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弃-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品是———10亿美元的动产和不动产。
第一章 勇敢面对厄运第3节 如何成为“幸运儿”
你是不是经常为找不到新的方式来经营自已的小店或创造不出新的产品而忧心忡忡呢?请看以下事例,你将得到启发。
对喜爱侦探小说的读者来说,也许十分熟悉伦敦贝克街221…B号,这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塑造的神探福尔摩斯住的地方。
尽管柯南道尔已经去世多年,福尔摩斯更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物,但伦敦“贝克街221…B号”每年都要收到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福尔摩斯崇拜者的信件。
一位聪明的伦敦商人见福尔摩斯的地址如此深入人心,他感到商机来了,可以利用“福尔摩斯效应”做一番事业。于是他不惜本钱买下这块地皮,办起了一家汽水厂。生产的汽水以“221…B”命名,商标上还印有福尔摩斯叼着烟斗的头像。
结果,“221…B”汽水一经上市便走俏整个伦敦市,喜欢福尔摩斯的市民们都说:“喝了221…B汽水,会像福尔摩斯一样聪明。”
“221…B”汽水的成功完全得益于这位商人的聪明才智和对于商机的把握。
“回形别针”是办公室里最常见的物品,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发明“回形别针”之前,还有一段趣事。
克朗宁失业在家,一家8口人的生活全靠妻子替人洗衣服来维持。有一天,克朗宁教两个孩子识字,忽然来了一阵狂风,把桌上的纸吹走了。他蹲下去捡纸,无意中产生了灵感,他想,如果造一个小夹子把纸夹住,纸就不会被风吹走了。
于是,他找来了一根小铁丝扭成一个回形夹子,夹在一叠纸上,居然把那些纸夹得牢牢的。通过这件事,他想到了制造回形夹的方法,于是求妻子借来25块钱,买了些简单的材料,制成一架小型的手摇机器,购进几十磅铁线,开始制造回形夹。新的产品比其他的夹子价廉、方便而且用处很多,产品上市后很畅销,订购回形夹的文具店越来越多。有些老板还亲自来到贫民区找他订货。回形夹的销量也由两个星期售出60磅,变为一天销出600磅。
8年后,克朗宁变成拥有8家大工厂的“回形夹大王”,他告别了贫穷,靠的仅仅是一阵突然吹来的狂风。
第一章 勇敢面对厄运第4节 感谢“贫穷”
很难想像一位出于富贵之家的子弟能够凭借双手创造出财富来。他们的生活习惯中已经没有了“奋斗、拼博”这些词汇,有的都是“安静、舒适”。因此他们不大可能做出伟大的事业来。
安德鲁·卡内基说:“不要以为富家的子弟很幸运。很多纨绔子弟,做了财富的奴隶,他们贪图享受,以至陷于堕落的境地。要知道,没有经受磨难的孩子,决不能与那些出身贫贱的孩子相比。一些穷苦的孩子,甚至苦得连读书的机会也没有,长大之后却成就了伟大事业。一些普通学校一毕业就投入生活的苦孩子,开始做着非常平凡的工作。可这些苦孩子,也许就是无名的英雄,将来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为脱离艰难的境地而奋力拼博,是摆脱贫穷的惟一方法。如果人一生下来口里就有一把调羹,就不会迫于生存而去奋斗,那么恐怕人类文明直到现在还处于十分幼稚的阶段,人类就无法走出原始时代。
翻开美国的历史,许多成功者在小时候都是穷苦的孩子。许多取得成功的卓越人物,比如发明家、科学家、大商人、企业家、政治家,都是迫于生存的压力而努力向前,从此走上艰苦的创业之路成就其伟业的。
在美国,有许多来自外国的移民,他们并不精通英文,也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既没有朋友相助,又没有优裕的生活,但他们最终在美国获得了很多的荣誉,拥有巨额资产。这些成就,足以使家境富裕而最终庸庸碌碌的美国青年自惭形秽!
伟大人物无一不是由苦难而造就的,一个人如果好逸恶劳,就无法战胜困难,也绝不会有什么前途。一个著名成功人士说:“生前没有经历困难的人,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
贫穷好像运动器械,可以锻炼人,使人体格强健,所以,贫穷是我们成就事业最有利的基础。安德鲁·卡内基说:“一个年轻人最大的财富莫过于出生于贫穷之家。”贫穷本是困厄人生的东西,但经过奋斗而脱离贫穷,便是无上的快乐。
两度出任美国总统的格鲁夫·克利夫兰起初也是个穷苦的店员,每年仅能得到微薄的工资,他后来说:“的确,极度贫困能使人全力去奋斗。”
如果一个青年出身环境很好,让他感到生活上的满足,那么他就不会再去努力奋斗。工作上的努力,一方面固然是满足生存的需要,一方面却是在实现自身价值,造福人类社会。当然,有的人往往只为自己而奋斗,他的努力也仅是使自己的一些渴望得到满足。
一个生活优越的年轻人说:“一早就起床工作,有什么意思?我有足够的财富,可以享用一生。”于是,他翻过身来,再睡一觉。而惟有那些家境贫困、无所依赖的孩子,一早就起床,努力地工作。他知道,除了努力以外,没有第二条出路。他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没有贵人提拔,只有靠自己,为前途而努力。
大自然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促进人类进步的目的。大自然偏爱那些努力奋斗的孩子,给他们高尚的品格、富足的资产和优越的地位。
大自然更给人以绝好的机会,使得一个人在经验的大学里,受多年的训练,以完成其工作。至于通过努力得来的资产,所享有的荣誉,不过是意外收获。大自然跟在人的后面,以巨大的代价,来回报那些奋发有为的青年。
有这么一个意外地失去了工作的人,但他对此没有准备。一直以来,他从不考虑为将来储蓄,花光了所有的工资。“想起这些来我就后悔,”他伤心地说,“15年来,如果我一天能够存上一元钱,坚持不懈,那么现在应该有5 000多元的积蓄,这还不算利息。事实上,我不会只存到那么一点钱。想到自己以前这么傻,我现在后悔得要命。真是自作自受呀!”
