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太子的小娇妻 >

第43章

太子的小娇妻-第43章

小说: 太子的小娇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幌拢缓笸潜吖巳ァ�

    看着康王妃拉着幼薇进了营帐,沈元晦垂下了眼眸。

    周宁与他一道离开,锦衣卫十四所各有职责,他们锦衣中所与前后左右四所统领校尉,司职帝驾仪仗。因为武定帝长时间盘桓长春殿,所以周宁是比较清闲的,这次秋狝已经是这两年来最忙碌的一次了。

    再忙碌也是有限的,他只负责保护帝驾就是了,再其他的自然有人去办。

    只不过瞧着眼下的京城倒是热闹的很,“主子爷一点意思,就让下面的人挠破了头皮想所以然,这其中康王府可真是佼佼者。”周宁忍不住说了句,语气中带着几分嘲弄神色。

    沈元晦闻言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你这话若是被别人听到了,怕是御史们可得参你一道。”

    “他们不参人都活不下去,爱参不参,整日里说咱们锦衣卫滥杀无辜,奸/淫妇女,我可去他祖宗的,他们家哪个女儿被我玷污了,倒是拉出来让我瞧瞧呀,一群沽名钓誉的玩意儿。”

    沈元晦闻言笑而不语,周宁对文官集团的意见不是一天两天了,原因也是再简单不过,武定帝对朝务并不怎么感兴趣,他控制内阁进而掌控朝局,而控制内阁的手段很多,锦衣卫便是其中一项。

    之前的夏衍夏首辅,再往前的陈傅陈首辅,莫不是在武定帝的控制之中,其他就更别说了。

    锦衣卫刺探消息的本事可以说在武定帝一朝发挥的淋漓尽致,文官们觉得自家的秘密都被锦衣卫暴露了,自然没什么好感。

    再加上武定帝对锦衣卫颇是信赖,这就更让文官们气恼,一来二去锦衣卫与文官集团几乎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帝王的权谋之术达到了巅峰,沈元晦这些年来对自己这位皇伯父越是敬畏,不出长春殿就是能掌控朝局,试问整个大周朝,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帝王之术在于御下,文官集团如同雪花一般呈到内阁的谏书也罢,锦衣卫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也好,其实都在武定帝的掌控之中。

    只不过这些话,沈元晦知道却不会与人说,哪怕是对他信赖有加的周宁。

    “对了,李府这丫头到底什么身份?我怎么觉得主子爷对她有些不一般。”

    沈元晦闻言微微一笑,“你怎么不说圣上对李大人恩宠有加呢?”

    从一县的县令到市舶司的提举,再到吏部的侍郎。祁门县为官近十年,李朔有治理一方的经验;宁波府市舶司又是十年,对于出海贸易他是再熟悉不过,便是调到户部也能迅速适应。可偏偏,没有去户部,而是去了吏部。

    他要是没猜错的话,长春殿,或者说那辇车之中的帝王是在培养下一个内阁阁臣,或者说首辅。

    这些时日来沈元晦一直在研究朝堂局势,现在终于看明白了几分。

    他这位皇伯父,任性大胆,的确是豪杰。只可惜为情所困,怕是日后名声不会太好。

    周宁远没有沈元晦想的那么多,他看到了远处扬起的尘土,眼中不由透出了几分笑意,“应该是马匹来了,走,去瞧瞧,回头选个高头大马,赢了那帮孙子再说。”

    说完这话,周宁打了自己一嘴巴子,“我这张嘴,真是管不住,你知道我胡说八道的,没骂你的意思。”

    他说的孙子,正是那些勋贵家的子弟。

    恩功寄禄,这是锦衣卫设立之初衷,为的是给那些没什么本事的勋贵家的子弟一口饭吃,在皇宫里的仪仗队体面又威风,不过到了武定帝这一朝,锦衣卫多是寒门子弟,勋贵家的子弟还真没几个。

