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顾松园医镜 >

第47章

-顾松园医镜-第47章

小说: -顾松园医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症而理之。方书论反胃,虽有属寒之条,然卒少见。必如《金匮》所云∶脾伤则食不磨,朝食暮吐,暮 
食朝吐,宿谷不化者,正合《内经》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王太仆谓食久反出,是无火也之说,又必小便 
清白为据,方可议投理中、八味之属。若不审辨,而概投香燥热药,适以速其亡也,可不慎诸。 
x参乳利嗝汤x〔自制。〕嗝症主此加减。 
人参〔补气,二、三钱。〕人乳〔养血,一杯,或用牛乳。〕麦冬〔润燥,五钱。〕 
芦根汁〔降火。〕竹沥〔消痰,各一钱。〕郁金〔开郁,一钱。〕苏子〔三钱炒研。〕 
橘红〔一钱。〕枇杷叶〔顺气。去毛、姜汁炙,四大片。〕白芍〔敛逆气,安脾胃。三钱,酒 
妙。〕山楂〔行结气,消滞血,三钱。〕 
此方补气、养血、润燥为主,佐以降火消痰,开郁顺气之剂,虚者宜之。 
x再造丹x 嗝病不治之症,亦能挽回奏效。 
川黄连〔二两,先同金银各二两,煎浓汁三碗。〕大田螺〔五十个,仰摆盘内,以黄连汁 
挑点螺眼上,顷刻化成水,将绢滤收,同黄连、金银器煎至碗半。〕入煎萝卜子汁〔半碗,煎至碗 
半。〕入菲菜汁〔半碗,煎至碗半。〕入侧柏叶汁〔半碗,煎至碗半。〕入梨汁〔一碗, 
煎至碗半。〕入竹沥〔一碗,煎至碗半。〕入童便〔一碗,煎至碗半,取出金银器。〕入人 
乳〔二碗,煎至一碗。〕入羊乳〔二碗,煎至一碗。〕入牛乳〔二碗,微火煎至成膏,取膏 
入瓷罐内,封口埋土内一夜,以去火气,每用一酒杯,白汤下。极重者三服全愈,如汤水不能进者,将 
膏挑置舌上,随津咽下,遂能饮食,只可食糜粥,一月后方可用饭。〕 
昔人治反胃症愈后,只用人参〔五钱。〕陈皮〔一钱。〕黄米〔一两。〕作汤细啜,旬日后,方与 
粥,恐仓廪未固,复致败坏耳。 
此方清火消痰,祛瘀滋阴,养血润燥之剂,得之何氏家传效方,称其能回垂绝之症,以再造名之。 
x六味地黄汤x〔见虚劳。〕治阴虚嗝症。 
六味合竹如汤,加人乳 蔗浆 梨汁 青铅之属。〔癸水之精,色黑通肾,镇坠之剂。〕 
此壮水、滋阴、润燥,求本之治也。《医贯》云∶经言三 
阳结谓之嗝。三阳者,大、小肠,膀胱也。大、小肠主津液,膀胱藏津液,三阳热结,则津液燥竭,气 
亦耗损,以致前后闭塞,下既不通,必反于上,直犯清空,上冲吸门喉咽,所以噎塞不下,纵稍能入, 
反引动胃中之火,终必胃反而出也。然三阳之所以致结热,多由肾水干枯之故。盖肾主五液,司二便, 
肾合膀胱也。此症男子年高色欲者常患之。老人天癸已竭,只有孤阳,当以养阴为主。褚氏所谓上病 
疗下,须用六味丸料,大剂煎饮,久服可挽于十中、之一、二,又须宜远房帏,薄滋味也。若曰温胃, 
胃本不寒。若用开郁香燥之品,适以助火。若下承气,苦寒损胃则津液愈竭。无如补阴,则焰光自灭, 
世俗不明,余特详揭。 
x大黄 虫丸x〔见虚劳。〕治胃脘停瘀成嗝,食下作痛。 
宜去甘草。可用韭汁泛丸,一方用韭汁〔消瘀。〕牛乳〔养血润燥,〕二味和匀服。〔胃弱者勿用。〕 
x旋复代赭汤x 治积饮成嗝,肥人宜之,并治呃逆。 
旋复花〔味咸润下,能祛痰饮,一、二钱。煎成绢滤清服。〕代赭石〔性重坠下,能镇 
逆气, 研细末,调服钱许。〕半夏〔治饮止呕,一、二钱。〕生姜汁〔开痰止呕,二、 
三小匙。〕人参〔壮胃止呕。〕可加白蜜合参、半即大半夏汤。〕原方有甘、枣。〔呕家忌甘,去之。〕 
x人参利嗝丸x〔自定义。〕治脾胃食滞成嗝,痞满不利,大便 
燥结。 
人参 白芍〔恐承气太峻,故用参,芍以监之。〕大黄〔通结,九制。〕枳实 浓朴 
槟榔〔破滞,各等分。〕沉香〔降气减半。〕〔水泛为丸,每服钱许。白汤送下,一日三服。〕 
x沉香降气散x〔见喘门。〕治气滞成嗝。 
宜加甘蔗浆 芦根汁 梨汁 羚羊角〔降气逆,治噎塞。〕之属。 
x竹茹汤x〔见伤寒。〕治胃中积热成嗝。 
宜加黄连〔姜汁炒。〕大田螺汁〔皆至寒清胃,数大匙。〕童便〔恐有瘀凝,童便能降火 
而行瘀。〕竹沥〔恐有痰滞,竹沥能除热而逐痰,各一杯。〕加金银器同煎。〔镇安逆气。〕 
x槟黄丸 万应丸x〔俱见胃脘痛。〕治虫积成嗝。 
此七方嗝症之属实者,随其所因,选而用之。 
脉紧而涩难治。〔见贼克之脉也。〕年满六旬者难治。〔禀浓善守禁忌,尊信医药亦有生者。〕粪 
如羊屎者不治。〔肠干小而不宽大者。〕口吐白沫者不治,皮肉干枯者不治。胸腹嘈痛、如刀割者死。 



