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影像阅读 >

第6章

影像阅读-第6章

小说: 影像阅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始阅读时,你会觉得很放松,同时觉得自己的精神很集中。现在你已经进入流动的状态,作好阅读的准备了。

  可以进行下一个步骤了。



第四章(1)
更新时间:2009…9…29 17:14:09 字数:3717


  我们只能阅读已经懂得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人脑只能理解熟悉的结构。事前对一篇文章的认识越多,阅读就越简单。
  了解文章结构的快捷方式就是“预习”。有了预习之后,了解内容的速度就会顿时加快,所需时间只要几分钟,有时甚至几秒钟就够了。

  预习有三个阶段:

  一、调查文章。

  二、寻找关键语。

  三、重新检讨阅读方针(检讨是否需要阅读)。

  一、调查文章

  想想买下房子之后的情况。你要如何了解邻近的区域?

  以我和内人来说,首先是探查房子四周,步行到湖岸,在附近绕一圈,然后开车到邻近的小学,再进入市中心。接着,一边看地图一边寻找附近的闹市区和公园。

  换句话说,是从大致了解那个区域开始。

  当你在阅读书本或杂志时,也是要从翻阅全部的内容开始。像这样子先翻过一遍的动作,就称为“调查”。调查时可以了解到文章的结构,知道要以什么方式来阅读。而在翻阅时,要先注意以下的几个部分:

  ●书名和副标题

  ●封面或封底所写的文字

  ●目次

  ●著作的日期

  ●索引

  ●如果是书籍,要注意第一页和最后一页;如果是其他文章,就要注意章节的开头和最后的段落

  ●标题、小标题、粗体字

  ●图案、图表和说明

  ●摘要、结论、末尾的提问

  从以上的调查中所得到的信息会多得令你吃惊。有时光是在这个调查阶段,就能让你获得所有想知道的事情。

  我们在调查时可以了解文章的概要,在某种程度上预知即将阅读的内容,并知道重要的信息刊载在哪里。

  譬如技术性的入门书,通常有按部就班的步骤说明。而像陈述意见的报告书等文件,一般的模式是先点出问题、说明背景,然后才提出解决的方法。

  调查不需要花很多时间,简短的报导只要30秒,较长的文章或报告书也许要3分钟,一本书则花上5~8分钟就够了。如果用了更多时间,那就称不上“调查”了,你可能是在沿用旧方法阅读那篇文章。

  调查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够帮助记忆。调查时,你会整理看过的内容,轻易地在脑中组织它的结构。不管是什么内容,经过你积极地组织,就能够牢记不忘。

  二、找出关键语

  在阅读文章时,你是否曾有过某个词语忽然跃入眼前的经验?

  像这种跃入眼前的词语就是所谓的“关键语”。关键语会不断地重复,彰显出文章的中心要旨。

  找到关键语,就能顺利掌握文章的概要。在影像阅读和活化时,脑部会紧盯着关键语,注意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语,迅速了解内容,以达到阅读的目的。

  还有,关键语也会提高“好奇心”。“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用在这篇文章里?”好奇心像这样被提高之后,精神就会保持集中,阅读也会更有效率。

  要寻找关键语很容易,例如在第二章里,我常用到的“小学时被灌输的阅读法”、“形态转换”、“明确的目的”等词语,就是本书的关键语。

  像非小说类的书籍,大部分人都能轻易地找出关键语,可是像短篇小说、剧本、小说、诗等文学书籍,有时就很难发现关键语。小说类书籍的关键语通常是主角、地方或物品的名字。

  找出关键语的程序就好像要跳下水之前,先大致查看那池水一样。

  你可以试着每20页就翻开览阅一下,看有什么吸引你目光的词语。

  在封面、目录、标题中不断出现的词语,或是索引中页码出现最多的词语,都值得注意。那些都是找到关键语的重要指针。

  如果是报导文章,建议你在脑海中想出5~10个关键语;如果是书籍,不妨用手写下20~25个关键语。只要两分钟,应该就能找到。

  请你轻松地完成这个程序。

  与其刻意去想:“好,我要好好找一找!”不如抱着游戏的态度,这样会比较容易找到。

  三、重新检讨阅读方针

  预习的最后阶段是“重新检讨阅读方针”,以透过调查和寻找关键语所得到的信息为基础,询问自己以下的问题,自我检讨接下来的阅读方针。

  “这篇文章值得进一步阅读吗?”

  “我想要知道详细的内容吗?”

  “继续看下去能达到当初的目的吗?”

  “有必要重新设定阅读的目的吗?”

