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北灭隋唐-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眼睛的余光好像看到了什么地方,斛律协的目光猛地投向了一处地方!似乎之前自己和王勇双方都下意识的忽略了这里!看来这里就是取胜的机会了!好,就是这里了!斛律协心中暗自下定了决定!
就在斛律协对面二十里的济北郡城内,哪怕是接近子时大街上依然是兵马往来不断。往前线运输粮食兵器的大队辎重车辆、换防调动的骑兵以及负责城内治安巡逻的步兵不断从街道上走过,车轮的辘辘声、马蹄铁踏在地面上的清脆声和士兵们行进时的脚步声、兵器轻轻碰撞的声音混合在了一起。
因为济北郡地处前线,占领的时间又非常短,为了防止齐军细作混入城内,基本上每两条街道的转接口都有士兵在放哨,每条街道内每隔百米就有一两名士兵在守卫着那里。
郡守府内,王勇正在自己的书房内翻阅齐州、青州等州郡送来的紧密文件,一边看王勇一边叹气心中颇有些无奈,哪怕自己占据了三齐之地已经一年多了,可是仍然有许多士族豪强不认可自己。
当然了王勇也知道自从一开始占据三齐之地时有些举动确实有些过火了,特别是宝贝儿子王泽被齐州僧兵偷袭差点因此丧命后,王勇一气之下在整个三齐之地灭佛,直到现在还有近十万僧众在服苦役赎罪呢。
其实自从占据了整个三齐之地扫除了绝大部分颇有恶名的豪强后,王勇已经不再继续针对地方上的士族豪强了,可是那些豪强依然是表面顺从但决不让子弟进入到王勇的政权中去。
自从今年北齐数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后,不时的有各处豪强在背后做一些小动作,给齐军通风报信,消极应付各处官府摊牌的事物,甚至有些豪强已经在整备兵器组织家族内的青壮,随时准备从自己背后给自己来上一刀了。
对于一些不愿意自家子弟从仕的豪强王勇也是理解的,但是对于那些不开眼准备从自己背后捅自己刀子的家族王勇就不客气了,当即派出姬翔、杨武等将领各率麾下数千骑兵迅速的扫过各州郡。
对于斛律协的进攻王勇也不是太担心的,之前自己麾下的士兵虽然大部分都是新兵,可是因为有精良的兵器和霹雳雷和火箭这几样大杀器,防守的压力其实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
如今北齐竟然也有了和自己差不多的铁甲军队,甚至类似火油箭的纵火箭也出现在了齐军的队伍中。北齐境内因为鲜卑人众多,也是大量饲养牛羊,牛羊油脂并不缺乏,只要知道纵火箭的原理就可以制作出来的,看来在与王勇的战斗中齐军也在不断的进步呀!
只是今天的一个情报让王勇眉头皱了起来,这是一封来自邺城的情报,被派遣到那里的斥候从邺城一座工坊外面经过时竟然听到里面有巨大的轰鸣声,据情报描述,这种爆炸的声音和己方火药爆炸时的声音非常相似。
看来齐军竟然也知道霹雳雷是怎么回事了,可是齐军怎么会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霹雳雷的做法呢?哪怕是捡到了战场上没有爆炸的霹雳雷也得最少研究几年才能知道呀!
