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 >

第407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407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间人,九法界众生没有例外的,求财富、求智慧、求健康长寿,九法界众生哪个不求?这三桩事情,我常讲不分国家、不分宗教、不分族群,谁不求?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要想求财富,你要修财布施。他去布施财,目的何在?目的是得到更多的财富。佛教初学!教你修法布施,你得聪明智慧。五乘佛法,这种教学的方法是人天乘,不能了生死出三界。了生死出三界还是这个方法,但是这里面三轮体空,这个境界高。布施供养天天在做,从来没有间断过,心里头痕迹都不著,与法性相应,与性德相应。把自己无始劫以来悭贪的根拔掉了,於世出世间法一丝毫贪恋都没有了;对名闻利养没有贪恋,对五欲六尘没有贪恋,丝毫念头都没有;对自己的身心也没有丝毫贪恋,「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布施!《金刚经》上,佛不就是这样教给我们的!这样布施,纯净纯善。「无边果德」从这个地方证得的,无边果德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怎么修来的?这样修来的。著相修人天福报,离相修如来果德,不离怎么行?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菩萨第二个科目教我们修「持戒」。要知道戒律是佛菩萨生活正常的心行,起心动念,言语行为,正常的。正常就是与性德完全相应的,我们今天一看到:这条太难了,那条我做不到,我怎么能做到?你有没有想想,他是正常的?我看到我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他不一样,我不正常。怎样把自己的不正常回归到正常,这叫持戒。持戒度恶业,凡是与戒律相违背的就是恶业。从起心动念到言语造作,身语意三业,三业不善,三业与性德完全相背。用现在简单的话来说,三业完全违背了自然的法则,不顺自然、不顺性德,三业完全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怎么得了!我们说得具体一点,随顺自私自利,随顺名闻利养(争取名闻利养,这随顺名闻利养),随顺五欲六尘,随顺贪瞋痴慢,我们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我们起心动念,念头落在哪里,你知不知道?如果你很明白知道,我这个念头一起来,我就晓得它落在哪里,你算是个明白人,你觉悟了。悟后所贵的在起修,这是佛法里头常讲「悟后起修」;觉悟之后,我就晓得我应该怎么作法。
  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劝导同学,随顺佛菩萨的教诲,不能随顺自己烦恼习气。这一下明白过来,我马上回头,我不随顺烦恼习气,我要随顺佛菩萨教诲。佛菩萨有没有教我这样想法?有没有教我这么作法?决定不违背经论的教诲,因为经论的教诲就是性德的流露。我跟诸佛菩萨是一体,诸佛菩萨这个言语是从心性流露出来的。我现在还没有见性,我要见了性之后,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跟经上讲的保证完全相同,「佛佛道同」。所以随顺经教不是被人牵著鼻子走,是随顺自己的性德,不一样!我们肯定诸佛菩萨是明心见性的人,诸佛如来明心见性达到究竟圆满。法身菩萨虽然没有圆满,确确实实明心见性,他们的思想、行为跟性德都相应。
  我们今天展开经卷,随顺自性,所以才法喜充满,无有疲厌。我们在学习当中疲怠、厌倦,那是什么原因?你学习里头没有随顺,才会有这个现象。学习里面什么?味道没有尝到,所以才会有退转,会有疲怠的现象,会有厌倦的现象,不想学了。你在这里头果然得到乐趣,法喜充满,叫你一天不学,你自己都受不了,一天不学一天就失落了。这个东西就像吃饭一样,一餐饭没有吃,这挨饿难受,一天不学佛,这日子怎么过!能入这样的境界,你在佛法里得真受用了。所以持戒是随顺性德,自性法尔如是。恶业、恶作自然消融,自自然然断尽。但是同学们要记住,持戒怎么修法?还是像前面一样,「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持戒就是波罗蜜了,持戒才能够得到究竟圆满。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再不会有丝毫的恶念、恶意,没有了,断尽了。恶的念头都没有了,哪里还会有恶的行为?所以你的思想行为真的「止於至善」,确实达到这个境界。
  种善因得善果,所以「无边果德,此行入故」。普贤教我们发愿,文殊教我们修行,华严会上这两位大菩萨将《大方广佛华严》怎么样契入、怎么样学习,这两位大菩萨为我们提出了总的纲领、总的原则,为我们学习的人带来了方便,我们从今之后晓得从哪里下手。现在时间到了。
  我们再看「威光菩萨获益」,十一句的第五句:
  【入无边功德海清净行智光明。】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说的「无边果德」,这句话就是讲的前面五品经十卷当中所说的华藏世界依正庄严;无边的果德,从「行」门当中得到的,「入」就是「得」的意思,种善因得善果。所以前面一句是讲的普贤大愿,这一句当然是讲的文殊大行。文殊大行「十波罗蜜」,跟诸位介绍过布施、持戒。持戒能够做到纯善,不但恶业不会造,恶的意念都不会生,真正做到了纯净纯善。
