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

第467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467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早年在台中求学,李老师传给我的法,四个字:「至诚感通」。他跟我说,我们是凡夫,没有智慧,没有能力,如何担负起如来家业?如来家业就是教化众生,不是别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他所作所为,那就是他的家业,我们这个要认识清楚。佛并没有把财产留给我们,没有建个大道场留给我们,佛一生所作所为是什么?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教学。天天跟有缘的众生们上课,讨论问题,解答问题。佛入灭之后,弟子们把佛一生所教的,从记忆里面写下来,流传后世,就是现在的经本。经本不是佛当年自己写的,是学生记录的。
  我们现在的人业障重,业障重是疑心重,佛灭度之后写的,那靠得住靠不住?是不是写的人假造的?我们疑心起来了。诸位要晓得,疑心是业障。如果没有疑心,真诚心来学习,纵然是错了,他也开悟。奇怪了!这是什么道理?中国人懂,中国古谚语常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错误地方他也开悟,至诚感通,没有别的。这里面,在佛家常讲的,佛菩萨加持,佛菩萨感应。又何况当年集结经藏那些人都是佛菩萨再来的,不是凡人。甚至於把梵文经典带到中国来,在中国译经的这些高僧大德长者居士,这里面有很多都是修行证果,有很多再来人。我们要是动了疑心,那是自己的业障现前。你们问我,我对於佛经字字句句毫无疑惑,因为我知道疑惑得不到清净心,心不清净不能开悟,永远不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要靠我们的真诚清净平等觉心才能够感通,这个东西不是读、不是听能够得来的。真诚心去感,佛就有应,这才能通达,才没有障碍。
  所以,我们今天在此地学习,看到今天杂染的世界这么严重,不能不发心,发心自度。自度原来就是度他,为什么?我修到纯净纯善,我居住的世界是清净的,是善好的。杂染众生居住的世界灾难频繁,真正修行人居住在此地,虽然不能够消除众生的业障灾变,至少可以帮助他减轻。这个道理,我想一些同学们能够理解。在中国谚语里面有所谓一人有福,这个人有福报,有大福报,连带一屋,我们这一屋的人都沾光,就这么个道理。我们真修,心地纯净纯善,这个地区的人也都沾光,我们佛门里面常讲「佛光普照」,就这个意思。所以,他们的业习、灾难可以减轻,可以推迟,本来这个灾难就在眼前,可以延后,延后若干时日,有时候延后若干年,完全靠你自己修行的功德。你修学的功德愈大,影响愈殊胜。在延缓的这个时间内,如果我们认真不间断的来教导大家,很多人都觉悟,很多人都回头,好!可能这个灾难就化解了。这可能的,理上讲得通。理上讲得通,事上我们就可以相信。
  所以,诸佛菩萨常常劝导勉励大心凡夫(心量大的凡夫),要进一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菩萨道是觉道,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是菩萨道。世间人贪图名闻利养,我们放下、舍弃,出家人以戒为师,以苦为师。释迦牟尼佛示现出家的样子给我们看,我们要向他老人家学习,要学得像。我相信今天这个世间,不能说没有好心的出家人,为什么学不像?因为他有疑心,他觉得没有保障,「要没有保障,明天没有人供养我,我怎么办?」所以,必须要为自己的生活去著想,要为自己的衣食住行,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他自己要操心。这个样子,学释迦牟尼佛就学不像,释迦牟尼佛彻底放下了。
  我们今天真的希求一位真正的护法来护持我们,让我们四事供养有保障,不缺乏。这个四事,佛经上讲的饮食、衣服、卧具,生病的时候医药,这就是人生在世基本的生活条件,这个条件要不缺乏,万缘放下,一定要放到一身之外一无所有,我们才能够学释迦牟尼佛,这要有有力量的护法。这个护法,一定是一个大福德的人,让人家看到之后,对他能生起信心:「他确实有这个力量来护持,我们不必怀疑,可以安心来办道。」没有这样一个力量在护持,我们的身心不安。
  我今天从弘法退下来当护法,真正有志愿的,我全心全力帮助你,成就你。但是你们也必须要像经上讲的,你得是个法器,你具备承担如来家业、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的条件。不具足这个条件,那没有法子。这个条件,简单的说,一般宗教里面所说的牺牲奉献、舍己为人,你要有这样的志向、有这样的决心奉献自己的身心,这一生专门做修学佛法、弘扬佛法,就做这一桩事。
  严持戒律,我们今天所要求的,「沙弥律仪」要完全落实,「净业三福」是终身学习的指导纲领,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这样我们在一切经论里面选一、两种专修专弘,这是法器。除这一念之外,决定不掺杂杂念。修学期间,务必要断绝外缘,与信徒都不能往来,避免杂心闲话。不需要跟世间人往来,往来你就会受感染,你心就不能清净。不能往来,把身心整个定下来,静下来,才能办道。
  佛教我们成就,确确实实有一套规矩,这一套规矩我们不能够遵守,学习要想有成就,那是不可能的,谚语所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佛法的修学是有成规的,这个规矩,释迦牟尼佛讲得很好,不是他制定的,规矩从哪里来的?他说佛佛相传,无量劫前诸佛一代一代传下来,都是这个规矩成就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修学,不论是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大乘小乘,总纲领总原则,永远不变,「戒定慧」三学,「闻思修」三慧。三慧是建立在三学的基础上,没有三学,哪来的三慧?三慧就是戒定慧的慧。
  我们前几个月访问日本比睿山,里面的执事告诉我,日本佛教各个宗派的创始人都在这个山上修行。我问他们修学的期限,执事们告诉我,都在十六年以上。这个深山里面,我们知道,在过去那个时代,人口没有现在这么多,那座山一定非常偏僻,人迹罕至。十六年不下山,十六年不跟这个世间大众接触,他心定了,他的生活有规律,那规律是持戒,戒定生智慧。智慧开了,下山去创立他的宗派,弘法利生。日本的佛法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中国古时候修行的模式,我们在日本听到了。反过来看看我们现代人,心浮气躁,说老实话,一个小时都定不下来,那还谈什么!
