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九一之小作家 >

第7章

九一之小作家-第7章

小说: 九一之小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编辑不会对老作者进行修改,那叫不尊重,但可以对新作者进行删改,那叫教正,是编辑器重的表现,新作者也会感激涕零。

    言丛之所以弃稿件库里老作品不用而用新作者作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窗字数固定,肯定要对稿件进行大刀阔斧删改,到时老作者来一番抱怨抗议,也是一件不大不小的麻烦。

    五首诗一百行删到了八十一行,嗯,不错,刚刚好,太完美了!组诗题目也改改,什么古寺外四首,太难看了,改为霜月的记忆。

    言丛很满意,仅用了一个半小时就补完了天窗,中午不用加班了,对了,最好给学校打个电话,问问这个杨子建到底是什么来路。

    一念及此,他拔打一中初中部办公室的电话,那里有一个认识的老师作者,可惜那位老师似乎还在上课,没人接听,看看手表,下班时间到了,算了,这稿件一看就是初学者写的,不可能抄袭。

    下午四点,太阳从初中教学楼的右侧斜照到操场。

    乒乓乒乓

    操场的东南角,五张水泥石板球桌,只有三张有人打乒乓球。

    这是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各玩各的。

    “你怎么了,好像魂不守舍的样子。”谢小钦抹一把汗水,将球拍放在球桌上。

    杨子建总感觉有什么事要发生,因此心神不宁,他随便找个借口道:“好久没打了,手生,林峋,轮到你打了,加把劲,一定要把小钦拉下冠军神坛。”

    林峋捡起小球,走过来接过球拍道:“又是5比11,已经三局输给小钦,你还好意思吹牛自己是南塘中学第一高手,这水平也太次了一点吧,扣球没一次成功过,不是打在网上就飞出球桌。”

    杨子建无所谓地耸耸肩,站在中间负责报数当裁判。

    这时,前面篮球场上传来银铃般的笑声,有如一群黄莺在鸣叫,悦耳动听。

    隔着球桌,杨子建看到十几米外汪滟正与九名女生在打篮球,大马尾的秀发非常清爽。他立即分心了,不禁“色咪咪”地凝视着她那露出来的小臂和脖子,小麦色修长圆润,那一粒粒汗水在脸颊上闪闪发光,令人怦然心动,恨不得过去给她擦拭。

    女生打篮球有点怪异,感觉像是在打橄榄球,球到哪里,就尖叫着一窝蜂冲过去抢。汪滟还算守规则,拍打几下再去投篮,至于其它人,几乎是抱着球冲到篮下投球。不过,从围观的众多男生来看,包括杨子建本人,都没打算去纠正,因为他们看的,仅仅是女生窈窕的身姿和可爱的笑容。

    看着这青春四溢的美好画面,杨子建那些浮躁、阴郁和不安,不知不觉的一扫而空。

    就算这批投稿失败,又算得了什么,机会多的是,无限美好的未来,正等着自己呢!

第13章 学霸,错过() 
晚自习。

    九十年代初的高一,似乎什么课程都很重要,没有选修只有必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课程多的要命,只有到了高二分班的时候,选修课才会相应减少内容难度。

    晚上教室空桌子多,林逸跑到他的老乡那里坐,谢小钦怕热也移到了窗户边的位子,今晚的值班老师是班主任李闵,他坐在后门边的桌子上写教案和批发作业,板寸短发,表情严肃,有点牢头的味道。

    杨子建一个人占着整张桌子,首次开始认真地复习,做作业,预习。

    前两天杨子建光顾着写稿,既没好好上课,也没有心情做作业。如今投稿成名挣钱的工作尘埃落定,在这个晚上,他终于决定收收心,将所有的功课复习一遍,老师布置的习题全部做起来。

    他原来内向腼腆,自卑又爱面子,学习上总有些不着调,不懂的内容就丢到一边,结果问题越积越多,到后面知识链到处断层,积重难返,如今认真反省,自然要努力弥补过错,但对于比较复杂的英语、化学和物理问题,不理解的照样不理解,背也没用。

    但他不会再拖延了。

    将不理解的思考练习题都抄在一个笔记本上,然后找“专家”解答。

    哗

    他推开双人长凳站起来,全班扫视了一遍:首先班主任,李老师教数学,而杨子建恰恰在数学上是强项。

    谢小钦年龄全班最不到十四岁,现在还是雌伏期,脑袋还没有开窍,要过两年才到爆发期,暂时。

    扫了一遍,最后目光落在张瑾身上,她是全年段总成绩保持第一或第二的超级学霸。

    张瑾坐在第四排最后一桌,身材高大,长相很像邓文迪,高颧骨,大嘴巴,骨架很大,与中国娇小秀美的审美观完全相反,因此被宿舍男生列为“丑女”之一,成了才女皆丑的注脚,加上她专注学习,与女生也不合群,结果总是孤零零地坐在角落里做各类试卷,据说她已经将高一的全部课程读完,是一个怪物级的天才。

    杨子建走到她前面问道:“张瑾,能不能向你请教一些问题?”

    张瑾有些慌张地合起卷子,抹了下刘海,抬头看了看杨子建,见他一脸平静,立即点头道:“可以。”

    杨子建坐在桌侧,将笔记本递过去,里面有英语、物理、化学,甚至还有语文的习题。

    张瑾点了点头,拿起一支铅笔,在本子上一一给他解答:“这个非谓语动词的用法不对应该这样步骤要正确”

    不愧是“专家”,解起题来,深入浅出,举一反三,深刻细致,杨子建如果还不理解,她会耐心地将整个知识链的要点过程全写出来,让他明白到底是哪个知识环节漏掉了。

    十分钟过去了。

    “谢谢,非常感谢!”杨子建心情莫名沉重,诚心诚意地向她点头道谢。

    张瑾“嗯”了一声,低下头,继续看那天书一般的习题,很像凉宫春日的忧郁里的长门有希,不说话时是三无少女,说到专业话题时又滔滔不绝。

    杨子建转身走时,她忽然轻声道:“我是学习委员,如果不懂,尽管来问我。”很难想像,一个长得像邓文迪的彪悍女生,却表现得如此腼腆文静。

    “好的,谢谢。”杨子建毫不客气地道,多了一个免费的家庭老师,九十年代太美好了!

