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

第395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395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习一切出要行故。】
  这一句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出』是出离,出离六道,出离十法界;『要』是最重要、最精要;『行』是修行的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习要修持一切出离三界、十法界这些重要修行的法门。这个地方是地上菩萨,当然跟我们的目标不相同。地上菩萨已经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他还要出什么要?修什么「出要行」?他所要超出的是根本无明,要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
  虽然「出要行」这个题目是相同,内容完全不一样。我们看看清凉大师给我们的开示,这一句是九地,这个「八」是第八句,第八句是九地菩萨。「二乘出要,唯止与观」,这是讲总的纲领、总的原则。「菩萨出要,唯无碍辩,令众出故」。大乘菩萨,特别是圆教的大乘菩萨,这个地方我们不能不懂,不能不知道。就像一般在社会上读书一样,小学生望中学生,小学生想出,出哪里?出小学,出小学才能升中学。中学生也想出,出了中学他就能念大学。大学生还是想出,出了大学他才能念研究所。研究所还要出,出离之后怎么办?到社会上为大众服务。
  圆实菩萨,圆是圆教,实是实教,出要之后那就是成佛,成佛之后普度众生。所以圆实菩萨出要是什么?清凉大师讲得好,「唯无碍辩」,四无碍辩才,这一句说得好!四无碍辩才是作用,它的体相是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相。如果没有圆满智慧、圆满德相,哪里来的无碍辩才?由此可知,九地以上的菩萨,他们用什么方法修行,证得无上菩提,证得极果之位,究竟的佛果?在这里我们清楚了,他修行就是教化众生,教化众生就是修行,在教化众生里面破根本无明。
  九地到究竟位很近,九地、十地、等觉这三个位次,换句话说,四十一品无明剩下最后三品,这三品的断法不同寻常,跟普通人修行不一样。它在教学里头,真的叫活活泼泼的,没有离开众生,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我们在讲席里头也常常提到,真正菩萨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里头、应酬里头跟大家相处,六根没有离开六尘境界,与九法界众生都能够和睦相处。在这里头修什么?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修这个。会修的人,《华严》是圆教一乘,一修一切修。
  我们是凡夫,能不能修圆教九地菩萨的行门?跟诸位说,能!如果不能,这个法就不是平等法,极圆极顿的大法是平等法。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练,只要你肯你会;怕的是你不会。我肯学,这是善根具足。你要会,你就不能不学《华严》;不学《华严》你不会。《华严》学了之后,那就是生活,过《华严经》的生活,依《华严经》工作,遵《华严》的教义处事待人接物,这就修《华严》。
  凡夫学《华严经》,唯一的条件是大心,心量广大,没有一样不能包容。若不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在这部经里头就不得其门而入。你要是入这个境界,真的得大自在,真的在这一生当中过很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也确确实实从这部大经里面体会到世尊常常说这个世间是五浊恶世;这个浊恶是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讲的,浊恶。
  我们细心想一想,印度的历史文化我们了解的不深。我们看看中国,中国在那个时代,那是什么时代?夏朝、商朝的时代,夏、商、周,我们知道周朝有八百年,商有六百年,但是周朝到中叶以后就衰了。东周的时候,这就是列国,就是世尊讲的浊恶。尧、舜、禹、汤,我们在那个时候看到禅让,到大禹这才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他儿子真好,受到人民的拥戴。想想佛讲的话,浊是渐渐开始染污,人的恶念生起来了,就是贪瞋痴慢、杀盗淫妄,妄语、两舌开始有了。到东周列国的时候,那就是已经相当严重了。二千五百年以后的今天,浊恶达到饱和点,我们生在这个时代。
  我们记得李炳南老居士往生前一天对同学们嘱咐的话,他说:「世间乱了」,怎么乱的?人心完全背弃伦常道德,贪瞋痴慢、自私自利当家作主,这还得了吗?焉得不乱!老师说:「即使是佛菩萨、神仙出世,都救不了。」告诉学生们:「唯一的一条生路,就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李老师一生弘法利生最后的遗言,「只有求生净土」。
  要想求生净土,势必要放下万缘。你对这个世间还有丝毫贪恋、有丝毫放不下,往生净土就相当渺茫。所以真正求往生的人,彻底放下了,这个世间所有的一切是这个世间人的,都得要还给他们。我们在没有彻悟之前,我们是借用;我们明白了,我们准备走了,现在我们物归原主,所有一切要还给住在这个世间的人。
  他不想走,他是娑婆世界六道的众生,我们要还给他。什么还给他?跟诸位说,连这个身体都还给他。这个身体是六道里头的东西,我们来的时候没有带身体来,我们走的时候这个身体也不能带去。连这个身体都要还给娑婆世界的众生,你想想还有什么你不要还的?身外之物统统归还,彻底放下,我们的心才真正到纯净纯善。纯净纯善的心就是生净土的条件,这个条件成熟了。