  这十个科目,第三个是「忍辱波罗蜜」。忍辱,能忍一切诸恶。环境上的逆境,人事上的恶人,我们讲的「处逆境,随恶缘」,没有一丝毫的瞋恚,没有丝毫怨天尤人,成就自己的德行;知道诸法实相,知道前因后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忍,不动心,这是讲的逆境恶缘。顺境善缘也一样,「处顺境,随善缘」,不起贪痴,对於境界一丝毫都不染著,这是忍。为什么?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境界是自己的心、念头变现出来的,跟梦中境界没有两样。常常记住大乘经上的教诲,「一切法从心想生」。顺境逆境心想生,善缘恶缘还是心想生,离开心想无有一法可得,那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诸佛菩萨在一切境缘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他能忍,顺逆境界都能忍。我曾经说过「处逆境,随恶缘,无瞋恚,业障尽消」,业障就消了。「处顺境,随善缘,无贪痴,福慧全现」,福慧完全现前。我这些话都是这几十年学佛的经验,是我修学的心得,说出来跟大家分享,如何消灾,如何得福。
  忍辱波罗蜜重要!所以古人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人无论是求学修道,或者是建功立业,古人常讲,「大成就,要大忍;小成就,在小忍」。不能忍的人,世出世法什么成就他都做不到,这个话是实话。我们自己想想自己,这一生当中,今天还有同学来问我,学习过程当中,不免有许多人赞叹,也有许多人毁谤、指责,这是在所不免。释迦牟尼佛在现代社会,指责他的人有多少?孔老夫子在今天,毁谤、辱骂他的人有多少?佛菩萨、大圣大贤尚且不免,我们有什么道德、有什么福报,能在求学、修道事业当中一帆风顺,没有人毁谤,做不到!遇到这些事情,遇到这些事情你要懂得忍辱波罗蜜,你就成功了。赞叹你、恭维你,能忍,不被他动摇;毁谤你、侮辱你,也能忍,如如不动。知道自己方向是正确的,目标是正确的,一往直前,绝不受外缘的干扰,这种人成功了。你仔细去看历史,古今中外凡是有大成就的人,他成就的秘诀就是不受外境干扰。
  我这一生当中得这么一点小成就,诀窍就是在一心一意学习经教,为人演说,我就这么一个目标。我遇到好护法帮助我,韩馆长帮助我三十年,使我这一生当中不要管人、不要管事、不要管钱,一心一意在经教里头,才有这样的成就。我把我的经验传给真正有志一同的同学们,我能成就,你们各个都能成就。不能成就是什么?你不懂得方法,你放不下,你就不能成就。这个地方就是讲高度的忍耐!决定不为世间名利所动,名闻利养不动心,五欲六尘不动心,我才能有成就。你们许多年轻的同学看到我了,这个成就得来不是偶然的。茗山老和尚知道,我是听他的学生告诉我的,老法师在中国大陆,跟学生们谈话谈到我:净空法师经讲得不错、讲得好,他一生不做住持、不做方丈,不管人、不管钱财,没有操心的地方,专心来干,他成功了。然后讲他自己:我不行,你看我又要做佛协的会长,又要做方丈住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他也是个讲经的法师,不能把全部精神、全部时间投入在经教,很感慨的说!他这个说话就是教人,几个人能听懂他话里头的意思?话题里面的意思非常明显,我们两个人都变成老和尚的教材:要想经教讲得好,走我这个路子;走他那个路子,经教要讲好,不容易!真正意思在此地。
  所以,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我常讲要发愿、要立志,我在这一生当中想做些什么?这是我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位老教授对我非常好,提醒我,人生在世,应当有所事事。不能说一个人,人生在世什么事不做,这个不可以的。既然要有所事事,我们就在许许多多事业里头选择哪一种,专门把这一桩事情做好。我们选择的是教学,这是社会教育工作,而且是一种义务教育工作,没有待遇的,不求回报的,佛陀教育!这个路我们走出来了,你们大家看到了,这是给你们做的样子,为人演说,在表演。五十年这么长的时间,表演给你看,讲台上四十五年,你要看清楚,你要看明白,你要从这里觉悟!
  不但佛法如此,世法也如此。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一生读书、做学问,什么事都不管的。我还有个同学傅乐成先生,过去在台大教历史,很有名的教授,在台湾大学教博士班。一生教书,除教书之外,他什么都不会,统统放下了。台南成功大学成立,请他去做文学院院长,大概校长对他非常恳切,他就去了。干了一个学期,辞掉了,回到台北,还到台大去教书。我们是老同学、老朋友,也常常在一起聚会,吃饭聊天,就谈起来了。谈到他半年的经验一个学期,他说:「简直不是人干的」,读书人!你叫他去干这些行政事情,从来没有干过,这一个学期大概是四个月,在他的感受是苦不堪言。这些都是好例子,都是好教材。所以哪一个行业,专!就是从事於教育工作,搞行政的专门去搞行政,当教员好好的当教员,好教员。
  所以我们出家了,出家之后,我就告诉大家,你出家之后,是走弘法、还是走护法,两条路;弘法就是当教员,护法就是当执事,你选择哪一行。弘护要密切配合,佛法才能兴旺,佛教育才能够普遍的推行,利益社会、利益众生,那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没有耐心不能成就!弘、护这个路选定之后,要一直走到底。当教员,对於学校的执事要尊重,他们在护持,功德很大;学校职员对於教员要爱护,没有他,没有好老师,怎么会有好学生,学校怎么能办得好?所以,教员跟职员要密切配合,要互相尊重、互助合作,这个教育成功。主导这桩事情,校长!校长的功德第一。为什么?职员是他任命的,教员是他聘请的。他不管要不要亲自上课,不重要,这个学校的成就,就是他的成就,学校失败是他的失败。所以,学校办得好他有功,国家奖赏他,学校办得不好他有过,他要受处分,别人不受处分。就是因为这桩事情,所以佛在经教里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