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润泉涌大烧锅传奇 >

第20章

润泉涌大烧锅传奇-第20章

小说: 润泉涌大烧锅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再找机会开口,结果是……

    待听完康骆氏断断续续一五一十说完,也是觉得让康络氏无故遭受了一场大罪,有些对不住人家,最后便很爽快地一拍手道:

    “好说,从今往后,你喝的好酒就由润泉涌烧锅包了。”

    说着,也是觉得一桩难事就这样奇迹一般解决了,也是高兴,就见他又一挥手,叫师伙计再舀来一瓢好酒让康骆氏喝。康络氏也不客气。见师伙计端来,接过,一仰脖,就“咕咚咕咚”像喝凉水一样咽了下去。

    喝完,就见康骆氏煞白的脸色慢慢有了红晕,身上也仿佛有了力气一样,一下从门板上站了起来。

    这时,辰时已过,想着康骆时好几天都没有正经吃饭,又忙叫中院做饭的大师傅给康骆氏做了饭。吃罢饭。康骆氏一见史家庄的人早回了史家庄,也便起身要回山里康家庄。

    张树亭也不挽留祁占奎派伙计套轿子马车送康骆氏回家。临走,还送给了康骆氏一袋粮食和一娄好酒,并嘱咐康骆氏,酒尽管喝,隔一段时间,还会让伙计送去的。

    康骆氏高高兴兴地坐上轿子马车走了。

    但此时,城街上的人只知道南烧锅上死了一个女人,还并不清楚这个女人随后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张连启也不清楚。

    张连启不清楚,还是因为张连启赶往县公署时,王琴堂,昨天一早到保定道署开会去了,估计头上午回来。但小马在,张连启便与小马说东道西,准备在县公署里等王琴堂回来。所以,等到王琴堂回来一汇报,张连启也并不清楚这时康骆氏早已被南烧锅伙计送往山里老家了。

    但王琴堂一听,却是非常气愤,当下就差催办老马去南烧锅捉拿将女子致死的凶犯。这个老马也是刚从乡下办案回来,当然也不清楚南烧锅上发生的事,一听王琴堂让拿人,便二话没话,提铁链就来南烧锅拿人。

    待到南烧锅一问,还真有此事,且又很快查明最大凶犯又不是南烧锅东家张树亭,而是店堂大伙计老孙。但烧锅的人包括张树亭又反复告诉他,那女子并没有死,现在已由店堂伙计送回山里康家庄老家了。

    催办老马当然不信,即然烧锅上的人都说女子没死,给送走了,他便一方面让烧锅再差人快去把人再找回来;另一方面,他也一定要等老孙回来,将老孙锁进县公署去跟王知事说话。

    因为王琴堂说了,私自扣押他人本身就要治罪。

第三十一章 拘押候审() 
因为这事,老孙一人都承担了下来,所以,催办老马最后便也只押了老孙往县公署方向来,张树亭不放心,便在一旁跟着,也一同往县公署方向走。

    这时,沿着康家庄方向骑马去追康骆氏她们的伙计还没有回来。伙计没有回来,康骆氏和送康骆氏回康家庄的店堂伙计当然也还没有被追回来。

    就听张树亭一边走一边仍向催办老马解释。催办老马自是不听。老孙听得又是一头雾水,心里只以为瘦弱女子死了,大家偷偷埋了或把尸体藏匿了,好为他开脱罪责。

    所以,见张树亭一个劲儿给老马说好话,心里又老大不痛快,于是不耐烦道:

    “东家,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婆妈妈的,不就是死了人吗,我替人家偿命中不就结了!?”

    老孙不这么说,张树亭原来的怒气也早消了,见老孙这么说,原来对老孙的怒气又一下回来了,不由气愤道:

    “我当初就说不行,你非不听,你看这娄子捅的!”

    催办老马一听,又不由乐了:

    “我说什么来着,这里面一定有事,果然就有事,还说伙计送那女子走了?若走了,为何到现在还没有追回来?”

