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第一学渣 >

第12章

大秦第一学渣-第12章

小说: 大秦第一学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论如何,亦是不论成败,这将是他对他们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帐外,四千余名残余的秦军将士各自列队。

    强弩营、鉄戟营、轻兵营、死士营,有几百到千余人不等,皆是肃穆而立,等待主将号令。

    隗俊随后在左右侍从服侍下穿戴铠甲,走出中军幕府大帐,眼皮眨也不眨,脚步也从未如此坚定。

    “将士们!”

    隗俊威风凛凛的站在大帐门口的号令台上,右手按剑,背后披风在秋风的吹拂之下,亦是烈烈作响。

    他一脸的肃容,目光如炬,紧盯着面前这密密麻麻的人头,难以移开。

    听到主将号令,这几千名大秦残军亦是身形一正,军容显得格外严整。

    “今天,上天已经给予了我们一场巨大的胜利,赋予我们保家卫国的无上荣耀!”

    “万岁!万岁!!!”

    不用主将多说,其他的军士显然更加清楚他所说的是什么。

    一瞬间,凌厉的寒光闪过每一个秦军步卒的脸颊,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顿时响彻云霄!

    其中每一名或负伤、或战死、或全身而退的锐士,皆是激动异常,紧握手中兵器,不由得热泪盈眶。

    全歼一万匈奴精锐的大胜,他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原本尚有一万步卒的大军,激战之后,却只剩下了不到五千人,

    “可是……即使是如此大胜,也无法和某等接下来所要进行的搏杀相提并论……”

    主将接着大声说道:

    “照本将心中所想,今时今日,对面的匈奴人肯定会以为吾等已经完全吓破了胆,或是临阵退缩、或是仓皇逃命,再不济,也要屈膝投降,尔等以为如何!?”

    “哈哈哈哈!”

    帐下众人皆是一阵唏嘘,其间的不屑和自傲,难以言表。

    区区蛮夷,又岂会懂得这些大秦铁军的傲骨?

    “不错,如果是本将,也会一笑置之,如果他们胆敢派出使者,本将也要斩其头颅、以示万里!”

    “因为,此时此刻,吾等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退路!”

    主将言语愈加激烈凌厉,逐渐泛出了几分苦涩和悲凉。

    但更多的,则是骨子里散发出的自豪与骄傲!

    “因为我们身后就是大河,就是咸阳,就是大秦!”

    “就是那九州之大、山河之壮,绵延数万里的家乡故土。”

    一边说着,一边望向南方绵绵的天际白云,隗俊不禁热泪盈眶,眼神中闪过一丝纠结,一丝不舍。

    在那目光不及之处,落日依旧高悬,半掩着残云,照耀大秦国土!

    “将士们,是时候让这些狂妄无比的朔方蛮夷,见识一下老秦人的血性了……”

    “数十年来,蛮人肆意南下,践踏中原河山,杀我父老乡亲、毁我农村庄园,乃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今天!便是他们血债血偿的时刻!”

    “将士们,我们老秦人的军魂是什么?”

    “忠肝义胆、勇武传魂!”

    “忠肝义胆、勇武传魂!”

    “忠肝义胆、勇武传魂!”

    刹那间震耳欲聋的宣誓之声响彻大漠荒原,直叫的山河共荣、日月变色。

    ……

    “来人,上酒!”

    “嗨!”

    随着主将一声令下,早已在一旁准备妥当的浊酒、便一一盛入了所有将士手中的陶碗。

    隗俊单手按剑,举杯做祝酒状:

    “这一碗庆功之酒,本将与诸位同饮!来日尽诛宵小、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随后,昂起头一饮而尽。

    “敬将军!”众军一齐举杯,甘冽的秦酒顺着喉咙冲荡而下,滋润肝肠。

    “啪啪啪啪!!!”

    一时间陶碗尽碎,酒水四溅。

    “按照旧例,步骑对战,步卒应当以大营为依托,方可防御片刻……”

    “但是今日,本将就要抛弃大营,前出辕门,列阵迎敌,让这些蛮夷见识一下我大秦锐士的血性!”

    “不知诸位可愿随同本将,奋勇杀敌,以慰阵亡烈士在天之灵?以壮我大秦蒙家军军威!”

    主将一派豪言壮语,颇有些自寻死路之举。

    但是……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若不然,箭镞用尽,又冲不出去,几千人窝在这不过一顷的角落之内,恐怕只有被虐杀的份。

    “某等愿追随将军,赴汤蹈火、生死不离!!!”

    无一例外,四千余名秦军俱是仰天长啸,没有出现一丝反对的声音。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阴谋诡计、都不及战争烈火来的壮烈。

    即便实力的天平,已然倒向了匈奴一边。

    “出征!”主将大呼。

    “噌”的一声,手中青铜宝剑骤然出鞘,发出一声清脆的长鸣。

    一声令下,四营秦军倾巢而出,浩浩荡荡杀出辕门。

    仅有那依旧高扬的战旗,岿然不倒,显示着这支大秦虎师最后的荣光!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秦军队列在夕阳的照耀下,在苍茫大漠拉出一道孤独的影子。

    他们的脚步,诉说着坚定和悲壮。

第十六章 游牧王者() 
这五千名秦军的残兵败将居然敢于前出辕门列阵,抛弃固守的大营,着实叫对面的匈奴大军吃了一惊。

    他们根本不会想到,陷入重围、实力悬殊,激发的只是老秦人好战的血性,并无一人临敌退缩!

    两军对战,步骑冲击。

    在广阔的荒原上进行决战,亦是正中匈奴铁骑的下怀。

    未等号令发出,便迫不及待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仿佛这五千余名大秦的残军,已然成为了他们的口中之肉。

    五万围歼五千,命运似乎早已注定!