说起来齐军研究出霹雳雷还真是根据从战场上捡到的霹雳雷研究出来的,一开始因为王勇对霹雳雷的使用并不多,北齐想从王勇这里捡几个霹雳雷都做不到。
可是在今年五月份的时候,王勇因为王泽被隔断在大河之北不能安然返回,于是疯狂派兵进攻济州对岸平原郡的齐军,这样一来对霹雳雷的使用规模就大了起来,当时攻打平原郡的齐军营寨时向齐军营寨内投入了大量的霹雳雷。
但是最终齐军还是守住了大部分营寨,这样一来齐军在打扫战场时就捡到了十几颗没有爆炸的霹雳雷,当即被如获至宝的齐军送到了邺城,半路上还因为天气太热导致两颗霹雳雷因为保存不当爆炸,导致十余人死伤。
等这些被吓坏的士兵小心翼翼的将霹雳雷送到了邺城外制造武器的工坊后,竟然没有一个工匠知道这玩意里面填充的是什么东西,这下可急坏了一路护送霹雳雷前来的将领。
要说自古以来还是中国人才辈出,这时有人找了邺城内的楼观道道士,自古以来这些道士因为炼长生不老丹,经常实验各种各样的玩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化学家,对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多有了解。
虽然邺城内楼观道道士向来只喜欢和有钱的达官贵人打交道,对于制作兵器的工坊和带兵打仗的武夫向来不喜欢接待,只是这些道士听说这里有东海太清道制作的霹雳雷,所以没费多大劲这几名道士就主动要来了。
果然不出所料,在请了几名道士来到之后,通过观、嗅、品、尝、烧等一番试验后,这些道士确定这些霹雳雷就是自己等人炼丹经常用的硝石、硫磺、木炭等等玩意制作的。
不过道士们对这些东西怎么就可以响出雷霆一般的动静就不清楚了,在知道配方后这些道士自己也开始配置材料制作出了几枚霹雳雷。
可是不知道为何,他们制作的霹雳雷竟然只能用来放烟,哪怕是好不容易有一个霹雳雷响了,但也只是像一声闷屁似得毫无威慑力。
新霹雳雷的表现让工坊的执事和送霹雳雷来的齐军将领大为失望,执事失望是因为失去了邀功请赏的功劳,将领失望是因为己方看来竟然不能配置出匹配反贼的武器,以后打仗己方的损失还会很大。
但是几名楼观道的道士却心中大为骇然,难道太清道真的是投奔对了未来的人主么?要不然自己等人按照试验出来的配方制作的霹雳雷为何和太清道制作的霹雳雷两者的表现差距如此大呢!
第148章 奋起的齐军()
这几名道士之前在邺城虽说不是顶尖级别的道士,但是平日里在城内也是小有名气的,经过他人的不断吹捧时日一久可以说自视甚高。
以前他们也听说过,三齐叛匪使用的一种霹雳雷乃是太清道的道士们炼制而出的掌心雷,一旦发出声如雷鸣威力非常,再对照自己做出来的霹雳雷竟然只是能放放浓烟而已,这让他们心中如何好过。
另外很大部分人都是只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几名道士见自己按照原版分析后制作出的霹雳雷效果如此差,心中颇为不服气,在经过在场的兵工坊管事和将领的同意后,他们决定试一试从王勇那里捡回来的霹雳雷。
但凡一件事物单独来看是看不出什么来的,可是有句话‘货比货得仍,人比人想死!’原版霹雳雷照成的动静差点吓坏了这几名道士。
经验主义害死人呀,根据前面试验的自己制作的那几颗霹雳雷的威力,这几名道士只是躲在数丈外的一处壕沟内,虽然那名从前线回来的将领极力的描述爆炸后的威力想让几人躲远一点,但是这几人也不在乎,自己炼制丹药的时候还不时能听到炼丹炉内的爆炸声呢!
霹雳雷是那名将领的亲兵点燃的,看着点燃导火索拼了死命往远处跑的士兵,几名道士顿时觉得有些不妙,似乎自己等人做傻事了!
