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神谱大全-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布施、持不杀戒、孝顺父母,殁生此天,寿命五百岁。人间五十年,为此天一昼夜。
四大天王,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腰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四天王各居一山,护一天下(四天下即四大部洲,即东胜神州、南瞻部洲(地球)、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故又称护世四天王,是六欲天之第一天,(佛教把世界分成依次上升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皆在三界中”轮回”不已,只有达到涅盘境界成佛,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受轮回之苦。欲界又有六天,称“六欲天”,为天神所居。六欲天的第一重天是四大天王,为四天王及其随从之住所)。
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佑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居须弥山黄金地,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
南方增长天王:增长”意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居须弥山琉璃地,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
西方广目天王:“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居须弥山白银地,身为红色,穿甲胄,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
北方多闻天王:又名毗沙门,“多闻”多识,以福德名闻于四方。居须弥山水晶地。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
【四大天王之含义】
佛教的天王殿中,供奉着东、南、西、北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代表负责任,持是保持,国是国家。主持一个家庭的事务,我们叫持家;主持一个公司事务的,是总经理、董事长。主持一个国家事务的,是帝王、总统。那怎么样才能做好呢?一定要尽职尽责。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他的职责,能把自己的职责,尽心尽力做到圆满,这个社会就会和谐,国家就一定能富强。持国天王教给我们这个道理。
南方增长天王。单把我们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不进则退啊!时代永远在进步,所以增长天王告诉我们:我们的道行要增长,品德要增长,乃至学问、智慧、技艺、能力都要增长,包括我们的生活水准也要天天提升。佛门也不例外,佛门真正是讲进步,永远都站在时代的前端;他不是跟着时代走,而是领导时代走。怎样持国,怎样增长,如何做得很圆满?后面两位天王教给我们实践的方法。
西方广目天王,叫我们多看;北方多闻天王,叫我们多听。
这就是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成就根本的学问;行万里路,就是今天所谓的观光、考察,能到处去看看。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采纳;看到缺点,我们警惕。我们能够'舍人之短,取人之长',以此改造自己的社会、建设自己的国家,那样的话,这个国家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国家。这叫真正的护法!
这些天王的塑像供在那儿,是在给我们上课的!你要一看就晓得,并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由此看来,学佛哪里是迷信?哪里是崇拜偶像呢?
四大天王手上都拿着道具,这道具也是表法的。
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着琵琶。代表着做事情不可操之过急,要知道'中道',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像弹琴一样,琴弦松了,弹不出声来,紧了它就断了。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就是要做得恰到好处,不要过了头,也不能有欠缺,事情才能圆满。
南方增长天王,这是代表日新又新,他手上拿的是剑——慧剑(智慧之剑),是'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的意思。
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着一条龙,有的时候是一条蛇,蛇跟龙是一样的意思,代表着变化!我们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这个物质世界的现实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变化无常、变化多端,一定要把他看清楚,那样才能够从容应付。
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一把伞;伞是遮盖。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有种种染污,所以要预防,不要被污染。在广学多闻的同时,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不要受染污。对现实社会要能够完全、理智的理解,才有智慧、有能力,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方法去应付、处理(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天王殿的天王们教导我们这些啊!不要只把他们当做神明,给他们烧几炷香,求他们保佑你平安,那样就大错特错了!
由此可知,佛教寺院没有一样不是教学。就是供具也有它的教育意义。
佛前供一杯水,有什么意义呢?表法的呀!水是干净的、清净的,代表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干净;水不起波浪,是平的,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平、一样静。看到这杯供水,就想我的心要像水一样的清净、平等。
佛前供花,花代表'因',开花后就结果;花代表六度万行。供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呀,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想到'希望得什么样的果报,就要修什么样的因'。
所以佛门的一切设施、供养,处处都是提醒、教育自己啊。佛菩萨不闻、不看也不吃,什么都不要啊!再者,'佛灯'代表智慧、光明,'香'代表戒定真香。没有一样不是表法的,没有一样不是在教育。现在学佛的人,对这些教育意义,统统不知道。为什么要烧香?为什么要供奉这些东西?都不知道啊,所以信佛统统都变成迷信。社会上有人批评学佛的人是'迷信',更有人说学佛的人都是神经病。他说得没错啊!多少学佛的人真没有弄清楚啊。如果自己清楚了,再跟他们讲解清楚,相信他们也要学啊。
总而言之,佛法是以真实的智慧、无量的大觉,帮助一切众生得到真实的利益、真正的快乐,这是离苦得乐。佛在以无尽的慈悲之心,教化一切众生,就如同亲生父母在念子教女!
