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129 大碰撞 >

第30章

129 大碰撞-第30章

小说: 129 大碰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当姆斯赶紧把图案传了出去。但他还没有来得及问克拉斯诺雅斯克和第三圣约书的事,巴尔希特就不见了。 




《大碰撞》作者:'法' 雅克·阿塔利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第七章 和平
 
  海军大将高尔托贝接到亚当姆斯的日记后,大大松了一口气。他终于掌握了主要嫌疑人的思想,毫无疑问。此件是他有力的罪证。
  他把软盘插入私人电脑里,把其中记载的那些梦呓般的思想读了一遍,也就清清楚楚地辨认出了巴尔希特称之谓《第三圣约书》中的句子和段落;这些句子和段落,他已见过无数次了。
  他想起了白宫专家们那一次的争论,不由得哑然失笑。在那次讨论会上,有人摆出权威架式,肯定这圣约书是中国一个明代文人写的,因为文中关于玉矛的寓言,正是这个时代的作品;又有人说其作者只可能是芬兰的某位中世纪贵族,因为文中提到的贵人。工人和哑巴,正是专家们熟知的北欧神话中的人物;还有人毫不迟疑地坚持说,就其风格应出于马里的多贡人巫师之手,因为所述的泥偶正是该地区膜拜的英雄。现在看来,这些大专家都上了这个小小的美国物理学家的当!
  但海军大将并不满足于表面现象。巴尔希特所泄漏出来的某些绝密情报,亚当姆斯是绝对不可能知道的,否则他就一定在最高层有个同谋。然而巴尔希特一直说他是单独行动。如此说来,在这个案子里谁也没讲真话,除非是……
  高尔托贝海军大将闭眼沉思了好一会儿,他想到自己的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情,觉得自己决不能让他失望,要赶快找到罪犯,以能及早离开这个鬼地方。
  下午快过完了,他把自己一个星期中所记的笔记集中起来读了一遍,又与专家报告、白宫会议记录核对了一下,就开始在自己的私人电脑上写起来……
  两个半小时后,他完成了一份长篇报告,打印出来后,又读了一遍,就叫人传亚当姆斯。
  亚当姆斯在天黑的时候来到了研究所,心里早已作好被捕的准备。如果他是海军大将,也会这么做的,因为只有自己嫌疑最大。
  他被引进了空荡荡的大楼,以为时刻都会有军事警察出现,但却平安地走进了电梯。他按了第五层,到了所长办公室的走廊,仍是空无一人。那些24小时轮流值班的警卫哪里去了?他穿过大厅和小办公室,昨天利甫齐兹将军的副官还在这个办公室工作哩!前面就是研究总管的屋子,门半掩着,一缕弱光从里面泻出来,他迟疑了一下,也就进去了。
  海军大将坐在椅子里,面色苍白,孤身一人。会出现什么情况?一场审讯么?安排这种场面意味着什么呢?
  亚当姆斯站在门口,有些手足无措。海军大将也不说话,伸手拿起办公桌上的一叠纸递给他。 他只好向前走了5步,接在手里。高尔托贝又作个手势,叫他坐到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读。亚当姆斯一眼看出了是研究所负责人的专用笺,上面的文字是:

