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

第398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398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今天学佛,最大的障难是什么?我们的心量太小。由於心量小,你的烦恼天天在增长,智慧不开。心量太小,这是菩萨道上最大的障碍。虽然发心要帮助一切众生,心量小你帮助的面小,你帮助的时间短暂,这个与菩萨道就不相应,我们不能不知道。一定要像华严会上这些菩萨们,发大菩提心。我们虽然在凡夫位,也能够是一个大道心的凡夫,那也是华严会上的当机。心量不大,那怎么行?
  现在我们看这一段的偈颂。这一段偈颂有九首,长行里面十句统统都包括了。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威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这一段是说偈仪,这里面最重要的,无数次的重复。『承佛威力,观察十方』,无数次的重复,要知道这是慈悲到了极处,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疏忽的。上面这一句是谦德,人要谦虚,不能够自以为是。普贤菩萨这样地位的人,来跟大家解答问题,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敢说自己有能力,这是佛力加持的。绝对不可以自以为是,等觉菩萨都不行。
  但是我们看看我们凡夫,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往往现出非常傲慢的态度,这个对自己伤害很大。听众听到看到你这种态度,下一次来不来听?不来听了。为什么?你的烦恼习气没断。烦恼习气不断,你这个经的意思怎么能讲得出来?当然我们现在是在学习讲,绝对不是自己讲,在学习!希望听众都是我的老师,听众都是我的监学,来勉励我、教导我,我讲了有不如法的地方,请大家来指教。这个心要真诚,不是表面敷衍的话。人家看你表面敷衍,看出你的毛病也不会跟你说,为什么?没有诚意接受批评、接受指导,你自己怎么会有进步?
  我很少看到讲经的法师真诚接受别人指导而真正能够感激,我一个都没见到过。我们在学经的时候,老师教导,别人指导我们,无论他说的是对、说的是不对,我们都要礼谢。在家居士,我们恭恭敬敬的问讯礼谢;是出家人,我们顶礼礼谢。他批评有错误也要礼谢,为什么?你要不礼谢的话,以后没有人愿意批评你、来指导你。这个对自己进步有很大帮助,不能自以为是。
  学,不容易!求学能真正有收获,关键在谦敬,谦虚、恭敬。不是真正的谦虚、真正的恭敬,你学不到东西,别人在旁边笑话你,不会真正帮助你。我们在旁边观察,哪一种人将来能有成就,哪一种人不能成就,都能看得出来。你从哪里看?印光大师讲的标准就很好,绝对标准,他的诚敬心,「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他有诚敬,这个人有成就;没有诚敬,这个人肯定不能成就。从一些小地方看,微细的地方、平常不太注意的地方,你从这些地方看到,非常清楚,非常明显。
  现代佛法教学,教如是,学亦复如是,比往昔难得太多。过去方老师、章嘉大师、李老师教我,跟我今天在教人,难度至少增长一百倍,真不容易!我们真正是付出了爱心、真诚,怎么样?学习的人不领你的情,没有放在心上,没有放在眼里。所以过去演培法师讲得好,他老人家住世的时候,在新加坡,我有时间就去看他,老友了。那是个讲经的法师,说到现代社会伦理道德没有了,佛门的伦理道德也没有了,所以他讲得很好,今天绝对没有师徒的名义。从前师徒如父子,师生如父子,他有伦理,现在没有了。所以演培法师讲得很好,今天师徒能够成为一个朋友就不错了,这话说得正确。我们仔细观察,今天许许多多地方师徒是冤家,真的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几个是真心来学道的?多半是懵懵懂懂在混日子的,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甚至於还有蓄意来破坏佛法的,来找麻烦的,这个时有所闻,已经不是新闻了。
  今天要成就,我常讲不能靠老师了。老师不敢教,老师要是认真教,就变成冤家对头了。老师只是站在朋友的立场,还得察言观色,讲话还要留分寸,以免得罪人,以免别人记恨在心。所以能够讲真话教导的只有讲经,因为经不是对你一个人说的,经是对大众说的。你要在听经里面你要会听,佛在经上讲的这个,「我有没有这个毛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你会听。不会听的,许许多多的教诲,「这是佛说别人的,不是说我的,与我不相干」,你就不会听了。菩萨、诸佛如来真实智慧慈悲的教诲,你统统拒绝了,你得不到利益。诵经得不到利益,研教得不到利益,闻法也得不到利益,没有感恩的心。
  这些年来,我将赵朴老「知恩报恩」四个字,我是在一份杂志里面看到的,我把它影印下来放大,做成匾额,印了好几万份。一方面我们尊重朴老,这是一代的大德,纪念他老人家;另一方面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知恩报恩,「承佛威力」就是知恩报恩。我记得我们的讲堂里面,靠左面这个门上曾经挂了这一幅,前天我去看没有了。从这些地方能够看出我们道场大众对这个并不是很关心,这是给诸位做种种的增上缘。所以自己要真正发心,要好学,我对於同学的话也只能说到此地。
