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容易,实在不行,还可以引进新股东融资。但李卫明白,利风再想翻身腾飞,难度将是以往的数倍!
李卫回想这一年的改革,老板的表现特别像《走向共和》的那一幕:都在提要“立宪”,要“共和”,但又超越不了眼前的既得利益与对现有结构的利用,结果就有了近百年的徘徊。
凡事有利亦有弊,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也未必是件坏事,李卫断定,林总之后还会碰更大的壁,如果林总之后经历这些挫折,能深刻的自我反省吸取教训,那未尝不是件好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说起来是容易啊,但几个人能真正时刻铭记于心并身体力行呢?
日期:2007…12…5 10:07:25
第十六章、自我反思
失败者多为自己找借口,成功者多为自己找方法。
李卫不是成功者,但希望有一天能成功,所以学着成功者一样找点方法。
一年来对利风的改革,应该评价为“打基础年”,而不是“收获年”。这个基础是:
建立精英团队并有效融合:不是招到人就表示精英来了,还需要用企业文化进行有效融合。
打好管理体系基础:这套管理体系是非常有效的,实用性非常强的一套体系,是利风练好内功的“法宝”。
吸引大客户:吸引到了两家优质大客户,特别是伏特狮,无论单量、利润率还是发展前景,都是非常好的。
营业额和利润:唯一遗憾的是,营业额和利润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老板订营业额目标是4000万,利润400万。结果营业额差200万,利润差220万,不过,2005年是有史以来老板供设备最多的一年,16年来总资产才2000余万,2005年一年供设备就花了450万,占了1/5强,而且设备闲置率非常低,如果没这么疯狂买设备,而是按正常需求购买设备,李卫相信2005财年利润可以达到400万。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第一次做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 第67节
《第一次做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 第67节
作者: 青原樵夫
铝料涨价、行业逆市萧条、油价上涨、Rohs/Weee环保指令、S市政策门槛提高、厂房增加、设备购买增多、管理架构扩大、员工工资增加福利改善,这些都导致企业成本大幅增加,有老的管理人员说,利风十多年来从来没遇到过2005年这么多麻烦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李卫仍能带领大家逆市上升,取得一定的利润,自己想想也真是不容易。
总的来说,一年的改革,李卫如果给自己打分,李卫会打85分。如果林总呢?完美的他会打多少分呢?80分?70分?还是60分?2006年7月底,林总说服了几家中型企业的老板,他们也想实施管理变革,于是林总就找李卫,想合作开一个管理顾问公司为这几家企业推行变革,李卫谢绝了,从中可以看出如果林总对去年改革不满意,对李卫没充分信心,就不会找李卫合作开顾问公司了。李卫的老部属也告诉李卫,李卫离职后,林总经常在外人面前宣扬利风的改革“壮举”,使公司在去年行业萧条时能逆市上扬,而同行中小企业在去年人民币升值、材料价格飙升、民工难招的情况下亏损倒闭很多。
这场改革成功了吗?李卫认为只成功了一半,李卫心中的成功,是老板、员工、职业经理人都成功,才是100%的成功,这三者的成功又将导致客户的成功。三方牺牲任何一方,都不是真正的成功,只能叫成功一半。总经理的离开,如果之后能够选择一个优秀的总经理,能在这个原有基础上再接再厉,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成功的,其成功是用总经理的牺牲铸就企业的成功。但如果总经理离开,新的总经理又全盘推翻,重新开始,那就等于白忙活一年了。
林总还没有真正明白,从林总经常在外人面前宣称利风的改革壮举可以看出,林总以为这一年引进了人员,建立了制度流程体系,改革就算成功了,业绩就会蒸蒸日上了。真实林总的想法是错的,真正改革成功,是通过企业文化融合一个团队,使之具有自我造血机能,也就是说这个团队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具有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自我变革的能力,一旦一个企业具备学习与自我变革的能力,这个企业就能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会轻易垮掉。李卫这一年的改革,企业文化只是建立了个雏形,还没完全沉淀到位,虽然建立了一套基础的制度流程体系,但管理者自我变革的能力还没培养到位,人才的梯队建设还在计划之中,企业的自我造血机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真正要培植一套规范完善的自我造血系统,摆脱企业对人的依赖,至少还需要两年的时间,即使是初级的自我造血系统也还需要一年时间。
从李卫研究的各种企业变革案例以及自己的经验总结来看,李卫认为中小企业变革通常应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完成,才是真正变革成功:
第一年:改造企业文化、重建管理体系。
第二年:完善管理体系,培养各管理层的自我变革能力。
第三年:人才梯队建设。
