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毁灭计划-第6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你特么怎么不早说?”宋小葭也一脸无奈地叫了起来……
“我想,我知道……”就在一帮人都愁眉不展的时候,忽然一个温婉的声音在内置芯片中响起,同时,眼屏上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是刚布置完突围任务回到帝国国务大厦的王琰珂。
“你知道都星人使用的是什么技术?”李惟攻喜出望外地差点蹦起来。
“嗯!”王琰珂露出一贯从容的笑,“你还记得当初我曾经跟你们提过的,能源一体化舰队吗?”
“这个……”李惟攻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随着王琰珂一句话醍醐灌顶般的提示,他也瞬间想起了这其中的故事。
当初在建立太空军的时候,王琰珂作为甲星元首曾经莅临太空军基地参观,在参观后的宴会上,她就向李惟攻提出过这样一个构想:建立一支生态化的舰队体系。
谢承安作为当时的太空军政治部主任,就坐在李惟攻的身边。
“哦?我们的舰队本身就是一个协同作战的体系啊……”李惟攻仰靠在自己的座位上,豪迈地大笑着回答,边上的诸位将领们也纷纷点头。
元首用她那一贯温和的笑容注视着大家,等最后一个人尴尬地收住自己的笑容,才摇摇头说道:“你们理解的组织化体系,跟我说的生态化体系不是一回事。
这个,是我从郝志在逃亡战舰上立的规矩中悟出来的,自生和共生,是一个体系最强的状态,个体的生存保障着群体的存在,而群体的存在,又反过来形成个体的强大。
这么说你们可能理解不了,设想这样一支舰队:单个战舰在战场上作战的时候,拥有几乎无限的能源储备,在一定区域内,永远也不用再为载弹量和续航而担心。
每一支战舰都是这生态链中的一部分,服务于他人,又同时被他人保障着,生态链可以循环生长、自由组合,也可以随时分解独立战斗。
例如,一艘战舰在被敌人击中之后,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抽干所有的动力及武器能源,分散输送到临近战舰上供他们作战使用,而自己,除导弹以外的武器库能源储备为零,动力能源储备也是零,它变成了一大块毫无生机的金属,爆炸损失也会减少70%,人员伤亡率减少30%,这样的舰队,不是个体之间的联合,而是个体共生的一个系统,这才是最强大的太空舰队……”
“哦?活的……一体化舰队……”李惟攻终于意识到了王琰珂所说的是什么,但他无法理解怎么可能有这样一支舰队?
生物世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大堡礁的珊瑚就是一个生态共赢的统一体系,比如荒原上一大片榕树林,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片树林,可如果你从土壤下的根系来看的话,其实那全部属于一棵树。
舰队的信息一体化,在前地球时代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然而王琰珂提出的这种“能源一体化”舰队,即便是在基于超级文明爆发前夕的甲星科技看来,也是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的。
“元首阁下,您举的例子我能听懂,但是,我很好奇的是这东西要基于什么样的技术基础?”甲星科学院第一物理学院负责人贾森科尔放下手里的刀叉,认真地问道。
王琰珂冲他礼貌地点点头:“您应该知道特斯拉吧?”
“哦……前地球时代的一个科学天才,有过许多惊世骇俗的创意和发明,被爱因斯坦誉为全世界最聪明的脑袋……”贾森科尔身为物理学院负责人,显然有这种常规知识储备,张口便答。
王琰珂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继续说道:“是的,地球纪年,1889年,特斯拉先生就发明了‘无线输电方法’,他在美国科罗拉多泉建设实验室开发及研究此项技术,经过八个月的研究后,特斯拉便决定在长岛试建首座名为‘沃登克里弗塔’的电力发射塔,从实验理论上来说,该塔能够与地球的电离层与大地构成的电容发生串联谐振,能量可以被地球另一端的沃登克里弗塔所接收。
通过这种方法,他便可以将电离层中的电力输送到地球的任意一个角落。
该塔利用的是地球存在于电离层中的能量,因此能量非常的大并且使用起来几乎没有污染,这项技术大大减少了电力传输线路所花费的成本以及传输造成的损耗,并且使用的是电离层中的电能。
然而可惜的是,特斯拉的这一技术并没有被当时的人所重视,研究因为很多干扰因素而停滞了下来,使人类科技与‘无线供电’技术的发明擦肩而过,实在是令人非常的惋惜。”
“哦?在我们今天看来这种技术非常具有前瞻性,但为什么不能普及应用呢?”贾森科尔有些不解地问道,“难道一项新技术的强大诱惑还不足以使人类兴奋吗?”
