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普济方-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脏未平。以所胜平之。火能平金而泄肺者。此之谓也。近代钱氏泻黄散中独用防风。比之
余药过于两倍者。以防风辛温令于土中泻金不助湿者也。经云。从前来者为实邪。谓子能令
母实。实则泻其子。此之谓以所胜者平之也。古人有云。牵牛不可耽嗜。则脱人元气。经云
。秋不食姜。令人泻气。故夏月食姜不禁。为气正王之时。夏宜以汗散火。令其以汗出越其
热。故秋月则禁之。朱晦庵语录中有戒秋食姜。则夭人天命。戒之深也。姜尚如此。况牵牛
乎
能
在下焦。是血分中气病。不可用辛辣气药。泻上焦太阴之气故也。
仲景尚不敢轻用如此。世医一概用之可乎。
卷五方脉药性总论
六经药性
属性:防风甘纯阳。太阳经本药。身。去上风。梢。去下风。与干姜、藜芦、白蔹、芫花相反。
芎辛纯阳。少阳经本药。治头眩头痛。细辛辛纯阳。主少阴。苦头痛。白芷辛纯阳。阳明
经本药。兼治太阳阳明头痛。黄芩苦阴中微阳。酒炒上颈。主上部积血。东垣曰。泄肺火而
解肌热。肺苦气逆。急食苦以泄之。甘草、生甘平、炙甘温纯阳。补血养胃。梢。去肾经之
痛。与远志、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相反。当归甘辛阳中微阴。头。破血。身。行血。尾
。止血。治上酒浸。治下酒洗。糖色能润肠。与蒲黄、海藻相反。连翘苦辛阴中微阳。诸客
热非此不能除。又治手足少阳。疮 痈肿。黄连苦纯阳。泄心火。心下痞。酒炒酒浸上颈以
上。与芫花菊花僵蚕款冬花相反。苍术甘苦阳中微阴。诸肿湿非此不能除。足阳明太阴药。
能健胃安脾。羌活甘苦纯阳。太阳颈头痛。诸骨节疼痛。非此不能除。亦能温胆。太阳风
药也。白术、苦甘温阳中微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利腰脐间血。与苍术同用。海云。
苍白有止发之异。生地黄、甘寒阴中微阳。凉血。补血不足。治颈以上酒浸。恶贝母。与芜
荑相反。白芍药甘酸阴中之阳。白补赤散。泻肝补脾胃。酒浸行经。止中部腹痛。与石斛硝
石相反。人参甘苦阳中微阴。养血。补胃气泻心火。喘嗽勿用之。短气用之。与藜芦相反。
柴胡苦阴中之阳。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与皂荚藜芦相反。少阳厥阴行经药
也。黄 甘纯阳。益胃气。去肌热。止自汗。诸痛用之。与鳖甲相反。葛根甘纯阳。止渴升
阳。解酒毒。阳明经之本药也。泽泻咸阴中微阳。渗泄。止渴。泄伏水。升麻、甘苦阳中微
阴。主脾胃。解肌肉间热。脾痹非升麻稍不能除。手足阳明伤风。引用之的药也。半夏苦辛
阴中之阳。除痰涎。胸中寒痰。治太阳痰厥头痛。与羊血鳖甲皂荚雄黄相反。桔梗辛苦阳中
之阴。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为舟楫之剂。与草龙胆相反。蔓荆子苦辛阴中之阳。凉
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与石膏相反。枳壳苦酸阴中微阳。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枳
实苦酸纯阴。去胃中湿热。消心下痛痞。浓朴苦阴中之阳。去腹胀。浓肠胃。栀子苦纯阴。
去心中懊 躁烦。橘皮苦辛阴中之阳。利肺气。有白则补。无则泻脾。活络治哕。五味子酸
阴中微阳。治嗽。补真气。与葳蕤、乌头相反。知母苦阴中微阳。凉肾经本药。上颈行经用
酒炒。干姜辛纯阳。经曰。寒淫所盛。以辛散之。见火后稍苦。故止而不走也。麻黄苦甘阴
