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就,是从老师那里得来的,我们依教奉行就是尊师重道,老师教我的,我做到了。今天众生忘恩负义,不懂得什么叫道义、仁义、情义、恩义,我们做出来给他看。过去韩馆长对我们护持三十年,我们把这个大义示现给社会大众看看。所以我们也把她的照片跟老师平列在一起,甚至於特别尊重她,这是知恩报恩的教材,知恩报恩的示相。示相不懂,这再说明,这个说明就是「劝转」,三转法轮第二个,这才用言词来劝导你。最后「作证转」,我做到了,做证明给你看。所以世出世间教学,示相,形象摆在第一,你要教化众生,你要影响社会,第一个是端正自己的形象。我的形象不好,人家一看,就把你看穿了,讲得再好,没人相信。
虽然古德说:「能说不能行,国之师也。」那是什么?那是善根非常深厚的人,听到你的言教,听得很有道理,你做不到,我来做。所以说「青出於蓝而胜於蓝」,学生超过老师。老师讲的,老师没做到,学生听了,学生做到了,学生超过老师。但那是很少数的学生,多数的学生不可能。所以你自己能用示相来教学,你感召的力量就强,受益的学生就多了。自己能说不能行,受益的学生很少,不会多。我们常讲上根利智得益,中下根性难了,这个道理要懂。所以这一句是「普贤愿所成」,我们不能够疏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一0卷) 2002/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10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北方师子奋迅菩萨偈颂第五首:
【佛身等刹尘,普雨於法雨,无生无差别,现一切世间。】
这一首偈是「庆慰化」。「慰」是安慰,「庆」是庆祝、安慰,这是对众生祝福的意思。佛说法,帮助众生提升境界,这是非常值得安慰之事。在前面一首偈,我们看到的是普贤的愿行,成就如来果地上的圆满。圆满之后,他所起的德用是弘法利生,他的范围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中,「妙音无不至」。
今天这一首偈子紧接著『佛身等刹尘』,这一句的境界非常广大。佛身是毗卢遮那佛,这是法身佛。佛身有多大?「刹」是佛的教化区域。大乘经上常常讲的,每一尊佛教化的区域是一个大千世界,我们常讲的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大千世界。这一个大千,它的组成,是由一个小千、中千、大千这样组成的。所以它有三个千:小千、中千、大千,称作三千大千世界。诸位要记住,实际上是一个大千世界。
由於诸佛如来在因地当中,发愿不相同,所以有菩萨成佛,他教化的是一个大千世界。我们相信,这样的佛,数量一定很多很多,我们没有法子计算。也有佛的愿力特别伟大,他成佛之后,能够教化两个大千世界、三个大千世界,乃至於几十个大千世界、几百个大千世界,确实有,这不是假的。可是唯独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他跟别的佛愿力不一样,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过,法藏菩萨发愿作佛,要超过一切诸佛,这个愿很少!
我初学佛的时候读《六祖坛经》,我看到他给忍和尚说的那个话,我非常惊讶。五祖忍和尚问他:「你到我这里来,想学些什么?」他的回答说:「我想来作佛。」这句话我从来没有听人说过,确确实实与众不同。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什么时候起个念头「我要作佛」?世尊在经中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他那个心想作佛,他是真的,他成功了。
一般人无论是在家出家,走进佛门,如果遇到和尚、长老问你,你来想求什么?我们怎么答。在家人求升官发财、身体健康、多福多寿多男子,都是求这些。问出家人:「你来做什么?」「我来想学道的」,这算不错了。「我来,是想到这边来念佛的」、「我是想来学经教的」,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想来作佛。」没有听说过。所以六祖跟别人不一样,阿弥陀佛跟一切诸佛又不一样。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六祖,他是想作佛,但是他没有说超过一切诸佛,没说过。法藏比丘发愿要超过一切诸佛,他真超过了。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就跟毗卢遮那佛一样,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无处不是。
所以古大德讲往生净土这一桩事情,有所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那是怎么一回事情?现在我们用比喻容易懂,像我们看电视换一个频道,一按钮,极乐世界这个频道出现了。真的,出现就是出生,「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还是在这个画面上。我们读《华严经》明白了,宇宙本来就是无限制的、无止境的重叠,就像电视频道在画面上重叠一样,几十家的电视台。如果我们装一个大的无线电的卫星接收的天线,你能看到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地区电视广播,千百个频道。那些画面,你想想看,是不是都是重叠的?你按哪一个按钮,哪一个频道就出现。现在科学技术还没有办法发明到不必按按钮,一切重复的画面同时能看见,无论它有多少重叠,每一个画面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一点也不模糊,互不障碍,能做得到!我们想想看,两种颜色重叠,两种颜色都失掉了,变出一个第三种颜色。如何重叠、又能保持它原来的色彩,互不妨碍?《华严》境界如是!这叫什么?「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不是我们六道凡夫能够想像得到的。