    弄得张树亭又一时无语。

    说话间,三人已来到县公署。

    催办老马在议事堂前击鼓,不大功夫,就见知事王琴堂、审检所的人、还有书记小张都到了。他们显然都在等。

    王琴堂来到,一脸怒冲冲的样子,见了张树亭也不打招呼。书记小张则地在另一张方桌前摊着纸,也是一脸严肃的表情。

    张树亭一见,心里便“咯噔”一声响。知道事情真的闹大了。一时间,便有些不知所措起来。而老孙倒是一副很坦然的样子。

    接着,就见王琴堂沉着一张脸,又像催办老马在润泉涌烧锅上查问张树亭及众伙计一样,一句挨一句地又详详细细盘问了老孙一遍。

    老孙倒也爽快,问一说一,问二说二,也不隐瞒。

    但老孙即便没有隐瞒,说得也是早上他走之前的事,他走以后发生的事,他当然不清楚,直到此时,他都认为那瘦弱女子一定是死了。

    但他说不上来的部分,又由张树亭一五一十来来去去说了一遍。

    张树亭说完,不用说王琴堂、小张及县公署审检所的人不信,就连老孙都不信那女子还会活着。

    这中间,催办老马又传来了街口的“济世堂”谭郎中,证明那女子被抬到“济世堂”后,人确实早没气了。

    所以,王琴堂更加不信。但他又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缠,而是怒冲冲冲老孙一拍桌子道:

    “为一个传说和一个没影的事,就把人家一个弱女子囚禁在烧锅,知不知道,你这是在犯罪!”

    说完又说:

    “都什么时候了,都民国了,怎么还敢善自囚禁他人!”

    老孙也不争辩,只说:

    “我替她偿命,我替她偿命。”

    王琴堂又恼怒地挥挥手。

    但因为始终等不来康骆氏,这件案子又无法审下去。审到最后,也只好先将老孙投进设在县公署西侧的西狱房侯审。

    张树亭见老孙被带走,也想跟老孙一起去西狱房,催办老马没说话,老孙却停住脚,不耐烦地挥挥手中铁链道:

    “东家,你也知道,我老孙最不喜欢你这样。”

    又说:

    “一人做事一人当,脑袋掉了碗口大的疤了,这里没有你什么事,也用不着你难过,快回吧!”

    说完,头也不回地往西狱房走。

    张树亭只好停住,却也瞬间潸然泪下。

    只是张树亭还并不知道,康骆氏和送她回老家的那个店堂伙计这时早已出事了。

    说来,店堂伙计送康骆氏回深山康家庄,要路过一个山口。这个山口,又被当地山里人称为黑风口。

    不过,说起这个黑风口,又如同它的名字一样,也确实有它古怪之处。黑风口是两山夹着的一个大缓坡。每逢阴天下雨和有风之时,人或马车要路过黑风口,人或马车在山口的这边往山口行,总能看到山口上也同样有一个形似,却又无比高大的人或马车也在相向而来。人或马车往山口行的越近,相向而来的人或马车便越高大。不知有多少遭遇过这一现象的人,被吓疯吓傻。

    当然,据说在太行深山里,有这种怪现象的山口也不止这一处。

    他们要走的这处黑风口又是东南西北走向。当时,虽已是半下午,但又是睛空万里风和日丽,当然不会有传说中的怪现象出现。

    就见店堂伙计挥鞭催马,轿子车很快上了东南面阳坡。润泉涌烧锅上的马匹又个个都是喂得膘肥体壮,跑起来也格外带劲。

    就见轿子车很快跑上了阳坡,到达坡顶,又很快下行,向西北面的阴坡直冲下来。下到坡底,再往前,行不到半个时辰,就是康骆氏所在村落康家庄。

    但轿子车刚到坡底,就听坡底两旁的杂树丛里,突然传出一声尖利哨声,紧接着,又是“呼啦啦”闪出许多人来,足有三十几,又个个蒙了脸,每人手中又都握了一把寒光闪闪的钢刀。

