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创业立志书籍 >

第409章

创业立志书籍-第409章

小说: 创业立志书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法国的国家元首,为犹太复国运动投入了全部精力。遗憾的是,他在44岁时就英年早逝,
那时他事业刚刚进行到一半。
西欧的犹太人在充满自由主义思潮的社会中宣扬和谈论犹太复国主义,而东欧的年轻人
却挺身而出去实现这个梦想。东欧的年轻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原因他们想从残存着种族迫害
的东欧社会中摆脱出来。东欧的复国主义者最初是在法国慈善家的援助下开始向巴勒斯坦移
民的。后来,世界犹太协会下属的“犹太国民基金”和“复国建设基金”开始向这些人提供
开拓资金。一时间,移居巴勒斯坦的活动活跃起来。虽然大部分的移居者是一些没有拿过锄
头和铁锹的年轻人,但他们不断地研究农业技术,开拓了一个又一个村落。他们开拓沼泽,
植树造林,采用最新的农业技术,还通过种植蔬菜和橘子来赚钱。就这样,以特拉维夫为中
心,各地都出现了新的村庄。
虽然开拓者们分别说德语﹑波兰语和俄语,但他们重新采用了自己祖先的语言希伯来语,
并把它作为国语。诗人萨尔姆和作家撒母尔?伊本?那布也用希伯来语创作文学作品。他们的
作品现在还感动着每一个犹太人。
束之高阁两千多年的希伯来语终于重见阳光,出现在了文学﹑戏剧﹑诗歌﹑报纸﹑收音
机还有专业学术领域。这个事实最能象征荒废了两千年的巴勒斯坦国土的复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在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务大臣贝尔福宣布:英国政府将不
遗余力地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设自己的家乡。这个宣言极大地刺激了世界各地的犹太复
国主义者,使他们大批地涌到巴勒斯坦。
在1918年,巴勒斯坦的总人口是80万,而犹太人仅占6万。15年之后,犹太人口就激
增到了20万左右。在1925年,耶路撒冷设立希伯来语大学,而且配备了研究生院。开拓者
们这种追求最高学术水准的精神使得以色列的重建,这个20世纪的奇迹变得可能。
话说回来,英国方面一面通过《贝尔福宣言》表示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重建祖国,一
面又在1915年以驻开罗高级外交官麦克马洪的名义向当地总督递交了一封信,表示承认阿拉
伯人对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的自治权力。
当今,在中东问题上,阿拉伯和以色列的利害关系已经复杂到不能解决的地步,其中的
原因追溯起来还是当初英国狡猾的两面派做法。英国典型的做法就是一面牵制利害双方,一
面寻找机会全身而退。这可以从印巴问题(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纷争)上看出来。

法西斯势力的抬头和犹太人大屠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犹太人的社会地位依然不稳定。虽然说东欧的犹太人被给予了
同等的国民待遇,但那不过是一纸空文。在波兰和罗马尼亚,政府禁止犹太人进入公职和普
通教育领域,甚至还限制他们做医生和律师的权利,商人们也拒绝和他们做生意??。
大革命后的苏联热衷于犹太人解放,但也只是鼓励他们开拓犹太人自治区,并没有发展
到全面承认其自由的程度。在苏联,犹太教和犹太复国主义是被禁止的。参加者一旦被发现,
就会被发送到西伯利亚。由于苏联的犹太人大部分是中间商和小商贩,在保护劳动者和农民
利益为主的共产主义制度下,他们等于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另外,因为共产主义之父卡尔?尔马克思和革命的旗手列宁都是犹太人,西欧的反动主义
者中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臆测,即犹太复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以及犹太富豪秘密携手,图谋
世界霸权。他们还杜撰了一本书叫《复国议定书》。
在1929年,由于经济恐慌,反犹太主义的风潮再次在西欧各国高涨,特别是在由于一战
战败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处于停顿的德国。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后就开始宣扬:德国战败和
经济败落的责任在于犹太人。希特勒在1933年就任德国第三任首相后,他的纳粹政权就制定
了历史上最有组织性的和最大规模的消灭犹太人的计划。
不单是纯血统的犹太人,就是有1/4德国血统的犹太人也成了杀戮的对象。因此,被流
放和屠杀的著名学者﹑艺术家和文化人士不计其数。这里面包含了29%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德国军队依次开进奥地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法国﹑意大利和俄国,肃
清和屠杀当地的犹太人或是将他们送到集中营。特别是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那里简直就
是一个设施齐备的杀人工厂。在那里,纳粹使用毒气﹑毒药或是枪杀等各种方法屠杀了大量
犹太人。1945年春战争在欧洲结束时,居住在各国的九百万犹太人中已经有六百万被纳粹杀
害。