    “呜呜呜呜………………”

    辽阔的大漠荒野,旋即响起了悠长的号角声……

    匈奴,进攻了……

    匈奴五万大军,迅速前出一队,约摸万人之数,皆是精锐铁骑,策马扬鞭、冲击而来,目标正是这看起来不堪一击的秦军残部。

    四万只马蹄一齐踩踏在河套的荒原之上,声音震得天响。

    一时间,磨刀霍霍之声,夹杂着凛冽的秋风扑面而来,遮天蔽日。

    放眼望去,四面八方皆是白茫茫的一片。

    匈奴大旗四散飘扬,很快便将这五千秦军团团围困。

    现在的他们,已然成为了真正的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饶是如此,剩余的秦军官兵脸上依旧没有任何的惧色。

    黑甲黑巾、铜剑铜戟,临敌之前军容严整,勇猛而不失豪气!

    “列阵!”主将隗俊大喝一声。

    号令既下,隗俊却似突然惊醒一般,望着远处的军帐,热泪盈眶的眼中闪过一抹决绝。

    他不知道,其实他最愧对的,是这些视他如长兄,将生命交给自己的秦军将士!

    瞭楼之上,令旗上下摆动,传出阵阵破空之声。

    随着一阵凌*乱而又不失节奏的脚步声,秦军随即全部列阵完毕。

    在不过一顷的土地之上,距离大营数里,大秦的这四千余名残军竟是围成了一个圆圈。

    圆圈分为三层,中间隔以三丈之数。

    圆圈的最外层,则是两排手持大型战盾的步卒。

    他们无一例外,皆是身着交领右衽,双襟交掩于胸前的上衣,衣长及膝,腰束革带,并未穿戴铠甲。

    左手手持大型青铜盾牌,右手持六尺长剑。

    第二层,则是足足有三排的弩兵,也是秦军对战匈奴的中坚力量。

    可惜,他们的箭镞已经所剩无多,每个步卒也多了一柄用于近身格斗的青铜剑。

    在弩兵之后,便是数排手持长戟的材官。

    这些步卒皆是头戴套右侧锥髻的皮帽,身穿长襦,下着短裤,腿扎行縢,足登浅履。

    手持一丈长戟,外披皮甲,是格斗杀敌的主力。

    主将隗俊则坐镇中央,指挥全数大军。

    各营都尉各司其职,静待号令。

    此时的大秦军阵,俨然是一个固若金汤的杀敌机器。

    如同黑夜之中静静待发的猛虎,胸中烈血激荡,荡气回肠。

    在秦军的外围,匈奴的万余名冲锋的前敌铁骑也已经准备完毕,整装待发。

    匈奴与中原不同,本就出身于广袤的草原与沙漠,马背江山、游猎驰骋。

    因而,他们抛弃了中原战阵之中、防护力最为强大的精制盾牌。

    取而代之的,是单于麾下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军等二十四长各自配备的精制铁盔皮甲。

    依照匈奴旧制,除亵*衣、鲜卑等贴身衣物、以及络鞮由各户自制之外,其余装备军械皆有制式。

    诸如革筒、马匹、鞍鞯、弓弩、兵器等,一律由二十四长麾下各户分别供料,统一打造。

    马匹多产自河套草原,还有少量产自河水以西羌族地域的河曲骏马。

    匈奴马匹身材略矮,头部偏大。

    外观并不高大威猛,但体力充沛、耐力持久、行动迅速,并配有鞍鞯、辔头等御马工具。

    除此之外,再加骑士一名、刀铤一柄,弯刀配腰、强弓套背、轻装简从。

    人不驰弓、马不解勒,险道倾阻,且驰且射。

    平时分部放牧耕作、战时则由二十四长乃至大单于统一指挥。

    自此,人人上马、户户游猎,组成了驰骋草原大漠、却久久未曾逢敌的匈奴铁骑!

    然而这样做,虽然最大限度的发挥了铁骑轻兵的优势,赋予他们快速机动、且驰且射的强大驰骋能力。

    而且精制皮甲重重打造,外赋铁皮,重量不及战盾,尚能阻挡一般戈戟等兵器的对抗拼刺。

    距离稍远,甚至连一般弓箭都难以彻底贯穿。

    毕竟匈奴精锐骑士,并非一朝一夕所就。

    天性粗狂彪悍,血腥更添战意。

    铁骑突进、肆意冲杀,也成就了不败的名声!

    长此不败,必有轻敌。

    因而,在大秦王朝始皇帝发出北击匈奴的时代强音,派遣上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蒙家军北上之时。

    匈奴人还略显天真的以为,这支同样扫平六国未尝一败、逐鹿中原一统天下的王者之师,亦于曾几何时不堪一击的游牧同僚别无二致。

    然而时过境迁,这些经历过重重战火洗礼的秦军将士,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软弱牛羊。

    他们所装备的强弩,也远非游牧技艺的强弓可比!

    乃至中原大国,尚且难以抵挡秦弩之利,何况朔方蛮夷乎?

    秦灭六国,先后作战一百六十五次,全胜一百五十八次,败北仅有四次,未曾全胜或胜负未分不过三次!

    此等战绩,悉数中原六国、北胡南蛮,无出其右!

    于是乎,在呜呜的鹿角号下。

    迎面狂妄飞驰而来的匈奴铁骑,距离主将隗俊布下的材官步卒军阵不过二百步之时。

    伴随着手中龙渊宝剑银光闪过,刺眼的阳光耀芒随即掠眼过瞳、转瞬即逝。

    “放!”一声令下!

    令旗左右相交,烈烈作响。

    “风!风!风!”

    后排持戟材官随之怒吼,以做预令。

    秦军最前方三排材官强弩手,皆是手执青铜弩机蹶张弩,负矢双壶。

    号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