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智慧-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确信,“维纳斯”远非比尔.盖茨手上的“最后一张王牌”,他的辞去首席执行官,也根本不是让自己“成为象征性人物”。事实更像王选所说,“盖茨退了一小步,微软前进了一大步”。不错,所有的人都相信微软终将被人取代,就连比尔.盖茨本人也这样说,但是,他的几个月来的行动表明,在他内心深处的念头原来如此:取代微软的将不是别人,正是微软自己。当旧“视窗”领衔的个人电脑时代不复存在的时候,一个新的“微软网”也许真的会出现在网络时代。
中国人未来的希望“未来”这个概念,有时候没有什么特殊意味,有时候可就意义深远。在两个世纪的交汇点上,预测什么将“结束”、什么将“开始”的风尚流行于全世界,中国人自不例外。2000年春天,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三立写道:“‘后PC时代’是中国出比尔.盖茨的时代。”这话有意无意间宣布了比尔.盖茨时代的结束。
李三立教授没有说中国的“比尔.盖茨”在哪里,但从这话的逻辑来看,他至少把比尔.盖茨当成了一个时代627的代表。
还有些中国人可不这样想。《北京青年报》上正在开展一个讨论:比尔和保尔,谁是大英雄?“比尔”就是“比尔.盖茨”。“保尔”则是“保尔.柯察金”,一本苏联小说的主人公。一个名叫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身残志坚的苏联青年,以自己在战争年代的经历为蓝本,写成这本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事雄壮而又哀婉,感人肺腑,保尔也就影响了我们国家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整整两代人。
今天40岁以上的受过教育的人,每10个中就有8个能够知道保尔的这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年华虚度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当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但40岁以下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中,每10个就有8个知道比尔的那段名言: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办公桌628上和每一个家庭都拥有计算机。使未来的计算机会看、会听、会说、会学习,让人们能像与人交流一样与计算机自然地进行交流。
现在到了2000年,尽管比尔.盖茨遇到麻烦,其“世界首富”的地位也在动摇,但在中国,一项以经济类报刊读者为对象的调查表明,还是有70%以上的人认定,比尔是他们最喜爱的外国企业家。不过,各种半官方半民间的活动,是以“保尔”为中心的。电视里正在播放新拍摄的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被遗忘了20年的英雄,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一个语文教师在自己的班会上做出统计:41个学生认为比尔和保尔都是英雄;9人认为保尔是英雄;38人认为比尔是英雄。这些人都是中学生。在年龄更大些的人中,分歧更大。李虹说:“真正的英雄,不仅仅是成就大业者,还应该符合最高的道义标准。盖茨成就的事业无论如何巨大,在道义上则远远不及保尔。”陈嘉渊显然不能同意这种看法,他说:“盖茨的钱和胡长清(胡是原江西省副省长,因巨额受贿罪被判死刑)的钱不一样。他对于世界的影响已远629远超出了物质的层面。他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处世方式。”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房宁却认定,比尔和保尔根本是不可比较的。“将这两人做比较,实际上是在比较两个不同时代。”其情景有如侯宝林说的相声:“关公战秦琼”。
4月25日,就在“保尔”和“比尔”此起彼伏不相上下的时候,一个很大规模的学术研讨会--“21世纪的计算:进入网络时代”,在北京和上海如期召开。这是1999年6月“21世纪的计算”会议的继续,主办者是微软中国研究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批世界顶级的计算机科学家应邀前来,包括“图灵奖”获得者吉姆.格雷,他也是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计算机协会院士、美国总统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的成员。还有世界上第一台激光打印机的发明者盖瑞.斯塔克伟泽,他在一种完全孤寂的状态中持续奋斗10年,终有大成。那时候周围的人都说,“惟一适合盖瑞的地方就是疯人院”,而现在他在北京受到英雄般的欢迎。还有里克.雷斯特,他是微软公司的高级副总裁,还是计算机科学网络执行630委员会的会员、美国计算机协会系统奖励委员会的前任主席。但在计算机的世界里,他的最著名的“头衔”是“疯狂的天才”。还有微软的高级研究员琳塞.维丽亚姆丝博士、约翰.波拉特博士、玛利.克塞维斯卡博士和艾利克.赫维茨博士。这些人和一大群中国人坐在一起,把“网络时代的计算技术何去何从”一类的话题,说了整整一天,把京城很多一心关注“保尔和比尔谁是英雄”
的记者们,也吸引过来了。
“进入网络时代”这样一个命题,为当今全世界所关注。在2000年4月25日,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舆论中的一个热点,也就表明,今天我们国家某些最重要的话题,已经同世界没有分别。然则从本书的角度来讲,这样的评说仍然流于空泛,我们所关注的是,一群杰出的中国青年,究竟是怎样获得了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
