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12-古今医彻 >

第3章

612-古今医彻-第3章

小说: 612-古今医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所居之府。而名为藏精系胞之物。三焦指分治之部。而名为出纳腐 
热之司。盖一以体名。一以用名。其体非脂非肉。白膜裹之在七节之旁。 
两肾之间。二系着脊。下通二肾。上通心肺。贯属于脑。为生命之原。相火 
之主。精气之府。人物皆有之。生人生物。皆由此出。胡桃仁颇类其壮。而 
外皮水汁皆青黑。能入北方。通命门。利三焦。愚按即胰脂也。联系脏腑。 
充周一身。皆藉此。 
谓胃承气汤 
大黄(六钱酒洗) 芒硝(四钱) 甘草(一钱) 
水煎。 
小承气汤 
大黄(四钱) 浓朴(二钱炒) 枳实(一钱炒) 
水煎。 
大承气汤 
大黄(五钱) 浓朴(二钱炒) 枳实(一钱炒) 芒硝(四钱) 
水煎。 

卷之一伤寒
阴证论
属性:阴寒一症。向谓寒邪直中。便尔四肢厥逆。阳气顿竭。身如被杖。腹中绞痛。 
下利清谷。脉微欲绝。急投四逆理中辈以温之。犹恐不及。窃思人之一身。 
有卫气营气。宗气元气。春升之气。水谷之气。种种护持。发源于三焦命门。 
以为生生之用者也。何寒邪一犯。辄尔深入至此。不知此非外中之寒。乃 
本身无火。命门真原。早已衰绝。即不受寒。而阴惨之象。已具于身中。偶或 
触之。而遂至是也。或以为阳气暴绝。或以为生冷内伤。或以为大寒侵犯。 
皆言其标而不言其本。所以仲景取方。止曰救里。意可知矣。况此症生气 
索然。变异顷刻。非姜桂参附。不足回垂绝之元阳。犹得借口于外中也哉。 
一少阴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 
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生附子一钱。炙甘草一 
钱。干姜一钱五分。温服。面赤。加葱。腹痛。加芍药。呕。加生姜。咽痛。加桔梗。 
利止脉不出。加人参。 
一伤寒已发汗。不解。反恶寒者。虚也。仲景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三钱。炮 
附子二钱补之。黄 建中汤。亦可用。 
一伤寒下后。又发其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症。脉 
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温之。 
一伤寒阴盛格阳。其人必躁热而不饮水。脉沉手足厥逆者。是此症也。孙 
兆用霹雳散。附子一枚。烧存性。为末。蜜水调服。节庵用回阳返本汤更 
胜。李东垣治冯翰林侄。阴盛格阳伤寒。面红目赤。烦渴引饮。脉来七八 
至。但按之则散。用姜附汤加人参投入。两服之。得汗而愈。此则神圣之妙也。 
一夹阴伤寒。先因欲事。后感寒邪。阳衰阴盛。六脉沉伏。小腹绞痛。四肢逆 
冷。呕吐清水。不假此药。无以回阳。人参炮姜各一两。生附子一枚。破作 
八片。水煎分服。脉出身温而愈。吴绶曰。附子乃阴症要药。凡伤寒传变 
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 
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阴症 
伤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已迟矣。且夹阴伤 
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健脉以益其元。佐以附子温经 
散寒。拾此不用。将何以救之。 
按阴寒之症。为害迅速。余所以详列之者。盖欲临是症者。加意焉而不 
敢忽也。 
通脉四逆汤 
四逆汤加甘草一倍 
干姜附子汤 
干姜(二钱) 附子(三钱) 
水煎服 
回阳反本汤 
熟附子 干姜 甘草 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 腊茶 陈皮 
面戴阳者。下虚也。加葱七茎。黄连少许。用澄清泥浆水煎。临服。入蜜五匙。顿冷冻饮料之。 
黄 建中汤 
黄 (蜜炙一钱五分) 芍药(二钱炒) 肉桂(一钱去皮) 甘草(五分炙) 
加姜枣水煎。去渣。入饧一大匙。煎一沸服。若大便溏利。或呕者。不用饧 
参附汤 
人参(半两)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分作三服。姜水煎。 

