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

第58章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第58章

小说: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她去世时,佛罗里达州最繁忙的杰克逊尔港下半旗致哀,几十位政界和金
融界人士表示了深切的哀悼。

杜邦家族建立了35 个为公众服务的基金会,这些基金会拥有近4 亿美
元的资产。其中最为著名的朗伍德基金会以25000 万美元地财产,列入全美
国最大的基金会行列。

杜邦家族把基金会集中于本族人手中,但并没有强制施行自己的准则。
所有这一切都为杜邦家族的形象带来了好处。

事实上,资助教育和捐赠慈善事业以及关心社会事务,也是一项具有长
远战略眼光的措施。其一表现为以大量的“闲散”资金进行公益事业,树立
了家族良好的社会形象,间接起到了对公司的宣传,对产品的广告作用;其
二表现为此举为一种颇具效益的隐形投资,特别是通过对各大学的资助,达
到人才、技术的收获或人才、知识的储备。

4。享受与超越
拥有上百亿美元私家财产的杜邦家族成员,自然拥有“超豪华”物质享
受的资本。在特阿华,在佛罗里达,他们的“庄园”豪华无比,其中好些庄
园占地均在一千英亩以上。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在如今的1500 多个老皮
埃尔。杜邦的直系后裔中的250 多个大富豪,他们所拥的庄园、纯种良马、
游艇和仆人无不胜过英国女工和王族,形成真真切切的家族王国。

今天的杜邦家族成员,正如那位杀人凶手约翰·杜邦一样,他们有着丰
富的金钱和各种适合自己兴趣的享受工具和场所,几乎可以说是随心所欲。
他们用豪华轿车学驾驶,开着私人飞机、豪华游艇兜风。然而,杜邦家族的
事业依旧兴旺,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其经营方式和手段也随之有所改变。

也许,讲求生活奢华,是杜邦家族从贵族出身的遗风代代熏陶出来的。
老亨利“统治”时期,虽然他把地产全部划人自己名下,却允许家族成员拥
有私宅。后来的丈尔弗霄德“逃往佛罗里达,也是建造了一艘当时最大的游
艇载运而去的。至于后来保留下来成为游览点的诸如著名的皮埃尔·杜邦的
朗伍德宫,占地一千英亩的花园、暖房和喷泉衬着那座有200 个房间的大楼;
文尔弗雷德的拥有70 个房间、气派十足的石灰岩城堡,有能与凡尔赛宫相
媲美的长廊和花园;亨利·F·杜邦,闲时经营了一座500 英亩的园艺胜地
等等。

有人把威明顿的郊外称为18 世纪革命前的法国,那是因为哪里有四十
来座杜邦家族的庄园散布着。在这里,甚至一次为女儿初进社交界举行的宴


会上,就邀集了上千名富有的宾客出席。。所有这些虽只是杜邦家族成员追
求享受的一个侧面,但也能看出他们是怎样为自己营造生活环境。

然而,他们并没有停留在坐吃山空的场景,相反,仿佛享受也是一种动
力。乘坐豪华游艇到佛罗里达的文尔弗雷德在那儿建立了另一个杜邦王帝。
威明顿的庄园没有关住杜邦后人的宏图大志。今天的杜邦家族成员虽然大部
分对搞工业兴趣不大,而移趣于有更大利益可图的股票和公绩领域里去了,
但杜邦家族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工业家族依旧存在,而且正以此与金融家族相
辅相成,继续着杜邦家族的辉耀历史。

作为美国最老的工业家族,他们生产炸药比洛克菲勒得名于石油早68
年;比卡内基得名于钢铁早86 年;比福特得名于汽车旱90 年。在美国没有
一个家族比杜邦家族发财的时间更悠久,因此,杜邦家庭会加倍珍视这个殊
誉,决不会轻易丢失它,哪怕他们已经富甲天下。

5。社邦与中国
火药,作为中国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在它的故乡却除了婚丧嫁娶、
祭神送鬼的用途外,别无多少长处。而在一个历史极短的国家,却成全了一
个家族的“宫贵梦”。由火药起步,杜邦家族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工业“帝
国”,并进而成为集工业制造与金融于一体的超级富豪家族,如今杜邦产品
遍及世界。各地的市场,用户极其广泛。而且,某子公司和制造厂家也散布
于全球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亚大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杜邦也加强了与该地区的合作,积极
开拓市场。自1961 年在日本设立第一个立足点,现在业务已遍及香港、台
湾、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立、泰国、印度、印尼、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杜邦家族与中国的渊源可以上溯到1857 年7 月,不过这次来往与杜邦
公司无关,而是一位家族成员当时的美国海军上校,后来的海军少将塞缨
尔·F·杜邦,奉公指挥那时美国海军中最好的舰艇之一“明尼苏达号”前
来中国执行一项当时最为重要的外交任务之一,加大对华贸易的力度。

当时的中国已于1842 年在欧洲列强的进攻下,被迫将广州、厦门、宁
波和上海五大商埠向欧洲列强开放,以及通商,而香港则归伦敦证券交易所。

1856 年和1857 年,广州人民进行反抗,烧毁了外国工厂,英国为了获
得更多的贸易特权,以此为借口,立即重新发动战争。沙俄和法国趁机参战,
要求修订条约,贪图更多的利益。出于种种原因,沙俄和法国两国邀请美国
作为签订条约的强国一起参加,从而导致了这次出使。然而美国想在欧洲列
强进攻和中国的抵抗中保持一种中立态度,以便与中国政府保持相对友好的
关系,才能获得比参战所得到的更大的贸易利润。为此,塞缨尔·F·杜邦
在中国呆了近5 个月的时间。