以色列共和国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世界格局重新洗牌。以前处在列强殖民统治下的亚
洲和非洲各民族在战后也相继取得了独立和自由,1948年5月,以色列共和国在巴勒斯坦成
立就是一例。这个新生的犹太国家是在和其它中小国家不同的背景下成立的。其它民族是在
一直居住的国土上重建了自己的国家,而犹太人是在两千年魂牵梦绕的祖先的土地上建立的
以色列。以色列的重建应该归功于那些犹太复国主义者和开拓者们的汗水和努力。
1947年联合国承认犹太国家的成立,给两千年的犹太迫害史划上了一个句号。对纳粹德
国屠杀六百万犹太人的罪行,联合国主张再次进行伦理上的审判和人道主义上的反省,这也
是犹太国家得到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确实,以色列共和国是建立在六百万同胞的鲜血之上
的。
战后,在集中营中幸免的犹太人中,有三十多万移民到了以色列,另外一半分别移民到
了美国﹑加拿大﹑中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国。还有在中国﹑印度﹑中近东和北非的犹太人也
陆陆续续地返回到以色列。独立当初,犹太人的人口只有65万5千人,到了现在,即1978
年,达到了365万人。这里面有307万6千犹太人和57万阿拉伯人。据推算,在今天的美国
境内有640万犹太人。美国的犹太人不一定将自己的命运和以色列联系在一起,但他们对以
色列的生存和发展从来是不遗余力。
以色列共和国是在“右”的背景下建立的,这里面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悬而未决,那就是
和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的利害关系。
《贝尔福宣言》发表之后,当时作为阿拉伯民族主义阵营领导者的爱米尔表示尊重犹太
复国主义十分,认为开发巴勒斯坦需要犹太人的帮助。所以,在第一次大战后的和平会议上,
他表示赞同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提案,并在1919年3月1日备忘录中这样叙述:“我们阿拉伯
人??。对犹太复国运动抱有深深的同感,并且翘首期盼。我们的代表团全面承认了昨天犹太
复国主义者协会在和平会议上做的提案,并认为这样做是稳健和妥当的。我们??为此要尽
最大的努力对他们进行援助。我们诚心地欢迎犹太人回到故乡??我们要和他们一起同心协
力,为将共同关心的地方(巴勒斯坦)再次建成世界文明的交流之地而努力。对此,我们的
同胞(阿拉伯人)也真心地祈盼着。”
不幸的是,阿拉伯人并不赞成这种稳健的做法,他们的激进派在同年七月召开会议,决
定反对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国。就这样,围绕巴勒斯坦问题,两种对立力量的抗争开始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对巴勒斯坦进行托管。最初,英国试图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互
相妥协,但以失败告终。从那以后,英国开始强行向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推行限制性政策。

三千年的和平期待

在1947年11月,联合国做出决议,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对巴勒斯坦进行分割统治。对
此判决不服的阿拉伯人决定用武力将犹太人从巴勒斯坦的土地上赶出去。其实,在英国军队
接管巴勒斯坦以前,两者之间的战斗已经在各地打响了。
英国给在阿拉伯人提供武器的同时,禁止犹太人保有任何武器。犹太人通过走私掌握了
少量武器,并用这些简陋的装备勇敢地战斗。在英国军队撤退的时候,阿拉伯五国(埃及﹑
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的正规军开始发动全面的进攻。
1949年6月,在联合国的斡旋下,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达成了停战协议。这时,在阿拉
伯方面,埃及只是得到了南部一块狭长地带,约旦也只将巴勒斯坦东部纳入自己的版图。
只是,战争产生了75万多阿拉伯难民。对于难民产生的原因,阿拉伯方面认为是被犹太
人要求他们立即撤退造成的,以色列方面认为是阿拉伯联军要求阿拉伯农民立即撤退的结果。
到底谁的说法正确还没有定论。
根据以色列史专家石田友雄的见解,“决定1947到1949年战争胜败的是犹太人和阿拉伯
农民之间“意识”差异。犹太人意识到自己没有其他安身之所,所以不惜性命地守卫自己的
居住地,而阿拉伯农民不知道为什么要守卫自己的国土,他们天真地认为几个月的战争结束
后,还能再回来,所以就舍弃了自己的家园。此后的二十五年一直到现在,他们和他们的子
孙还留在以色列周边的难民收容所里,成为解决中东问题的最大障碍。但是,通过这三十年
的苦难,巴勒斯坦人的中间也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摘自《犹太人和中东问题》)
以后,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之间爆发了三次战争。1956年10月末到11月初,埃及和以
色列之间爆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当时,围绕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问题,英国﹑法国
和埃及之间产生了利害冲突。这时,以色列军队为了控制西奈半岛而参加了战斗。
1967年6月,埃及的纳赛尔为了封锁亚喀巴湾的入口,即蒂朗海峡,发动了第三次中东
战争。以色列同时和埃及﹑叙利亚﹑约旦交战。阿拉伯军队将纳赛尔视为领导者,发誓要在
这次战争中将以色列军队击败。但是,以色列空军先发制人,结果战争以阿拉伯军队大败而
结束。战后不久,以色列被允许占领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
到了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也叫赎罪日战争)爆发了。当时,埃叙联军趁以色列不
备,突破了苏伊士运河和戈兰战线。当时,以色列军队的作战能力很难立刻到位,结果同意
让出一部分占领地,从而达成休战。
最能感受到四次战争的悲惨和残酷的是埃及和以色列,还有战争产生的巴勒斯坦难民。
战争引起仇恨,仇恨又变成积怨,积怨又再次引发战争。到了1977年,在这个无法解决的恶
性循环中,终于迎来了一缕和平的曙光,这就是埃及总统萨达特对以色列的访问。1978年10
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三方首脑在美国马里兰州举行会谈,使得埃及和以色列两国约定签
署了平条约。这被认为是中东和平的第一步。双方在和平条约上签字是在1979年3月26日。
通往中东的全面和平道路还十分曲折,但是,正因为一度设立了通向和平的规则,这个
地区各方最终能达成谅解并共同繁荣吧。在世界上,只有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在日常的寒暄中
用到“和平”这个词汇。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寒暄语虽然不同,但都有“愿和平降临到你的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