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我的时空癌症 >

第51章

我的时空癌症-第51章

小说: 我的时空癌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四国’王子几乎同时到达京城,礼仪性觐见过皇上后,便回到同馆等待明日的比试。

    徐宁意料之中的被皇上召见。

    “小臣,李宁峰拜见皇上。”

    “免了。”

    徐宁做个动作慢慢悠悠,听皇上这么说,立马不下跪了。

    “谢皇上。”

    “爱卿啊,听说你在皇城门口跟人打了一架,还死了人?”

    “皇上,不知道你想听官方语言,还是听事情的经过?”

    皇上大奇:“这两者还有什么不同的说法吗?”

    “当然,皇上,官方语言是要通告天下的,而事情的经过吗只能是你知我知天知地知自己人知的。”

    皇上开口大笑:“你直接说是想听假话还是真话不就可以了?”

    徐宁脸色一肃,义正言辞的说道:“皇口无假话,朝廷皆真话。”

    “好,说的好。那就来说说你这一套官方语言!”

    “遵命。”

    徐宁清清思绪说道:“就在近日,有外国友人交趾国巴武二王子携侍卫来我大晋友好访问。”

    “但接近皇城时,其坐骑不知为何突发急症,暴躁异常,于其主人于不顾,横闯皇城大街,至民众恐慌。”

    “有皇城守卫英勇阻击,与烈马搏斗,平息兽乱,救得交趾王子与危旦之间,皇城中百姓尽为其出力。但可惜有护卫英勇护住,被烈马摔下,英勇殉主!”

    “友好访问英勇殉主。”皇上低声念叨了两句,玩味的看了一眼徐宁,撇着眼看向旁边的曹仁超。

    “小曹,记下来没有?”

    “奴才记下来了。”

    “记下来还不敢去同馆宣旨去!”

    曹仁超诧异的看了一眼皇上,但见皇上正回味着徐宁说的话,连忙弯腰领旨,退出大殿,临走时看了徐宁一眼,惊讶中带着一丝耐人寻味的笑意。

    徐宁老神在在的站立,看也不看曹仁超,忌惮之后便是敌意,若是半月前自己可能还会注意这个大太监对自己的敌意。

    但现在自己是二流高手的顶峰,突破奇经八脉的前四条脉,只要真气积累充足,随时都可以晋升一流高手之列,又有孟叔所传的七张图纸的奇异功法傍身,自然不会在意这一个被皇帝甩出去,又即将被抛弃的棋子。

    曹仁超走后,皇帝的坐姿立马换了一个样式,若有所指的问道:“你可知天下局势?”

    “小臣乃一介武夫,不敢妄论天下。”

    “不敢妄论天下,但还是有着一些想法的吗。有?***隼础!?/dd》

第九十一章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小臣的想法有大逆不道之罪,还请皇上赎罪。(。。)”徐宁躬身道。

    皇上眼神闪烁,挥手大气道:“但说无妨!”

    “谢陛下!”

    徐宁深深吸了口气,在表面上显得十分的紧张与不安,但在脑海里却冷静的快速编制语言,那些东西可以说,那些东西不可以说,毕竟现在在自己面前端坐与龙座之上的那个人不是一个无能之辈。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徐宁开篇理论。

    皇帝低眉想了想,忽然眼睛大亮,但并没有阻止徐宁的话。

    “天下大势,乃指的是整个苍天之下,并不是只有大晋朝十五州之地。”

    “不说海外之岛国,千里之波斯。单说大晋朝周围就有四国,交趾位于南,大戎立于北,大食处于西,高丽占据半岛之地。”

    “但其中,交趾国中粮食每年可达三产,粮食之充盈,造成了许多人家粮食喂猪的现象,这在我们大晋是绝无仅有的现象,物产丰富之后就让他们的目光看向了咱们大晋。”

    “大食国,位居西方无边沙漠地带,其中的能种植的土地很少,大部分人家都是靠着绿洲生活,但沙漠资源太过于稀少,也让他们的眼光看向了资源丰富的中原。”

    “东北方的高丽无甚威胁,被大戎与我们大晋角头地带,民风从古至今都是欺软怕硬之辈,闭关锁国,无阻挂齿。”

    “可是这大戎吗”

    “大戎何意?”皇帝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徐宁沉思了一下说道:“南方交趾资源丰实,但也养成了他们人懒体弱的现象。人员素质地下,而西方的大食,虽然常年处于沙漠,体质很好,但是他们的民风也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一般一盆散沙之勇,也不足为据。”

    “只是那大戎,位居北方,天寒地冻,造就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格,常年与游荡的狮虎,老鹰为伴,让他们有狮虎一般的狂霸,老鹰一般的急速,他们的王必须是其中的最强者,这也让他们为了最强者而战。”

    “更难得是他们还是马上民族,马上作战,若是有精良的兵器,足够的战士,那么这个世界他们将会是无冕之王!”

    徐宁自己讲着,都不禁暗自沉思,地球上的游牧民族,上到先秦修建长城,下到辫子军侵占中原,北方一直都是中原的心腹大患,更不用说威震欧亚大陆达一个世纪之久的蒙古了。

    “接着说啊,怎么不说了?你只讲了这么多,后面还有没有,接着说啊!”

    皇上的兴趣大增,如同一个小孩子一样催促着徐宁。

    徐宁闻言接着道:“分久闭合,只是一个实例。遍观整个史册,只有上古三皇带领人类走向辉煌时才是真正的大一统状态,三皇之后更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皇。”

    “除却高丽,单论这三个国家,现如今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顶峰状态,大晋也是一样,十五州在先帝在世时都已经开扩完成,若是大晋想要再进一步,除却开疆扩土以外,也只有袁允仕袁大人在世的时候的改革法可以一试。”

    “两只之间各有优劣,开疆扩土是最直接也是最快速的一个办法,疆土扩大,自然会有发展。但是,若是开疆,必将与其他的国家交战,从而引发的后果谁也无法估计。”

    “若是胜利还好说,所有的损失都会有相应的土地来弥补,但若是失败,整个国家都将会风雨缥缈,群狼窥伺,群虎翻腾的局面,前朝乱世的现象将会再一次出现,到那时,将会是生灵涂炭!”

