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47-万病回春 >

第12章

647-万病回春-第12章

小说: 647-万病回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伤寒潮热、发狂言而燥渴者,大便实,热传里也。 
x六一顺气汤x 治伤寒传里,大便结实、口燥咽干、怕热揭衣、谵语狂妄、扬手掷足、斑黄阳厥、潮 
热自汗、胸膈满硬、绕脐疼痛等症。 
柴胡 黄芩 芍药 枳实 浓朴 大黄 芒硝 甘草 
上锉剂,先将水二钟煎滚三沸后入药,煎至一碗,临服入铁锈水三匙同调服。 
x蜜煎导法x 治自汗大便闭结不通甚。便于老人,并日久不能服药者,又恐服硝黄变为别症,又有粪入 
直肠者,以此最便益也。 
炼蜜如饴,乘热捻如指大,长三寸,两头如锐,纳入谷道中,良久,下结粪加皂角末少许尤妙。如无蜜, 
以香油灌入谷道中亦妙。 
x猪胆汁导法x 治阳明自汗、小便利、大便结硬不可攻者。 
猪胆一枚,和醋少许,以竹管套入谷道中一时许即通。盖酸苦益阴以润燥也。 
伤寒阳毒斑黄者,狂叫欲走也。其症表里俱实、内外皆 
热、脉数有力而无汗,三黄石膏汤通解表里也。 
x三黄石膏汤x 治阳毒发斑黄,身如涂朱、眼赤如火、狂叫欲走、六脉洪大、燥热欲死。鼻干面赤、过 
经不解、已成坏症;表里皆热,欲发其汗,热病不退,又复下之,大便遂频,小便不利;亦有错治瘟症而成此 
症者,又有汗后三焦生热,脉洪,谵语不休,昼夜喘急,鼻加时衄,狂叫欲走。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麻黄 石膏 豆豉 
上锉剂,生姜三片、细茶一撮,水煎温服。 
伤寒血热发黄者,里实表虚也。 
x消斑青黛饮x 治热传里,里实表虚,血热不散,热气乘虚出于皮肤而为斑也。轻如疹子,重则如锦纹, 
重甚则斑烂皮肤。或本属阳,误投热药,或当汗不汗、当下不下,或汗未解,皆能致此。不可发汗,重令开泄, 
更加斑烂也。其或大便自利,怫郁短气,燥粪不通,黑斑主不治。汗下不解,足冷耳聋、烦闷咳逆,便是斑疹 
之候也。 
柴胡 玄参 黄连 知母 石膏 青黛 生地黄 山栀 犀角 人参 甘草 
上锉剂,生姜一片,枣一枚,水煎。临服入醋一匙同服。 
伤寒汗吐下后,烦躁口渴,阳厥极深者,表里大热也。 
x黄连解毒汤x 治伤寒大热不止、烦躁干呕、口渴喘满、阳厥极深、蓄热内甚及汗吐下后,寒凉不能退 
其热者。 
黄芩 黄连 黄柏 栀子(各二钱) 柴胡 连翘(各二钱)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x凉膈散x 治伤寒三四日以里,用发表之药,无汗者或已汗而不解者,根据本方加石膏、知母,以解表里 
之药最为稳当。(方见火门。) 
伤寒小便利,大便黑,漱水不咽,口燥者,下焦瘀血也。 
x桃仁承气汤x 治热邪传里,热蓄膀胱,其人如狂,小便自利、大便黑、小腹满痛、身面目黄、谵语燥 
渴,为蓄血症。脉沉有力,宜此下尽黑物则愈。未服前血自下者,不必服,为欲愈。 
桃仁(十个,去皮尖,研) 桂枝(一钱) 大黄(三钱) 芒硝(一钱) 甘草(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去滓,入芒硝再煎一沸温服。血尽为度,如血未尽再服。 
伤寒结胸者,热痰结也。 
x清火化痰汤x 治热痰在胸膈间不化,咯吐不出、寒热气急、满闷作痛者,名结痰。 
黄连 黄芩 栀子 栝萎仁 贝母 桔梗 桑白皮 甘草 木香(另研) 杏仁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入竹沥、姜汁少许,磨木香同服。 
x解热化痰汤x 治伤寒结胸,有痰、有热、有气滞,并咳嗽失声。 
苏子 白芥子 枳实 黄连 桔梗 黄芩 栝萎仁 石膏 杏仁 乌梅 黄柏 
上锉剂,生姜一片,水煎温服。 