“呵呵,或许比技术自身更具有诱惑性的,是利益吧……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从来没有一项技术是为了免费服务大众而诞生的……”
第1029章 无限能源传输()
王琰珂惋惜地摇摇头,继续讲述着当年的故事:“在电力被发现之初,电还是当时人们眼中的奢饰品,也是富人的特权,是有巨大商业潜力的东西,考虑到无限输电的成本等问题,且当时有线输电技术已经领先成形,商业精英们自然选择了更易于掌握,能够把电定向当做商品出售的有线供电模式,这其中,就有著名的伟大发明家、商人爱迪生。
只有定向电流供应才能当做商品来卖,而无线输电是像WiFi信号那样朝空间中扩散的,低成本的无线电流接收技术一旦普及,势必使‘电’‘这种东西失去商业价值。
可特斯拉所宣称自己的技术是要为人民免费供电的,所以成为了资本家的眼中钉肉中刺,一帮阴谋家们从中阻挠了特斯拉的研究,使项目最终在点亮了一盏40里外的霓虹灯之后停了下来。
第二点,则是因为无线供电技术客观上存在非常大的难度,要知道,电磁波是从一点放射形向外传播,它的能量如引力一样是以距离的平方衰减的,一定距离外,就微乎其微了。
如何解决无线电磁波在传递过程中的大量损耗,是一个令所有人都挠头的难题。
虽然特斯拉一直坚称自己解决了无线供电技术的难题,可在实际行动上,仍然是一直在试图建立超大功率的发射源,以用来抵消电信号传输中的损耗问题,发电在当时还是一项成本比较高的事业,在投资者的眼里,每一度电都经不起浪费。
于是,懊丧的特斯拉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消沉,后来自己的实验室被盗,特斯拉关于无线供电技术的手稿被撕毁,也就使地球时代的人类彻底走上了有线供电的道路。
整个社会公共设施都由“有线供电”这个基础发展起来,使得无线供电一度成为了人们眼中‘匪夷所思’的技术梦想,人类的科技,自此被各种各样拉扯的电线和墙壁上镶嵌的电门所缠绕束缚住,限制了许多领域可能的发展前景。
直到21世纪初,无线供电才重新被人类捡了起来。
然而,当时的无线供电技术也仅限于点对点的近距离电场传输,技术起点低,应用范围也非常的有限。
就连一部手机的充电,都要放置在特定工具上面进行,实际上与有线供电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一直经过了二十年的研究,麻省理工的一批科学家们才重新拿出了比较具有应用价值的无线供电构想,它否定了前人对于无线供电技术利用纯粹的耦合共振的想法,而是基于耦合共振的基础上,建造自谐振线圈,用配套的寄生电容作为放大器,接收和传递能源信号,由于自谐振电容的品质因数会很高,所以能量传输的有效程度也变得大了起来。
后来,我们遭遇了末日之战,羽人文明到来之后,我们与血月人的联盟形成,虽然时间很短,但在组织逃亡舰队的过程中,地国科学家黄缅阳曾对一艘舰星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发现其内部悬浮的那些分子模块,竟然就是应用的一种更为先进的无线供电技术。
他偷偷地从舰星内部下载了许多技术资料,并把它们传递回地国总部,这些技术资料现在被我们甲星应用了起来,无线供电,也就成为了咱们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的基础技术。”
“元首阁下,您所说的这些故事的确很精彩,但据我所知,我们甲星目前的无线供电技术,仅限于民用设施的低功率日常用电,满大街跑的电动车是一回事,太空战舰,可就是另外一个能量级别上的问题了!”物理学家贾森科尔礼貌而委婉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又小心翼翼地看着李惟攻眯起的眼睛,他推了推脸上的眼镜儿,似乎在想着合适的措辞,并因此显得有些过分谨慎了。
王琰珂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构想被怀疑而懊恼,反而鼓励似的冲他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物理学家环顾宴会大厅四周,忽然笑着问王琰珂:“元首阁下,我刚刚的话,您都听到了吧?”
王琰珂有些不解:“听到了啊,请继续。”
“那么……”贾森科尔用下巴指了指在宴会大厅远处门口站岗的一名士兵,“他听到了吗?”
王琰珂回头,看了看那一百多米外,肃穆而立的战士,笑道:“您是说,能源传输距离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瓶颈?”
“是的……”科学家自信地笑笑,“如同声音的传递在空气中不断地衰减一样,超出一定距离之外,就失去了传递的意义,之所以如此,我们才需要无线电通讯设备来增强彼此之间的战舰通讯。
而能源网络的互通,也必然存在两个基本难题,那就是‘传多少’和‘传多远’的问题。
民用设施大部分都是固定的信号塔台,使得能源可以在这些距离相对稳定的目标之间有效传输,可战舰是不断移动的目标,并且……以我们甲星战舰动辄百万公里的加速度、上亿公里的续航,能源传递的有效距离相比之下,就显得微不足道,力所不及了呀。
您的设想的确是很好的,一体化舰队、能源共享且取之不尽,即便是一艘战舰遭到攻击,造成爆炸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每一艘战舰的能源仓其实自身就是个炸药库,如果能够在遭受攻击的转瞬之间把携带的能源,不管是武器使用的,还是动力能源,都传递到临近战舰上,不但可以大大节约作战成本,更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自身的毁灭。
只是可惜,这种设想现在还太超前了,毕竟我们无法将如此大体量的能源在极短的时间内一下‘塞’给战友,而战舰在遭到攻击,到爆炸起火这一过程几乎是同时发生的,所以,这项技术对我们现在的舰队建设,实际上只能是个美好的幻想罢了……”
王琰珂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关键,于是苦笑说道:“是啊,我们基于血月技术的能源无线传递,的确只能覆盖几千公里的范围,传递速度也有限制,在战舰这种机动性能超强的物体面前,是有点原始。
但我的意思是,这可以成为你们接下来研究的一个攻坚课题,如果能够解决了它,对于太空舰队以后的作战模式,作战阵型甚至战斗理念,都会有本质化的推进……”
“是啊,如果解决了,那就使人类第一次在战场上摆脱了后勤运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