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畅游武侠世界 >

第412章

畅游武侠世界-第412章

小说: 畅游武侠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照你这么说,除非老夫有生之年能一观战神图录,否则就只能期待奇迹了么?”石之轩不甘心道,他乃是傲绝天下之辈,自创不死印法便是为了走出前人之路,自然对破碎有着极大的渴望!

    石帆点点头,又摇摇头,“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破碎级若是这么容易能达到,古往今来也不会仅有剑圣燕飞与天师孙恩了战神殿只是相对容易的方法而已”(。)

第二百四十二章 奇思妙想(多1000订阅加更,第六更送到)() 
石帆顿了一顿,徐子陵等都是面色陡变,千年难得一遇的战神殿都变得简单,那其余方法岂不是更难?

    果然,石帆严肃道:“这还是因为此世界存有战神殿,若不然,唯有走那艰难之路,要么凭一己之力强行去打破虚空,轰开仙门,要么就只能自身达到胜过向雨田的境界,而后与另一个持平的高手大战,在生死大战中依靠极尽升华以及对轰所产生的完全超出世界极限的能量来轰开仙门!总之,除非有天地心三佩那等奇物,不然就只能走以力入道之法!所以说,相比后两种,找到战神殿其实已经算最取巧的方式了,毕竟,我们没有天地心三佩这等奇物”

    事实上,凭一己之力做到破碎的,历数黄系世界,唯独那令东来算一个,传鹰算一个,其余诸强者都各自用了比较取巧的方式,然而所有的破碎级加起来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可见其艰难!

    而遍观诸多武侠世界,能达到这一层次的也寥寥无几

    徐子陵闻言默然,忽然心生奇想道:“帆少,你刚才提到长生诀,那如果我与仲少完全修成长生诀,应该也有希望达到破碎吧”

    石帆沉吟片刻,到底能不能达到破碎,其实石帆也不能笃定,因为长生诀的创始人广成子算是不灭金身,但魂魄或者说精神有没有达到破碎,这谁也说不清,不过,按照石帆推论,长生诀修炼大成应该能够到达那一步,但具体是舍弃肉身到破碎,还是还差一丝,这还不能笃定。

    “小陵这方法,我也不敢保证!不过,你与寇仲既然有本事从千古无人懂的长生诀里练出长生真气,倒是可以试试你们的想法,这也的确是一条大道!”石帆鼓励道,而且他也想看看如果寇徐真的走到极致会是什么结果。

    说到这里,石帆再次叹道:“说起来,我如今也有窘境,可以说,我与石兄、婠婠一般,若是不能寻到那传说中的战神殿,恐怕也只能剑走偏锋,去寻找最艰难的路求道之路无涯,不过若是因艰难险阻而害怕,那也没必要寻求武道极致!”

    石之轩与婠婠都浑身一震,石帆最后一句恰如当头棒喝,让两人从迷茫中清醒过来。其实一般情况下,以婠婠和石之轩的心志是绝不会产生迷茫的,之所以刚才会有精神不稳的状态,还是因为对于破碎级的渴望,而听说了到达破碎的艰难之后,两人更显的有些不知所措,毕竟所有的方法都那么难以想象,根本不像之前的修炼,有着功法指引,按部就班即可

    石之轩慨然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大道之路上,我石之轩绝不会放弃!哼,不去求那虚无缥缈的战神殿,不去找那消失无踪的天地心三佩,我石之轩既然能从无到有创出不死印法,就有信心再进一步,以不死印法来踏出破碎之路!”

    老石的确是这个时代最为璀璨的人物,论及惊艳程度,石帆认为,老石实在是第一位!没有至高功法,自己来创!因碧秀心而精神分裂,自己来补!甚至为求道而精研佛理,从而悟出不死印法,以惊天才情走到武道巅峰!要知道,花间派与补天道的理念可是背道而驰,而石之轩竟然硬生生的将其融合一起,虽然直接导致自己精神分裂,但最终算是功行圆满了!因此,论才情,此世唯老石最高!这不,听石帆说了破碎之秘,石之轩瞬间生出自己开创一条路来的想法,单是这份勇气,就足以让石帆动容!

    婠婠同样目露奇光,而后灿笑道:“嘻嘻,人家原本没那么大野心!不过,如今人家的老对手师妃暄都更进一步到了她祖师都没有达到的‘死关’境界,人家当然也要超越创派祖师,天魔功十八重,人家至少也要创出第十九重来哩!否则,岂不是愧对师尊她老人家的培养”

    这边四人论道,那边筋疲力尽的跋锋寒与寇仲早就竖起耳朵细听,毕竟到了这等境界,跋锋寒可以说已经走到头了,前面的路甚至比石之轩还要难,而寇仲虽然成了皇帝,但他也有着完全贯通长生诀的渴望!

    最起码,不能输给眼前这几个当世人杰不是?

    其实,说起来最有希望的抛开石帆这个怪胎,就要数寇仲与徐子陵了,毕竟两人不像其他人那般,除了战神殿就只能依靠自身摸索,人力有时而穷,有生之年能否走出最后一步实在很难说,而他们两个原本是没有可能的,但经过石帆提醒之后,发现自己原来是空入宝山而回,长生诀只是皮毛就让他们两个到了如今的地步,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去学会其他六副图,比之石之轩等却是简单了许多

    毕竟,至少有着明确的方向!

