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记忆力天下无敌 >

第18章

我的记忆力天下无敌-第18章

小说: 我的记忆力天下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说到这个,殷姨娘将温苓稍稍推开些:“墨香园那个老头子心可真够狠的,锴哥儿被打成这般明明是津哥儿先动的手,我瞧着真是心痛,可怜我的孩儿。”说着抹起泪,抹了一会儿,面孔却扳了起来:“以后做事万不可把你哥哥拖累进去了,我和你以后还得靠着他”

    温苓抿了抿嘴,点了点头。

她的二哥哥啊() 
姜氏这头,温菀回来后便一直在她屋里抄着大学,直至抄到晚饭。

    陶妈妈给菀姐儿的梢间送去茶水后,见姑娘抄得满头大汗,又是不敢让下人拿蒲扇扇风怕着了凉,出了隔间后心疼得紧,道:“虽说二少爷与四少爷先生打得狠了些,可到底是在学塾里打架,打得狠也便罢了;如今瞧我们姐儿,抄成这般不比那打的好了,唉,老奴也不应多嘴,关我们姐儿什么事,老爷真是狠得下心。”

    姜氏微靠在藤椅上,将手上的账本放置一旁,道:“虽说一道罚了,比起之前是好了许多,不过孙老先生那儿传人来说休息几日再上,也是给两个哥儿休息的时间,至于姑娘们到时候也一道再去罢。”

    又是停顿了一会儿,往梢间方向看了一眼,叹气道:“菀姐儿之前身子不好,今儿身子渐好了,这性子和我是越来越像了,倔得要命。”

    陶妈妈知道姜氏指的是温菀定要今日将书抄好的事,笑道:“姐儿这般倒也好。话说太太,今儿孙老先生说得可是真的?”

    姜氏蹙眉道:“倒也并非我不信孙老先生,而是事情过于奇怪。道谢是应该的,孙老先生恐是在维护菀姐儿,至于说的那些话,我也是不知了。不过此事回头且看吧津哥儿和锴哥儿你去看过了吧,如何了?”

    陶妈妈‘哎’了一声道:“老奴去看过了,还送了补品过去。这次老先生真真打得狠了”

    陶妈妈正说着,温菀从隔间打帘子出来了。

    姜氏本平淡的眼神见了温菀,带了一丝笑意,见她脑门上的汗,用帕子擦了擦道:“抄完了?”

    温菀点头憨笑道:“抄完了。”

    姜氏搂着温菀道:“你父亲虽说让你们抄着,但这几天孙老先生给你们放了几天假,大可以分摊几天抄,何必一个下午就抄了,瞧你身上汗湿的。”

    “早抄完便好了,”温菀掰玩着姜氏的手指,想到了温成津,问道,“娘亲,二哥哥如何了?”

    姜氏自是明白温菀的心思,给陶妈妈使了个眼神,待陶妈妈拿了几个盒子,姜氏道:“我知你想的,这是治疗外伤极好的膏药,明天你且给你二哥哥送去吧,说几句好话,你叔母总归不会赶着你出门。”

    温菀眼睛一亮,抱着姜氏的脖颈不放了,撒娇着,一直说着娘亲最好了。

    姜氏的心底软得一塌糊涂。

    翌日清晨,温菀便带着拂冬往西园走了,绕过湖,经过穿堂,到了罗氏的院子;也是同温菀一样,因孩子还不大,都在主院里住着。

    温菀在年中也来过温芷的屋里,知晓温成津与温芷的两间屋子离得不远。

    且到了温成津屋里的门开,大门敞着,屋外的小厮站着,还有罗氏的丫鬟婆子;罗氏的婆子上前迎着:“三姑娘怎的来了?姑娘快些进屋,这天还凉着。”

    温菀笑着:“我来给二哥哥送点药”说着,走进了温成津的屋子。

    刚进屋子,就听见罗氏的声音:“我可怜的儿这手被打成了这般,以后可怎么办啊?”旁的婆子劝道:“太太放宽心吧,大夫说休息几天便没事了。”

    罗氏立即提声道:“说没事就没事?哪那么容易!我的儿啊我苦命的娃”

    温成津被烦的头疼,偏头连早饭都不吃了,丫鬟喂了个空,差点摔了碗。

    罗氏:“怎么伺候少爷的?”