中之阳。泄卫中实。去荣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入手太阴。 本苦辛阳中微阴。太阳经本
药。治巅顶脑痛。齿痛。与葙子相反。地榆甘酸苦阳中之阴。微补。治下部有血。与麦门冬
相反。大黄苦纯阴。热淫所盛。以苦泄之。酒浸入太阳经。酒洗入阳明经。其余经不用酒。
其性走而不守。独活甘苦阴中之阳。头眩目晕。非此不能除。足少阴经药。吴茱萸辛阳中微
阴。温中下气。腹痛温胃。与丹参硝石五石英相反。郁李仁苦辛阴中之阳。破血润燥。豉苦
咸纯阴。去心中懊 。伤寒头痛烦躁。黄柏苦辛阴中之阳。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
力。防己辛苦阳中之阴。泄湿气。与细辛相反。川乌头辛纯阳。去寒湿风痹血痹。行经。与
半夏、栝蒌相反。与附子相同。瞿麦辛阳中微阴。利小便为君。黍粘子辛纯阳。润肺散气、
主风毒肿利咽膈。白豆蔻辛纯阳。散肺中滞气。主积冷。止吐逆反胃。消谷进饮食。麦门冬
甘阳中微阴。治肺中伏火。生脉保神。强阴益精。与苦参相反。茯苓甘淡纯阳。渗泄止渴。
伐肾邪。小便多则能止之。涩则能利之。白入辛壬癸。赤入丙。与白蔹地榆相反。熟地黄甘
苦阴中微阳。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忌萝卜。阿胶甘纯阴。补虚安胎止痛。苏木甘
咸阳中之阴。破死血及血胀欲死者。猪苓甘苦阳中之阴。渗泄止渴。又治淋肿。肉桂甘苦纯
阳。太阳本药。去胃中风药。秋冬下部腹冷。非此不能除之。汤液发汗。用桂枝。补肾内
用肉桂。忌生葱。草龙胆苦纯阳。泻肝热止眼睛疼。酒浸上行。木香辛纯阳。和胃气。疗中
下焦气结滞刺痛。须用槟榔为使。石膏辛甘阴中之阳。止阳明头痛。止消渴中暑潮热。甘遂
甘纯阳。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与甘草相反。天南星苦与半夏同。金铃子酸苦阴中之阳。心
暴痛非此不能除。神曲辛纯阳。益胃气。红蓝花苦阴中微阳。入心养血。又治血运恶血不尽
绞痛。地骨皮苦纯阴。凉骨热。酒浸解骨蒸。非此不能除。栝蒌根苦纯阴。心中苦渴。非此
不能除。与干姜牛膝相反。秦艽苦阴中微阳。治阳明经风湿痹。仍治口疮毒。通草甘纯阳。
泻肺利小便、通阴窍涩。牡丹皮苦辛阴中微阳。凉骨蒸。又治肠胃积血衄血吐血。手厥阴足
少阴药。治无汗骨蒸也。地骨皮苦手少阳足少阴药治有汗骨蒸也。琥珀甘纯阳。利小便。清
肺火。消瘀血。安魂魄。姜黄辛。牡蛎酸 痞积。又治带下。温疟。疮肿。为软坚收涩之剂。
梧桐泪咸瘰 非此不能除。草豆蔻辛纯阳。益脾胃去寒。又治寒心胃痛。巴豆辛纯阳。去胃
中湿。破症瘕结聚。斩关夺门之将。不可轻用。茯神甘纯阳。风眩心虚、非此不能除。蜀葵
花咸阴中微阳。治带下。赤治赤。白治白。槟榔辛纯阳。破气滞。泄胸中至高之气。苦参辛
纯阳。气沉去湿。与菟丝子相反。藿香甘苦纯阳微阴。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
霍乱。青皮苦辛酸阴中之阳。主气滞破积结。少阳经下药也。陈皮治高。青皮治低。甘菊花
苦纯阴。养目血。茵陈蒿苦甘阴中微阳。治伤寒散黄。丁香辛纯阳。去胃中之实。治肾气奔
豚痛。大枣甘纯阳。温胃。天门冬甘苦阳中之阴。保肺气。治血热侵肺。上喘气促。生姜辛
纯阳。益脾胃散风寒。郁金辛苦阴中微阳。凉心。京三棱苦甘阴中之阳。破气泻真气。主老
痹。瘕气结块。血脉不通。气虚不用。高良姜辛纯阳。温通脾胃。款冬花辛纯阳。温脾止嗽
。香附子甘苦阳中之阴。快气。黑附子辛纯阳。治脾中大实。肾中寒甚。通行诸经。与防风
相反。白芨苦甘阳中之阴。止肺涩。白蔹同。蜀漆辛纯阳。破血。射干苦甘阳中之阴。去胃
中痈疮。威灵仙甘纯阳。去风去大肠之风。通十二经络。马兜铃苦阴中微阳。利小便。主肺