  「观察十方」,这是对平辈、对晚辈、对初学,恭敬!诸佛如来不轻初学,初发心、初来学的不敢轻视。佛都不轻视,菩萨也不轻视,我们怎么敢轻视初学?由此可知,这是我们犯的大病。说不定这一位初学就在这一生当中他的成就超过我,很可能!他怎么会超过?善导大师讲「遇缘不同」,他如果遇的缘殊胜,肯定超过我。遇到殊胜的缘,只要你认识,只要你能够抓住,那个成就是不可思议的,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把自己境界提升。我是每读到说偈仪,我都有很深的感触。现在我们看偈颂第一首:
  【一切刹海诸庄严。无数方便愿力生。一切刹海常光耀。无量清净业力起。】
  这首偈我们很明显的看到它重颂两桩事情,一个是『方便愿力』,一个是『清净业力』。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说得很好,这一首是「总明能所净」,能净、所净。能净的是因,所净的是果。前面两句是讲方便,后面两句是讲清净,都是上一句是果,下一句是因。『一切刹海诸庄严』,这是果,什么原因?『无数方便愿力生』,这我们明白了。所以庄严佛国土,我们常常念,天天念,拿什么来庄严?要拿行动来庄严,行动是「方便」。
  「方便」从哪里生的?从愿力。方便是行,愿是行的先导,指导你去做。普贤菩萨的大愿十大愿王,礼敬,礼敬的范围非常之广,那就属於方便。「方」是方法,礼敬的方法;「便」是非常恰当、非常适合,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仪式。我们懂不懂?要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里头,尤其是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一定是给别人方便,然后才成就自己的方便;给别人不方便,果报是自己就得不到方便,别人也不会对我们方便。世出世间法,总而言之是一个大的因缘果报,我们不能不知道。
  尤其是我常常提醒同学们,世间法、出世间法怎样才能做好?第一个人事关系要搞好。古人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与一切人和睦相处,这是世出世间一切法成败的关键。成功的人物,他成功在哪里?人和。成功的领导人一定跟被领导的平等对待,和睦相处,那个被领导的人会对领导人效忠,这个道理并不难懂。如果领导人对被领导的有偏见、有偏爱,不平等,被领导的阶层就有怨恨,不会尽心尽力的来效忠。领导人不需要自己有能力,他有权,被领导的人要有能力。真正执行办事是被领导的这些人,方向、目标那是领导人的事情。这些我们都不能够不知道,不能够不学习。
  愿一定要随顺佛陀教诲,那个愿是正确的;如果随顺我们自己妄想分别执著,那个愿是有害的。世间人发什么愿?升官的愿、发财的愿、获得名闻利养的愿、获得五欲六尘享受的愿,他愿在此地,发这种愿的人多!今天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众生,你去问问他:你想什么?头一个告诉你:我想发财。跟佛菩萨的起心动念真的不一样。
  佛菩萨发的愿,你看看无量无边的愿,我们说过归纳起来不外乎四弘誓愿。所以四弘誓愿是一切诸佛菩萨,可以说是过去、现在、未来大愿的总纲,不离这一个原理原则。利益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度」用现在的话说是服务,帮助众生、协助众生,发的是这个愿。
  因为要帮助众生,这是一桩大事情,众生多,无量无边,烦恼习气各个不同,你要帮助他,你一定要有德行、要有学问。你没有德行,他不服你;你没有学问,你没有方法帮助他。为了要帮助一切众生、要服务社会,先断烦恼,成就自己圆满的德行,让一切众生欢喜你、接纳你,乐意听你的教诲,你不断烦恼怎么行?断烦恼从哪里断?这我常讲,自私自利,要把自私自利的念头从心地里头拔除得干干净净。不在这上用功,那怎么行?
  我常常劝勉同学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十六个字里头讲十二桩事情。这十二桩是烦恼根本的根本,要断!断了之后只有好处,绝不吃亏。这个东西障道,障法缘;这些东西造罪业,是三途苦报的根源。你要不能舍弃,你的果报在三途。
  品德成就了,再求学问,「法门无量誓愿学」。我今天看到佛学讲座,看到这个课程,你们都发心出来学习,好事情。但是这个学习,你一定要晓得不能中断,锲而不舍。你学一部经,这一部经讲完之后,你赶紧接著讲第二遍,两遍讲完接著讲第三遍。我过去在台中学教,我们有一班同学,有二十多个人。我勉励同学们,我们学会这一部之后,一定要讲十遍。十遍到哪里去讲?所以平常你要结缘。「台中莲社」莲友很多,都跟他们结善缘,到他家里去讲。到人家家里天天去讲经,不可以。他固然能接纳,他的家人不能接纳。一个星期一天,这个可以接纳。第二天我换一家。一个星期七天,除了听老师上课之外;老师一个星期讲一次经,一次教学,一次讲古文,老师是一个星期三堂课,我们这三天一定要参加,跟老师学习;还有四天,我找四个人家,轮流去讲,都讲一样的;换句话说,在一个星期之内我就讲四遍。这部经讲完,这四遍讲完了,另外再找同学家里,我又重新这样,又讲四遍,才能学得出来。「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没用,讲过一遍,这一断断了两三个月,又生疏了。
  你们晓得我这一点成就,四十四年没间断,几乎是天天都在讲,一天至少讲两个小时。多的时候我曾经一天讲过九个小时,有大概三、五年,那是年轻的时候。一天讲五、六个小时很正常的,不能间断!老师以前一再教导我们,他用比喻说:打拳的人天天要练,拳不离手;唱歌的人、唱戏的人,天天吊嗓子,曲不离口。讲经的人天天要讲,不能离开讲台。
  我为什么积极把教室建立起来?我们有十个教室,希望这个地方学习讲经的,他天天都有上台的机会,不至於中断。什么时候,你做准备?我们一届是七十天,三个月办一届,每一届当中大概有二十天的休息,这二十天你去做准备,你去预备。到上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