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月球基地-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聂鹏的讲述,狄哲霄的脑海中一遍又一遍的将他的话语进行剖析,越听就越觉得不可思议,套用马斯洛金字塔理论来分析,他惊讶的发现聂鹏当前的心理状态已经介乎于自我价值与超我价值之间。
这是什么概念?
不要说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了,就是如自己这般年纪的人都很少能达到这个层次,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当一个人跑向自认为渴求的目标时,跑得越快,越是无法考虑自己是否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奔跑。
就如他自己,二十岁的时候认为法拉利和顶级公司的工作才是他的目标,可是随着他竭尽全力的去奋斗,不到四十就已经拥有了这一切的时候,才发觉他所渴望的法拉利给他带来的满足感甚至不如第一辆桑塔纳的多。
这无关阅历,而是视角在变。每当人们考虑许多年后能够取得的成就,总是习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衡量幸福感和满足感。然而今天的视角只是错觉,却让人相信自己的目标是正确的。
这也是人们最容易跑错方向的时候。
聂鹏的感悟并不多,三两句话就形容完了,然而狄爸爸却陷入了沉思,因为就他得出的结论来看,聂鹏将快感和幸福感区分的很清楚,将欲望与需求也梳理的很透彻,他并非站在目前的视角去想象未来的感受,而是直指终极:
帮助身处困境的同胞。
这是形而上的追求,绝非什么车子房子声望之类的东西能够比拟,这是足以令人付诸毕生去实现的意志。狄哲霄甚至有种错觉,他忽然觉得自己将近五十年的人生有一半都活的不幸福,他所追逐的收入、名利在这个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身上显得毫无精彩可言。
于是又想起北野武。
他说他没出名之前想,有一天有了钱,一定要开跑车,吃高档餐厅,跟女人们睡觉。而真正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发现开保时捷的感觉并没有那么好,因为“看不到自己开保时捷的样子”。结果他就让朋友开,自己打个出租车,在后面跟着,还对出租司机说:看,那是我的车。
“可是。。”聂鹏讲完了感悟,发现佳颖爸爸似乎在琢磨着什么深刻的问题,以为是自己没有说明白,又补充到“。。可是,想帮助人,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比较好,总有一种杯水车薪的感觉。”
这是必然,这世界上劳苦大众成千上万,他一个人能解决多少问题。
佳颖爸爸听了这话,忽然笑了起来,有些自嘲,又有些宽慰。开始觉得女儿被他吸引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作为大区负责人的自己最不缺少的就是成功学和励志故事,想要帮助聂鹏摆脱这种麻爪的状态,太容易不过了。于是组织了一下语言,对着聂鹏说:
“有这想法很正常啊,这样吧,我给你讲个故事。听了之后你再想想看。
首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大约是在400年前,德国某小镇里有一位伯爵。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他将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给了镇子上的穷人。这十分令人钦佩,因为中世纪时穷人很多,而且那时经常爆发席卷全国的瘟疫。
这天,伯爵碰到了一个奇怪的人,他家中有一个工作台和一个小实验室,他白天卖力工作,每天晚上的几小时的时间专心进行研究。
他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镜片,然后把研磨好的镜片装到镜筒里,用此来观察细小的物件。伯爵被这个前所未见的可以把东西放大观察的小发明迷住了。他邀请这个怪人住到了他的城堡里,作为伯爵的门客,此后他可以专心投入所有的时间来研究这些光学器件。
然而,镇子上的人得知伯爵在这么一个怪人和他那些无用的玩意儿上花费金钱之后,都很生气,“我们还在受瘟疫的苦”,他们抱怨道,“而他却为那个闲人和他没用的爱好乱花钱!”
伯爵听到后不为所动,“我会尽可能地接济大家”,他表示,“但我会继续资助这个人和他的工作,我确信终有一天会有回报。”
果不其然,他的工作赢来了丰厚的回报:显微镜。
显微镜的发明给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此展开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传染性疾病。
而伯爵为支持这项研究发明所花费的金钱,其最终结果大大减轻了人类所遭受的苦难,这回报远远超过单纯将这些钱用来救济那些遭受瘟疫的人。
我想,这个故事,应该能让你明白一些东西,至于是不是杯水车薪,我想你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是么?”
佳颖爸爸看着听完故事后放慢脚步的聂鹏,慢条斯理的说。
(本章完)
第74章 痒()
美国时间2017年1月19日,中午11点。国家航空航天局,太空垃圾与卫星轨道监测预警中心。
两名执勤工作人员正坐在监控器旁,兴高采烈的聊着昨晚的烤肉聚会,一人眉飞色舞的比划,另一人则配合的哈哈大笑,完全像是在度假。
当然,原本需要人工计算的复杂工作,早已被电子计算机所取代,他们的工作烈度自然也下降了很多,至少有足够的时间来聊天,来探讨昨晚的某个火热女郎究竟更中意谁。
嘀嘀。
提示声传出,一则国际航天轨道资源管理网的消息弹出在界面上。这意味着近期又将有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或者报废,变成太空垃圾,或者将要变成太空垃圾。这样的消息几乎每周都会发生,两人早已见怪不怪了。
端着杯子的一人点开提示看了两眼,接着露出疑惑的神色。
“乔治,来看看这个。”
他指着屏幕上的提示,对着另一人说。
“华夏长光遥测卫星变轨通告?喔呕!他们这是搞什么?”被叫做乔治的年轻人坐在转椅上滑过来,看了屏幕后也觉得不可思议。至少在他的印象中,华夏还没有哪颗近地轨道卫星在服役期间做过变轨计划。
“为什么没有详细的目标轨道?”乔治问端着杯子的人,至少对方的资历要比自己老,也许会处理过类似的情况。
“军事目的!”马丁一改刚才的散漫状态,将咖啡杯丢到一边,开始检索起关于这颗卫星的详细资料。
“华夏西昌卫星发射基地,10月19日发射,长光遥测卫星。光学精度为。。。嗯??”看着屏幕上的数据,马丁楞了一下。这些参数明摆着就是一颗民用气象地质观测卫星啊。民用卫星变什么轨?