如果他们脱离眼前的环境,是否能一如既往地大展宏图?对于第一个问题,读者看到这里,即已能够得到答案。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仍然不能作出确凿无疑的回答。所能知道的只有,我们的国家中,存在着一股把希格玛大厦的环境拓展出去的冲动,这冲动的力量不仅来631自世界潮流,更来自年轻一代中国人的内心。
我们经过再三考虑,则又觉得希格玛大厦的精彩之处,不在于其完美无瑕,而在于它给我们留下了一份详细的记录,使我们有机会充分了解环境对于人的智慧和热情所能有的激励作用。没有这样一个例证,我们无法揣测这激励的深度和广度,甚至还会以国家和民族的特色为由,拒绝融入世界潮流。即使是对于比尔.盖茨这样纯粹西方式的历险者和成功者,以及微软这样纯粹美国化的公司,也因为有了希格玛大厦中的这一群中国人,才使我们得到一次从最近距离去观察和理解的机会。
但是我们仍然不可忘记,李开复和他的伙伴们既然是在中国的土壤上,其个人行动也就无法全凭西方文化的简洁或者东方文化的曲折,其机构的发展和健全,既会得到中国内部的种种推动,也必会受到种种牵制,又难免为形形色色个性化的情感所左右。这一点,在1999年12月8日晚上北京大学电教楼的大厅中,已有明显征兆。
当晚6点20分,暮色苍茫,寒风瑟瑟。李开复驱车632从西门进入这个百年老校。沿“五四路”缓缓东进,路上行人与自行车交织而成的潮流,一起向电教楼涌去。
学生们慕名而来,却没有人注意到身边的来客就是他们要见的李开复。楼前无人迎接,李开复也没有吃晚饭,虽然他素好美食,但他到大学做演讲的时候经常是空着肚子上台的。此刻他一手提着自己的便携式电脑,随着学生走进楼中。楼内没有暖气,他身着单西服,禁不住有些冷,但大厅里拥挤着的学生让他感到温暖。他的演讲持续两个小时,然后又在学生重重包围中站了一个小时,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也为学生签名。直到晚上10点,主持者不断要求学生离开,请他去吃饭。但李开复说:“我不要吃饭,我要回答他们的问题。”这样的场面,李开复在中国国内各个大学演讲的时候,总会遇到。他每一次都会极其认真地对待。大多数名人在这种时候都很认真,但似乎只有李开复一人,把这种时刻看作是相互交流和理解的机会,所以他才会对学生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令在场所有人感受到他的真诚和坦率。
“他是一个没有国家界限的科学家。”尚笑莉有一次这样评价李开复,“过去,我们一直在说‘赤子之心’,633可我从来没有真正体会到。但是有一次,我在他的身上,突然就看到了,让我特别感动。”那一次是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像在北大的这次一样,也是座无虚席,学生们也是围着他不让离去。学校给他安排了晚饭,李开复也是坚持说,他不要去吃饭,要回答学生的问题。这时候,有一个学生问他为什么回到中国工作,忽然就触动了他的那种情感。他说:我从小就一直牢记父母亲的教诲: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我希望,当我年老体弱时,回首往事,我会很自豪,我为中国人做了一点事。我希望,当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人们想起我,会说,李开复曾为中国人做了一点事。这样,我就会觉得没有虚度这一生。
他的话音平静从容,脸上由于激动容光焕发。学生们中间爆发出掌声。尚笑莉说,她当时感觉他是在朗诵一首诗,接着又在心里喊起来:“哎呀!他终于把这句话说出来了。”她说,“以前他从来没有这样说过,但我能够感觉他心里有这句话。”清华的学生后来讲,他们都是些慵懒、傲气的人,很难为某一个人的话热烈鼓掌,更634难为某一个人的行为而倾倒。可是,那一瞬间的确令他们激动。
然而就在当场,还有一个人更加激动,那是陈宏刚。
这位久经海外生活又回到中国来的人后来说,他不仅相信李开复那句话的真诚,而且在内心立刻产生了巨大共鸣:“我一听到这句话,眼泪就在眼睛里面打转。我在努力不让自己的眼泪流下来。”他们驱车走出清华园的时候,陈宏刚说着这话,眼圈还是红红的。两个月后,陈同朋友谈到这件事,眼圈不禁又红起来。他说:“这样的情感,没有出国经历的人不能体会。”对于那一瞬间,尚笑莉也念念不忘,她说她当时以为李开复要背诵保尔.柯察金的那段名言。其实,李开复从未读过保尔的那段话。他后来说,他当时想到的是父亲:父亲生病时,正在写他的最后一本书《周恩来评传》。
他心中最想写的另外一本书《中国人未来的希望》,已经没有能力完成。儿子问父亲,要不要帮助他出版《周恩来评传》。父亲不说话,只是深深地看着儿子……
现在,在经历了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发生的635那么多的事情之后,李开复忽有所悟。他说:“或许,父亲是在告诉我,他要我做的,不是完成《周恩来评传》,而是完成《中国人未来的希望》?或许,他在梦中捡到的那一方白纸--‘中华之恋’,已经交给了我?”636结束语WillMicrosoftSpiritBlossom--结束语微软精神能成长起来吗?
2000年6月24日午后,西雅图市华盛顿湖,一艘白色游艇驶出港湾,至湖心,减速缓行,随波荡漾。艇上,微软中国研究院的14个人--李开复、张亚勤、张宏江、沈向洋、李劲、郭百宁、李江、刘文印、祁卫、顾烈、朱文武、李世鹏、林斌和凌小宁,开始以一种既精心而又随意、既奢侈而又节俭的方式,举行一个庆祝活动。
在一片惊喜的目光中,李开复拿出为大家准备好的礼物。礼物以三层礼品纸包装,一丝不苟。一层一层剥开,露出一个多米尼加盒子,再打开,赫然是14支雪茄。
每一支都伴随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