卷九·御集嗝

举例

属性:一 一人年二十五岁,以鼓盆之戚,悲衰过度,不能食饭,及十余日,粥亦不能食,随食随吐, 
二便闭塞,脉按有力。士材以酒蒸大黄加桃仁、当归、砂仁、陈皮以蜜 
丸与服。凡五服而下燥屎干血甚多,病若失矣,数日之间,能食倍常。 
二 一人饮食辄吐,或兼酸水,或兼苦水,心胁作痛。余曰∶此是木郁火郁之症。遵赵氏治法, 
用黄连少加吴茱萸,煎汤细细呷之,服加味逍遥散果效。愈后以六味加减调理之。 
三 一妇忧怒之余,辄得噎,胸中隐隐痛。士材诊之曰∶脉紧且滑,痰在上脘,用二陈汤加竹沥、 
姜汁,四剂病尚不减。改大半夏汤,半夏五钱,人参、白蜜各三钱,甘润水煎服。四帖胸痛乃止,又四 
帖而噎减,至二十剂而安。此湿痰满中,非半夏不治,若泥为燥,而以他药代之,岂能愈乎?惟痰 
不盛,形不肥者,不宜与服也。 
四 一妇患嗝症,因怒、因劳即发。发时必在黄昏,既痛且吐,先吐清涎,以及午食,乃及早食, 
吐尽得安。日日如是,百药不效。景岳诊之,脉弦而大。曰∶此经所谓下嗝症也。弦为中虚,大为阴不 
足,因命门气衰,则食至下焦,不能传化,故直至日夕阳衰之时,逆而还出耳。乃用八味、参、杞之 
属,大补阴中之阳,随手而愈。乃嘱其加意慎重,调至年余始愈。 



