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吧,爹。如今浩德兄不是外人。”
“对对对!”罗平眉开眼笑,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他娘,做饭。”
然后转头对罗青道:“青儿,随为父习武。”
然后便大步离去,罗信向着大哥做出了一个加油的动作,罗青狠狠地一点头,举步跟着父亲走了出去。罗信看了一眼母亲,便见到母亲脸上写满了忧虑,便上前握住母亲的手,轻声道:
“娘,不用担心。将来我会照顾大哥的。”
罗氏脸上的忧虑微微减轻,伸手摸着罗信的头,低声道:
“信儿,娘知道你有一颗通透的心。你大哥却和你爹一样憨直,你要早早高中做官,这才能够照顾你大哥,你要努力啊!”
“是,娘,信儿知道。”
院子里。
罗平站在罗青的面前,目光深邃地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儿子,低声道:
“青儿,你告诉爹,你为什么要从军?只是想要做一代名将吗?你要知道我罗家先祖罗艺曾经贵为燕郡王,却也没有得善终,这才是我们罗家隐世的原因。”
罗青的目光闪烁了一下,罗平将手放在了罗青的肩膀上低声道:
“说吧!”
“爹!”罗青低声道:“小弟从小到大都是我照顾,但是小弟自从读书之后,却是反过来照顾我。我不想总这样被小弟照顾,哪怕我再也没有能力去照顾小弟,最起码我希望我能够帮助小弟,甚至在关键的时候为小弟抵挡来自任何方向的暗箭。
这几日和大兄,二兄在一起,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我一直在家里务农下去,会和小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就是连为小弟抵挡暗箭的资格都不会有。我没有别的心思,只想要小弟知道,大哥永远的他的大哥,大哥永远能够为他遮风避雨。所以,我需要做官,但是我不是读书了料子,只能够从军。”
罗平伸出的大手有些颤抖,轻轻地抚摸着罗青的头,低声说道:
“青儿,你做的对!你们是亲兄弟,亲兄弟就该如此。信儿虽然走得是文官的路子,但是爹在打行这一个月也听闻了不少关于官场的龌蹉之事,其凶险并不下于战场。信儿需要你的帮助,需要你的照顾,你要努力啊!”
“是,爹,青儿知道。”
“娘,我回屋读书了!”罗信松开了握着娘亲的手。
“去吧,娘给你们做好吃的!”罗氏又慈爱地抚摸着罗信的头。
“青儿,随爹练!”罗平大步走到了院子中间,拉开了架势。
“是,爹!”罗青紧随在罗平的身后。
罗信走出了东厢,路过厨房的时候,从没有关紧的房门中听到了外面父亲和大哥练武的呼喝声,连续露出了笑容,脚步轻快地回到了自己的西厢,取出了《五经传注》细细地看了起来。
这一年多来,他已经将记忆中的诗词文章抄写完毕,装了满满一大箱子。而他也不想成为一个大书法家,如此他那一笔字已经足够了,说句不谦虚的话,他那一笔字已经可以站在大明文人书法的顶端阶层了。
所以如今的他已经不需要练字。不用再抄写诗词文章,不用再练字,罗信的时间便一下子空出了很多,将这些空余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这些日子他已经感觉自己对于书中精义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
罗信曾经计算了一下,以他如今读书的速度,待到明年,陆府中的藏书就应该被他读完了,也不必再去借书了。
夜晚。
罗青和罗信已经沉沉睡去,在东厢房中,罗平夫妇却依旧没有睡。
“他爹,真的让青儿去从军啊?”罗氏依旧不放心地说道。
“嗯!”罗平倒是下定了决心:“好男儿志在四方。与其碌碌无为地过一辈子,不如让青儿去闯闯。虽死……无悔!”
罗氏的眼泪便流了下来,罗平也默不作声。半响,罗青低声道:
“寻个好人家的姑娘,给青儿取个媳妇吧!在他从军之前,留下一男半女。”
罗氏闻听,泪水流得就更多了,轻轻地抽泣了起来。
“别哭了,我们还是商议一下村子里的那家姑娘适合青儿!”
第二天一早。
一家人吃完了早饭,父子三人就离开了家。罗平赶着牛车,罗青和罗信哥俩坐在牛车上,向着阳林县行去。
*
求收藏!求推荐票!
*
*
第八十四章 于典史()
求收藏!求推荐票!
*
接近中午牛车进入到县城,父子三人先是寻了一家饭馆吃了午饭,然后才去了陆府。陆庭芳没有在家,罗信便很快地在书房内换了一本书,然后又和陆管家支取了三百两银子。
罗信并不知道这个时代的马和兵器多少钱,当初也没有研究这个。只是隐约地记得《水浒传》中有杨志卖刀,当初杨志喊出来的价格是三千贯,那也就是三千两银子。不过人家那是宝刀,在阳林县又买不到宝刀,也就是普通刀,那就去个零,也需要三百两银子。再考虑到县城根本就没有卖关刀的,需要打造一个,就县城这种铁匠的水平,估计一百五十两最多了。
马的价格罗信也不知道,罗平也不知道。不过罗信记得《隋唐演义》中有秦琼卖马,里面的单雄信最终给了秦琼三十两银子,虽然有着时代差异,应该所差也不多。更何况秦琼的马可是宝马,在阳林县会有宝马吗?