  “Hp5研究中心主任高尔托贝呈给美国总统的报告。
  事由:‘霍皮·霍甫’案。
  最新发现的材料完全证实了主要嫌疑人陷入了本案。正如总统本人所知,本研究项目决策人员难以确定该嫌疑人是否陷入此案,故总统委派我到任之后立即着手核实。我顺藤摸瓜,收获甚丰:亚当姆斯本人即《第三圣约书》的作者,即使撇开本人的其它疑点,仅此已足可将其逮捕。
  总统闻此,殊不会感到意外,因总统早已觉察到,关于此杀人彗星的异想,可能萌发于某人头脑之中,该人或事业受到挫折,或生活遭受不幸,甚至由于本研究所活动特殊性质而精神失常。
  有鉴于此,应将该嫌疑人加以逮捕,并以制造骗局的罪名公开起诉,同时赶在新闻媒体大肆渲染之前将之迅速结案,而且刻不容缓。”
  亚当姆斯抬起眼睛,不想再念下去。既然已经决定抓他,那么越快越好。他根本不想知道下面的内容,下面无非是有关他罪行的细节。
  他把报告放到桌上,等待下文。
  海军大将还是一言不发,只是打打手势,叫他接着读下去。亚当姆斯叹口气,照办了。
  “但我恳请总统不要局限于此,因这种设想远远不能说明全貌。还有许多无法解释的事情,包括巴尔希特本人怎会来去无踪,此人怎会知道装备在潜艇里的武器密码,利用霍皮人图案作为编制密码材料的计划等,尤其是此人怎会当着我的面回答亚当姆斯问题,令人难解。况且,即使此人有个消息灵通的同谋,而且有本事瞒过我们的解密员,也不能说明一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总统比任何人都知道,三叉戢四型潜艇上的武器密码,任何人都不可能知晓,因为总统亲自作出这个选择以后,尚未告知第二个人。
  我以为此案在弄清上述疑点之前,决不可草草了结。
  因此,我再次审视了其它的种种假定,回味了在总统办公室中大家设想的种种情况(大约共有23种),最后的结论是均不足以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每种解释均有破绽。
  最后只剩下一种解释,其前提是:巴尔希特根本没有说谎,他讲的全是真情。
  我完全知道这个前提站不住脚,也不奢望能将实际发生的情况一览无余。然而,不管下面所书情节多么荒唐,我请求总统耐心读完,并将之看成一周来我们亲身经历的全部事件的真相。最后,本报告后面还附有对此案的建议,也请总统务必全部采纳,因其涉及国家最高利益。
  我再次重申,下面所述并非真情,而且也不可能是真情。但我们面临的是个不解之谜:我们对之提出的种种假设均与事实相违,而唯一能够与事实相符的假设被公认为不能成立。
  所以。我恳请总统在阅读此件时,权旦承认巴尔希特所述全是真的,以此为前提”下面就是事件的本末
  不论这一设想如何荒诞,只要按照它的逻辑来观察,那么巴尔希特其人(此人自命为先觉者,并且很可能另有真名)既非落魄的宇航员,也不是某宗教首领或某位高级军官, 更不是HP5研究所的人员。此人有超凡的智力,异常的组织才能,而且的确是从2126年吕月向我们说话,通报一场灾难即将降临。他怎么会与我们联系上的呢?此点以后再谈,现在先看看他讲述的情况:
  如果把他提供的信息加以整理,可看出2126年的世界,经过半世纪前发生的事件以后。正处于政治和社会极端混乱状态。2065年发生了破坏性极大的恐怖战争,这场争斗是在不同文明背景的国家组成的集团之间进行的(这场战争爆发的确切日子尚难确定。)。在战争期间,西方文明国家集团处境危急,他们在太空轨道布署了相当于广岛原子弹5亿倍的核打击力量, 但始终未敢启用。正因为没有启用,所以被打败了,或者虽未完全败北,也是两败俱伤,消耗贻尽。唯一保存下来的是某些部队的参谋部,这些参谋部人员负责卫戍人口集中的大城市或某些领土板块,其部队决不用于对外。西方国家的参谋部甚至连布署在太空的武器也弃之不顾。仅限于将这些武器的控制码毁掉,使其无法动用。
  到2021年,有人(也许就是巴尔希特)发现过去时代(也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已有了英特网,就以此为路径与过去通话。这是个了不起的创举,其方法是把过去世界当成一种潜在空间,同时利用克隆图像技术(又叫潜在克隆人)创造另一个当前世界的潜在空间,从而建立两个潜在空间的联系。开始这一创举只被当成科学技术的一大进步,回复到过去的手段则成了一般的科技游戏,并未引起特别的重视。后来,大家明白了,此项技术不仅可以发现过去的时代,而且可以通过与过去时代的对话和联系改变对方的行为,最终达到介入过去的目的。进行这种试验的人逐渐意识到,通过介入过去,改变已经发生了的事件,最后当前的情况也就随之而变化了。
  通过作用于过去而改变现在,对我们而言是难以弄懂,更是难以接受的。但要旧石器时代的尼安德特人懂得什么是电话、电视或烤面包机,不是更加困难么?
  在此技术发现之初,显然只限于影响比较遥远的过去,其技术较为简易,其对现实的作用比较模糊;后来才进而影响近期的过去,这样一来,当代人直接记忆中的过去日子就可能变成另一个样子。
  关于通过网络进人过去世界的例子,我们毫无记载。我们现处于英特网的初期,不能排除在巴尔希特之前,已有人潜人我们的世界。这种设想可以解释某些难以理解的现象,如某些股市的大起大落,某些大胆的遗传功能试验等等,在上一世纪均是难以想像的。可以设想,某一学者在进行某一课题研究时,突然得到外来的启发而获得成功,他完全可能隐瞒启发来自何方,而把全部功劳和荣誉据为己有。而且即使说出了启发从何而来,也不会有人相信。我们还可能想象,某一国家要向另一国宣战,也可用此手段去影响其过去,先使该国衰弱到不堪一击,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在某些国度里会有突如其来的危机、瘟疫、电脑病毒等……下面我还要谈到这一点。
  很快,这样通过信息网络回到过去时代漫游,就造成了一些可怕的灾难性后果。巴尔希特至少给我们讲了一个例子:恐怖战争爆发于2065年,却是一群孩子在Z121年玩电脑游戏时引发的, 他们在玩游戏时不慎接通了2006年军方的电脑网络。于是就产生了不合逻辑的怪事:这场战争发生在61年前,为什么当时已出生而目前仍活着的人对之毫无印象?而且,尽管他们毫无印象,这场战争的的确确是发生了。最后只能得出这种假定,即从未来把过去作了改变,而这种改变又像一滴墨水扩散在水中一样,慢慢地把现在也染上了颜色。
  总之,发生了这次灾祸以后的第四年,即2125年,军方严令禁止人们以这种方式与过去联系。这一禁令名为《大清除》,并设置了警卫人员如阿尔芙尔等,以防止任何人进人过去的网络。
  这就是本案的背景……巴尔希特如其所言,是个优秀的‘慧星猎手’,但作为‘先觉者’,他的宣道并不高明。由于职业原因,他测出了2126年锐夫塔脱慧星将接近地球.而且按照他的计算,该管星要把地球上的人类生命全部毁掉。为进行这种预测,他使用了特有的观测技术,这样他在官方天文台观察到锐夫塔脱管星之前,就已肯定了该彗星对地球的危险。他的第一个反应是赶紧通知军方参谋部,但稍加思索即决定暂不行动。此人是太空飘落物体专家,自封为‘灵巧的太空清道夫’经过计算,他认为只有对准慧星进行集束核轰击,才能将其中一部分融化并转移其运行方向。他查阅了资料,询问了在参谋部任职的朋友,发现那边根本没有应付这种情况的准备,无法进行有效的核打击;特别是布署在太空轨道的武器的操纵密码全部被毁,故无法启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通知谁也无济于事。巴尔希特早已被公认是个狂热分子,热衷于宣教世界末日的理论,如果他又张扬说地球受到慧星的威胁,不会有人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