卷九·御集

呕吐

属性:呕者,有声有物;吐者,有物无声;有声无物,则为干呕;泛泛欲吐,则为恶心,东垣俱以属之 
脾胃,诚为至论。经言足太阴病,食则呕。又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则知胃为呕吐之总司, 
乃脾失健运之常为本也。然所致之因不一。如经言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又言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此 
因热之所致也。又言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此因寒之所致也。又言肝所生病,胸满呕 
逆。又言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名曰胆呕。此二条,乃木邪乘胃上逆之所致。又言诸阳气 
浮无所根据,从而呕者,此肾阴虚而孤阳上浮之所致。又《金匮》论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 
饮故也。此属痰饮之呕吐。洁古又有因气滞,因食积所致之呕吐。昔人云∶吐而诸药不效,必假镇重以 
坠之,吐而中气久虚,必借谷食以和之,详别其因,对症用药,不胶于一定之迹,方可应无穷之变耳。 
x竹茹汤x〔见伤寒。〕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宜此为主。 
可加石斛〔清胃除热,〕苏子〔降气除呕。〕茯苓〔导气平火。〕虚者加人参〔 
补胃气。〕白芍〔敛逆气。〕扁豆〔下气和中。〕如行镇重,加代赭石〔 末调服。〕 
x左金丸x〔见胁痛。〕经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又云∶肝所生病,为胸满呕逆。宜此为主。 
可加白芍 木瓜〔和胃制肝。〕苏子 茯苓 橘红枇杷叶之属。 
此二方皆挟热呕吐之良剂,投之辄效。以世人之病,因火热者甚多也。 
x橘红半夏汤x《金匮》云∶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痰饮故也。宜此为主。 
橘红〔下气清痰。〕半夏〔治饮止呕。〕生姜〔开痰止呕。〕可加茯苓。如痰饮而有 
火者,加黄连。〔姜汁炒。〕如呕吐因寒者,本方加砂仁、豆蔻。挟虚者再加人参。 
此因痰饮呕吐之剂,每见今人治呕,必用半夏,不知东垣云∶生姜止呕,但治表实气壅,若胃虚谷 
气不行,惟当补胃。仲淳谓呕吐若由火冲胃热,而不由寒湿痰壅者,切禁半夏,盖世人阴虚血少,津液不 
足者多,半夏辛温有毒,最损津液,故相宜者绝少也。 
x保和丸x〔见泄泻。〕 
此方因伤食呕吐者,主此加减。 
x沉香降气散x 
沉香 砂仁 苏子 橘红 枇杷叶 茯苓 麦冬〔皆下气降逆之品。〕挟热者加甘蔗浆 
芦根汁。 
此方因气滞呕吐者,可用之。 
呕吐大痛,色如青菜叶者死。 



卷九·御集

霍乱

属性:霍乱者,挥霍撩乱,起于仓卒,心腹大痛,呕吐泻痢,或憎寒壮热,头痛眩晕,先心痛,则先 
吐,先腹痛,则先泻,心腹俱痛,则吐泻交作。吐泻躁扰烦乱者,方为霍乱。不烦乱者,止名吐泻。经 
言∶岁土不及,风乃大行,民病霍乱。此脾弱肝强之所致也。又言∶土郁之发,民病霍乱。此郁极则 
发之所致也。又言∶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此湿 
伤之所致也。又言∶热至则身热霍乱。此火热之所致也。又言∶足太阴厥气上逆则霍乱。又言∶清浊 
相干,乱于肠胃,则为霍乱。此因厥气上逆,清浊不分,饮食不节之所致。《内经》所论致病之因 
如此。而张戴人则谓霍乱由风、湿、 三气合邪为病。盖脾湿、土为风木所克,郁则为热乃发, 
发则火上炎故吐,吐者, 也。脾湿下注故泻,泻者湿也。风鱼甚故转筋,转筋者,风也。是统内经 
风郁湿火合发为言。惟河间则专主火热,而谓三焦为水谷传化之道路,热气甚则传化失常而吐泻霍乱。 
火性躁动故也。俗只谓停食者,误也。转筋者,热气燥灼于筋,故筋挛而痛,并非寒也。巢氏论霍乱, 
谓由阴阳二气相干,乱于肠胃间,因遇饮食而变。是即《内经》厥气上逆之条也。考之《金匮》以呕 
吐而利,名曰霍乱。是专指内伤饮食之病。以发热恶寒,头疼身痛吐利为霍乱者,是兼表邪之所发。 
又以热多欲饮水者为热,寒多不用水,汗出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为寒。辨表里寒热分治,诸 
论不同。自余观之。霍乱每起于夏秋之间,皆由外受暑热,内伤饮食,郁遏正气,不得宣行,陡然而 
发者为多,纵冬月患之,亦由夏月伏暑所致,不可泥《金匮》有属寒之条,而遂投理中、四逆等剂。 
王宇泰云∶治霍乱当从《内经》随宜施治,不可执一。余谓凡病皆然,庶不致误。 
x加减桂苓甘露饮x 治中暑霍乱、齿燥、烦渴、小便短赤。 
石膏 滑石 寒水石〔清暑除热。吐泻则脾胃大伤,石膏寒水宜酌量用。〕茯苓〔止吐 
定泻。〕泽泻〔和水除湿。〕原方有桂枝〔嫌其辛热。〕白术〔嫌其闭气,为霍乱家所 
忌,并忌温补酸收。〕猪苓〔中暑必多汗,勿过利小便,故去之。〕宜加薄荷〔辛散外邪,开 
气通窍。〕石斛〔清胃除热,浓肠止泻。〕扁豆〔和中消暑,化清降浊。〕橘红〔和胃调 
脾,理气通滞。〕引用白扁豆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