x姜熨法x 治伤寒胸膈不宽,一切寒结、热结、水结、食结、痞结、痰结、大小便结、胸痞气结者俱治。 
生姜捣烂如泥,去汁取渣,炒热绢包,渐渐揉熨心胸胁下,其满痛豁然自愈。若姜渣冷,再入姜再炒再熨。 
结热不用炒。 
伤寒发黄者,湿热盛也。 
x退黄散x 治伤寒发黄,身目俱黄如金色,小便如浓黄柏汁,诸药不效。 
柴胡 升麻 茵陈 龙胆草 黄连 黄芩 桅子 黄柏 木通 滑石 甘草 
上锉剂,灯草一团,水煎服。大便实加大黄;目睛黄倍龙胆草,虚弱加人参。外用生姜捣烂,时时于黄处 
擦之,其黄自退。 
伤寒汗下烦热者,表里俱虚也。 
x竹叶石膏汤x 治伤寒已经汗下,表里俱虚,津液枯竭,心烦发热,气逆欲吐,及诸烦热并宜服之。 
石膏(二钱) 半夏(二钱) 麦门冬(去心) 人参 甘草(各一钱) 
上锉剂,用青竹叶、生姜各五片、粳米百余粒,水煎温服。极热发狂倍知母、石膏;热呕加姜汁。 
伤寒病后不眠者,心胆虚怯也。 
x湿胆汤x 治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并治。 
陈皮(去白) 半夏(姜汁炒) 茯苓(去皮) 枳实(麸炒,各二钱半) 竹茹(一钱) 酸枣仁(炒一 
钱) 甘草(五分) 
上锉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心胆虚怯,触事易惊加麦门冬、人参、柴胡、桔梗。 
x竹茹温胆汤x 治伤寒日数过多,其热不退、梦寐不宁、心悸恍惚、烦躁多痰不眠者。 
柴胡(二钱) 竹茹 桔梗 枳实(麸炒。各二钱) 黄连(五分) 人参(五钱) 陈皮 半夏 茯苓 
香附(八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伤寒懊 者,闷郁不舒也。其症因表症误下,正气内虚,阳邪内陷,结于其间,重则结胸也。邪在胸中宜 
吐,热结在胃腑宜下。凡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宜此。 
x栀豉汤x 治汗吐下后,心胸满闷或痛,或头微汗,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 ,乃燥热怫郁于 
内而气不宣通也。 
红栀子 淡豆豉 
上水煎温服。烦躁者,懊 不得眠也;懊 者,郁闷不舒之貌。烦者,气也,火入于肺也;躁者,血也, 
火入于肾也。故用桅子以治肺烦,豆豉以治肾躁。少气虚满加甘草;呕哕加生姜、橘红;有宿食而烦躁者加大黄 
;下后胀满而烦加枳实、浓朴,下后身热而烦加甘草、干姜;瘥后劳复加枳实。 
伤寒百合者,百没是处也。其病又非寒又非热,欲食不食,欲行不行,欲坐不坐,服药即吐,小便赤。如见 
此,谓之百合病。 
x加味柴胡汤x 治百合病。 
人参 半夏 柴胡 黄芩 百合 知母 甘草 
上锉剂,青竹茹一团、粳米炒食盐一撮,入姜汁少许,水煎服。 
伤寒痰气紧满者,宜上吐也。 
x瓜蒂散x 治伤寒四五日,病在胸膈,痰气紧满于上不得息者,以此吐之。 
甜瓜蒂(炒) 赤小豆(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豆豉煎汤调服,以吐为度。 
伤寒神昏不语者,越经症也。 
x泻心导赤饮x 治伤寒心下不痛、腹中不满、大便如常、身无寒热、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三旬, 
目赤神焦,将水与之则咽,不与则不思,形如醉人,医者不识,便呼为死症。若以针火灸误人者多矣,殊不知 
热邪传入少阴心经也。 
因火上而逼肺,所以神昏,故名越经症。 
栀子 黄芩 麦门冬 滑石 人参 犀角 知母 茯苓 黄连(姜汁炒)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枣二枚、灯芯二十根,水煎。临服入新生地黄汁二匙同服。 
伤寒阳症似阴者,是火极似水也。自热以至温,由温乃至厥,是传经之邪。轻则宜四逆散合小柴胡汤, 