企业变革的第一年是打基础年,阵痛期一般会在第一年发生;第二年才会产生明显效益;有了效益,第三年就可以进行人才梯队的建设,储备优秀的后备人才。只有管理层具备自我变革的能力,企业建立了人才梯队,企业才真正摆脱人治,企业高层才有时间去思考一些战略和重大问题。而且,企业的第一次变革至为重要,第一次变革成功,培养了各管理层的自我变革能力,企业就有了一种“变”的文化,之后大家也较容易接受第二次、第三次变革,企业要垮掉也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此,引进职业经理人最好能干满三年,至少也得两年。即使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如果只呆上一年的,变革流产的可能性也很高,呆上两年的,基本及格,呆上三年企业则会比较成功。
对于李卫自己,这一年是有收获的,知识、经验、感悟,同样像前面讲的一样,自己失去也很多,所付出的汗水辛劳不用说,经常被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当众训斥责骂得极端压抑是李卫最难受的,导致自己的创造力失去很多。
既然没有多赢,哪怕成功了一半,那还有一半是失败的,这是李卫无法否认的事实。有失败就必须总结经验,将来就可以尽量避免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李卫认为自己主要的错有以下几点:
(一)和老板性格不互补
李卫的性格和老板虽然很多地方不同,但也有一定的相像,李卫以前和老板的性格就非常相像,老板有的毛病,李卫以前基本上都有,李卫不过看的书比较多些,历经了不同的挫折,感悟很多,所以一些地方通过自我反省慢慢纠正了。影响一个人命运的因素有: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读书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方法,读书可获得知识,知识历炼成智慧,智慧使人觉悟,觉悟改变思想,思想影响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成就性格,性格改变命运。
很多本性上的性格,林总和李卫还是很相像的,两个人都很刚,好强,以前李卫也狂妄,傲气很重,但慢慢修炼成傲骨,好强的心也融化到骨子里,刚硬也慢慢不表现在外了。这些都是后天修为的结果,阅历深的人一眼就看得出来。
两人自尊心都很强,自尊心和虚荣心往往是对孕生兄弟,在当年这种功利主义盛行的情况下,两者容易合二为一让人分不清,李卫以前自尊心和虚荣心都非常强,现在虚荣心和自尊心都在慢慢在弱化。李卫认为人的修为有三个层次:一是士可杀亦可辱,这是典型的奴才层次;二是士可杀不可辱,这是人的境界;三是士可辱不可杀,这是圣贤之境界。李卫目前还处于第二层次往第三层次起步的境界。
自己在本性上和老板的相似,特别是都刚,性格不互补,容易产生磨擦。同质化的人好起来时非常好,一旦产生冲突也容易激化。李卫将来在选择老板时,还是要选择一个和自己互补性格的老板为佳。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性格,其实是一个最优团队的组合,唐僧理性,其思维是先经过左脑的理性思维;孙悟空感性疾恶如仇,左右脑皆发达,悟性好,个性十足,但调和不佳,容易情绪化;猪八戒胖,右脑思维发达,粗心;沙和尚左右脑皆不太发达,只适合做执行者。孙悟空和其他三种性格都能互补,但是和同质的性格就容易有冲突,这种性格的人钻起牛角尖时的那种执着韧劲,像走火入魔一般。李卫研究发现华为的任正非、李一男等人皆是孙悟空这种性格,这种人天生具有领袖风范,但优点缺点都十分突出,即是那种佛魔集于一身之人,这种人如果教育得好或后天修炼得好,会成为睿智有益于社会之人,如果走入魔道,那破坏力也惊人。
(二)给老板期望值太高
一开始,李卫看到公司的设备利用率这么低,断言公司现有设备产能可以达到5000万,而且一开始几个月,产值不断往上走,更是激发了公司上下的情绪,在这种兴奋过头的情况下,大家都缺乏理性,结果下半年的行业萧条加改革阵痛,让大家越来越失望,情绪低落,导致老板的期望值一下从云端降到谷底。本来老板说2005财年只需要达到4000万营业额就OK,如果一开始不让老板有这么高的期望值,肯定会好很多。
李卫记得公司举办国庆暨中秋晚会时,提前告诉客户,公司的节目都是员工自编自导自演的,可能水平不太高,没有专业的好看,这样一来,客户的心理期望值就降低了,结果演出效果高过他们的预期,他们开心得不得了。
任何器官移植也会有程度不一的排异反应,只要是改革必然有阵痛期,改革的期望值太高,推翻旧体系,重建新体系之间过渡的改革阵痛期又没准确预料到,结果过高的期望值与改革阵痛期的落差,导致老板心理失衡,李卫研究过一些中小企业的改革,虽然后来也和老板讲这是改革阵痛期,老板也意识到一点,但是仍旧无法平衡心理的落差。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第一次做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 第68节
《第一次做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 第68节
作者: 青原樵夫
日期:2007…12…6 13:11:50
用人失策,阅人和用人方面还得注意,宽容过度
用人的不当,也是2005年改革的一个失策,李卫招聘部门经理,录用了11人次,通过试用期的只有6个人,成功率只有55%。而李卫的目标值是80%。如果2005年录用有80%的成功率,很多工作会顺利很多,自己不成功都难。(李卫后来得知,杰克·韦尔奇用人的准确率也只有6、70%,自己的目标是否太高了点)。自己还是太自负了,自认为在好的文化下,人品差一点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