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庭-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字等等标注,想要看懂这些图,并且做出实物来,首先就要搞明白这些个标注的意思。
这是一门科学,一门制造的语言,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即便是把现成的图纸拿出来,绝大多数的唐人也看不懂,别的不说,光是上面那些阿拉伯数字,就够他们琢磨的。而一个合格的工匠,经过短时间的培训之后,连机械制图的制作方法都不必掌握,只要能看得懂,那么制造水车播种机对于他们而言,就不存在任何难度。
图纸上已经详细的不能在详细了,效果比萧庭耳提面命还要好,工匠可以真正的做到“照葫芦画葫芦”,需要的只是基本的手艺和耐心,在加上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熟练度就可以。
其实萧庭早在得知人手不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把标准化生产的思想,运用在水车制造上。
机械制图的准确性就不必多说了。关键这东西也有分解图,一个零部件,比如齿轮、种子的漏斗是什么规格。分解图上都一清二楚。有了总图和分解图之后,播种机制造,完全可以形成流水线生产,类型之前的洛神丹龙虎丹;每一道工序的工人根本不需要有多高超的技术,只要有基本的木匠底子,会简单使用尺子、锯子这些最基本的工具就成。
像这样的人,萧家庄子上有很多。在之前修建作坊的空闲时间和作坊修好之后。宋大头领着一批半大的娃跟着将作监的匠人们专门学过。
就算这样还不够的话,现在再专门培训一批也不是难事,磨刀不误砍柴工。
至于机械制图的法子。不可能永远保密,早晚会流出去,但萧庭目前还不准备将之普及。按他的计划,暂时只交给宋大头为首的萧家匠人。将水车和播种机。尤其是播种机,分成几个流程,每个流程由庄子上有一定手艺基础的人生产,宋大头和那几个匠人每个人负责管理一道工序,指导这道工序上的工人生产合格的标准化配件,形成一条播种机流水线。
播种机之所以难做,无非就是零配件太多,零配件之间的大小、配合要求精准。工部的样式图也不怎么靠谱。这么一来的话,人手、质量和生产速度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其实流水线标准化生产技术。在秦朝就已经出现而且趋于成熟,大秦帝国强大的军工业支撑着秦军数十年来与六国征战不休,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世在大部分情况下,竟然摒弃了这种最科学最有效率的生产方式,转而追求单独手工业生产的个性化,就算偶有保留,也远远做不到秦国当年的程度,精细程度分工细度不可同日而语。
标准化生产在一开始需要特别的培训,看起来好像会耽误一点时间,可解决了人手、熟练度的问题,耽误的这点时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另外还有几个附带的好处。
第一,标准化生产出的产品都是一模一样的。一旦产品某个部位有所磨损,甚至报废,只需要从萧家的零配件储备里,换一个对应型号的配件就成,而不必整个换一台新的,也不用派专门的技术人员上门维修,就有效的解决的质保问题。
而工部的匠人,即便是手艺最精良的匠人,不同的人生产出的播种机,必然会存在细微的差别。将来工部生产的播种机发放给当地的农户之后,一旦损坏,要么花大代价全部换新的,要么就只能派手艺精通甚至是这台播种机的制造者,大老远的上门一趟去处理。这在经济上和现实操作上,都无疑太过于奢侈了。
两厢对比,高下立判。
萧庭甚至存了个更深远的想法,如果播种机真的能在全国普及开,成为常用耕种工具,那么在没有出现新的效率更高的设备之前,大唐几千万农户一直要使用播种机,光是零配件更换,就是一笔天大的买卖。
第二,流水线生产和精密图纸两者是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出于保密考虑,机械制图的技术目前没人懂,真偶尔流出去一张半张图纸,也没人明白。说白了,萧庭本来是不介意把机械制图和流水线生产的法子贡献出去的,实际上这些法子早晚也要流出去,但唯独现在不成。
既然工部和你长孙诠要整老子,那对不起就不能怪老子自私了,等到这个风头过了,我萧家得到了足够的好处,再说别的也不迟。
第三点,也是萧庭一个更长远,或者说一直在做的事,提升匠人和商人的地位。商人先不必说,只要朝廷开了商人也能当官的口子,时间长了商人的地位自然能提高,这里面萧庭也存了很大的私心,想要把握住商人这股力量。
商人,一手钱,一手官,靠着权力和财富提升地位。
而工匠呢?不妨从‘学问’这两个字下手,把被人瞧不起的‘手工’,提高到‘学问’的高度。
自古以来,除了某些极为荒谬特殊的阶段,任何国家绝大多数时期,对于‘学问家’都是极为尊敬的。而当这种学问能和收入直接挂钩之后,工匠绝不会再是一门贱业。
机械制图,本就是一门学问,就算根本不懂的人,光是看到上面那些奇奇怪怪的图案数字,也会立刻心生敬意。何况对于制造业这门学问来说,机械制图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一个国家要真正的强大,军事、经济、技术和政治缺一不可,这些又同时是相辅相成的。作为穿越者,萧庭就算一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他不可能靠自己一个人就把几千年的科学文化经济制度的发展进程瞬间缩短,在十几年内完成,搞十个八个发明创造,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世界。