    如今里面身份最贵重的还就属沈元晦了——他是献王府的二公子,皇亲国戚。

    平日里相互看不惯,锦衣卫站在文官集团和勋贵势力的对面,倒是有让这两者拧成一股绳的迹象。

    早些时候长平侯世子徐棣放言要夺得今年秋狝的魁首,这话说的有些个嚣张,惹得周宁很是不快。

    “你跟那些人不一样。”周宁补充了一句,沈元晦虽说是质子,可到底是皇族血脉,说不定将来也可能被主子爷过继到名下成为未来的太子爷呢。

    不过他容貌间带着几分矜贵之气,为人处世却是磊落大方没得说,周宁觉得这人真跟那些遛狗斗鸡的勋贵子弟不一样。献王府二公子的身份拖累了他,不然凭借沈元晦的本事,说不定混的比现在更好。

    “我知道的。”沈元晦听到了那马蹄声,“不过道歉总归是要有诚意的,让我挑两匹马吧。”

    “你”周宁瞪了他一眼,“你这点出息,你挑四匹马我还能拦着你不成?”真是的,这训马司正是他锦衣中所麾下的机构,多挑两匹马怎么了?

    “不过你挑那么多马干什么呀,打算送给李府那小丫头?她不是不会骑嘛。”周宁冲着沈元晦挤眉弄眼,一点都没有一个锦衣卫千户该有的样子。

    “不会学就是了。”沈元晦给与了回答,并没有否定周宁的意思。

    “啧啧,你怎么也讨好那小丫头了,她到底什么来路?康王妃对她都挺不错的,我怎么瞧着康王妃似乎有意让她当自己儿媳妇?”

    周宁是故意这般说的,不过康王府最近忙着给世子找世子妃也是不争的事实,之前他还听说康王进宫请旨,希望圣上指点世子的婚事。

    不过主子爷没见他。

    后来康王又是上了折子,不过这折子似乎放在申首辅的书案前,到现在没有递给主子爷,也没有发到礼部去处置。

    留中不报。

    申鼐是个老狐狸,不会贸贸然做出这般举动,周宁觉得这应该是得到主子爷示意了才是。

    康王府那边像是没头苍蝇一般乱转,要是盯上被主子爷赏赐过的李府丫头,好像也说得过去。

    “靖之兄,有些事情,别那么好奇。”沈元晦收敛起了脸上的笑意,这让周宁也不由一怔,又是听沈元晦道:“毕竟有些事情我也不知道,根本没办法回答你。”

    周宁几乎是一身冷汗,“你这故意的吧你小子。”他这张嘴的确是有些管不住,大概是在中所里太清闲了,所以总想说说话。

    没想到自己这都那么大岁数的人了,被这个年轻人给唬住了,他忍不住捶了沈元晦一拳头,“等回头看我怎么收拾你。”

    沈元晦倒是不以为意,“好呀,我正好看看我这骑射如何。”

    骏马的到来让整个营地都沸腾了下,便是刚到了营帐里歇着的明薇和知薇都忍不住起来,到了帐门前看热闹,而看到其他营帐里的女孩也都跟自己一个样,她们就更是放心了些。

    幼薇倒是老老实实地呆在营帐里,她这会儿正在吃东西,“嬷嬷,我听说这次秋狝要小半个月呢,之前也这样吗?”

    华府原本的营帐是一大一小两个,大的那个更是靠近康王妃住着的主营帐,留给了明薇和知薇住,彩蝶在里面伺候,幼薇则是和徐嬷嬷住在这个小点的营帐里,原本是安排给华府的丫环住着的。

    不过小营帐说小那也只是跟其他的对比,里面一应的东西都是自己带着的,只是睡着舒服,其他的也没什么关系。幼薇害怕跟明薇、知薇闹别扭呢,住在小营帐里是乐意的很。

第五十二章 烤肉() 
幼薇不假思索;“嬷嬷你忘了;他救过我的命嘛。”

    徐嬷嬷自然知道,老爷还特意带着姑娘去登门拜谢。

    只是除此之外;姑娘跟沈元晦似乎还有来往;幼薇来到京城后出门次数不算多,徐嬷嬷很快就是猜到了几次机会;“姑娘你七夕的时候是不是也见过沈公子?”