  你有这个条件,随时得生。对这个身体都没有贪恋,何况身外之物?他做得好,很好!我们点头称赞;他做得不好,我们也点头,本来如是。决定不动心,决定不起念,好好的照顾自己,这比什么都重要。照顾自己的清净平等觉,培养自己的清净平等觉,增上自己的清净平等觉,这就是「修习一切出要行故」。
  我们再看清凉大师对我们的开示,「二乘出要,唯止与观」。二乘是阿罗汉、辟支佛,他们出,出离六道轮回。要出六道轮回的修行法门也多,也是八万四千法门,也是无量法门。无量法门把它归纳,总的纲领、总的原则不外乎止观;止观就是禅定,禅就是观,定就是止。所以禅定翻译里面最普遍的叫「静虑」,静就是止,虑就是观。所以禅定它不是个死定,它活活泼泼,它里头有生机。
  止观这两个字,这个名词,用最浅显、最通俗、最容易懂的解释,经上有,止是「息灭贪瞋痴」,观是「勤修戒定慧」。「勤修戒定慧」是观,「息灭贪瞋痴」是止。贪瞋痴是见思烦恼里面的思烦恼,这个断掉了,见思烦恼就断尽了。「勤修戒定慧」就是为了「息灭贪瞋痴」,证阿罗汉果,超越六道轮回,这是世尊在经论上讲得很多很多。
  修小乘,他要抓不住这个纲领,「勤修戒定慧」,他没有「息灭贪瞋痴」,那个戒定慧不能产生力量,灭不了贪瞋痴,出不了三界。不但出不了三界,出不了欲界。佛跟我们讲得很清楚,色界天人,这是初禅以上,色界天人没有瞋恚,瞋断掉了,贪还有,痴还有。
  所以我们自己想想,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心里会不会难过?会不会有一点瞋恚?看到别人的好事,心里有没有嫉妒?嫉妒是瞋恚的一分。如果还有,我们自己一定要清楚,不但出不了六道轮回,出不了欲界。你修得再好,修再大的福德,你也不过是欲界天的福报,色界没有分。色界天人虽然有贪,那个贪的念头非常微薄,为什么?你想想看,「财色名食睡」他都放下了,可见得他对於五欲一丝毫贪婪都没有,瞋恚断了。他还有很微弱的贪,他有色身,他有居住的宫殿、楼阁、园林的环境,生活环境。对我们来说,他是非常非常的微薄;微薄依旧是障碍,障碍他不能出离六道。
  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愈往上面去愈淡薄,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几乎是没有了。他为什么出不了三界?你要听清楚,几乎是没有了,不是真的没有了;真的没有了,他就出三界,就超越六道,证阿罗汉果。由此可知,他不是断烦恼,他是伏烦恼,甚深的定功,他所享受的是禅悦;佛法里面讲的「禅悦为食」,清净之乐,他享受这个。所以我们讲四禅、四空天,对於烦恼他是伏断而不是灭断,伏断是暂时的,灭断是永恒的。灭断才能超越六道轮回,伏断不能超越。
  他们用的功夫不一样,法门很多,总的原理原则不外乎止观。小乘修止观,大乘也不例外。天台家修的是摩诃止观,我们通常称为大止观,大乘止观。但是天台从智者大师以后,历代的祖师虽然讲止观、修止观,而实际上他们都是求生净土。智者大师念佛求生净土,所以往后天台家跟净土结的缘就非常非常的深。你看看近代,近代天台的祖师谛闲老和尚往生西方净土,他的门人宝静老和尚、倓虚老和尚都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近代往生传里面都有。
  我们要问,念佛是不是止观?是的,念佛也是止观。放下万缘是止,提起正念,正念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是观。我们选的方法是持名念佛,无论是念四个字,无论是念六个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观;念佛的时候不夹杂一丝毫的妄念,这是止,把妄念止住了。念一个小时,修一个小时的止观;念两个小时是修两个小时的止观。
  念佛是止观,再告诉诸位,听经是止观。放下万缘,专心听讲,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观;听经的时候,不夹杂妄想分别执著,那是止。哪个不是修止观?
  所以要把修行落实在生活,生活就是修行。穿衣吃饭,佛家吃饭这是五堂功课之一,吃饭也是一堂功课,还是修止观,就是修禅定。吃饭的时候,饭菜摆在面前,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酸甜苦辣咸一点也没有搞错,这是观。观是明了、是智慧。止是什么?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这是止;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观。我们吃饭的时候,有饭菜。如果说这个饭菜什么味道你都不知道,你不是变成麻木、不是变成白痴了吗?这道菜是甜的,那个是咸的,很清楚、很明白,这是智慧;在这里头不起贪瞋痴慢,心是清净的,清净是没有被它染污。「这个好吃,多吃几口」,你被它染污了;「那个不好吃,我不想吃它,少吃几口」,你在吃饭里头已经被污染,你是凡夫。
  真正做功课,真正修行人,不被境界染污,在境界里头不起贪瞋痴慢,不生好恶之心,永远是清净心、平等心,什么都好,平常心对待。我在新加坡听李木源居士讲,早年弘一大师到新加坡弘法,弘一大师有个很好的同参道友住在新加坡。他在新加坡的时候,当然接待他的人对他老人家非常尊敬、非常仰慕,每天饭菜供养也很丰盛。可是有的时候菜太咸、太淡,拿捏不准是有的。人家问老法师:「这个菜很咸,老法师习惯吗?」弘一法师笑笑:「好,很好!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一丝毫挑剔都没有,这个示范是在用功、是在修行。
  没有学佛之前,他对於饮食起居非常讲究,他是富家子弟出身的;可是出家之后,把从前的习气毛病彻底改正过来,真正做到随缘而不攀缘。所以老法师很容易照顾,很好伺候,一点挑剔都没有。什么都好,这叫功夫。他把世间法统统放下,统统舍弃了。他的新加坡老友广洽老和尚,前些年也往生了,我见过这个老法师。
  会用功的人,二六时中功夫从来不会中断,大乘菩萨更是如此。大乘菩萨,说实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