热。安肺气。补肺。灯草甘纯阳。利小便。葫芦巴苦纯阳。治元气虚冷、及肾虚冷。白附子
辛苦纯阳。温中。血痹行药力。主中风失音、乃行而不止者也。槐花苦纯阴。凉大肠之热。
槐实苦同上。沉香甘纯阳。补肾。又能去恶气调中。东垣曰。能养诸气。上而治天。下而及
泉。与药为使。檀香甘苦阳中微阴。主心腹霍乱中恶。引胃气上升进食。乳香甘纯阳。定惊
止痛。川楝子甘纯阳。入心。主上下部腹痛。竹叶苦甘阴中微阳。凉心经。山茱萸酸阴中之
阳。温肝。又能强阴益精。经云。滑则气脱。涩则可以收之。山茱萸之涩以收其滑。蜀椒辛
纯阳。明目。又温中止精泄。朱砂苦纯阴。凉心热非此不能除。龙骨、甘纯阳。固大肠脱。
赤石脂甘咸阳中之阴。固脱。白石脂同。芎 辛纯阳。散诸经之风。茜根苦阴中微阳。去诸
死血。艾叶苦阴中之阳。温胃。王不留行苦甘阳中之阴。导引利、主治疮疡。
苦寒以为君。 黄芩(去心) 黄连(去须) 黄柏(去皮) 知母(去须) 生地黄 但
用酒
洗过
甘寒以为佐。黄 人参 甘草
大辛以解结为臣。(结者散也) 连翘 当归(去芦) 本
通经以为使。(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腹走手、)
足太阳膀胱经。 羌活 本
足少阳胆经。 柴胡
足阳明胃经。 升麻 葛根 白芷
足太阴脾经。 芍药(白者补赤破血)
足少阴肾经。 独活 桂
足厥阴肝经。 柴胡
手太阳小肠经。 羌活 本
手少阳三焦经。 柴胡
手阳明大肠经。 白芷
手太阴肺经。 白芷 升麻(葱白亦能走经)
手少阴心经。 独活。
手厥阴心包经。 柴胡
辛温和血去恶血。 当归梢 苏木 红花 牡丹皮(专治胃流血凝血)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春。防风 升麻 夏。黄芩 知母 白芍药 秋。泽泻 茯苓 冬。
桂 桂枝
补胃实胃进饮食。 橘皮 人参 甘草
内实内热者。黄芩 黄柏 知母
表虚表寒者。 黄 人参 桂枝(内发在外)
气虚气弱者。 陈皮 黄 人参(入脾)
气实气结者。 青皮 浓朴 木香 沉香
血虚者。 生地黄 当归身
血实恶血积聚者。 当归梢 苏木 红花
散阴疮之结聚排脓者。 肉桂。入心引血化汗化脓。
出疮毒消疮肿。 黍粘子(用半生半熟解表里。一名大力子。牛蒡子。恶实子。)
疮出膈以上须用。 防风上节 羌活 桔梗(此一味为舟楫。使诸药不能下沉。)
疮出身中以下。 须用酒水各半盏煎。
疮出坚而不溃者。 昆布 王瓜根 广术 京三棱
疮痛甚者加用。 黄芩 黄连 黄柏 知母
上二经中。但有疮皆血结气聚。必用连翘
疮发而渴者。 加葛根
疮出而呕吐者。 半夏 姜屑
疮出而渴闷者。 黄连
疮出而饮水者。 泽泻 茯苓
疮出而大便不通者。 煨大黄
大便结燥而难得者。 桃仁 麻子仁 郁李仁
中焦有疮。须用 黄连(酒洗)
下焦有疮。须用 黄柏 知母 防风(俱酒洗)
先有燥热而病疮者。盖肾水受邪。当补肾水之不足。用 黄柏 知母
因酒过多疮者。当除膀胱留热。用 泽泻 防风尾
泻肾火补下焦元气。 生甘草梢子
补三焦元气。调和诸药。共力成功者。 炙甘草
马刀挟瘿。须用 昆布 王瓜根 草龙胆
马刀未破而坚者。须用 广术 京三棱
地之湿气。湿寒伤之。外郁壅络不行。外有大寒湿之邪。而内必生大热。当以辛温之药、
及
病在上为天。制度宜酒炒酒洗。煎药宜武宜清。服之宜缓饮。
病在下为地。煎药宜文宜浓。服之宜急饮。
去咽嗌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不可奇。下不可偶。
补上治上缓。缓者气味薄。能达其表。剂小服而频。食后。使气味能达表。达表。上。
故曰
肺。气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