供祈【四大天王】之功德
佛教经典记述,供养佛教护法天王,可得世间与出世福德,可得龙天善神护佑,可得不可思议之增上顺缘,可以振兴事业,获得财运及权势,遣除修法中内外诸障,增益一切善法功德。
【天王福禄】供祈熏香
熏香特质:
本熏香以供祈四大天王为缘起,集聚外、内、密三门皆善之发心,以四天王欢喜之吉祥木、安息香、龙脑香、白胶香等增益和合,清净虔制而成,经藏地宁玛巴寺院高僧大德加持后,此香功德真实殊胜。
熏香功德:
此香点燃时温馨甜润,为供奉龙天护法、财神之高级供品,虔诚供养、祈祷四天王主尊及其眷属,可得事业顺利、大展鸿图。
仁王护国般若心咒
“拿摩,拔噶乏得,拔来佳,叭拉弥达呀,嗡,哈利提,吸里苏鲁达,维迦牙,司乏哈”
《仁王经》云:“若人得闻。一经于耳。所有罪障。悉皆消灭。况复诵习而令通利。以法威力。当令国界永无众难”
《陀罗尼集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以至诚心。书写读诵。如法修行。是人所有百千万亿恒河沙劫生死重罪。于须臾顷。悉灭无余”此呪即般若无尽藏陀罗尼。见陀罗尼集经。前由朱庆澜将军恳请持松上师。特开方便公开印明及观想法。兹特敬录于下。庶受持者感应迅速。世界和平。国家兴盛。
毗沙门天王真言
“拿摩,怀夏辣,嘛拿牙,司乏哈”
毗沙门为北方多闻天王。乃财宝天王。持诵此呪能护国息灾。能令行者富饶。此天名多闻天。怀夏喇嘛拿。即多闻义。(切记要以正当手法赚钱,不要用诈骗,敲诈,恐吓,勒索的。)
【托塔天王李靖】
《封神演义》﹑《西游记》均有托塔天王李靖,谓系哪吒之父。《水浒传》有托塔天王晁盖,则借作绰号。佛教中的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为佛教的护法天神和赐福天神,管领罗刹﹑夜叉,掌擎舍利塔,故俗称托塔天王。唐宋时,敕诸府州军建天王堂祀之。元时建东南西北旗,绘其像于旗上。
历史上和神话中的托塔天王
托塔天王,姓李,名靖,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陜西人,是唐初名将,唐太宗时任兵部尚书,因为他战功显赫,故死后封为「卫国公」,又因死后经常显灵,为百姓救危解厄,百姓为其建庙供奉,于是道晚唐时候,李靖渐渐被神化了。托塔天王是印度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传入中国之后受到中国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影响而表现出了显著的中国文化特征:身穿铠甲,头戴金翅乌宝冠,左手托塔,右手持三叉戟。塔是佛教的象征,一般的寺院都有塔,是佛门安置经文、佛物和舍利子(得道高僧圆寂后火化的遗留物)的地方。唐僧经常训诫悟空说的“救人
一命,生造七级浮屠”的“浮屠”就是指塔。
在中国的佛门中,北方的多闻天王,就是「托塔李天王」的前身。
北方多闻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梵文:Vaisramana。又名毗沙门,“多闻”以福,德知名闻于四方。住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卧神鼠-银鼠。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是古印度的财神,在唐代他曾帮唐明皇退蕃兵的围困,轰动一时,唐明皇为感恩,特命“诸道州府城西北及营寨并设其相”供养,佛也特设别院供养。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三天王。
人物形象
【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托塔李天王】
在《封神演义》中,托塔李天王是商朝陈塘关的总兵,生子哪咤,因哪咤闹海,李靖为息事宁人,逼哪咤自杀。哪咤死后,以莲花复生,寻李靖复仇,李靖不敌,幸遇燃灯古佛赠玲珑宝塔,将哪咤罩在塔内,而被熊熊的佛光所摄。李靖有此宝塔,便成为「托塔李天王」。
【西游记中的人物形像:托塔李天王】
姓李名靖,是天宫中的卫戍司令(同上述封神演义版本同为一人)。所生三子,长子金吒侍奉如来佛祖,二子木吒是南海观世音菩萨的大徒弟,三子哪吒在自己的帐下效力。早年因与三子哪吒反目,如来佛祖赐他一座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化解了父子前仇,所以称为托塔李天王。李家父子武艺超群,法力深厚,又对玉帝忠心耿耿,在天界享有崇高而又重要的地位。每逢大事,玉帝必先钦点李天王挂帅。两次平息孙猴子造反,都是任命他为降魔大元帅,手下的巨灵神、鱼肚将、哪吒三太子等十万神将天兵,均是天王所统率的精兵良将,在取经途中帮了唐僧四人度过不少劫难。
【张道陵天师】【许旌阳天师】【葛玄天师】
更新时间2010…1…24 13:44:17 字数:3764
【张天师】
张道陵(34—156)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道书载:为汉留侯子房八世孙。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七岁读老子道德二篇,即了其义。为太学书生,通晓天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