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红警1895 >

第779章

红警1895-第779章

小说: 红警189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战列舰也都无法对地攻击了。”

    可是这个却马上让海军生气了,开始喷道:“不可能,这个飞机那么小,顶多也就是房十几二十个手雷罢了。这些手雷,面对那些海军战列舰厚重的装甲,能够算什么?我们海军才是最重要的,这些飞机的所谓手雷,对于海军战舰来说简直是不堪一击。这个世界上,能够击沉战列舰的也就是只有战列舰,别的武器都是不可能击沉战列舰的。这种飞机,如此微弱,甚至连滞空时间都顶多也就是二十分钟左右。这种飞机能够击沉战列舰,简直是笑话!”

    不过6军显然也都不甘示弱,说:“如果我们6军有了这种武器,那也都可以很大程度对海上进行攻击。而且如果飞机飞行足够远,那我们甚至可以对跨海轰炸,这样我们不是可以了吗?到时候,又不只是海军才能够出海作战,我们6军也可以!”

    “跨海轰炸?你脑子进了大粪吗?飞机怎么可能跨海轰炸?只有我们海军,才是一个能够全球进攻的兵种!”

    “哼,我就不信飞机以后还会这么差!”

    显然,这些6军是支持飞机的,他们目前还是支持飞机是有用的。当然,不管是6军还是海军,都没有把这个飞机当做可以组建一个独立军兵种的资格。其实飞机虽然被大家猜测是有用的,可是飞机并没有能证明自己战场上的价值。只有在一战时候,大规模空战的影响之下,在飞机可以对地攻击轰炸的情况下,这样空军才证明了自己的战场价值,才有资格成为一个独立的军兵种。

    当年海军不也是一个依附于6军的“水师”,而后来才独立成为了海军。而各国的空军最早往往也都是依附于6军或者是海军,甚至海6军分别组建立自己的航空兵。可是后来他们也都逐步证明了价值这才独立组建军兵种的。

    目前英国6军明显是希望借用这个飞机来作为和海军争夺利益的筹码,这个6军对于这个飞机展明显是有些居心不良了。他们不过是希望把这个飞机当做和海军争夺筹码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这个飞机目前表面上看起来可以对海攻击,甚至是可以跨海远征,这样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过,海军根本不相信,也都不愿意相信空军能进行全球打击。要知道这个时代只有海军才是真正的全球兵种,如果6军没有海军的帮助,根本无法进行远征。所以他们当然不愿意认为这个“6军航空兵”是一个能够全球打击的兵种。海军的人当然知道这个飞机是6军用来争夺利益的筹码,自然不愿意这么做。

    当然,这个时代的人,根本无法想象飞机能全球打击,甚至比起海军来说并不受到地形限制,不但可以对空对地,还可以对海。所以这个是全方位打击的,只要经过空中加油,那也都可以进行全球打击。

    不过目前这个海军和6军都是把这个飞机当做了6航而已,并没有当做独立军兵种。6军认为如果自己这个飞机能够让“6军”跨海打击,直接从空中打击,那也都可以提高6军的地位。甚至可以让他们6军再次有了和海军争锋的机会。而这个飞机的好处大家也都明白,能不受到任何地形限制。比如说6地和海洋,飞机可以自由自在的飞行,不受到6地地形不方便地面部队攻击的影响。而且也都不会像是海军那样无法对较深的地方的6地进行打击,毕竟海军的舰炮射程有限,一旦到了这个更深的6地,那还是要靠6军来打的。海军毕竟不可能让军舰上6地吧?

    所以这个空军让6军现了自己可以和这个海军争夺利益的筹码,甚至能够让6军再次复兴。当然,这个谁也都没有想到,6军还是把这个航空兵当做了“6军”,可是这个事实上已经是空军了,一旦一个兵种在战场上有了自己的价值贡献足够,那完全有资本自立一派了。(。)

第988章 航空热(下)() 
西方各国纷纷在议论这个飞机,不过大家对于这个飞机是否实用还是而有些军官认为这个是开天辟地的一个大明,认为这个足以改变军事历史,甚至改变人类历史。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这个是一个非常鸡肋的东西,完全一点价值都没有。甚至,那种认为飞机一点作用都没有的人,反而是占据了绝大多数。毕竟多年以来的惯性思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如果人类的惯性思维能够随便改变,那人类说不定早就走出银河系了。正因为惯性思维的非常顽固,让人的思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所以大家这才是让那些思想前的人被不断扯后腿的缘故。有多少天才倒在了这个惯性思维上面?有的是自己所处的利益阶级让他们不得不反对,当然也有不少人确实是因为过去的惯性思维所影响了。当然,这两者也有可能是相辅相成的,不一定是单独存在的,毕竟阶级决定立场和思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是有道理的。

    不过正当西方各国对于这个飞机是否实用的讨论过程中,王国瑞却在对那些装备部门的军官却非常都不高兴。

    “你们这个是干什么?怎么事先不和我说一声?这个飞机怎么那么快也就弄出来了?而且,用来庆祝我儿女百日可以,可是怎么弄出这么大动静,居然空中表演也都出来了?耍帅啊!这个飞机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如果这么早暴露出来了,那我们恐怕也都很难能够有保密了。你们这么搞,那是在让全世界都知道有飞机这个东西,到时候我们怎么办?那个时候,我们领先的优势会被大大缩短,这样有用吗?”王国瑞有些生气的说道。