这当然不足以说明杜邦家族与中国的什么关系,而且也是作为列强的军
舰停泊游弋在中国的海面甚至进入长江,无论是否参战,也是让人难以接受
的。而杜邦家族第一次与中国的联系,与其业务无关。

杜邦公司与中国的生意往来,大约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杜邦公司的
火药那时开始源运往这个发明火药的国度。1925 年包括东北的张作霖和南
京国民政府均有订货。而在上海已设有杜邦公司办事处,上海杜邦染料公司


办事处等。在1934 年晚些时候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参议院调查委员会还
指控杜邦公司在中国和波兰“行贿”,这自然是不了了之的一件事。后来随
着历史的变迁,杜邦公司与中国的直接贸易往来中断了,自然台湾、香港不
在内。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子加快,中国已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财团有了密
切的贸易交往。杜邦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自然不会对中国广
阔的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熟视无睹,在已有交往基础上,杜邦中国集团有限
公司于1988 年注册成立,被称为杜邦在中国业务及投资的旗舰。

杜邦在中国的业务是以香港为基地,辐射全中国各主要城市,在北京、
上海、大连、广州设立有办事处及销售服务机构,形成香港、大陆、台湾联
系一起的大中国业务网络。

在中国市场,杜邦主要销售60 多种产品,从农药到衣服纤维、汽车配
件到家庭生活用品。杜邦还通过技术转让,助长中国工业的发展。目前,杜
邦公司已在中国多处投资建立生产工厂、包括深圳、东芜及上海浦东,尚在
探讨的项目有20 多个。

而且,杜邦在中国也保持了家族传统,大力资助科学研究,资助了12
个科研单位超过30 个项目的研究工作。

杜邦公司在中国还非常重视宣传广告工作,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在覆
盖面非常广、影响力很大的《读者》杂志封底,连续作了一种非常深入人心
的形象广告外,还每月出一期《杜邦大中国通讯》中文版,发给杜邦公司中
国雇员并赠送给有关人士和机构。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杜邦公司与中国的交往也将更加密切、范围
也将进一步扩大。而且可以预料,这种交往还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现在的
中国的市场为主的形式发展到更多的互利互惠往来,互为市场的关系。

附录一:杜邦公司历代主要“掌门人”记略

厄留梯尔·伊雷内·杜邦

杜邦公司创始人。1771 年6 月24 日生于法国,曾跟随法国著名化学家
安东尼学习火药制造技术,随父到美国后,即以此技术为本,于1802 年5
月在美国特阿华州威明顿市布兰迪瓦因河畔创立杜邦火药公司,为杜邦家族
的兴旺、杜邦帝国的形成打下基业。1834 年10 月31 日去世,享年63 岁。

艾尔弗雷德·维克多·杜邦

厄留梯尔,伊雷内,杜邦的儿子,杜邦公司第一位权力继承人。因其酷
爱化学实验而对经营之道和管理企业缺乏信心,故而坚持要求两个弟弟亨
利·杜邦和亚历克西·杜邦与他合伙管理公司,从而开创了长达60 多年的
三人合伙管理的家族传统:即由三人组成一个执委会,以年长者为主要决策
人。1856 年去世。

亨利·杜邦

艾尔弗雷德,维克多·杜邦的弟弟。毕业于西点军校,本有志于成为职
业军人,但家族的责任召回了他,从而投戎从商。亨利·杜邦以铁腕统治著
称,在南北战争期间为家族大赚了一笔。因曾担任特阿华州武装力量少将,
又被称为“将军”。在他的努力下,形成火药托拉斯,垄断火药市场。但却


在产品开发上相当保守,且在家族内集权统治、任人唯亲,为家族成员所怨
恨。1889 年8 月8 日,死于七十七岁生日的当天。

拉摩特·杜邦

艾尔弗雷德·维克多·杜邦之子。在其叔叔亚历克西斯·杜邦死后,进
入亨利·杜邦为首的“领导班子”。出任之前即因突破英国封锁线为沙俄提
供火药为公司赚回一笔可观的收入而受到器重。后又赴欧洲考察3 个月,学
习英、法、比利时等国的工厂管理的新型的生产方式。后开办新产品制造厂、
不顾叔叔亨利的强烈反对,制造甘油炸药。1884 年3 月30 日在一次工厂的
事故中殉职。事实上,因亨利·杜邦的在位,拉摩特仅作为执委会成员行使
职能,未能成为真正的“掌门人”。

奥琴·杜邦

亚历克西斯·杜邦的儿子。曾作过拉摩特·杜邦的助手,在公司已干了
30 多年。亨利·杜邦死后接任,也试图象他的前辈那样管理公司,但却因
能力和精力的不济,不得不把许多重要的权力下放。另一面却压制小辈,不
给他们以提升的机会,引起后辈的怨恨。后来,他进行公司合并也排斥年轻
人,更引起不满,1902 年二月去世,终年62 岁。

艾尔弗雷德·杜邦

艾尔弗雷德·维克多·杜邦之孙,厄留梯尔·伊雷内·杜邦第二之长子。
杜邦公司的拯救者和最大“叛逆”,佛罗里达杜邦帝国创建人。他的出道缘
于闻知拉摩特·杜邦遇炸身亡,当时尚在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求学的“花花公
子”艾尔弗雷德出于“责任感”,回家参与公司业务。刚出道即以出色的“间
谍”术为家族带回比利时的无烟火药生产技术和专利权合同。却因其性格的
我行我素而不见容于长辈的。就在奥琴·杜邦死后,长辈们欲出卖公司之际,
他邀来两位堂兄弟:托马斯·科尔曼·杜邦和皮埃尔·杜邦“买”下公司,
重振旗鼓。后因与堂兄弟们的不和渐失地位,然后赴佛罗里达州,重创基业。
不久即以佛罗里达的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