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太玄经-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志常停下脚步,指着那瀑布回头道:“白衣人近的石洞就在瀑布后面。”
赵玄几人走到近前,果然见瀑布后面隐隐有一个山洞,阳光照耀,瀑布水流晶莹透亮的,而后面山洞却漆黑无比。
周伯通大叫道:“好住处,好住处!比黄老邪给我住的那个石洞可好看多了!”回头像赵玄一伸手,道:“师弟,变出几盏油灯来玩玩!”
赵玄摇摇头道:“那东西我没准备,不过却有几个火把,还是进去再说吧。”
“是极,是极,现在给我也得被水打湿了。”周伯通连连点头,说完后,便迫不及待的窜了进去。
赵玄看向一旁的黄蓉道:“怎么样,这里水流不小,你还进不进去?”
黄蓉犹豫了一下,道:“来都来了,进去看看再说!”不过却让赵玄先进。
赵玄自无不可,踮起脚尖纵身入洞,只见里面是一条长长的甬道。他运起内功蒸发身上水气,等黄蓉、李志常相继进来后,身上衣物已经半干。
而后,他从玄珠空间中掏出几个火把,用火折子点燃后,分发给众人,便带头向里面行去。
火把的光线虽暗,却也可辨道路。只见这甬道明显是天然形成的石洞,有的地方甚是狭窄,有的地方却豁然开阔。众人一路走向里面,只觉渐行渐低。行的不一会儿,洞中出现了流水之声,琮琮铮铮,清脆悦耳,如击玉罄。
约莫在洞中行了三五里,穿过几处巨大石洞后,眼前赫然出现一道玉石砌成的洞门,门上刻着三个古棣大字:侠客行!
侠客行?赵玄眼中异彩一闪,不待李志常叫门,便上前一把推开。
只见门后是一个巨大的石洞,地面用青石板铺得甚是整齐。而在石洞四周,则有二十四座石室围成一圈,没有安装门板。
赵玄观望片刻,朗声道:“不知哪位英雄在此隐居?”声音滚滚,震落一地尘埃,可等了一会儿,却没有得到半点回应。
“难道没有人?”黄蓉疑惑的看向李志常,问道:“喂,李道士,你是不是看错了?”
李志常苦笑道:“绝没有看错,要不是跟踪那白衣人,这石洞这么隐蔽,我怎么可能找得到?”
黄蓉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难道那人趁我们吃饭的那段时间离开了?”
周伯通迫不及待道:“管那么多做什么,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说完当先窜了进去,挨个在二十四个石室的门口向内张望。
他内功不凡,轻功亦是极好的。只不一会儿,一圈就转下来,停到赵玄三人面前,抱怨道:“什么啊,一个人都没有。不好玩,不好玩!我们还是回去吧。”
赵玄没有理他,径自走向左手边第一个石室。只见正面是块打磨光滑的大石壁,火光一照,壁上刻得有图有字。字写的是一句“赵客缦胡缨”,图画的则是个青年书生,左手执扇,右手飞掌,神态甚是优雅潇洒。
“这是一篇武学功法!”跟在他身后进来的李志常惊声叫道。
门外,正拉着黄蓉吵闹要回去的周伯通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周伯通之前只是匆匆一看,只在意石室内有没有人,并没有注意石壁上竟有图文。这时一听里面竟然有武林秘籍,顿时窜了进来,两眼放光的看着图文。
他本就痴迷武学,如今更是一代武学宗师,只看了两眼,便忍不住击掌而赞道:“这图中人儒雅风流,所用掌法,似乎取阴柔之象。但在我看来,似乎又须从威猛刚硬处着手,如此阴柔为体、阳刚为用,掌法才能大成。小师弟,你说我说的对也不对?”