    不过,马上有一名装备部的少将却说:“皇上,这个其实是我们装备部的军官一致认可的,他们认为这个飞机其实和普通武器并不一样。我们目前飞机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我们的研究飞行的人已经是没有太多进步了。他们的思维已经严重枯竭,很难有什么新的展了。目前能够弄到这个滞空二十五分钟左右,能够载重一个人和大概二十斤以内的货物,那已经是非常到达了他们的极限了。如果继续这么保密下去,那我们恐怕短时间之内也都没有什么进展。甚至我们的飞行员不过是十几人,这十几个人,也都无法能给飞机提供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建议。所以,我们这样短时间之内无法有快的进步。”

    “与其这样,不如我们借用天下万民的智慧,一起加这个飞机展。这个飞机其实我们认为未来不光是军队的使用,甚至普通百姓也都可以使用的。而且这个飞机如果光是我们军队的人在设计,我恐怕会陷入惯性思维当中,无法能够开阔思维。尤其是我们的专家,还有我们的军人,我们往往会陷入自己所学的影响当中,无法真正的想到更实用的地方。”

    “所以,为了防止我们的隧道视野,我们认为可以开放给更多行业更多出身和教育都不同的人,让他们从多方面来一起参与开阔思维,然后可以更加完善这些设计。”

    王国瑞听了这些装备部门的人的话,也都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因为其实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些装备部门的这个解释倒也是说得通。他提到了一个名词叫做“隧道视野”,这个隧道视野其实也就是好比一个人在一个隧道里面,往往只能够看到前方的亮光,还有身后的那个亮光。可是却无法从隧道两旁的那些墙壁或者是山体里面看到外面的情况。

    这个隧道视野和坐井观天有些相似,可是也不完全是一样的。坐井观天往往是形容那些无知者的做法,可是这个隧道视野却并不是完全是“无知”的意思。这个隧道视野其实也就是形容一个人在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区域里面,往往看到的方面不太大,无法看到更远大的世界。其实这个隧道视野很多,比如说长期在某一个部门任职,很可能会让他的视野也都会局限在这个行业或者是和这个行业有关的事情方面,一旦到了别的岗位,那也许就完全无法适应。就好比军队里面有些人长期在后勤部门任职,往往造成不了解前线的事情了,最后后勤和前线无法有效对接,这样出问题是必然的。

    这种情况还有很多,长期在某一个部门,或者长期研究某一种学问,也都会有这种情况。还有一种也就是长期在地方任职,这样视野往往局限于地方,无法把自己的目光投放到全国,这个也就是很多地方官员常有的现象,这样也就是为什么要加强地方和中央部门官员之间交流的原因,避免这种隧道视野。

    也许很多人强调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并且说什么内行领导内行才是最好的。可是事实上有些真正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是明白一个道理,不怕外行管理内行,最怕的也就是内行管理内行。太过于内行的人往往管理不好这个太过于内行的事情,这样其实也就是一个隧道视野的问题。太过于深入了,这样反而让他一叶障目,无法看到更远大的天下,无法有效的把这个行业所需要的东西去和别的行业进行对接,很容易出现各环节脱节了。

    甚至后世美**队也都请一些科幻和军事电影的导演编剧去帮助军队演习,甚至当做参谋。这个其实也就是害怕隧道视野造成的具现,让那些天马行空的编剧导演来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太过于内行的隧道视野。其实很多时候往往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却比起一个太过于内行的人的惯性思维更有用。

    这个世界上很多科技明促进,往往反而不是由太过于专业的人去“倡”的。明飞机的莱特兄弟其实是自行车修理工,甚至西方明播种机的人是音乐家,恐怕当年明手风琴的那个西方音乐家做梦也都没有想到,自己的手风琴原理居然会被用在了播种机上面。这个也就是渠道视野带来的重大缺陷,无法互相的从不同行业去对接应用。也许有些技术是很多行业通用的,可是因为某些人太过于内行了,造成了视野不够广泛,最后反而被扼杀了更多的利用渠道。

    这种例子数不胜数,也许很多科技明具体真正使用出来的是专业人士,把他从理念变成实际应用的东西,是专业人士来进行的。可是那个提出这个“金点子”的人,却很多都不是本行业的专业人士,只是那个行业的人听到了这个“非专业”的人的奇思妙想这才会开始研究。这种例子很多很多,如果没有外行人一个奇思妙想,也许内行人想破脑袋也都无法联想到这方面,这个其实何尝不是一种太过于内行的悲哀呢?

    “你们认为你们关于飞机的研究能力已经见底了吗?”王国瑞问道。

    那个装备部的官员惭愧的说:“臣惭愧,确实如此,不然我们也都不会出此下策啊!”

    王国瑞想了想,没有开口骂他了。这个听起来十分简单,可是却也不得不说是一个无奈的现象。中国目前的人才基础太差了,目前中国的科技人才太少,甚至门类都很不齐全。这种人才的缺乏可以说多年以来积累下来的,不是说补充也就补充的。一个健康的现代国家,社会职业分工已经给非常广泛。社会分工是一种促进进步的重要方式,而社会分工却同时也要有足够的人才体系。

    目前中国的人才往往是军事人才不缺,可是科技人才却比较窄小。科技方面的人才往往集中在机械,技工,还有一些和军事有关的项目方面。而这些人才往往还不够细分,所以他们所从事的行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