    “是呀。”幼薇坦率的承认;“他帮我放河灯来着,他是个好人。”

    救了她不说;还帮她捞河灯;真的是一个好人。

    “是吗?”徐嬷嬷听着这话;只觉得是童言无忌,拿什么来评判一个人的好坏呢?姑娘到底还小,所以判断的标准还很是简单。

    “对呀,上次他还帮我摘丹桂呢。”幼薇笑着说道:“要是我找哥哥帮忙;他肯定会先笑话我长得矮,然后再一脸不情愿地帮我;不像元晦哥哥,他就大方的很,看我够不到就出手帮我。”

    徐嬷嬷听到这话后,神色不由得凝重了几分;似乎姑娘跟沈元晦的牵扯远比自己想象中要多。

    姑娘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深闺之中;也是性子极为单纯的;也不会制造那么多跟沈元晦偶遇的机会。

    不是姑娘的原因;那原因岂不是落在沈元晦身上?

    总不能说这是两个人的缘分吧。

    徐嬷嬷可不相信这些个虚头巴脑的东西,她在宫里待过,知道人心叵测这个道理,尤其是在皇家。

    沈元晦身份又是尴尬,若是想要借姑娘跟老爷打好交道,从而在京城找到一二势力,似乎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那沈公子倒是个好人,不过姑娘,有句话嬷嬷还是得说一句。”

    幼薇看徐嬷嬷忽然间端着一张脸,她也是收起了脸上的笑意,“嬷嬷你说,我听着呢。”

    “姑娘,沈公子已经及冠了,就算是靖州的献王夫妻不着急,按照大周的惯例,礼部也会按照章程给沈公子挑选妻子了。”徐嬷嬷缓缓说道,她注意到幼薇听到这话脸上并没有什么失望之色,反倒是点头附和自己的话。

    前世这时候,好像大姐姐就是被赐婚给沈元晦了,只不过她要守孝三年,所以只是订下了婚约,却并没有出嫁,以至于后来发生了变故。

    可这一世,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嬷嬷,你说礼部会给元晦哥哥找什么样人家的女儿给他做夫人呀?”幼薇好奇,这位可是未来的太子殿下,她觉得就算是自己重活一世不小心改变了大姐姐与沈元晦订婚这件事,也不会把他这个未来太子之位给弄掉吧?

    沈元晦是太子,大姐姐被圣上赐婚。她更倾向于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不至于圣上为了褒奖战死的父亲,就把他的准女婿立为太子,一国之君怎么可能这么儿戏呢?

    徐嬷嬷听到幼薇这问题脸上露出笑意,“这个,可就是说不定了。”她看幼薇这般神色举动,也明白过来,这孩子倒是没什么小女儿心思,大概只是单纯地对沈元晦有感激之心,毕竟那可是她的救命恩人。

    大周朝的皇族婚事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例如康王妃就出身不高,而沈元晦的母亲献王妃则是世家之女,出身琅琊连府,而先皇后则是出身商户。

    具体怎么个选择,礼部那边提供参考意见,却不能当家做主。

    拿主意的要么是圣上,要么就是沈元晦本人。徐嬷嬷把献王夫妻排除在外了,毕竟他们能把才只有六岁的沈元晦就丢到京城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还指望他们能为这个儿子着想吗?

    怕是,心里头就压根没在意过。

    幼薇缠着徐嬷嬷问了好多事情,理由是格外的正当——“嬷嬷你说的我不是小孩子了,所以您也别老拿我当小孩子看”。

    这话说的徐嬷嬷一愣,然后便是跟她说起了这秋狝中可能发生的热闹事。

    临近黄昏,这营地里已经点起了篝火,而不远处传来一阵阵烤肉的香味,让人忍不住的食指大动。

    幼薇眨着眼,讨好地看着徐嬷嬷,“咱们就过去看看好不好,我不说话,就看看他们怎么烤肉的。”

    好香,比她们在家中弄烤肉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