    说起来,润泉涌烧锅的这名店堂伙计,也是经常赶马车在外行走之人,一见这阵势,知道遇上了山匪。若是放在从前,遇上这么多山匪,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拉上康骆氏弃车而逃。回去向东家一说,东家也不会怪罪。

    但在这时,他又觉得不妥。觉得不妥,还是因为他赶得这辆轿子马车,是东家的女眷出门专用的,也是张树亭他爹张根茂花了一个大价钱,用上好的木料做成的,在安肃城中也是再找不出第二辆。

    所以,店堂伙计觉得就这么将一辆好车拱手让给山匪,又觉得有些对不住东家。

    所以,一见山匪拦住去路,再看这位店堂伙计,也“呼”一下从车辕上站起身,两腿叉开,两脚各牢牢踏住两旁车辕,腰部又牢牢靠住身后的轿子顶,然后,两手紧紧握住马鞭,眨眼间,狠狠照马耳根上挥去。

    就听随着“啪”地一声响,辕内的那匹肥壮枣红马也“稀溜溜”一声长啸,紧接着,就仿佛惊了一般,箭一样向前方蹿去。再看店堂伙计,却并没有住手,仍一鞭紧跟着一鞭狠命往马身上抽。

    这时再看那三十几土匪,也仿佛不是吃素的,见马车箭一般奔来,也迎着马车“呼”地往前冲来。

    店堂伙计一见,心知不妙,但也别无选择。见山匪眨眼冲到近前,又用马鞭狠抽山匪脑袋。但他的马鞭哪里有钢刀锋利。只见土匪举钢刀只一迎,他的鞭梢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店堂伙计再举鞭,鞭子却只剩一截光杆。再看这些山匪,冲到轿子马车跟前,又“呼”一下闪身绕开马头,眨眼就跳上了飞奔的马车。

    紧接着,三四把钢马就同时架到了店堂伙计的脖子上。

第三十二章 黑风口双遭难() 
这时,再看那匹飞奔的枣红马,由于轿子车上重量的突然增加,速度也一下减了下来。不但速度减了下来,也慢慢停了下来。

    可也就在这时土匪万想不到的一幕也随之发生了。说来润泉涌烧锅这个店堂伙计也是会武之人。见三四把钢刀同时架到了自己脖颈上,就见他并不慌张,也一动不动。

    山匪一见他不动,以为店堂伙计就范了。其中一个伙计便撤钢刀,准备再次向店堂伙计劈来。可也就在撤刀山匪即将劈下的一刹那,就见店堂伙计也“呼”地一下,眨眼将脖子绕开另外两把刀锋的同时,上半身也闪电一般蹲了下去。在上半身蹲下去的同时,身子也眨眼旋起,脚也同时使劲往外蹬出。

    紧接着,就听“哎哟娘哟”三声惨叫,转眼三个蒙面山匪被踢下车去。有一个山匪也是短命,在裁下车去的同时,头也恰好撞到了路旁的山石上,当场毙命。

    这时再看店堂伙计,在将三个山匪踢下车去的同时,双脚又再次踏牢车辕,背靠着轿子顶,猛使劲,将手中只剩一段的马鞭奋力向停下的马背抽去,就见肥壮的枣红马一个“激灵”,又很快跑了起来。

    可也就在这时店堂伙计做梦都没想到的是,一把锋利的钢刀也正飞过轿子顶,直接向店堂伙计背部剌去。再看店堂伙计,身子一个趔趄,也一头栽下车去。

    轿子车里的康骆氏当然早清楚外面发生了什么,但她更担心身旁的那篓酒由于车的颠簸会很快洒掉。于是,便死死搂着那篓酒不放。

    所以,当山匪最终揽住马车,用钢刀挑开布帘的时候,就见康骆氏正搂着那篓酒筛糠。

    山匪拦路抢劫,本来是为图财。但这股山匪用布蒙面,就是不想让更多人知道他们,就不单是为图财,更是要图财后灭口。

    这时就见那个用钢刀挑开布帘的土匪,见康骆氏搂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