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

第63章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第63章

小说: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离开了家,开始了漫无目的的闯天下生涯。

幼小的佛拉格勒从替小食店卖啤酒这样的低下工作做起,一步步成为富
有的盐商,最后,他成了如今在美国东部赫赫有名的佛拉格勒家族的始祖,
在他的名下,拥有费城交响乐团、佛罗里达铁路以及众多的知名大饭店。

就在他卖啤酒时,他特有的生意才华已经显露出来。那时,食品店周围
住着各国来的移民,他们的禀性都不一样,英国移民富有而讲派头,德国移
民贫苦而勤劳,而荷兰移民则以吝啬著称。于是,小佛拉格勒对买主就区别
对待:卖英国人每瓶4 元的白兰地,卖给德国人则只收1。5 元,对那些小气
的荷兰人,他就只给他们提供一些牌子和口味都很差的劣等酒。这样,大家
均各得其所。

佛拉格勒有着一副讨人喜欢的外表,他相貌堂堂,一头波浪黑发,蓄着
海象式的胡子,人人都觉得他挺帅。不久前,他在盐业上亏了本,几乎沦落
到破产,可是,最近他又交上了好运:他攀上了一门好亲,娶了威士忌大王
斯蒂芬·V·哈克尼斯的女儿为妻,从而元气得以恢复,进入洛克菲勒的公
司后,它为该公司招揽进了六万美元的投资,而且还从他岳父那里搞到了九
万美元的流动资金。


佛拉格勒成为洛克菲勒商业上不可多得的真诚伙伴。他们两人共用一个
办公室,甚至连家都搬到了一起,不光生意上契合,连情感上也特别的亲密,
他是洛克菲勒一生中少有的真心朋友之一。每天清晨,他俩一同步行去上班,
一路上热烈地讨论着一天的工作计划。星期天上教堂,他俩也同行同往。洛
克菲勒后来回忆说:“这是一种建立在商业业务上的友谊,它比那种建立在
友谊上的商业业务要好得多,既有益又基础牢靠。”

5。走向垄断
佛拉格勒的办事作风挺适合洛克菲勒的胃口,他一副玩世不恭的派头,
对礼教道德之类的评价不太在乎,做起事来则大胆泼辣,甚至于有些行为鲁
莽,因此,洛克菲勒常拿他当开路先锋,叱咤于商战场上。

当时的石油行业,有“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之分。所谓“上游”,
即指石油开采商,而“下游”即指炼油商。

“要控制世界石油市场,就必须进行垄断!”

佛拉格勒对洛克菲勒提建议。因为想到一起去了,洛克菲勒听起来也格
外认真。

“我们来分析一下吧:倘若石油原产地的人同我们一样炼油,那么我们
‘下游’的利润将减少百分之三十三!如果我们想生存,那就非得开发新的
炼油技术不可。然而。。”

“怎么样?”

“在开发新技术方面,我们并不是亚利加尼德国集团的对手,而就资本
实力来说,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就会被纽约或费城的权势们所吞并。”

洛克菲勒保持沉默。他要听佛拉格勒怎么说,他相信这位盐商暴发户自
有他的高见。

“不过,有一种办法可以彻底改变我们的被动局面。。如果,我们同铁
路公司订下某种盟约,我们包揽下所有的运货车皮,他们则给我们提供折扣,
那么。。”

洛克菲勒被他这惊人的设想强烈地吸引了,他本能地知道,这将是一项
破天荒的创举,为此,他们将引发一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商战。不过,他
同佛拉格勒同样具有坚定的信心,这场战争的赢家是他们。

佛拉格勒继续滔滔不绝地说:

“石油原产地的商人们对铁路公司从来就不是最有保障的主顾,他们往
往是在需要的时候才用铁路,不需要的时候就对它置之不理,极其反复无常,
如此一来,淡季里铁路公司经常处于没生意可做的境地。如果我们与铁路公
司订下合约,每天固定运输多少油,他们一定会乐意的,并会同意给我们打
折,当然,这只是我们与铁路公司之间的秘密。这样下来,别的石油公司因
找不到车皮可运、或者运费太高,就只能落荒而逃了,到那时,整个石油产
业界不就成了我们的天下吗?”

