难受。 
“你相信婚姻是爱情的结果吗?”女人问。 
“表面上如此。但实际上它更像恐惧的产物。因为人类恐惧自身的力量会导致秩序的崩溃。” 
“你为什么对婚姻这么悲观?人不是为了幸福才结婚的吗?” 
“可婚姻的实质不是为了人的自由,而是为了减轻人的恐惧,所以婚姻强调的是责任。至于幸福,那就离婚姻更远了!有几个自由的灵魂能在婚姻中找到幸福?所以大师们都是单身,耶稣、老子、佛陀都是。多数婚姻就像鱼刺卡喉,但要挑出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