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修]生存智慧--工作与金钱-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必须告诉裁判说:“宣布我们两个人平手,这个人不宜宣布被打败。我从他身上所学习到的比我在以前很多次的比赛当中所学习到的都来得多,这一次根本就不算是比赛,但这是一次很好的经验:一个人可以把事情看轻松。”
只要开始去想想你自己很轻松,没有什么特别,你不一定要胜利,你不一定要在每一个场合都成功,这是一个很大的世界,而我们只是渺小的人,一旦你有了这样的了解,每一件事都会变得可以接受,愤怒就消失了,那个消失将会带给你一个新的惊讶,因为当愤怒消失,它会留下一个很大的慈悲、爱和友谊的能量。
摘自《剑与莲花》
十三、超越二分性
我是一个弱者,然而在这里,我人生第一次觉得我能够放松在我的柔弱里。我必须坚强和勇敢吗?
有这里没有必须,所有的应该、必须和应当都必须丢弃,唯有如此,你才能够变成一个自然的人。
柔弱有什么不对?每一个人都是柔弱的,部分怎么可能是坚强的呢?部分必须是柔弱的,我们是在这个广大的海洋里一个极小的部分、极小的点滴,我们怎么可能是坚强的呢?要对谁坚强?为什么要坚强?是的,我知道你被教导要坚强,因为你被教导要成为暴力的、积极的、斗争的,你被教导要坚强,因为你被教导成要具有竞争性、要有野心、要崇尚自我主义,你被教导各种积极性,因为你被教导成去强取别人、强取自然,你没有被教导爱。
在此,那个讯息是爱,所以,为什么你需要力量?这里的讯息是臣服,这里的讯息是接受,不论情形是怎么样都完全接受。
柔弱是美的,放松成柔弱的,接受它、享受它,它有它本身的美和它本身的喜悦。
“我必须坚强和勇敢吗?为了什么?”
事实上,是柔弱想要成为坚强,试着去了解这一点,它有一点复杂,但是让我们来探讨它,是柔弱想要成为坚强,是自卑感想要成为优越的,是无知想要成为博学多闻,好让它能够隐藏在知识里,好让你能够将你的矛弱隐藏在你的所谓权力里面。从自卑感产生出成为优越的欲望,那就是世界上所有权力政治的整个基础,只有较低劣的人会变成政治家:这是一个权力的驱策,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较低劣的,如果他们没有变成一个国家的总统,或是一个国家的首相,他们没有办法向别人证明他们自己。在他们自己里面,他们觉得柔弱,他们鞭策着他们自己去驱向权力。
但是藉着成为一个总统,你怎么能够成为强而有力的?在内心深处,你知道你的柔弱是存在的,事实上,它将会更加被感觉到,甚至比以前更被感觉到,因为如此一来会有一个对照。在外在会有权力,而在内在会有柔弱——更加清楚,好像银色被衬在黑云里面,情形就是如此:你觉得内在贫乏,你就开始夺取,你变得贪婪,你开始占有东西,这种情况一直一直继续,没有结束,而你的整个人生就浪费在东西上面,浪费在积聚上面。
但是你积聚得越多,你就更加透彻地感觉到内在的贫乏。在财富的对照之下,它能够很容易地被看出来,当你看到这个——柔弱试着要变成坚强——你就知道它是荒谬的,柔弱怎么能够变成坚强?看到这一点,你就不会想要变成坚强,当你不想变成坚强,柔弱就无法在你里面停留,只有跟想要坚强的概念在一起,它才能够停留,它们是在一起的,就好像电的正负二极,它们是一起存在的。如果有一天你放弃想要成为坚强的野心,你会突然发现柔弱也消失了,它无法继续停留在你里面,如果你放弃想要成为富有的念头,你怎么能够继续想到你自己是贫穷的?要跟什么对照来想?将不可能来衡量你的贫穷。
放弃富有的概念,放弃成为富有的概念,有一天贫穷就会消失。
当你不渴求知识,而且放弃博学多闻的想法,你怎么能够保持无知?当知识消失,继之而来的,无知就会好像知识的影子一样地消失。
首先,放弃这个想要坚强的欲望。注意看,有一天你会感到惊讶,你会开始欢舞,因为柔弱已经消失了,它们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活在一起,它们配合在一起,一旦你贯穿了你存在里面的这个事实,就会有一个很大的蜕变。
摘自《般若心经》
十四、对恐惧要怎么办?
恐惧要怎么办?我被它弄得团团转,觉得很疲倦,它是否能够被控制,或是被扼杀?要怎么做?