然而常年养成的工作习惯,依旧令他将数据记录完完整整的备份了下来,传给了休斯顿在轨卫星调度指挥中心。
同一时间里,收到这条消息的各国航天部门都执行了类似的操作,但是引起的重视程度就各不相同了,毕竟一颗民用遥测卫星的侦查能力要远远小于军用探测卫星。而就其目前的变轨方向来说,只会越变轨道越大,不存在于其他在轨卫星碰撞的可能。
老美中午12点,中国正是午夜,难以入睡的聂鹏躺在自己的卧室里,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原因还是由于佳颖爸爸讲的故事。
显微镜?帮助他人?是要我着力于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么?可是根源在哪里?谁都可能遇到困局啊,这种事情要怎么找根源?
显然佳颖爸爸的提示,为他解决了不少的困惑,可是随之而来的,则是关于“慈善”这个问题更加深入的思索。他现在犹如困在黑暗中的人,已经嗅到了一丝门外的芬芳,却苦于找不到门在哪里。
到底是什么呢?
想问题想到要抓狂的聂鹏索性从床上坐起来,扶着床沿对着空墙,做起了深呼吸。
这是他每次遇到难题时,做的准备之一。
几个深呼吸之后,来到桌子前,取了一张白纸,开始提炼自己的想法。
首先,他所期望的帮助对象,以及佳颖爸爸故事中所说的贫困对象,都是一群身处困境之中,无力改变自己现状的人。
那么,这群人的特点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共性?
聂鹏提笔开始写:穷人,饥寒交迫,战争,流离失所。。。
这些词写了一大堆,但是总结起来只有一条:欠发达。
那么自己能够做到的又是什么?
他换了一张白纸,又开始写:太空环境,制药,航天,登月。。。
越写,思路就越清晰,笔尖逐渐开始将这些词汇串联起来,文字也变得急促而有力:
技术!航天技术!衍生科技!科技树!新产业!。。。
是了,问题找到了。他摸到了那扇关上的门。
如果说之前的他只知道懵懵懂懂的去帮助每一个见到的受难者,那么现在的他终于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套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再说明白点,现在的他将自己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去思考,一切有关于基地建设的问题似乎都豁然开朗,为什么去做?为了谁去做?为什么由他去做?
这些事需要理由么?
如果需要,那么就是月球基地的建设,是真正能够从根本上带动社会发展的工程,这样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全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然,这样的工程自然不能由他一个人来完成,也不现实。
他目前所需要做的,是以月球基地为基础,将其当作科技进步的催化剂,为学术研究工作提供绝佳的实践机会,包括对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研究、物理学和天文学、生物学和医学科学等学科。
毕竟登月工程需要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面对如此严苛的要求,人们要寻找新材料,新方法;开发出更好的工程系统;用更可靠的制作流程;让仪器的工作寿命更长久;甚至需要探索全新的自然规律。
再通过这些新的技术来带动新兴产业,在将新兴产业应对饥饿、疾病、食物和水的污染以及环境污染。
这就是困境的根源,而他的月球基地,是切切实实的能够让技术产生质的飞跃的原动力。
思绪到了这里,一切,豁然开朗。
对自己人生目标十二分满意的他折起面前摊开的纸,满心都是如释重负的放松感,这感觉猛地袭来,不禁让他哈气连天,于是连忙爬上床准备就寝,只是恍惚间想起似乎忘记了什么,略一琢磨没有印象后,也就不再纠结,转过身睡去了。
而被他忘记的某件事,此时已经在佳颖的心里发酵,那盒买来的“小雨衣”此时被她悄悄的藏在了衣柜里,而那份从女孩向女人转变的期待,却无论如何也藏不起来,她感觉自己就要爆炸了,那是一种由心而生的渴望;
是心动混合了荷尔蒙之后的躁动;
是求而不得的心悸;
是痒。
(本章完)
第75章 形势()
用被动心态和主动心态去考虑问题时,角度是全然不同的,比如同处在困境时,有人甘于受难,而有人则力求解脱。虽说结果不一定会有什么改变,但是在抗争的过程中,心是会强大起来的。
一早爬起来的聂鹏并没有急着去见佳颖,一是因为目前的月球基地算是基本完工,这么早去找她除了亲亲我我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能做。
二是经过了昨晚的头脑风暴后,他找到了此刻最应该瞄准的方向:吸引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