佛拉格勒对局势的洞察和对铁路公司的了解使洛克菲勒深感佩服,他当
即决定,由佛拉格勒出马,去与铁路公司的人进行私下密谈,尽快将他们的
这一想法付诸行动。

1867 年的下半年,佛拉格勒与湖滨铁路公司的新任董事长詹姆斯·德
弗罗将军举行了一次秘密会晤。


德弗罗是新任总统格兰特(1822~1885 年)将军的手下,二人私交甚

笃。他曾是南北战争中叱咤风云的人物,因而自视甚高。
然而,将军毕竟不是商人,他对生意经可谓一窍不通。
一上来,佛拉格勒就吓住了他:
“过不了多久,石油产业恐怕又要遇上不景气了!”
“不景气?”德弗罗将军脸上现出了忧虑之色。近一段时期以来,湖滨

铁路在与伊利铁路和宾州铁路的竞争中已明显地感觉气力不支,倘若再受到
石油业不景气的冲击,自己非垮了不可。
有备而来的佛拉格勒深知这位老将军心头在想什么,他给他一语点破
说:
“如果遇上不景气,你的湖滨铁路就会受到运费斗争的冲击,而且,你
将会受到来自伊利铁路和宾州铁路的两头夹击!”
德弗罗虽然内心恐慌,可表面表上仍要维护军人的威严,于是他摆出一

副开仗的架势说:
“我会给他们颜色看的!”
佛拉格勒微笑着说:“我们来定个协议怎么样——你的油罐和货箱全部

归我,我每天保证六十辆车皮的运货量。”
“每天六十辆!”德弗罗被这个有些象天方夜谭般的数字惊住了,很轻
易地,他便就范了。

协议达成,洛克菲勒——安德鲁斯——佛拉格勒公司不再通过运河运输
石油,而保证通过湖滨铁路每天装运石油六十节车皮,由铁路方面给予炼油
公司价格上的优惠,即当时正式运费为:从石油区装运原油到克利夫兰,每
桶0。42 美元;从克利夫兰装运精炼油到东部海滨,每桶2 美元,那么铁路
公司给佛拉格勒订的优惠价为,前者0。35 美元,后者为1。3 美元。

这样的结局,为洛克菲勒争得了巨大的利润,同时它也成为洛克菲勒在
石油产业竞争中交上好运的转折点。洛克菲勒恰当地利用了铁路运费上的优
惠条件,加上货款和吸收新的投资者等办法,终于在1870 年1 月10 日创建
了他的石油王朝的最初天地——资本额为一百万美元的美孚石油公司。

然而,对别的石油产业竞争者来说,就大难临头了。没过多久,当他们
想要找铁路公司运输他们的石油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已经没有什么车皮
可供他们使用了,他们一向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被人割断了,因为,洛克菲勒
——安德鲁斯——佛拉格勒公司已经把所有可以运油的列车全部租下来了!


三、王朝的诞生

1。帝王梦
1870 年是个不景气的年头,同时也是个多灾多难、战火频烧的年头。

在欧洲,俾斯麦登上了德国首相的宝座,为此而与拿破仑三世之间爆发
了一场普法战争。这年夏天,欧洲战场上可谓血流成河、哀鸿遍野。

在美国,洛克菲勒也在酝酿着进行一次吞并大战。虽然,他不是一心要
统一德国的俾斯麦,但在独霸天下这一点上,他俩如出一辙。他要在美国乃
至整个世界的石油天地里开辟自己的王国,他要成为这个王国的最高主宰,
这个王国,以金钱和权力为两大支柱,那顶端耀眼的王冠,只能为他所拥有。