赵玄收回目光,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跟在最后进来的黄蓉却忽然道:“如何为‘体’?如何为‘用’?要我看,这掌法说的是左阴右阳。这‘赵客缦胡缨’一句中的‘赵客’,指的乃是燕赵中悲歌慷慨的豪杰之士。可你们看图中之人,哪一点称得起‘赵客’?再说那‘缦胡缨’,左思魏者赋云:‘缦胡之缨。注:铣曰,缦胡,武士缨名。’这是一种武士所戴之缨,可以粗陋,也可精致。是以掌法亦然……”却是从诗句中解析掌法。
当下周伯通以图画、黄蓉以文字,互相辩驳。周伯通是靠着多年修得的武学根基为根本,而黄蓉却是以多年学来的诗文经义为根本。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竟然谁也说不过谁,谁也难以占到上风。
赵玄没有理会两人的辩论,直接转身,信步走到第二间石室。
只见石室壁上书“吴钩霜雪明”五字,旁边依然画着个青年书生,可却不再使掌,而是改为用剑。
这时李志常、黄蓉、周伯通三人也相继跟了进来。黄蓉、周伯通再次辩论,这回竟然连李志常都加了进去。
依然是黄蓉以诗意引申经义,周伯通以武学根基引申武道。周伯通虽是一代宗师,但在剑道之上,李志常竟也不输毫分。三个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连说带比划,最后竟然衍生出三种不一样的剑法。
赵玄依然没有加入三人的讨论,再次迈向下一个石室。
他一个石室接着一个石室,一连走到第二十四个石室,其内所书文字,正好是一首李白的《侠客行》。而文字旁边的青年书生图画,则包涵了掌法、剑法、轻功、内功、拳法等等所有武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而唯独最后一间石室的“白首太玄经”旁边,没有了青年书生图谱,却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竟然是古蝌蚪文。
赵玄这时哪还不知道自己撞了大运,很明显眼下这个孤岛应该是《侠客行》中的侠客岛。而壁上的武学,分明就是《太玄经》!
天道难道吃错药了?绝世武功往手里送?或者说……原著中黄蓉等人流落的就是这个岛,只是他们没细找,不然也能得到《太玄经》?
赵玄想到这里,突然又想到李志常之前说的白衣人,觉得事情应该没有那么简单:以笑傲江湖的经验来看,眼下天道应该搞出一个“变数”来维持剧情,替代欧阳锋。
难道那白衣人就是变数?
就在他沉吟的时候,李志常三人结伴而来。见了满壁的蝌蚪文,三人都是苦着脸。黄蓉小声嘀咕道:“要事爹爹在就好了,他应该能认得。”转头见赵玄盯着墙壁发呆,还以为他在认真研究,不禁问道:“臭道士,难道你还会蝌蚪文?”
第九十九章 青莲剑典一出世()
黄蓉话刚问完,赵玄还没有开口,李志常已傲然道:“师叔祖深研佛经道典,连域外梵文都认得,怎么会不认得蝌蚪文?那蝌蚪文虽是上古之物,但在魏晋之时依然应用。我道家典籍多用其记载。如今我全真教内,还有几部师叔祖翻译的经书咧!”
黄蓉惊讶的望向赵玄,道:“他说的都是真的?”
赵玄笑笑道:“算是吧,闲极无聊的时候研究了研究。”
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有心研究下,认识几个蝌蚪文实在算不上什么。
黄蓉则表现的有几分震惊,不过还是反应过来,问道:“那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太玄经!”赵玄面对着石壁,悠悠地道。
太玄经?黄蓉皱起了眉头,迟疑道:“是扬雄的那篇太玄经?”
扬雄所撰太玄经也称《扬子太玄经》,简称《太玄》、《玄经》。其中“玄”字意为玄奥。源出《老子》的“玄之又玄”。故太玄经以“玄”为中心思想,揉合儒、道、阴阳三家思想,成为儒家、道家及阴阳家之混合体。
可以之前二十三座石室的情况来看,这里刻得不应该是武功秘籍么?刻一部普通经书做什么!