  我们今天在澳洲办净宗学院,订的修学期限是九年。我想了很久,至少想了两三个月,我还犹豫不决。九年行不行?想想,九年实在不能再少,再少肯定没有成就。所以从日本回来之后,我这个九年的学习就订下来了。人家比睿山十六年,我几乎打了个对折。九年不能下山,你才能有成就。你要是常常下山,常常接触大众,怎么能成就?由此可知,现在修学,要想找一个修行环境多么艰难。到什么地方找一个理想的修学环境?找不到了。找不到的原因在哪里?没有护法的。为什么没有护法?没有懂得佛法的人。出家在家都不懂佛法,不懂他怎么能护持?为什么不懂?没有认真读经,没有认真学习。
  经要听,要讲,天天讲。我对佛法有这么一点粗浅的认识,是在讲台上讲了四十四年,才有这么一点认知。跟我同时学佛的同学很多,但是我们在一起,在认知上就有差距,这是什么原因?他们没有连续讲这么多年。偶尔去讲讲,算是不错了,不行,不能入境界。换句话说,烦恼习气这个妄念转不过来。天天在讲,不断的在讲,慢慢就觉悟了。讲经,劝别人也是劝自己。别人来听,是断断续续的,我自己讲自己听,四十四年没有间断过,道理就在此地。所以我们学经教,要不讲经教(讲经教就是中国古人所讲的温故知新,古人所说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功夫下得不深,你就不能够契入。功夫要深,那要绵密不能间断。
  初学讲经讲得不好,这是一定的道理。你一上台就讲得很好,你是佛菩萨再来,你不是凡夫。我喜欢讲经,在台湾许多同学们都知道,还有很多出家人、老法师也晓得我很爱讲经,什么原因?不会讲,不会讲就得天天练。我不是好讲经,不是的,我是在训练自己,我用这个方法来学习,勉励自己。不敢说精进,至少能保持著不退转,这是真正做到了,当然会有进步。四十四年的讲席,才有今天这么一点成绩,给我带来了信心,也给一些年轻同学们带来信心。
  讲经教学,这里头有许多殊胜。我这一次在日本,介绍给日本那一边的同参道友,因为我听说他们那边道场也没有过去的盛况了。换句话说,信仰宗教的人,这不仅是佛教,其他宗教也不例外,人数慢慢减少。有一些道场因为信徒很少,信徒不来了而关闭。我们在外国看到有一些教堂,没有人上教堂,这个教堂就变卖了。所以,大家都非常重视道场信众的兴旺、香火兴旺,对这个很重视。
  我听他们这样说法,我就想起来往年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他到台湾,一个人,跟随孔德成先生来到台湾,他是孔先生的秘书。他懂佛法,正规修学的。他的老师是南昌梅光羲老居士(黄念祖居士的舅父),经教是梅老师教他的,他有师承,净土宗(净土教)是印光大师传给他。他自己是在家菩萨戒弟子。到台湾之后,公余的时间在朋友家里面讲经说法,一个星期一次。大家工作都很忙,每天讲经,人家哪有那么多时间来听?他一个星期讲一天,但是一个星期同时他讲两、三部经,星期一讲《弥陀经》,星期三讲《普贤行愿品》,星期六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他这样讲法。你喜欢听哪一部经,你到那个时间就去,在某个人的家里。听众不多,五、六个人,七、八个人,就这样起来。讲了一、两年,听众差不多就有三、四百人,场地不够用,大家凑点钱买一栋房子,民房,把里面房间打通,做一个讲堂,这就是「台中莲社」的缘起。
  我亲近李老师,他在台中已经讲了十年,莲社基础很厚,又建第二个道场「慈光图书馆」。李老师当时告诉我,莲社的莲友,名册上有登记,有姓名住址、有联络的,二十万人。他的信徒从哪里来的?听经来的,都不是迷信,都懂得佛法,二十万人。我在台中住十年,跟他老人家学习。我离开台中的时候,这就是李老师在台中教学二十年了,那个时候的学生,莲友跟慈光图书馆的这些听众,差不多将近有五十万人。别的道场怕信徒少,他这个地方信徒年年月月在增加。大家到这里来干什么?到这儿来能够听到佛法,能够闻到佛法,不是去烧香赶庙会,愈听愈有道理,愈听愈有心得,改变了他的思想,改变了他的行为,真正得到佛法的殊胜利益,听众愈来愈多。
  所以,我劝导日本各个寺院,寺院一定要讲经。讲经,你的法缘一定非常殊胜,一定非常兴旺,就这么个道理。我这一生没道场,到处讲经结法缘,法缘也非常殊胜,所以今天我不再想建道场。我要想建道场很容易,支持的人很多很多,为什么不建道场?释迦牟尼佛没建道场。今天我们在澳洲有一个学院,目的是在培养讲经弘法的人才。我来当护法,我护持学生四事供养,让他们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安心在那里学习,学成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