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养生法第一本系统讲述易经-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媛桑鲇钪嫣焓薄⒋合那锒侨绱耍说纳哺拍芡狻!兑拙匪沂镜恼馓豕媛筛颐堑奶崾臼侵欣夏耆艘欢ㄒ⒁庖跗龀ふ飧鑫侍狻>褪撬滴颐且芄欢钥挂跗懦跗!�
阴气,我们叫它阴毒,也叫阴浊。“浊”就是说它是污浊的,是生命的垃圾。它包括水毒、食毒、脂毒、痰毒、血液里边的瘀毒,还有我们呼吸产生的气毒。所以,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可谓“五毒俱全”,所以我们就要会排毒,会驱逐这些阴废,让我们的阳气有存在的空间。
水毒
在阴毒中,最严重就是水毒。40岁以上的人要注意,如果早上起来,下眼皮浮肿,脚踝有点浮肿,这很可能就是有水浊了。如果水毒排不出去,气血运行就会不畅,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运动得不够了,或者太劳累了,或者心脏有毛病了,或者肾脏有毛病了。水浊如果严重下去,肚子也会肿胀起来,这是因为肾功能出现了问题,排尿不畅,喝下去的水跑到肚子里边了,所以,肚子肿了。
那么,怎么样驱逐水毒呢?首先,我们得去看医生,如果看了以后,肾脏没有病,心脏也没病,那就说明你气血运行不好,你就要多运动,饮食方面就要增加一些可以除水湿的丝瓜、冬瓜,还有一些豆类食物,这样就可以健脾利水。
湿毒
另外一种毒就是湿毒。人体湿气增加跟阴废增加有很大的关系。阴废增加,则脾气虚,不能够化湿,脾的功能减弱,人就出现湿毒。有湿毒的浊气表现为舌苔绿、恶心、不想吃饭,大便不成形。
为了防止湿毒,我们就要学会化湿。尤其是三伏天,外边下雨,屋里边也是湿漉漉的,那我们很容易脾不好,因为你的脾被湿气裹住了,这叫做“脾被湿困”。湿气把你的脾给包起来了,不能很好地发挥功能。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健脾了。除了去医院,吃医生给我们开的健脾的药,我们自己也要吃一些健脾的东西。比如,豆子最养脾,各种各样的豆子熬成的粥,最养我们的脾;还有,你可以用党参、白术炖肉,又好吃又健脾利湿。而如果是排夏天湿气重引起的湿毒,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都是非常不错的,它们都是芳香醒脾的东西。
痰毒
另外的一种毒就是痰毒、痰浊。正常人的痰,早晨起来一两口就完了,可是有的人不停地吐痰,没完没了,这说明就有痰毒了。痰从哪里来?一个是饮食来的,一个就是肺不好。那就要看看是不是肺有什么毛病,比如慢性气管炎、肺结核,如果有,你就得解决这个问题了,治这些病要看医生的。那么,除了药物治疗疾病,我们饮食上自己要注意什么呢?痰多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肺上没有病的,而是饮食不当导致的,这时我们就不妨吃些化痰的食物,其中萝卜是最好的。
我有一个朋友,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很高兴,就去买了猪肉大葱,煮了一大锅猪肉大葱馅的饺子,吃了好几顿。等客人走了,他感觉痰变得很多。于是,我建议他就买个生萝卜放点香醋凉拌着吃,吃了三天,一个生萝卜吃完了,结果就好了,痰没有了。
除了萝卜,化痰的食物还有很多,比如冬瓜性凉,味甘淡,清热消痰;无花果性平,味甘,清肺热;紫菜性味甘咸而寒,能软坚清热;罗汉果清肺、化痰、止咳;青菜性味甘平,解热除烦,通利肠胃。
如果有人因为气管不好,生了痰,那喝二陈汤最好。二陈汤是四样药:茯苓、法半夏、陈皮、甘草。你可以经常去药店里边去买些来,一副药茯苓、法半夏、陈皮各10克,甘草6克,用水煮了喝,喝上10天,痰就没了。
脂毒
再有一种毒就是脂毒。我们很多人有脂肪肝,虽然年纪轻轻,但肚皮就已经大大的,挺着大肚子,这是因为脂肪太多了。我曾经去看了一个急性阑尾炎手术。病人的肚皮一划开,脂肪多得不得了。所以,一个中年人,很少运动还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怎么能够不长油呢?喝酒、吃肉、吃油炸食品,肝细胞就会被脂肪给占据了,肝能够正常工作吗?