  你听说过“80/20定律”吗?其大概的内容是:依重要的程度列出形成结果的因素时,前面20%的因素就已经决定了其余80%的结果。这个定律也适用于文章的阅读。你现在想看的书籍或报导文章可以列入你前20%的重要部分吗?分辨出这一点对于你目标的达成是非常重要的。

  结束预习时,也许你会判断那本书或那篇文章“没有阅读的价值”。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社会,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因为没必要为不具价值的信息浪费时间。你大可把时间挪去做其他的事情。

  此外,预习之后,你也可能认为:“只要知道大概就可以了。”这也是个聪明的选择。即使你在预习后还想知道得更详细,也知道要翻到哪里去看。

  这就像是“拥有一套百科全书”,你不必记住每一卷的内容,只要知道需要时应该去查哪一卷就行了。

  阅读就像在超市购物

  我们的头脑擅长整理所吸取的信息,还有认识文章的结构。

  预习对这两方面都很有用,能帮助头脑整理文章的内容,认识文章的结构,找出主旨,然后全面地了解。

  只要预习几本书,你就会知道,达成阅读目的所需要的重要信息其实只占了整个文章的4%~11%。

  文章还没有被整理之前,就像新生儿初次看到世间的情景一样,充满了毫无关联的声音、景色和种种不同的感觉,一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形容的“喧嚣嘈杂的混乱”状态。

  预习的成功秘诀是:不深入阅读。

  在预习的过程中,你也许会禁不住想要照平常的方式继续看下去。如果眼睛产生想要看得更详细的征兆,你就要控制这种冲动,继续预习下去。

  我们要从花在阅读上的分秒时间上,得到最大限度的价值。过早详细阅读只会使你降低速度,忽略阅读目标,而看起与目的无关的段落或书页,如此将使你变得没有心情,觉得兴趣索然,甚至打起瞌睡来。

  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暂时抑制详读的欲望。有所抑制,自然会增强阅读的兴趣,因而也就会产生“我想多知道一些”、“我想去充实脑中形成的骨架”等需求。

  预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对信息的渴望。这种心情会让你专心去阅读文章、为了满足需求而活化整个头脑。

  阅读任何书刊都一定要先预习,否则你在阅读冗长或艰涩的文章时,就会像是为了买一个苹果而在超市的所有货物架上胡乱寻找一样。如果直接走向水果区选一个苹果,不就可以避免浪费时间了吗?

  阅读书本时也是一样,请你直接前往和你的目的最契合的地方。

  容易误踏的陷阱

  预习也可能潜藏着陷阱,因为初次预习时,会觉得好像和旧式的阅读法没有两样,因此当你很想知道那本书或报导的内容时,就花上二三十分钟沉迷在有兴趣的地方。请注意,不要受到这种诱惑,否则就不算是预习了。

  在意识层次上吸收的信息太多时,就会启动普通阅读法所用到的左脑记忆装置,以至无法联系到右脑所具有的巨大数据库。如此一来,即使进行了影像阅读,脑部也只能认知到预习时吸收的信息。

  影像阅读的初学者经常会搞错预习的方法,他们最典型的反应是:“我进行了影像阅读,却觉得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时如果问他们:“你们是怎么阅读的?”则会发现他们多半在预习时花了15分钟以上的时间。

  如果你在预习时花了太多时间,你所用的就是一般的阅读法。所以请你立刻停止,重新进行一分钟以内的短暂预习,目的只是要确定那篇文章是否值得阅读。即使是较长篇幅的报导或书本,也请缩短到一内钟以内,然后进行影像阅读,再接着“复习”的步骤。

  复习的方式和预习一样,先是“调查文章”、“找出关键语”,然后“检讨”,看看是否值得阅读下去。在影像阅读之后进行的步骤就是“复习”。

  你可以在预习之后再进行影像阅读,或者先使用影像阅读,然后才进行“复习”。

  教育心理学家温。文杰博士是《爱因斯坦要素——经验证过的提高智力的新方法》一书的作者,他重视复习甚于预习,因为他认为复习较能使右脑的高速信息处理系统保持在“启动的状态”。

  关于复习,将会在第六章详细说明。

  是要预习还是复习?

  虽然有些人和文杰博士一样,认为复习比较重要,但我还是建议你采行在影像阅读之前先预习的做法,因为这样能够使脑部作好信息的“接收准备”。

  预习可让脑部事先整理即将输入的信息,换句话说,可以事先准备“档案”,将等一下会取得的资料先行归类。尤是是小孩子,为了适当地引导未成熟的脑部,最好要先预习。

  影像阅读的初学者预习一本书需要花上5~8分钟,不过熟练之后,只需要1~3分钟就能够决定是否要继续其后的步骤。

  但是,还是有一些情况比较适合复习。像是陌生的学科、艺术之类的领域,着重创造性的书籍,或是有助于转换形态、增加新知识和技能的工具书等,都应该偏重复习,因为如此可预防意识上有所阻碍。不仅如此,复习也能加速活化。

  重点整理



第四章(2)
更新时间:2009…9…29 17:14:35 字数:1206


  你在本章学到的重点如下:
  ●预习能让头脑整理、分类即将吸收的信息,并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力。

  ●预习有三个步骤:“调查文章”、“找出关键语”、“重新检讨阅读方针”。

  ●调查就是大致看过整个文章,掌握文章的结构。

  ●关键语就是经常出现,而且会跃入眼帘、有分量的词语。

  ●重新检讨阅读方针就是判断想要看的文章是否真正符合自己的目的。

  ●花太多时间预习,就会只用到习惯一般阅读的左脑,因而很可能与右脑巨大的数据库切断联系。

  ●影像阅读的初学者可以用复习代替预习。尤其是在预习阶段就想了解全部内容的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完预习,然后着重影像阅读后的复习。

  请想想你这个星期要看哪些文章,想像你阅读那些文章的情形。只需要挪出一点时间来预习,你就能够很快接触到所需要的信息,而且因为你可以省去不必要的部分,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