卷之一伤寒
阴虚论
属性:夫阴寒者。肾中之真火衰也。阴虚者。胃中之真水亏也。真火衰。则有寒而 
无热。真水亏。则有热而无寒。经曰。阴虚则发热是也。世或不察。见其发热。 
动曰伤寒。舛误悖谬。莫可言状。殊不知与伤寒二字。绝不相干。试诊其脉。 
则不紧而数。不实而虚。验其症。或头目眩晕。或引衣倦卧。或腰腿酸疼。或 
渴喜热饮。身虽热而未尝恶寒。不喜食而未尝胀满。询其因。非酒色过纵。 
必大劳大病后。不能谨欲。乃致此。急与六味地黄汤大剂饮之。则热退而 
病却矣。或畏寒口渴。则用七味汤。足冷脉弱。则与八味汤。或有畏其泥膈 
而不敢轻尝者。盖不知六味八味等汤。皆是肾经本药。直达下焦。使果阴 
虚。急借以益水补火。必不可缺。必不可缓之剂。更何疑之有。 
x治验x 
一人年五旬。得发热症。已曾服药七八日矣。比予诊之。脉来虚数。目赤唇 
焦。舌肿大无津。余曰。此肾阴水衰之候也。宜进地黄汤。彼家犹豫。复延 
医者曰。脉虚甚矣。乃所用药。则芩连栀粉清火之剂。余曰。若服此而津 
生。所不待言。服此而更甚。则非此药所能疗也。及服之愈甚。始信予言。 
遂进地黄汤一剂。觉少寐而舌和。二剂而津果生。后与生脉散相间服之得痊。 
一人年五旬余。素不谨欲。冒寒发热。他医曾与解散。及余视之。则脉微细。 
面色通红。目赤唇焦。舌黑而枯。予曰。此真阴衰竭。水火两亏。宜以八味 
汤加五味子峻补方可。其家虽信。未肯轻投。余曰。不用此药。则无救矣。 
急延吾友唐子松声验之何如。比至诊之。谓余曰。此八味汤加五味子 
候也。其言若合符节。遂取而进服之。果舌有微津。连剂焦枯顿释。又加 
人参。调理而安。后不守禁。半载后。犯房戒。用他药以殒。 
一徽商年二十八。病后不谨发热。彼家以过啖浓味故复。医者投小柴胡 
汤三剂。体倦。腰胯痛。不能转侧。余诊之。脉微弱。曰此女劳复也。以七味 
汤加五味杜仲。连进二剂。即能转侧。又数剂。兼人参而痊。 
六味地黄汤 
怀熟地(三钱) 山茱萸(一钱五分去核) 茯苓(一钱) 淮山药(一钱五分炒) 
牡丹皮(一钱) 泽泻(一钱) 
水煎。 
八味地黄汤(即前方) 加熟附肉桂(各五分) 去附子名七味汤 

卷之一伤寒
内伤论
属性:内伤一门。东垣先生辨之详矣。或劳役无节。或饥饱失时。或思虑过度。皆 
足伤其中气而发热焉。此与伤寒亦绝不相干。而治之者辄借口而妄治。 
真大可叹矣。诊其脉。不辨其气口弦大无力也。察其症。头疼。不辨其时作 
时止也。恶寒不辨其得就温暖即解也。发热。不辨其四肢乏力无气以动 
也。不食。不辨其口淡无味也。恶风。不辨其惟恶些小贼风也。喘急。不辨其 
气耗而乏也。不寐。不辨其心血不足也。神昏。不辨其神气浮越也。及用药。 
又乌信东垣补中益气汤。可止头疼。可除寒热。可进饮食。可定喘促。乌信 
济生归脾汤。可益心神。可调荣血。身虽大热。而投之辄应。其神妙有如是 
乎。彼犹且扬扬骄人曰。此太阳症也。此阳明少阳症也。汗之不愈。表未解 
也。下之不愈。里未清也。直至败坏。而医者病者。终不觉悟。尚忍言哉。尚忍 
言哉。但东垣补中益气汤。其加减法最详。独兼外感者。则慎用黄 兼停 
滞者。则渐进参术。惟在用之得宜耳。 
按内伤症。必自汗。必体倦。必唇口淡白。必饮食无味。必脉大无力。纵使 
发热。即与补中。倘兼风食。则先与解散。而后补之。若骤补。则邪反炽而 
难为疗矣。此又不可不慎也。 
补中益气汤 
人参 黄 (蜜炙) 白术(土炒各一钱五分) 甘草(炙五分) 当归(一钱) 
陈皮(五分) 柴胡 升麻(各三分) 
加姜枣水煎。空心午前服。 
归脾汤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茯神 黄 (蜜炙) 枣仁(炒研各二钱) 
远志肉(甘草汤泡净焙) 当归(各一钱)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龙眼肉(二钱) 
加姜枣水煎服 