这一点不仅黄蓉想不明白,李志常、周伯通亦是不明其意,疑惑的望着赵玄。
面对大家求解的眼神,赵玄笑了笑,手指石壁道:“这篇‘太玄经’虽是蝌蚪文,但又并不是真正的蝌蚪文,只不过是一些经脉穴道的线路方位而已。你们看这第一句,‘驯乎玄,浑行无穷正象天’,每一个笔画都是逆向而推,与正统蝌蚪文的笔画相反。再看这每一个‘蝌蚪’,都是标注的一个个穴道。先是‘中注’再是‘太赫’,以此类推,这一篇《太玄经》写下来,正是一部极为高深的内功心法,比之九阴真经也不差毫分!”
“真的?”李志常等人都呆了一呆,再次凝神望去,果然见字迹的一笔一划似乎都变成了一条条蝌蚪,在壁上蠕蠕欲动。壁上所绘小蝌蚪成千成万,恍惚中,一个个都似在盘旋飞舞。三人看了良久,陡觉背心‘至阳穴’上内息一跳,不由得心头一震:这蝌蚪还真和内息有关!便都瞬间清醒过来。
赵玄笑道:“这下相信了吧?其实不仅这篇‘太玄经’,之前的那些图文亦是此理。你们跟我来……”说着走向第一间石室。
这时候他们已经围着石洞绕了一圈,第一间写着“赵客缦胡缨”的石室就在旁边。赵玄走进去之后,便指着壁上的青年书生,回头对跟进来的黄蓉三人问道:“可看出了什么?”
周伯通叫道:“师弟别卖棺材了,告诉我这武功怎么练!”他本就是武痴,这时候见猎心喜之下,将“卖关子”说成“卖棺材”,可见其内心焦急。
赵玄失笑道:“师兄怎么到老还是这么性急。”顿了顿,道:“你们看,这图中人身上衣摺、面容、扇子的线条,一笔笔皆是逆向而行,却又均有贯串之意。其实这些笔画与那些‘蝌蚪’相同,均是内力运行即出掌路线……”
众人抬眼望去,可不是怎的,这图形的笔法与世上书画大不相同,笔划顺逆皆颇异常法。寻常作画之人,每一笔都该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虽然勾挑是自下而上,曲撇是自右而左,然而均系斜行而非直笔。但这图形中笔画却是自下而上、自右向左的直笔其多,与画画笔意往往截然相反,拗拙非凡。莫说是他们,便是换作一个学写过几十天字的蒙童,也该知道这些画不对。
他们之前之所以没有发现,还是由于被图中武功所吸引,并没有钻研什么画法。
这时候经赵玄点明,一个个哪还不知道其中真意。周伯通是几人中最闲不住的,爱武成痴,迫不及待的便开始对照图形练了起来。
黄蓉忍不住道:“这套‘太玄经’究竟谁人所创?竟然将武功融入书法、绘画之中,而且其精奥高深之处,丝毫不下于当世一流武学。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
赵玄闻言没有立即开口,在《侠客行》原著之中,创制这套《太玄经》的人是一位震古烁今、不可企及的武学大宗师。只是借用了李白这首《侠客行》,来抒写他的神奇武功。可他似乎还记得,李白不仅是诗仙、酒仙,同时还是一位剑仙!
沉吟片刻,他忽然心中一动,脱口道:“这‘太玄经’恐怕不是一套,只有最后那句‘白首太玄经’石室内的武功才叫‘太玄经’,而其余的武功,另有其他名字!”
“你怎么知道?”黄蓉疑惑道。
赵玄闭上双眼,元神却在极速的运转。二十四间石室的图文在脑海中接连闪过,想到什么猜测就脱口说了出来:“其实这首‘侠客行’,每一句都是一套武功。其中看似毫无关联,但拳、剑、刀、掌、内功等,毫无重复。并且每一套武功的最后一招,与下一套武功的第一招都交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