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 >

第3章

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第3章

小说: 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做的回报是自己成了亿万富翁;戴尔给人们带来的不只是更便宜的电脑,而且让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电脑组合,他也因此致富。所以,有两种赚钱的方式,一种是让别人受益,自己也赚钱;一种是损人利己,或者说,是靠损害别人让自己赚钱。”

 

陈笛:“那星巴克呢?你每天去星巴克喝咖啡,对你的身体好吗?如果不好,为什么星巴克还开这么多分店,卖给你咖啡呢?他们不也是有商业伦理问题?”

 

“咖啡对身体好不好,这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你说得很好,能想到这些本身就不错。当然,星巴克跟你要开的糖果连锁店有差别。星巴克咖啡的消费者基本是成年人,如果他们知道咖啡有害还照样去喝,那他们就该责任自负,有了不良后果,星巴克的责任或许可以免掉,因为对于喝咖啡的人,即使没有星巴克,他们可能还会去别的店。相比之下,小朋友就不一样,他们还很小,分辨好坏、善恶的能力很低,自制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成年人有责任避免钻小朋友的空子,更别提专门利用小朋友的弱点发不义之财了。”

 

陈笛:“可是,糖果店应该跟星巴克类似,因为小朋友爱吃糖,即使我不在他们学校门口开糖果店,他们也会去别处买糖。是我卖给他们,还是别人卖给他们,效果不都一样吗?更何况我能把糖果做得更好、更便宜。”

 

“妈妈限制你吃糖的次数,也不让你和姐姐一次吃太多,特别是不让你们饭前吃糖,因为这影响食欲。你已经知道,多吃糖不是件好事,如果还要想法去让其他小朋友吃糖上瘾,这就是伦理道德的问题。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连自己都不愿做或知道不该做的事,就不要施加于别人。

“实际上,1839至1842年,中国跟英国的鸦片战争就是这样,一方面,英国在其境内严禁鸦片,在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都有法律明文禁止,他们知道鸦片是毒品;另一方面,英国东印度公司又从印度大量贩运鸦片卖给中国人,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吸毒上瘾。”

18、19世纪东印度公司的鸦片贸易(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陈笛:“我们老师讲到过东印度公司,也谈过鸦片战争的事,那发生在美国革命战争之后吧?”

“是的。美国于1776年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当然还有从1775到1783年的美国革命战争,也叫美国独立战争,那些事件的确是中英鸦片战争的前奏。本来,位于北美的十三个殖民地,也就是美国的前身,对英国很重要,特别是那时,工业革命正在英国兴起,纺织机械化以后需要从美洲进口棉花,而由于英国人口当时只有1000万左右,生产出来的大量的棉布,英国人用不了,必须找出口市场。本来,从棉花原料到棉布出口,都可依赖在北美的殖民地,可是,美国在1776年要独立了,对英国打击很大,逼着英国在亚洲找市场。而在亚洲,中国和印度人口最多,是最理想的出口目标市场。

“当然,有一点背景需要知道,在那时候,国家之间的贸易无法以纸币支付。比如,今天,美国公司到中国做进出口,可以付美元现金,纸币就行,因为各国间讲信用,整个世界更文明,更有秩序了,所以,中国人能相信美国的纸币,美国人也相信中国的人民币。但是,在18、19世纪还不是这样,那时,中国人、印度人不认外国钞票,英国人也不会认中国、印度的货币,各国之间只认黄金、白银做支付手段,或认实物。所以,美国独立之后,英国感到北美作为其外贸市场越来越不可靠,必须在人口更多的亚洲开拓市场,中国和印度自然是理想的地方。”

 

陈笛:“是呀,当时,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占世界一多半,英国的制造品往那里出口,不是很好吗?这也能促进中国产品出口到西欧。”

 

“从1760至1800的四十年里,中英贸易发展特别快,贸易额翻了十倍,主要依靠东印度公司在其间运输。但,这也带来两方面的挑战。首先,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乾隆盛世,没兴趣扩大跟外国人的交往,只许英国人在广州做贸易。为了巩固、扩大中英贸易关系,英国于1793年派特使马戛尔尼,率高厄勋爵、斯坦登爵士、麦金吐司船主及随从700余人组成使团,前往中国,向乾隆皇帝祝寿,但主要是商谈‘港口通商’问题,希望与中国建立正式、稳定的贸易关系。可是,后来因为磕头礼的问题,引发中英两方争议,也就是说,中方认为乾隆是天下的皇帝,所有人前往必须行叩头礼,要趴在地上叩十几次头;但马戛尔尼认为,这不可能,因为在英国即使见国王,也没有叩头礼,更何况他作为英国人,只有在英国国王面前才会下跪。争执之下,乾隆皇帝认为,不行叩头礼是天大的冒犯。结果,整个访问不欢而散,乾隆朝廷拒绝与英方就贸易问题进行任何谈判,从此中断了中英两方的正式沟通渠道,为后来的鸦片战争埋下了种子。

“其次是贸易支付手段问题。刚才讲过,那时的跨国贸易只能以实物、金银支付,没人要钞票。到18世纪末,中国出口的80%到90%是茶叶,10%至20%为丝绸,而当时,中国基本不从国外进口货物,英国试过向中国出口机制棉布,但中国人不喜欢。所以,到18世纪末之前,东印度公司主要以银子换中国茶叶和丝绸,中国因此进口很多银子。问题是,美国于1776年独立后,英国越来越无法依赖来自美洲的银子。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银子,拿什么来付给中国的茶商、丝绸商呢?随着从中国进口的茶叶越来越多,英国的这个问题日益严重。”

 

陈笛:“我们的老师说,18世纪,英国通过‘三角贸易’获得银子:英国货船先从本土装上制造品、烈酒等物品,运到非洲海岸卖掉,完成第一笔交易;再用得到的钱买下非洲黑人,装上船,运到中美洲如墨西哥等地,卖给那里的农场主做奴隶,得到当地盛产的白银,即完成第二笔交易;这些收入一部分用来购买美洲白糖、棉花、咖啡,运回英国再卖掉,剩下的以银子形式运回英国,即完成第三笔交易。照你这么说,当时的这些美洲白银,对英国在亚洲的贸易很重要了?”