    但内心沉甸甸的,因为通过张瑾的一番辅导,他终于明白自己问题出在哪了,是初中知识忘得太多了,初中知识和高中知识其实是一个紧密相连的链条,一个或几个环节缺失,会使这个链条混乱。

    “看来,要把初中英语、物理、化学的内容重新温习一番!”他叹道,本来还想写几篇散文,现在看来只好暂时算了。

    于是,当林逸回来时,意外发生自己的古怪同桌又做怪事了,前两天不停的写作文,今天晚上居然不停地背初中课本,真不知道这人是怎么考上一中的!

    翌日,星期三。

    凌晨四点,南剑日报周三特刊印刷出来。

    八点,邮递员将报纸发送各个投寄点。

    九点,南剑一中门卫处收到了报纸,然后交给办公室,由办公室分发给各部门。

    在周三特刊的“百花园”,左上头一篇赫然是霜月的记忆,下面作者“杨子建”,前面还注明南剑一中,这是对首次发表作者的优待,通常只会注明南剑。

    杨子建错过了自己作品发表,他根本没去注意这两天的报纸,他只关心周五到周日这三天的报纸,他相信,如果发表,最早也在这周末三天的副刊,根本没想到南剑日报会因为开天窗,提前把他的诗歌补充上去,而且还删了十几行,让他少挣了近二十块钱。

    这组标明“南剑一中”的组诗首先被校长办的刘主任看到,然后四处询问,在南剑一中管理层引起了一阵小风波。南剑一中对学校宣传和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因此教研室、语文组、总务处、教务处特别将几名文笔好的老师叫去进行一番询问,问他们是否起了“杨子建”的新笔名,因为谁都知道,南剑一中的教职员工中,根本没有杨子建这个人名。

    最后,刘主任把各部门反应的情况总结了一下,向赖校长汇报道:“应该是报社排版弄错了。”

    他顿了一下又问,“要不要给报社打个电话申明一下?”

    赖校长考虑了半晌,摇头道:“文学投稿是个人行为,作者应该自己去澄清,我们没必要去特意提醒,如果把事闹大了,反而不好。”

    确实是这样,读者以为南剑一中出了个新诗人,会认为一中人才辈出,结果一中自己特别去提示:这不是一中的人。这简直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啊!

    有时候,得要难得糊涂,闷声发大财。

第14章 柳暗花明() 
周三像南归的大雁,一眨眼,就轻飘飘地飞过去了

    毕竟是一组诗歌,文学对百姓生活来说,其实没多少重要,当报社编辑、各方读者、一中教职员把这事放下后,它就自然泯然于众,如小石头扔进湖里,泛出一圈涟漪后,很快就消失了。

    为了把初中的知识弥补回来,杨子建开始发奋图强,除了上课、复习、做作业外,空暇时间都抱着初中课本狂背。

    一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转眼间,周五到了。

    清晨,食堂饭桌上,陈皎驹咬着调羹像小母鸡般压抑着闷笑,喘足气后,才开口讽刺杨子建笑道:“你初中没毕业吗?我听说这几天你在背初中课本,是准备参加中考吗?哈哈哈,笑死人了,不过,我会祝你一切顺利的,希望你能考上南剑一中。”

    杨子建白了下眼,细细地咀嚼着一块红烧肉,他今天忐忑不安,心神不守,因为是周五,南剑日报副刊会不会刊发他的诗歌?如果第一次没选上,就会被当成大陆货一样的备稿,后面被选中的概率会逐渐降低。现在他“近乡情怯”,一点把握都没有。

    “别说话,快吃饭!”谢小钦叫道,他的罐装肉菜虽然可以密封,但吃了五天,现在开始有些发酸,谢小钦要求大家多吃点,争取今天吃完,否则明天可能会坏掉。

    吃完早饭,上自习、第一节、第二节。

    课间操结束后,杨子建匆忙跑到图书馆,翻看报桌上的南剑日报。

    斜斜的报桌,厚厚的一叠报纸。杨子建满怀期盼、心中忐忑地翻着周五最新的一份南剑日报,头版新闻、二版文明卫生、三版周末地平线、四版时事广告、五版周末聚焦、六版草地家庭

    怎么是“草地”,而不是“百花园”!里面一篇篇短文,什么父爱如山、水果情怀、老公、回来吧都是些几百字的家庭类小品文,只有一组诗,居然是古诗四首,这是什么鬼啊!

    失败了,杨子建浑身冰凉,全身摊软,坐在登子上,忽然一个激灵,冲到南剑晚报去找,结果也没有,这倒是意料中的,晚报不太讲时效性,用稿非常拖拉。

    这时,上课铃声响了。

    杨子建来不及失望痛哭,就拔腿朝着教室跑去,一边跑一边自我阿道:“别灰心,还有下周一的青年报、侨报,还有下周三的电视报和行业报!”

    最后,他跑到教室时,政治课已经开始上了,他被聂老师骂了几句,灰溜溜地坐回座位。杨子建暗叹倒霉,这是一个黑色的星期五!

    这一整天,到熄灯睡觉,他都浑浑噩噩,无精打采,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