    “袁大人的改革不同,他不是以血肉之躯填充的进步,但是,改革一事,事关重大,轻则改革失败,所有努力付之东流,重则,将会触碰到一些世家豪门的利益,若是一个不慎,将会背负万世骂名。当然,若是成功的话,将会有万世功德,但这种概率在如今看来太小了!”

    徐宁一口气说完可以说出来的想法,剩下的一些并没有说出来。

    比如,若是开战,武将必会兴起,武林也会烟消云散,绝大多说的武人将会进入军队建功立业,步入朝堂。但是这么多的武林人士习惯了放汤不羁的日子,真的就能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当一个臣子吗?

    君不见,大唐盛世,李世民多么强横的手腕照样有侯君集众人叛乱,君不见,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给自己的后代留下平稳的江山,多少开国豪雄在地狱中吟叹。

    就算徐宁没有说完,他所说的一些事情也让皇帝在龙座上闭目沉思。

    良久之后,皇帝猛然睁开眼睛,直视着徐宁冷冷问道:“李宁峰,你可忠于朕?”

    徐宁心头一秉,差点说出忠于马克思了。

    “皇帝乃是天之子,社稷之王,万民之父,臣当以死忠于皇上!”

    徐宁憋屈的跪下一条腿,两手抱拳,高声叫道。

    “哈哈哈!好好好!”

    皇帝一拍龙椅,走下台阶,亲自把徐宁扶起来,拍着他的肩膀道:“从即日起,册封宣武校尉李宁峰为皇城司步军都指挥使,官职正五,赐忠武将军称号。”

    “臣,谢皇上隆恩!”

    徐宁仅仅一抱拳,也不下跪。

    皇上笑了笑说道:“好了,你先回去,封号一事,自有人去宁府宣旨,一门一宰相,两将军,一知府,也算一美谈了,只要以后你是好好干,封侯拜相也无不可啊!”

    “是!多谢皇上栽培。”

    徐宁退出大殿,不过正当他走的时候隐隐看见禁卫军统领被皇上唤进了大殿,然后皇帝大殿内的宫女太监们估计又要换上一茬了。

    。。。。。。。。。

    徐宁回到宁府不久,便有太监生门宣旨。

    宁屈与宁武乐都十分疑惑,等太监念完旨意后,父亲两人已经快要被石化了。

    徐宁接完旨,在袖囊里递过去一个大大的‘礼包’。

    听着太监临走时的献媚声,徐宁只是以微笑示意。

    “峰儿,进堂说话,武乐,你也跟着过来,老孟,你在门口守着,任何人没有我的命令,不得靠近。”

第九十二章 风雨欲来() 
“是,老爷。”孟叔点头道。

    宁屈高坐首位,闭着眼睛不知道想些什么,只是时不时皱上的眉头看以看出来,他的内心并不平静。

    宁武乐不知道父亲所想,但他也知道事情不对,前一段时间自己刚被从五官调配到了三的武官,这样的跨度不可谓不大。

    而且今天自己的大侄子的职位更是惊人的很,一跃十几转,从一名曲曲的宣武校尉变成了正五的步军都指挥使,还挂着忠武将军的头衔,这不是隆恩浩荡了,而是相当浩荡了!

    但对一名还没有及冠的少年来说,一无功名在身,二无创立军功,只是单单在皇城门口阻拦了一名嚣张跋扈的异国王子而已,就一步青云了?

    这怎么想都有些不对。

    “峰儿,此事由你而起,就由你来开始说。”

    宁屈睁开眼睛,打破僵局。

    徐宁点点头,说道:“不知道祖父与舅父对如今的朝野环境有何看法。”

    “看法?”

    宁武乐奇怪的看了一眼徐宁道:“君父无为而治,百官尽忠职守,百姓安居乐业,还能有什么看法?”

    “舅父,你只看表面,不看里层啊。”

    “何意?”宁武乐的表情有些不好看,他在朝为官二十载,怎么只是看的表面?

    “舅父先不要生气。”

    徐宁苦笑道:“外甥也知大晋如今富饶远超前朝是真,十五州之地年年风调雨顺就可以看出我大晋如今是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但是,眼睛看到的也可能是骗人的!”

    见宁武乐疑色更重,徐宁继续道:“百姓是否真的安于居,乐于业?江湖之中,称王称霸,舅父你也知道,为此朝廷还特地加上六扇门以此查看武林,侠义武犯禁这是不争的事实,江湖的‘第二小朝廷‘之称也是由来已久,难道说着武林人士就不是我大晋的百姓了吗?”

    “而百官是否进了忠,值了守,外甥先不论,过几日自会有公辩,舅父先不要反驳,这是事不只外甥能看的出来,相信许多有志之士都能看出来。现在外甥要说的是,皇帝是否真的愿意无为而治呢?”

    宁武乐脸色一变:“禁言!”

    若是皇帝不无为而治,现在的人哪里还有兴盛之机?这是要掐死人的大道,与天下儒生对立!

    偷偷看了眼坐在上首的父亲,但宁屈脸色没有丝毫变化。

    “武乐,此事要不要管。”

    宁屈开口,转移话题问向徐宁:“峰儿,你说的第二点‘百官’是指的谁?”

    “百官之中,有贤良之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