    虽然说,他们能修出长生真气乃是各自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其余的要练成相当困难

    一番论破碎之后,众人都没了继续谈下去的兴致,婠婠与徐子陵、跋锋寒三人先一步离去,如今可以说没了他们三个的事情,可以尽情的去感悟天地。而石之轩却还需要与石帆、寇仲商议恢复百家之事,这是他们合作之初的基础,如今大吴稳固,自然到了提上日程的时候了

    除此之外,寇仲与石帆还需要商议北伐之事,想像其他人那样一心追求武道,显然还得再辛苦一段时间

    自汉初罢黜百家之后,百家消亡之余,残余组成了魔门,直至如今仍然是天下人眼里的旁门左道,若非此时正值乱世结束之初,正好是思想动荡之时,想要恢复百家基本不可能

    很简单,你要控制一个人的行为很容易,以律法就能做到,可若是要往其脑海中塞进去新的东西,就显得格外困难,更何况是已经被定位左道千年的百家之说

    一个不好,就是麾下士族大动荡!(。)

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伐(第一更送到)() 
寇仲、石帆与石之轩商议良久,终于定下了恢复百家争鸣的方略,这是个旷日时久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

    很显然,还得拜乱世所赐,动荡之中,儒家正统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乱世之中,纯种儒士可谓百无一用,更加受欢迎的正是那些拥有丰富的兵家、法家、农家等学识的人才,若是兼顾儒学,那更是诸侯所青睐的对象

    因此,首先采取的政策就是在大吴范围内建立教授百家之学的学宫,为了减少儒生们的阻力,特意名为重建稷下学宫,主要讲述儒家之道的同时,悄悄的展开了先秦诸子学说

    潜移默化的去实现这一目标显然更为契合实际。并且由于这个时代科举制还只是草创,世族门阀显然还把持着话语权,而魔门中不少门派弟子都在各世族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逐步去宣扬百家学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等到天下一统,再开创包容百家的正经科举制度,不仅能够恢复百家盛况,更能极大的突破世族把持天下的局面,可谓一举两得!

    因此,真正的大动作还是要等到消灭李唐,完成一统!

    如今,随着向雨田等四大高手的陨落,北方在高端战力上已经丝毫没有还手之力,尽管李世民统兵极为厉害,手下也有堪称天下最为精锐的玄甲军,但这是一个武侠世界,拥有超越普通士卒太多的高手存在,而大宗师更是能够以一敌万的存在!

    因此,无论是南方北方,基本上大局已定!

    这一点不光大吴上下明白,就连李渊也自己心里清楚,之所以还硬撑着,不过是期待奇迹的发生而已

    打铁须趁热,寇仲作为大吴皇帝,自然想要尽快完成一统,登上天下至尊帝位!随着寇仲一声令下,整个南方高速运转起来,如同一台庞大的战争机器一般,有条不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寇仲旨下,南方各地的粮草如山一般运送而来,南方此时已经成为鱼米之乡,素来富庶,论单兵战力自然不及北方骑兵,但若是论粮草充足,北方拍马也赶不上

    短短七天,整个大吴已经完成了战争前的所有准备!

    金陵城外点将台上,寇仲一身戎装,手执天子剑,显得威风凛凛。身边石帆等七大宗师一字排开,显示着大吴最顶尖的战力阵容,下面校场中尽是将领,李靖作为武将之首,早已受封兵马大元帅,其后则是一路征战而来的各路大将,冯氏兄弟、钱独关、大江联盟的郑淑明以及其麾下大批高手、宋阀地剑宋智、银须宋鲁、飞马牧场商秀珣亦是一身戎装,显得英姿飒爽

    当真是谋士如云、猛将如雨!

    只见寇仲威严道:“李唐前几日派遣邪帝等大宗师来犯,如今已经尽数陨落,我们大吴也须给李渊一些颜色看看!今日,就是挥师北上之期!李靖何在?”

    李靖排众而出,单膝跪地道:“末将在!”

    “今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率军出征,代朕伐伪唐!”寇仲喝道。

    李靖浑身一震,朗声道:“末将遵命!此番出征,不破长安誓不班师!”

    寇仲满意道:“如此甚好!李靖,朕这七位大宗师,都会随后出发,但有负隅顽抗之地,可向七位大宗师求助!”

    李靖一喜,这可是大好事,若是单论兵力,这一趟难免耗时长久,甚至有可能攻伐受阻。但如今有七位大宗师助阵,那所谓的坚城雄关便成了笑话,大宗师之威,可不是盖得

    “末将领命!”

    接下来,寇仲便将佩剑赐予李靖,让他自己点将,自己则与其余六位大宗师一般,闭目神游去了

    李靖倒也不含糊,雷厉风行的点将完毕,而后誓师出征!

    此次大吴共出兵四十余万北伐,包括八万水师与三十余万大军水陆并进,李靖自领中军,左翼是宋阀所率水师,千艘艨艟、走轲不一而足,跨江而过,兵锋直指淮河一线。右翼乃是由石之轩麾下妖道辟尘率领,从竟陵、襄阳一线扑向洛阳。

    大军过处,无数城池望风而降!

    长安早有探子探知大吴欲挥师北上的消息,为此李渊亲自为李世民披甲,执其手,令李唐各处大军皆听其指挥,目的只有一个,将吴军拦在长江一线,不得寸进!洛阳、开封等重镇雄关更是不容有失!

    李世民心中自然是无语的,如今谁都知道吴军势大,自己即使再运筹帷幄、运兵入神,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又有什么办法,别的不说,就那几个大宗师一出,恐怕军心立刻崩溃

    不过,他身为李渊最看重的儿子,倒也责无旁贷,若连他都不敢迎敌,恐怕就更别想指望唐军了

    无论如何,还是要战的!

    李世民下令四处调集军马之余,连忙与天策府幕僚众将商议御敌之策。

    如今已经领军到了洛阳,李世民决定将洛阳作为大本营,与长安一般,构筑出最坚硬的一条防线,将吴军至少挡在秦岭一线!毕竟相比其他城池,洛阳作为东都,城墙最为高大,防御体系最为完善!也是李世民最后的依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