微不足道的琐事可能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忽视点滴的积累后果会很严重。
一分钱微不足道,但它是财富得以生长的种子。如果我们想拥有娇艳的鲜花,吃上新鲜的蔬菜,就必须播种,把种子播种在肥沃的土壤里,一心一意地培植。如果我们足够幸运,或许可以栽上一株就要长成的花,否则,我们非得去播种,才会有收获。
每一个硬币都是一棵财富之树的种子,是人人羡慕、人人渴望拥有的财富之树的种子。如果你幻想自己拥有一棵这样的树,如果你想年老的时候能够过上安逸的生活,从现在开始,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硬币吧!
“如果他有一定的才华和头脑,”菲利普·阿莫说,“一个节俭、诚实和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根本不会走投无路,相反他会拥有很多财富。”当被问到什么品质使他成功的时候,阿莫说:“我个人的看法,节俭是关键原因。我从妈妈的教育中获益匪浅,我继承了苏格兰先辈们的优秀传统。他们都很节俭。”
罗素·塞奇说:“每一个年轻人都必须明白,除非他养成节俭的习惯,否则根本不能积聚财富。在开始的时候,即使节约几分钱也强过不做任何储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将会发现拿出一部分作为积蓄不是很困难的事,做起来易如反掌。那些能够这样做并且持之以恒的人将会有一个完美的人生。有的人总是悲叹自己没有变得富裕起来,那是因为他花掉了全部积蓄。”
第一章 勇敢面对厄运第5节 找出生活的弹性
有原则是一件好事,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事准则。不过“原则”也得看时间、看场合,要是不管任何事情都只顾着坚持原则的话,不但自己会活得很辛苦,人际关系也会大受影响。
阿文在选择朋友上,自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他最不屑与那些虚伪做作、口是心非的人交往。
有一次,他参加一个旅行团,团里有一个人为人坦荡、性格豪爽、说一不二,这正是阿文心目中的可以结交的朋友类型。但是,几天相处下来,大家不但不觉得和他在一起很开心,反而都觉得和他相处得很不愉快。
原因就是这位仁兄太过于坦荡了,所以什么话都说得出口,连粗话也是一样;跟他交谈,从来没有商量妥协的余地,而且他说话办事不看场合,不但十分直言不讳,还常常让人下不了台、十分难堪。渐渐地,人人都对他敬而远之。
阿文刚开始还觉得很困惑,他心想:我们不是一直要求别人真诚坦率吗?为什么大家会对他的言行举止感到反感呢?
后来,阿文终于明白了,真诚坦率是指一个人的内在的本质,而不是行为上的“真诚坦率”。
从此之后,阿文对朋友的选择标准也就慢慢改变,不再那么苛刻了。
生活中处处需要弹性,这样才不会让自己感到疲乏。
太坚持原则的人,只会让自己到处碰壁,觉得生活当中到处都是“坏人”。所以,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就要懂得因地制宜,多磨炼自己的性格,才能让别人自然而然地接受你的原则。
如此一来,你不但可以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更不会违背自己的原则,让生活更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和目标。
第一章 勇敢面对厄运第6节 别让不如意干扰情绪
一旦遇到计划不如预期、成绩不好、工作不顺、失恋等等情况,很多人便认定了这些事就代表了失败。
其实,很多事情根本称不上失败,顶多只能说是天不从人愿而已。
有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出国旅行,整个旅途上都很平安顺利,大家也都玩得很愉快。
没想到返抵国门后,正准备从机场回家的时候,在高速公路上竟遇上了一场很严重的连环大车祸。虽然全家人都很幸运没有受伤,但因为车祸的关系,延迟了六个小时才回到家。
好不容易回到家,全家人原本陶醉在旅行之中的愉快气氛里,现在却荡然无存了。他们不断向前来家中拜访的亲朋好友抱怨自己的倒霉,反而对旅途中发生的趣事只字不提。
这时候,在一旁静静听着抱怨的老奶奶开口说道:“这有什么值得抱怨的?遇到这么大的车祸,死伤又这样惨重,一家人都还能安全地回来,这已经是很大的福气了。”
当天不从人愿的情形发生时,就不应该把这种情形称作失败,更别因此而产生负面的情绪和负面的想法,因为,只有当自己放弃的时候,才叫做真正的失败。
其实,许多不顺遂的事情充其量也不过是不完美的结果而已。
再怎么成功的人,也会有徒劳无功的时候,但这些人不会将徒劳无功视为失败,而是视为不如人意的结果,并且坦然面对,累积这些“结果”,达到最后的成功。
第一章 勇敢面对厄运第7节 不要害怕当傻瓜
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愿意被别人当成傻瓜!
可是,那些最后获得肯定、得到成功的人,在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