 

“在英国、非洲与美洲间的‘三角贸易’,是另一个赚‘坏钱’的例子,贩卖非洲人当时很赚钱,但是不道德。1807年,英国和美国通过法律,严禁贩卖人口做奴隶。可是,在这种‘三角贸易’受阻之前,英国公司的银子就已经吃紧,美洲银路受挫后,英国当然更难找到那么多银子去中国购买茶叶、丝绸。

“在18世纪末,东印度公司形成了一个新的‘三角贸易’,即英国、印度与中国的三边贸易圈。东印度公司的货船从英国装上制造品,运到印度卖掉,再装上印度盛产的鸦片,然后,运到广东沿岸,把鸦片在中国卖掉,换成茶叶、丝绸,装上船运回英国,就这样完成整个英、印、中‘三角贸易’。换句话说,正因为有了印度的鸦片,才大大减轻了英国公司的银两支付压力,不用银子支付,而是用鸦片换茶叶、丝绸。解决了跨国贸易的支付问题后,中国的茶叶与丝绸出口量当然猛增,但同时进入中国的鸦片也大增。1730年中国进口鸦片15吨,1773年增长到75吨,到1820年升至900吨。”


鸦片战争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陈笛:“既然鸦片能替代银子,促进外贸发展,给中国茶农、丝绸商更多赚钱机会,这很好。当时的国际秩序下,这可能是合理的安排,让大家都赚钱。”

 

“但是,鸦片是毒品,随着鸦片进口量的增加,太多中国人吸鸦片上瘾了,一天没鸦片就无法活了。所以从19世纪初开始,鸦片进口已不再是帮助解决外贸支付问题,而是为了满足不可收拾的毒瘾,毒瘾开始毁灭中国人的意志。到1834年,鸦片年进口量已超过1400吨,中国的茶叶与丝绸出口已远不够支付进口鸦片的钱,中国的银子开始大量流出。

“1839年,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林则徐到广州后,立即执行禁令,把大量鸦片扔进大海。那年,林则徐发函质问英国女王,为什么英国在其本土、爱尔兰以及苏格兰禁止鸦片销售,明知道鸦片对人体有害,却把大量鸦片贩卖到中国?为什么他们为了赚钱可以这么没有道德,采用双重标准?

“之后,英国政府并没回应鸦片贸易的道德问题,而是指责中国将约300万磅的鸦片扔进大海,损害了英国的私人财产。随即,英国派出皇家海军,东印度公司从印度派出其舰队,于1840年6月抵达广东沿海,开始所谓的‘鸦片战争’。由于英国海军在当时世界上所向无敌,很快击败清朝军队。作为停战条件,清政府跟英国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地赔款。”

 

陈笛:“鸦片战争的背景原来是这样。不过,你说过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事件,是中国现代化、对外开放的起点,那不是也具有正面意义吗?”

 

“鸦片战争的负面意义在于当年大英帝国的不仁与霸道,在于它对中国主权的侵略,在于它的‘不管好钱、坏钱,是钱就赚’的一面。从更长的历史视角看,那次战争以及其结局也有积极的一面,逼着中国开放了,让中国接触世界,加入全球体系,走向现代化。试想,如果1793年马戛尔尼访问中国时,乾隆皇帝和朝廷大臣们能够有开放的眼光,而不是封闭自大,如果那次能积极利用英国与中国贸易的愿望,努力建立某种双赢的贸易体系,那么,鸦片贸易或许不至于走到那种地步。由于当时中国对世界不够了解,世界也不了解中国,在那种情况下,任何矛盾和误解都可能导致武力冲突。那次战败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迫使社会精英谋求自强,迫使中国朝野正视世界。可以说,如果没有那场危机,或许就没有你爸爸到美国来了,中国和世界也可能是另一种样子。”

 

陈笛:“东印度公司贩卖鸦片赚钱,这当然是极端的为富不仁行为,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商业伦理可能难以判断。特别是,既然我能通过卖某种东西赚钱,说明我卖的东西满足了别人的某种需求,他们的需求到底是好是坏,这不关我的事,是他们自己的事。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不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吗?”

 

“实际上,我们可以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去判断。在我们家里不能做、不能用、不能多吃的东西,就不要想法鼓励别人去做、去用、去多吃。”

 

当然,我跟陈笛关于商业伦理的讨论,到今天还没结束,看来这不是一两天的事。她认为“我只管赚钱”,而我说,赚的钱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既然有两种钱可赚,既然有选择,为什么还要去赚不道德的钱呢?


如何让员工心疼公司的钱?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这家名叫Dunkin’ Donuts的连锁店,专卖早餐面点、咖啡和其他饮料,光带甜味的烤面包就有50余种。自从1950年创办到现在,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已有7000多家加盟店,每天客流有300多万人。Dunkin�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