再一个,罗信觉得阎王好见小鬼难搪,虽然周玉会关注于斌那三个人,但是打点一下衙役也是有好处的。最好能够将于斌几个给弄死。所以他才支取了三百两银子。
从陆府中出来,父子三人便先去寻找铁匠铺。县城里只有两家铁匠铺,都是打造一些菜刀,锄头之类的,而且还只有一家答应给罗青打造一把关刀。这还是好说歹说对方才肯,因为对方根本就没有打造兵器的经验。更没有关刀的图谱。
于是,罗信又亲自画了一个图谱,罗青试了试力量,最终要求关刀的重力为三十二斤。这也就是一个暂时的兵器,随着罗信的身材长高,力气增长,肯定还是要换刀,所以罗信也没有太高的要求,罗青就更不会有了,有一把真刀给他用就让他高兴得睡不着了。
铁匠也知道自己的手艺不行,而且还是人家给的图谱,只是要了八十两银子。罗平想了一下,又出了五十两银子让铁匠给他打造一把铁枪,这样他也能够用罗家枪给罗青喂招。
枪要比关刀好打多了,铁匠自然同意。罗信也看着眼馋,想着让铁匠给他打造一把剑,想了想铁匠那个手艺,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和铁匠约定一个月后来取一刀一枪,留下了五十两银子定金,父子三人便离开了铁匠铺。
走出铁匠铺,罗信便和父亲,大哥约好了在城门口集合,双方便分开。罗平和罗青去买马,罗信揣着五十两银子前往衙门。
在去衙门之前,罗信先是去了银铺,将一锭十两重的元宝换成了八个一两重的小元宝,又换了二两碎银。
来到了衙门前,其中的一个衙役正是上次见过罗信的那个,他可是知道罗信在知县老爷眼中的地位,便点头哈腰地上前道:
“公子,您来见大人?”
罗信便摇头道:“周公子可在?”
“在!小的这就给你通报去。”说完,便想要转身去通报。
“慢!”罗信唤住了那个衙役道:“典史可在?”
罗信知道自己这件事最终还是要落在典史身上,因为县衙中典史正管刑狱这一块。那衙役神色便是一怔,继而又媚笑道:
“于典史在。”
罗信便不着痕迹地递过去一块小碎银道:“带路。”
那衙役极为熟练地接过了那小块碎银,脸上的媚笑更甚,哈着腰在前面引路道:
“公子,请!”
“嗯!”罗信淡淡点头。
罗信不是书呆子,不要小看小人物,往往小人物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会有极大的帮助。
再说了……
如今罗信随手撒出一点点钱财,那不是送礼,而是赏赐,效果完全不同。
跟着那个衙役一路向着衙内走去,路上罗信还淡淡地问了那个衙役的姓名,这让那个衙役更是受宠若惊。来到了典史房,那衙役便上前轻轻敲门道:
“于大人,罗信罗公子找您。”
于典史正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处理着一些公务,闻听立刻就站了起来,作为知县的左膀右臂,他怎么可能不知道罗信?
紧走了几步,打开门便朝着罗信拱手道:“罗公子快请,今日怎么有闲暇?”
罗信笑了笑,也没有言语,还礼之后便走进了房间。那个衙役识趣地离开,于典史将房门关上,宾主落座之后,于典史便问道:
“罗公子可是找老夫有事?”
罗信便笑着将四锭银子摆在了桌子上,望着于典史道:“于典史,你知道我和于斌,李二,王四狗的关系吧?”
于典史便点点头,望了一眼桌子上的四十两银子,眼中闪过了一丝贪婪。不过最终还是忍住了,他此时已经明白了罗信此来的目的,神色犹豫了一下道:
“罗公子,他们如果是突然死了,大人问起,不好交代啊!”
罗信便笑道:“我没有让你杀人!”
“噢?”于典史的眼睛就是一亮。
“我只是不想给家人留下后患,毕竟于斌三个都是习武之人。就算我们爷三不怕,家里还有母亲。”
于典史闻听便立刻一拍胸脯,脸上露出狠厉之色道:“这一点请罗公子放心,弄不死他们,但是废了他们却没有任何问题。”
罗信便含笑起身一边向外走一边道:“那就麻烦于典史了。”
“罗公子,您忘了银子……”
他虽然很想收下那四十两银子,但是却又害怕罗信将此时告知知县大人,罗信一边往外走一边摆摆手道:
“于典史,我从来没有找过你!”
话落,已经走出了房门。于典史闻言,脸上就露出了喜色,这是罗信在向他承诺,不会将银子之事说出去,飞快地将桌子上的银子收起来,既然罗信那样说了,他也自然不会去送罗信,让人看到了反而不好。望着罗信在门口消失的背影,于典史的眼中露出了赞叹。
“心狠手辣,将来必定不凡。”
罗信从于典史的房间里出来,便顺着石板路向着后衙走去,他来过一次,自然是记得路。在后衙遇到了一个衙役,便道:
“周公子可在?”
*
求收藏!求推荐票!
*
*
第八十五章 由下至上()
求收藏!求推荐票!
*
“周公子和大人在书房!”
“劳烦通报,就说罗信来访。”
“是,请随小人来!”
那个衙役自然也认识罗信,便引着罗信来到了周知县的书房,先请罗信留步,然后上前轻敲房门道:
“大人,罗信罗公子来访。”
“吱呀……”房门打开,周玉一步迈了出来,来到罗信身前执手道:“昨日分别,信弟今日就至,可是想为兄了?”
“今日随家父进城,便来看望浩德兄。”
周玉闻听,便向着罗信身后望去:“伯父呢?”
“家父和大哥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