卷之一伤寒
表症论
属性:伤寒之用表药。固其常也。而余独鳃鳃慎之。何欤。盖药性有刚柔。人质有 
浓薄。喜用之则昌。不喜用之则危。匪细故也。即以麻黄论。味轻而浮。长于 
驱寒者也。而失之太热。羌活独活。利关节为最胜也。而失之过燥。如太阴 
之苍术。阳明之白芷。厥阴之川芎吴茱萸。少阴之细辛。太阳之 本。气味 
辛烈。亦复如是。故仲景立麻黄汤。润以杏仁。和以甘草。果足敌麻黄桂枝 
之辛热乎。易老九味羌活汤。汇诸燥味。以黄芩生地监之。寡不胜众。又岂 
制方之善者乎。余独不然。漫立一方以平易易之。紫苏味之辛温者也。足 
以去寒。防风荆芥。味之辛散者也。足以去风。柴胡性升。能除表热。葛根性 
润。长于解肌。广皮辛苦。能散能降。甘桔味甘。合以生姜。辛甘发散。如是而 
寒有不除。风有不解者乎。如是而有耗其津液。损其真阴。亡其元阳者乎。 
若果脉紧无汗。则加麻黄羌活。脉细湿胜。则用苍术独活。如吴茱细辛白 
芷本之属。倘或对症。暂投则可。否则感冒轻者。禀质薄者。及病后。劳后。 
产后。酒色后。即恶寒发热。岂可一概不审。而漫执古方以恣浪投者邪。即 
予所定之方。亦未必中肯綮也。 
紫苏饮 
紫苏(一钱五分) 防风 荆芥 柴胡 葛根 广皮 桔梗(各一钱) 甘草(炙三分) 山楂(一钱五分) 
加生姜三片水煎。头痛。加川芎五分。夹食。加浓朴一钱姜制。枳壳一钱麸炒。如咳嗽。去柴胡。加前胡一钱。 
按此方虽平易。虚者犹不能当。慎勿泛用多用。得汗即止。 

卷之一伤寒
里症论
属性:伤寒传里。发热口干。胸满。烦躁。甚则谵语揭衣。皆里实也。攻之无疑。又何 
慎焉。不知攻里之法。宜缓不宜速。宜平不宜峻。宜专不宜杂。宜升不宜降。 
宜润不宜燥。何以言之。饮食入胃。消之者脾。腐之者中焦易易者。唯一为 
所阻。而藉药以化之。则不能朝饮夕效。部分有上中下。用药有深浅次第。 
如邪在上中二焦而遽下之。成结胸痞气是也。所谓宜缓不宜速也。人之 
所籍以生者胃气耳。既为风寒饮食所伤。而复药以克之。是重伤也。惟用 
辛温苦平之剂。令其克化足矣。非比大积大聚。必得蓬术大黄等峻厉以 
荡之。庶胃气不大坏。而完复可俟也。所谓宜平不宜峻也。既伤于食。必审 
何物受伤。何药能制。如山楂制肉。莱菔制面与豆。陈皮制蛋。杏仁制粉。葛 
根制酒。茗制谷气之类。一物一治。用的为君。以他药佐之。庶易见功。不然 
泛投取应。岂可得乎。所谓宜专不宜杂也。凡物之理。有升必有降。若降令 
太过。则壅塞而不行。胃气喜升。葛根能鼓舞之。胆气欲升。柴胡能条达之。 
而后加以内消之药。则升降之道得。而物易以化矣。所谓宜升不宜降也。 
大肠主津。小肠主液。肾为胃关。又主五液。其所以能变化传导者赖此耳。 
若辛热躁烈之药。有以竭之。则烦躁斑黄谵妄之所由作也。如平胃散中。 
浓朴。苦温者也。同以葛根则润。青皮枳实。苦而下降也。缓以甘桔则不峻。 
楂肉味酸。能调五味而化油腻。广皮枳壳。能理气而快膈。若妇人多怒。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