如果没有要求‘进步’的观念,暂时的进步,也会很快的消亡在历史的长河里。
他能做的,只是造势,稍稍改变时人的一些观念,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科学创造、发展经济甚至是政治诉求改革的洪流中。当然,这种事也远远比搞几个发明创造要困难的多。
这个当前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一旦意识到科技经济的重要性,并且将之融入全民族的血液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埋首其中,萧庭相信,早晚能出现一个个哥白尼、瓦特、达尔文、牛顿、诺贝尔。
与其自己当一个靠着抄袭金手指的伪爱因斯坦,不如创造一个能不断培养出真爱因斯坦的社会。
对于萧庭而言,这份工作似乎更有挑战性。
“大骗子,吃饭啦!”脆生生的声音把伟大的理想家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拖回现实,萧淑慎双手拎着个差不多由她身高三分之一的食盒走进房里,重重朝萧庭面前一放,俏生生的白了他一眼。
伟大的理想家,转眼就变成了让人不齿大大骗子。(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兄弟情深()
啥理想家军事家改革家,成功人士那都是唬外人的,在萧淑慎跟前原形毕露。
“今天你下厨的啊?”萧庭打开食盒深深的吸了口气,然后一脸谄媚的笑着说:“好香。”
“香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萧淑慎凑上来两只眼睛眯成了一轮弯月,甜甜一笑,声音腻腻的。
装装病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和萧淑慎之间的紧张关系缓和了不少,至少萧淑慎现在愿意跟萧庭说话了,虽然小丫头一开口还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火药味道十足。但能开口,就是个巨大的进步,就怕你不开口,只要开口,早晚能哄好。
萧庭醒过来之后,孙思邈把那天在院子里发生的一切转述了一边。萧庭听得一清二楚,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别老子装个病没唬到坏人,反而把自己人给坑了,于是当天下午就已经露出了“转好”的迹象,由孙老神仙把话风给放了出去,萧兰陵的身子无大碍,只是还要休养一段时日。
尤其是萧淑慎,熊二亲自跑了一趟,告诉她萧庭已经无事了,就是普通的中暑。
又歇了一天,在孙思邈确定了萧庭的病情的确稳定之后,萧淑慎才回了家,由于萧庭要‘休养’,暂时不能见外人,萧淑慎就变成了贴身小护士。
见小护士已经开始撒娇了,萧庭心中一乐,傻呵呵的点头:“香,太香了!”
小护士见萧庭笑了。她反而不笑了,吹了一声拖着长音的口哨,冲萧庭抬抬下巴:“那就趁有的吃。赶紧吃。省的我将来嫁了人,就不便给你做了,想吃也吃不着。”
反了!彻底反了,萧庭大怒,重重一拍桌子:“谁教你吹口哨的,半大的姑娘,吹个屁的口哨。你流/氓啊你!”
“咦?不是某个当兄长的人,整日吹着口哨在庄子上招猫逗狗的嘛?我瞧着瞧着就会了啊。”
“啊?”萧庭作为家长的气势顿时消失不见,拿着个空碗傻愣在榻上。
萧淑慎凑过来。指着自己的鼻子,笑眯眯的说:“你家妹子聪慧吧,听两次就学会了,将来指定能找到一户好婆家。”
“好好好。你个小妮子。想嫁人了是吧,你信不信,我今儿个把话放出去,明儿个咱家门槛就能给人踩破了。”萧庭假装威胁。
萧淑慎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千万别说咱家两个字,奴家就是个捡来的,没人疼没人爱的,在兄长府上寄居,您的门槛被人踩破了。奴家可管不着,只要不是我未来夫家的门槛被人踩破就好。”
萧庭彻底抓瞎。这语气,这言词,还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嘛,女鬼成精了要!以往咋就没发现这妹子人小鬼大到这个地步。
“领教,领教了。”萧庭冲萧淑慎拱拱手:“你非得给你大病初愈的哥再气出个好歹来才开心,是不是?”
萧淑慎咬着嘴唇哼了一声,一个白眼飞过来,打开食盒,盛了碗粥,递给萧庭,又盛了一碗给自己。
“好了好了,不说这事。你那小刀子呢,熊二还你了没?上次不是丢了嘛?”萧庭喵了一眼萧淑慎的腰,上面空空荡荡的。
“现在还要那劳什子作甚?下次李大郎再来,我还给他,看到那东西就烦。”萧淑慎小声嘀咕道。
“好好好,还给他还给他,连他老子送的那颗夜明珠也一起还了,咱不要他家的东西!”萧庭为虎作伥道。
“那不行,李叔叔是李叔叔,李大郎是李大郎,能一样嘛?”萧淑慎立刻反对。
“你的东西你做主,好了好了吃饭,大热天少生点子没来由的闲气。”萧庭道。
萧淑慎哼哼了一声:“看你有病的份上,暂且放下恩怨,病好了再说。”
“得,看来我这病还得再装两天。”萧庭假装被吓到,埋着头喝粥。
下午的时候,把萧守道、宋大头和几个匠人一块召集到后院来,跟他们讲解机械制图的原理。
在这些人匠人的面前,萧庭的脸色依旧很苍白,那是因为好几天没有见阳光给捂出来的,声音极度虚弱,那是因为中午没睡觉犯困,落在其他人眼里,却变成了爵爷心忧国事,带病办公。
看到爵爷这副病恹恹的样子,以林木为首的几个将作监出身的匠人都有些感触,心想要是原来阎监正有萧兰陵一半的精神头,带着病都不忘了办公,咱们将作监也不至于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人都能来踩一脚,连将作监的官吏任免,都由不得将作监主官。
萧守道心里却是好笑,他是知道实情的,心想修齐这演戏的功夫越发的高深莫测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