石油原产地盲目的开采,使原油生产大量地过甚。另一方面,照明和燃
料费用又居高不下,至使许多美国人为了省钱,天一擦黑就上床就寝了。经
济不景气如幽灵般笼罩着美国。

屋漏偏遭连夜雨,1870 年的普法战争又使得欧洲市场受到巨大打击,
美国生产的石油运不出去,在国内,每桶油的价格下降到了4 美元以下。

为此,石油原产地建立了一个石油生产协会,目的在控制石油的生产量。
他们制定了一个“经济不景气卡特尔”,其主要内容为:所有石油开采商均
无一例外地停采三个月。他们企图用这个办法来遏制市场局面的急剧恶化。

然而,所谓“夜猫集团”首先背信弃义,他们利用夜幕的遮掩偷偷地采
油,“卡特尔”成了一捅就破的窗户纸,没人再在乎它。这更加剧了情势的
恶化。到该年年底,每桶原油的价格已降至3。25 美元。

连佛拉格勒都有些沉不住气了,他想,长此下去,公司会被拖垮的。

可洛克菲勒心中有底,对他所涉猎的石油天地,他是充满着信心的。这
如同打仗,绝处往往是逢生的契机,不能被眼前的颓势吓倒。在艰难的条件
下活下去的最佳办法,就是吞食掉比你弱小的生物,这就是达尔文“适者生
存”理论的写照。

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他创立了“美孚石油公司”——一个自己的石油
王国。洛克菲勒自任公司的董事长,他弟弟威廉任副董事长,佛拉格勒和安
德鲁斯任常务董事。

公司一当创立,便发行了一万份股票。洛克菲勒自己拥有2667 份优先
股;公司的后台老板哈克涅斯拥有1334 股;威廉、佛拉格勒和安德鲁斯各
拥有1333 股;剩余的2000 股作为给铁路公司的赠品。每股股金100 美元,
这样,公司总资产为一百万美元。

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这个石油王国的超常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起
来,成为一个规模庞大,内部构造精密,运转有序的名副其实的经济王国。
该王国的巍峨王宫,就是座落于纽约第5 大街,高五十三层的摩天大楼——
洛克菲勒中心。这是一座具有象征意义的伟大建筑,它的建设费用即使在当
时也花费了一亿二千万美元。它的奠基者是老约翰·洛克菲勒,而后继的建
造者则是他儿子小洛克菲勒。1937 年5 月23 日,就在洛克菲勒中心大厦接
近落成之时,老约翰·洛克菲勒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两年后,小洛克菲勒头
戴安全帽,手上套着笨重的工人手套,为洛克菲勒中心大厦钉上了最后一颗
铆钉。大楼前安置着洛克菲勒的半身铜像,而该中心则控制着三十万股东,
五百至六百亿元的年收入以及五百多艘油轮、来自全球一百多个产油港口和


近三百座目标港口的各类信息。它一直处于高速而有序的运转之中。这是一
个关于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到飞黄腾达的神话,它如同眼前这座宏大建筑物
一样,螺旋形地上升到可怕的高度。洛克菲勒中心大厦是洛克菲勒家族生事
业的拱顶石,也是他们一生事业的结晶。

2。一个阴谋
在一个寒气森森的夜晚,洛克菲勒下榻的纽约圣尼左拉斯大饭店房间中
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就是新任湖滨铁路公司董事长,新近取代了德弗罗的
华特森。

对华特森的神秘来访,连洛克菲勒也深感诧异。最近,各大铁路公司之
间的运费大战又有一触即发的趋势,铁路公司不愿看到这种局面,已经享受
到运费折扣的洛克菲勒也不愿看到这种局面。因而,在这种非常之时华特森
的来访就更显得意义非常了。

洛克菲勒急忙披衣出迎。

在洛克菲勒的脑海里,有一件事他至今记忆犹新:宾夕法尼亚州曾因煤
矿过度开采而造成煤炭积压、行情暴跌,随之又引发了运费大战。当时,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