如渴,用白虎汤合解毒汤;重则宜六一顺气汤。 
x四逆散x 柴胡 芍药 枳实 甘草 
上锉剂,生姜一片,水煎服。 
伤寒阴症似阳者,水极似火也。自得病手足便逆冷而不温者。 
x四逆汤x(方见中寒。)根据本方加参、附。 
伤寒狐惑者,唇口生疮声哑也。其症四肢沉重,恶闻食气,默默欲卧,目闭舌白,面目间黑色变异无常。 
蚀下部为狐,而唇下有疮,其咽干;虫蚀其脏为惑,上唇有疮声哑。治慝二者并用。 
x黄连犀角汤∶x 
黄连 犀角 乌梅 木香 桃仁 
上锉,水煎服。 
伤寒吐蛔者,手足冷,胃空虚也。宜安蛔汤。 
安蛔汤 
人参(七分) 白术 茯苓(各一钱) 干姜(炒黑,五分) 乌梅(二个) 花椒(去目,三分) 
上锉剂,水煎服。治蛔不可用甘草甜物,盖蛔得甘则动于上,得酸则静,见若则安,得辛辣则头伏于下。 
如合丸,用乌梅浸烂蒸熟捣如泥,入前药再捣如泥,每服十丸,米汤吞 
下。伤寒吐蛔,虽有大热,忌用凉药,犯之必死,先当用温剂以定蛔,后用凉剂以退热,小柴胡汤之类。 
伤寒汗下后,昏闷不省人事者,元气大虚也。 
x夺命独参汤x 治伤寒汗后,终日昏闷不省人事、发热发躁似有狂言,一切危急之症宜此。服后,额 
上鼻尖有微汗,是其应也。 
楝参(去芦,一两) 
上锉作一剂,水煎,不拘时服。渣再煎服。 
病后劳复者,宜养血气也。 
x益气养神汤x 治伤寒新瘥,方起劳动应事,或多言劳神而微复动热者日劳复,宜服此。 
人参 当归 白芍(酒炒) 麦门冬(去心) 知母(去毛) 桅子(炒。各一钱) 白茯神(去皮) 
前胡(各七分) 陈皮(五分) 升麻 生甘草(各三分) 
上锉剂,枣一枚,水煎,食远温服。 
伤寒瘥后,交接复发欲死,眼不开,不能言语及热病新瘥早起及多食复发。 
山栀(三十枚) 锉碎,水煎服。 
劳力感寒者,内伤外感也。其症头疼身热、恶寒微渴、 然汗出、身痛、腰腿酸痛、沉困无力、脉空浮无 
力,名曰劳力感寒,不可误作正伤寒,大发其汗。故经云∶劳者温之,温能除大热,正此之谓也。宜加味益气 
汤;若有下症者,大柴胡汤下之。 
x加味益气汤x 治体怯弱兼之劳,而染感冒伤寒,头痛发热者。 
黄 人参(各一钱) 白术 陈皮 当归(各七分) 柴胡(一钱) 升麻(三分) 黄柏(酒炒,七分) 
羌活(一钱半) 防风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热服。冬月加细辛三分,如热甚,脉滞有力加黄芩酒炒三分。 
伤寒产后禁忌歌∶ 
新瘥须当自保持,勿将酒肉口中肥; 
清宵静睡无思想,用意烦劳最忌之; 
节食寡言须晏起,寒暄冬暖减添衣; 
勿忌房室阴阳易,悔误难追已噬脐。 
补遗秘方。 
x神仙救苦丸x 专治四时伤寒,不论日期远近、阴阳表里、内外虚实、半表半里、男女老幼并皆治之。 
麻黄(去节,研细,热水浸取汁) 甘草(炙,去皮,温水浸,取汁。以上各四两) 赤芍(洗去土,温 
水浸,取汁,四两) 朱砂(一两五钱,红大颗者研细,水飞过) 雄黄(去夹石,红朗大颗者研细,水飞过, 
一两五钱) 升麻(微炒,研细,温水浸取汁) 人参(去芦研碎,温水浸取汁) 当归(用身,研细,水浸 
取汁) 柴胡(研碎,温水浸取汁。以上各一两。) 春夏用石膏(研细,水淘净) 枳实(研细,温水浸取 
汁,此二味另放一处,临合时入众药内。各五钱) 秋冬用桂枝(研细,温水浸取汁) 细辛(研细,温水浸 
取汁,此二药另收一处,临合入众药。各五钱) 
上为细末,根据前法修制,各阴干择庚申日共成一处,用温水搅匀,以细绢滤过三遍,将汁盛于瓷罐内,上 
以绵纸固之,置之不近湿、不通风处,仍阴干取下细末,择甲子停分两处,一半入春夏药,一半入秋冬药,醋 
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好鲜明雄黄五分于碗内研细,入井花凉水研同药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