『佛身等刹尘』,「尘」是微尘,你看他这句话的意思,「等」是等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一切微尘。这句话里头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法身,周遍法界;这是理,理周遍法界。第二个意思是讲应化身,应化身也周遍法界。法身常住,不生不灭。应化身有时候现,有时候不现。这个现象,《楞严经》上跟我们说得很清楚:「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现与不现在缘,众生有感,当处出生;感要是消失了,随处灭尽。给你说,它也是不生不灭,也是不来不去。什么时候我们在境界里面看到这个道理,那个时候就叫做豁然大悟;豁然大悟是这么一桩事情。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有没有可能?给诸位说,有,确实有可能,完全在自己的功夫。偈里面的意思,这个佛身是说应化身,著重在应化身。
『普雨於法雨』,「普」是平等、普遍。「雨於法雨」,法雨是教化。「普雨」,这个「雨」是动词,用现在话来讲,就是推动,推动佛陀的教化,与前面所讲「转正法轮」意思相同。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以无量无数的应化身,示现在九法界,是做什么?是为众生讲经说法的,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超凡入圣,就这一桩事。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方法手段无量无边,佛经的术语称之为「善巧方便」。
哪一个众生与佛没有缘?跟诸位说,统统都有缘,而且缘一样深,一样大。为什么佛法里头又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话是什么意思?无缘是说他的缘现前不成熟,不是没有缘。他的缘有障碍,他有障缘障住他了,他不得自在,他不得受用,原因在这个地方,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了解。被什么障碍?无明烦恼所障,佛法里头总称之为「业障」,被这个东西障碍了。障碍得少,缘就成熟了,就生起了。障碍得非常严重,缘就不能够兴起,就这么一回事情而已。
所以我们学佛总要明理,通情明理。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是什么?佛就是心,佛就是识。既然是心现识变,怎么可以说与心识没有缘?这哪能讲得通!由此可知,佛在经上说「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话真正用意在哪里?这个话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是佛的方便说,我们总要能理解。说这个话,就是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讲的庆慰的教化,「你看看别人都没有缘,你有缘,你很幸运」!让你听到感觉得幸喜安慰,「我有缘分,我的缘分很深,我能够亲近佛陀」。可是佛这些话不是妄语,是事实真相。
『无生无差别,现一切世间』,你看看,这个现是平等的。无生、现生,「现」是示现,现生就是无生。这个意思,前面我曾经跟同学们说过,凡夫到这个世间来,我们一般讲投生,不是示现。你到这个世间投胎来了,这个身是业力变现的。六道凡夫身的形态不相同,有胎生、有卵生、有湿生、有化生这四大类,「胎卵湿化」。菩萨、罗汉到这个世间来,那是示现的;示现的形式也不外乎「胎卵湿化」。
像释迦牟尼佛,他示现的是胎生,他有父母,八相成道里面有示现入胎出胎,做这个示现。一般菩萨是愿力,他不是业力。法身如来业力愿力都没有,所以他的示现是「无生无差别」;业力跟愿力都是有生有差别。佛教我们发愿,教菩萨发愿,为什么?你这个证入没有圆满。凡夫根本就没有证得,菩萨纵然证得自性,不圆满。圆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是证得,没错,但是不圆满,还要发愿。愿以导行,愿力在前面引导他修行。换句话说,愿力就是动力,我们现在人用的术语。
你看看社会上这些大众,他们每天都那么样的勤劳去工作,什么力量在推动他?古人讲得好,总的来说,总不外乎名、利,所谓世间名利客。你在街头站了一站,你看来来往往的那么多人,那么样匆匆忙忙的,在干什么?不是为名就是为利。修行人、佛菩萨、阿罗汉,既不要名又不要利,他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千处祈求千处应,这是什么力量在推动他?愿力。到证得大圆满的时候,业力跟愿力全都放下了。
毗卢遮那佛能转正法轮,现身等刹尘,这是什么力量在推动他?这个力量只能够说是不思议力,他不是愿力,也不是业力,是自性当中本具的大力大能,所以他的示现是「无生无差别」,生而无生,无生而生。这句话实在讲都是废话,可是对我们这样的人,不能不这个说法,希望在这个言语里面,你能够体会得真实义,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
「现一切世间」,一切世间所有一切的现相,你说哪一个相不是法身变现出来的?从能现这一面来说,称之为法性;从所现的这一方面来讲,称之为法相。我们把相看作身,所以法相就是法身,法性没有差别,法相亦如是,确实是「无生无差别」。
清凉大师告诉我们,上面这三首偈,三、四、五这三首偈讲的是语业。最前面两首半是讲的身业,这三首讲的是语业。这一首偈里面第二句,「普雨於法雨」,说的是语业。再看第六首:
【无数诸亿劫,一切尘刹中,往昔所行事,妙音咸具演。】
这一首偈,清凉大师说这是「领受意化」。「化」就是教化。领受,清凉大师注解里头说:「领问受取,演昔行故。」这个话不太好懂,我们得换句话来讲,领受就是我们今天常讲的领教,受就是接受,这个说法大家就容易懂了。领教、接受佛菩萨的教化,佛菩萨的教导我们领受,自自然然就产生变化,把我错误的想法看法修正过来了,这就是化的意思。我起了变化,我知道过去我所想的、我所看的错了,错误了,现在把它修正过来,是这个意思。过去我的言语有错误,行为有错误,把错误修正过来,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