它没有办法被扼杀,也没有办法被控制,它只能够被了解。在此,“了解”是关键词,只有了解能够带来突变,其他没有办法。如果你要试着去控制你的恐惧,它将会受到压抑,它会进入你的深处,它将不会有所帮助,只会把事情弄复杂。当它浮现,你能够压抑它,那就是控制,你可以压抑它,你可以将它压抑得很深,使它完全从你的意识消失,然后你将永远不会觉知到它,但是它将会留在最下层的部分,它会产生一个拉力,它会支配你,它会操纵你,它会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操纵你,使你不会觉知到它,但是这样一来,危险就更深了,这样你就甚至无法了解它。
所以恐惧不必被控制,不必被扼杀,其实它也是无法被扼杀的,因为恐惧包含一种能量,而能量是无法被摧毁的。你有没有观察过?在恐惧当中你有非常大的能量,就好像在愤怒当中,你也可以有那么大的能量,它们两者是同一个能量现象的两面。愤怒是侵略性的,恐惧是非侵略性的,恐惧是负面状态的愤怒,愤怒是正面状态的恐惧。当你愤怒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你变得多么有力,你有多么大的能量?当你愤怒的时候,你可以丢一块你平常抱不动的大石头;当你愤怒的时候,你的力量可以增大三四倍,你可以做出一些不生气的时候做不到的事。
或是,在恐惧的时候,你可以跑得非常快,甚至连奥林匹克选手都会觉得嫉妒。恐惧产生能量,恐惧是能量,而能量无法被摧毁,一点点能量都没有办法从存在中被毁灭。这一点必须经常记住,否则你会做错事情。你无法摧毁任何东西,你只能够改变它的形式。你无法摧毁一颗小石头,一颗极小的沙粒也无法被摧毁,它只能够被改变形式。你无法摧毁一滴水,你可以将它转变成冰,你可以蒸发它,但是它仍然会维持,它会停留在某处,它无法离开存在。
你也无法摧毁恐惧,多少年来,人们一直都这样在做,人们一直试着要去摧毁恐惧、摧毁愤怒、摧毁性、摧毁贪婪,摧毁这个,摧毁那个,整个世界一直继续在努力,结果如何?人变成杂乱的一团,没有什么东西被摧毁,一切都依然存在,只是事情变得更复杂。不需要去摧毁任何东西,因为本来就没有东西可以被摧毁,那么必须做什么呢?
你必须了解恐惧,恐惧是什么?它如何升起?它来自哪里?它的讯息是什么?洞察它,不要有任何判断,唯有如此,你才会了解。
恐惧是什么?首先,恐惧总是围绕在某些欲望的周围,你想要变成一个有名的人,想要变成世界上最有名的人——这样就会有恐惧,如果你没有办法达到要怎么办?恐惧就产生了,这样一来,恐惧就以一个欲望的副产品而来临:你想要变成世界上最有钱的人,如果你不成功要怎么办?你开始颤抖,恐惧就产生了。你占有一个女人,你在害怕,或许明天你就无法占有,她或许会去找别人,她是活的,她可以走,只有死的女人不会走,但她还是活的,你只能够占有一具尸体,那样就没有恐惧了,尸体将来还是会在那里。你能够占有家具,这样做不会有恐惧,但是当你试着去占有一个人,恐惧就产生了。谁知道?昨天她不是你的,而今天她是你的,谁知道?明天她将是别人的,因此恐惧就会升起。恐惧是由占有的欲望而升起的,它是一项副产品,因为你想要占有,因此才会有恐惧,如果你不想占有,那么就没有恐惧。如果你没有欲望说你未来要成为这个或成为那个,那么就没有恐惧。如果你不想上天堂,那么就没有恐惧,那么教士就无法使你恐惧,如果你不想去任何地方,那么就没有人能够使你恐惧。
如果你开始生活在当下这个片刻,恐惧就消失了,恐惧是透过欲望而来的,所以,基本上,是欲望产生恐惧。
洞察它,每当有恐惧,看看它来自哪里,是什么欲望在产生这个恐惧,然后看看它的无用性。恐惧的来临是因为有其他事情,你必须洞察那些事情,对它们的洞察将会开始改变事情。所以,请你不要问它如何能够被控制或被扼杀,它不是要被控制的,也不是要被扼杀的,它不能够被控制,也不能够被扼杀,它只能够被了解,让了解成为你唯一的法则。
十五、已经没有野心
我已经做过在这个世界上想做的每一件事,我拥有在这个世界上想要拥有的每一样东西,我似乎已经没有野心要去达成任何事情,甚至连成道都显得很遥远,是一个不可能达成的目标,超出我了解的领域。
我觉得我好像只是在等待时机,没有什么事要做,没有什么地方要去,然而我有一种悲伤和不满足的感觉,请你评论。
当一个人觉得他已经没有野心,他只是在等待,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这是成道最接近的时刻。成道并不是一个目标,它并不是在远处的某一个地方,而你必须去达到它,你不能够有成道的野心,如果你有成道的野心,你一定会错过它。当你所有的野心郁结束了,你不知道要做什么,要去哪里,成道就是发生在这个空隙。在这个宁静当中,因为没有欲望的骚扰,没有对野心的渴望,所以成道就自己发生,它是一个副产物,而不是一个目标。
那就是为什么你会觉得悲伤,觉得不满足。虽然所有的野心都结束了……为什么一个人还会觉得不满足呢?生命中一定还有某些东西不属于野心头脑的一部分,如果没有那个部分,一个人就会觉得不满足。你可以满足你所有的欲望和所有的野心,但是你仍然会觉得不满足。事实上,你会比那些还在追逐欲望的人更觉得不满足,因为他们至少还有一个希望说明天他们将会达到目标。今天或许是空的,但是对明日的幻象以某一个方式使他们无视于今日的空,但是在你的情况,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来替你遮掩“你不满足”这个事实。
所以有一件基本的事非常清楚:即使所有的野心都达成了,人还是不满足,还有某种不是野心的东西,除非你去达成它——它不是一种达成——除非它发生在你身上,否则那个不满足仍然会带给你悲伤。这种情况只发生在一些很幸运的人身上,要不然大多数的人都还在追逐欲望,生命中有很多事要做,没有时间去感觉不满足,没时间去觉得悲伤,对明天的希望会驱走所有的悲伤,但是现在你对明天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你只生活在今天,你在等待而不知道在等待什么,那是好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