所以,我们要清除脂毒,首先就要降血脂。降血脂的食物很多,在饮食养生里边,我将会告诉大家。
淤毒
另外,就是淤毒,它通常藏在我们的血液里边;而且大多是从中年开始出现的。我行医40年,看了上万人的脉,大部分人40岁以后脉就变了,跟二三十岁的脉就没法比了。四十几岁的人的血管里边就开始有淤积了。我们现在很多老年人,血管已经堵得很厉害了,可是还在随便吃不该吃的东西,这是很危险的。
气毒
还有一种毒叫气毒,气毒是在我们的肺里边的。为了防止气毒,我们每天早上起来,最好做做深呼吸,把肺里边的毒、浊气呼出去,让我们人体里边保持清新的空气,这对我们生命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这些就是我们在太极生命钟里边得到的其中一条重要启示,就是一生当中都要不断地保护阳气抑制阴气的侵袭,清除我们体内的阴废的垃圾。
太极图中间为什么不用一条直线分两方,而要用反S形呢?这是因S形象征着太极图不停地在维持着阴阳的动态平衡。因此,我们养生还要注意协调阴阳。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
中医养生的基础就是建立在阴阳平衡的理论之上
《易经》中所讲的阴阳运行规律给我们的第三个重要的启示是什么呢?那就是阴阳平衡的规律。
前面已经提到过,太极图中间为什么不用一条直线分两方,而要用反S形呢?这是因S形象征着太极图不停地在维持着阴阳的动态平衡。因此,我们养生还要注意协调阴阳,只有阴阳平衡了,才能健康一生。
为什么阴阳平衡这么重要呢?这要从我们的中医学谈起。《庄子》里有一句话,叫做“《易》以道阴阳”,就是说《易经》是谈论阴阳的。我们的中医学,可以说立法方药,都是建立在阴阳的基础上,而阴阳则根于《易经》。而我们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又发展了《易经》的阴阳,把《易经》的阴阳文化、阴阳哲理,运用到我们人的生理病理,运用到我们医学里来。在这方面,它对《易经》的阴阳理论,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做“生之本于阴阳”,就是我们生的本理病理,都是本于阴阳的。明代有个大医家叫做张景岳,他说过一句话,意思是:阴阳在《黄帝内经》已经很完备了,但是要了解它的变化无穷,我们还得要研究《易经》。这就是说,我们要把《易经》和《黄帝内经》不断地联系,抽出它们的理论,来产生我们的医学的道理。其中,“阴阳平衡”原理就是很重要的道理。它告诉我们,一定要调整阴阳,让人的阴阳保持协调、保持平衡,这样,我们就不会生病。
如何维护我们体内的阴阳平衡呢?这要从三方面来讲:
首先,我们要注意就是寒热的平衡。寒是伤阳的,热是伤阴的,我们要是不能够很好地维持寒热的平衡,当然就要影响到身体的阴阳平衡。
第二个就是要维持气血的平衡。因为气属于阳,血属于阴,那么我们要维持阴阳平衡,气和血的平衡当然要保持。关于气虚,我们已经讲过了。有关血虚的情况也有很多,女性朋友尤其要注意血虚,特别是在卫生期的时候,不注意休息,不注意养血、补血,很容易出现血亏。女人是以血为本,所以,就是要注意养血。如果女性例假太多,那么经期过了以后或者是期间,应该多吃一点红糖、红枣,或者红糖煮荷包蛋用红糖水煮两个荷包蛋,一天吃两个,连吃三到五天,这个血就补回来了。否则的话,就容易形成血虚。
那血虚是什么症状?首先是面色发黄,没有光泽、萎黄,而且人没有精神;血虚还会引起心慌心跳,增加我们心脏的负担。因为血是给全身输送营养的,血虚就可能导致气虚,出现指甲苍白。
针对血虚我们就要着重补血,只要没有血液方面的病,补血、养血其实是很容易做到的,秘方就是刚才说的,红糖水煮荷包蛋,要是再放些大枣,效果会更好;或者是当归炖鸡、人参炖鸡,对造血、补血都很好。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做到及时注意,当我们出现头昏、眼睛发花、面色不好这些小征兆时,就要注意养血了。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血则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气虚可导致血虚,血虚无以载气,所以气血的平衡对于身体健康的意义尤为重要。中医养生一般采用气血同补的方法,效果甚好。
第三个平衡就是要注意燥湿平衡,也就是津液的平衡。液就是液体、血液。因为我们人体中70%是水份,当然包括津液在里边。维持津液的平衡,也是维持阴阳的平衡。
人们很多情况下会伤津,伤了津液,引起水分不足,就出现津亏,突出表现为口干。比如说一个人如果出了大汗,不赶快回家把水给补充,就会出现伤津,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大便干燥、皮肤干燥。
另外,水分在人体同样也不能太多。人体里边的水分,如果不能够正常排除,就会造成脾肾阳虚,应该赶快去治疗。
总之,我们要通过寒热平衡,通过气血的平衡,通过燥湿的平衡,来维持我们的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了,保养好了,我们就会健康一些。
糖尿病、高血压都是阴阳失衡引起的
阴阳失衡是许多高发病和常见病的病因。随便举几个病,全部都是阴阳失衡引起的,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等。这些高发病、常见病,都是和人的脏腑的阴阳失衡是密切相关的。其实,我们任何一种疾病,都是由于阴阳失衡,阴阳不协调造成的。
我们来看一下糖尿病。我给一个糖尿病人看过病,这个病人得病已经好多年了,西药总是断断续续地吃,但是总觉得效果不是那么太好,他就让我给他看。我给他看了以后总结出这么几个症状:经常感觉到头昏腰酸,耳鸣眼花,小便多。我号了脉以后,给他诊断的是由阴阳失衡引起的肾阴虚。我建议他用六味地黄丸和杞菊地黄丸交替服用,就是今天吃六味地黄丸,明天吃杞菊地黄丸。一个月里吃三星期,休息一星期。结果,肾阴虚的症状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他的糖尿病有了明显的好转。
《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做“阴平阳秘”,平就是平衡,秘,就是固秘。阴平衡了,阳气固秘了,那么生命就健康,精神就好,这叫“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要是失衡,疾病就丛生:阴阳如果轻度失衡,那么我们就会得亚健康;阴阳中度失衡,我们就会得疾病;阴阳重度失衡,那我们就得重病;如果阴阳分开了,阴阳离决了,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终止。
人一生才有几十年,就是人类的整个历史也没有多少年,可是大自然的形成,却经过不知是多少亿年,积累了多少经验,才进化而来的。它给我们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