等那名士兵跑出十几丈外猛地扑倒在地的同时,道士们只听着‘轰’的一声,大地都颤抖了一下,眼睛忍不住的眨了一眨,头皮有些发麻,然后就感到耳朵里有些痛痒的不适感。
等到爆炸声过后,离得最近的这几名道士感觉自己的耳朵都不在了似得,一个个用手摸了摸确定自己的耳朵还在自己脑袋上这才勉强放下心来,只是耳朵里的‘嗡嗡’耳鸣声一直持续了一刻钟才消失。
从前线回来的那名将领见几名道长不再像之前那般故作矜沉,一个个在那里使劲的揉搓着各自的耳朵,看来是吃了不小的亏,于是他上前拿起最开始放在壕沟外的一块梧桐木板。
几名道士一看到这块木板顿时吸了满口凉气,这块足足有四五寸厚的梧桐木板如今上面嵌着十几块大大小小的碎铁片、铁渣,有一名道士上前试着想将一块大一些铁片拔出来,可是不想一下竟然没拔出来。
等用力将铁片拔出来之后才看出来,这铁片竟然深入到了木板之中二指多深,哪怕梧桐木的木质比较疏松也了不得呀,这可是距离爆炸点足足有四五丈远的地方呢。
也就是说,霹雳雷的爆炸范围最小也是以四五丈为半径画一个圆,这么一大块地方也是原版霹雳雷的有效杀伤半径了,这样一个效果顿时惊呆了几名楼观道道士,可以说那小心肝扑腾扑腾的一个劲的跳。
看来太清道是在是太厉害了,难道真的只有太清道才算是道门正宗么,要不然他们为何忽然能够制作出如此多的霹雳雷?
这几名道士暗自心生疑惑,一般来说道术总有几个地方是相通的,经过仔细研究一番总可以模仿出来,可是如今自己做出来的霹雳雷和人家太清道制作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些楼观道的道士向来心高气傲,从来不服别人的,可是这一次不知怎的总觉得有些心虚,虽然北朝道门占据主流的是天师道,但是楼观道的道士们向来不认为自己比北天师道差。
南北朝时期,北朝道门以北魏时的寇谦之寇天师整理北方五斗米道改组的北天师道为正统,也受到朝廷的册封认可,但是楼观道历史渊源也不差,当年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对楼观道法师尹通事马俭也颇为信赖的。
可是如今一想起刘清的太清道这些道士越发有些心虚起来,他们对年初时发生在建康城的那件事情还是有所了解的,当然在这些道士的故事里主角就发生变化了,原来的主角王泽如今不过是一个龙套,之前打酱油的南朝道门则是成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英雄。
在道士们的故事里王泽成了被困在皇城不得出差点吓死的小屁孩,当时建康城内十数万僧众信徒聚集在建康台城外要求处死王泽,结果后来因为南朝道门的忽然插手,让那些僧众徒劳无功不说还失去了许多庙宇庙产,这里面听说就有刘清的四弟子陈端的身影。
让北朝的道士们羡慕的是,这一次事件之后南朝民众向佛之心大减纷纷改信道教,使得南朝道门重新占据了上风,不再像以前那样被浮屠教欺压的凄凄掺掺,过着离世独居的清苦生活。
现在南朝的各个教派都不在相互争论哪家是道门正统了,他们现在正在通过讨论一本叫做《封神演义》的神典,准备将南朝的道门统和在一起,就连久在病中的皇帝陈霸先都知道了这件事还予以表彰。
当然了上面这些说法都是这几名楼观道的道士从别的道友那里听说的,说起来以前这几名道士对于南朝的道门道友并不如何看得起,但是这一次楼观道的道士们对自己的南朝道友们还真是刮目相看。
最让这几名道士心折的便是那本从南朝传过来的《封神演义》了,据一些道友说这本书就是过去荆襄之地人称仙翁,如今身处东海仙岛福地的太清道人刘清撰写的。
自从这本书传到北朝之后,在道门内部一些道士的宣传迅速传开,现在一本济州岛印刷的《封神演义》在南陈足足可以卖到一千二百钱以上,在北朝的北周、北齐那就更贵了。
没办法,谁让书里面的内容这么让人爱不释手呢,只是因为这本书里面多有贬低浮屠教之意,被向来崇信浮屠教的北齐、北周朝廷明令禁止流传,这几名道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