    温成津道:“你少说两句就好了,别到时候手没好,脑子被念叨坏了。”

    听到这话,温菀忍俊不禁,罗氏与温成津朝这边看,温成津不说话,罗氏脸色有些不好,总的来说自己儿子是因为菀姐儿受的伤,可又是自个儿儿子自愿,板着脸,又觉得不好,道:“菀姐儿怎么来了,你娘亲已经派人来过了。”

    温菀上前软声道:“给叔母请安了,娘亲确实派人来过了,但我觉着我得来看看二哥哥;娘亲本想还让人送来的,我便一起带来了一些膏药还有药材,听娘亲说治疗外伤是极好的”

    罗氏眼睛一亮,瞧了瞧拂冬手上拿的,又不想喜形于色,嘀咕着:“今天倒送来了,怎么不早送来。”

    温成津皱眉,朝温菀淡淡说了声:“帮我谢谢大伯母。”

    温菀莞尔一笑:“应该的。”

    “娘你不是还有事吗?”温成津继而对罗氏道,“你再不去今儿是处理不完了。”罗氏‘哎哟’一声道:“你都成这样了,我哪还有其他的心思。”

    温成津:“有阿勇在,还有婆子丫鬟,哪个不能伺候了?”

    罗氏想了一会儿,想想也是,继而叮嘱了一番,又是对温菀叮嘱了:“好好盯着你二哥哥吃早饭啊。”继而便走了。

    待罗氏走后,也带走了一些丫鬟婆子,温成津皱眉让其余的人都出去了,满是不耐烦:“一个个都杵在屋里站着,烦得很。”

    屋里剩下三人了,拂冬将东西放下便站在温菀旁边。

    温菀坐在了小桌旁的圆凳上,又觉得离温成津太远了,便想把圆凳搬到床边,温成津见她这般动作,嫌弃道:“你和温芷差不多了,坐这儿。”指了指他的床边。

    温菀‘哎’了一声。

    “二哥哥的手好些了吗?”温菀坐在温成津的床边,惯例一问。

    温成津瞧了她一眼,将自己的双手抬起,已经被大夫包扎好了,他在温菀的吃惊下用嘴解开结,稍稍露出了点——手上红肿发紫,涂着要更是恐怖了,肿的不成样子。

    “你瞧瞧好些了吗?”

    温菀眼圈红了,轻轻道:“你下次也不必这样帮我。”

    温成津本想吓吓温菀,没想到如此,倒也有些慌张,但也很快恢复平静道:“只是看着可怕罢了,第二天都会这样的,明儿就消肿了谁说我帮你来着,我看着温成锴不爽罢了。”

    温菀捂嘴一笑,继而想帮温成津重新包好打好结,温成津躲了一下,还是任由温菀这般做了。

    温菀恶趣味地打了一个蝴蝶结。

    “这是什么?”温成津看着这个奇奇怪怪的形状。

    温菀:“这是结,二哥哥不觉着比以前好看许多了吗?”

    温成津嗤笑一声:“难看许多才对”又看了一眼温菀,懒懒地靠在自己的枕头上道:“三妹现在了不得,孙老先生那日可是对你称赞非凡。”

    温成津的嘲讽她总觉得自个儿抵挡不住,所以她今天为什么来?

    “孙老先生那是看我可怜,替我说话罢了要不是那日孙老先生替我说话,恐怕我抄书抄到手都要断了二哥哥可别嘲笑我了,”温菀道,“要说读书厉害,要我说还是二哥哥要是愿意学,锴哥儿肯定比不过,妹妹期待哥哥考上白鹿书院的一天!”

    “少给我吹。”

    温成津与温成锴岁数定是温成津大一些,或许是殷姨娘的肚子有魔力,生出来的两个孩子读书确实厉害,温成津虽比温成锴大,温成锴的学问却与他相当了,因着这点罗氏也是没少看殷姨娘不爽;不过照着温菀的理解,温成津自个儿确实对于读书也不怎么上心而温成锴则真的努力多了。

    至于所说的白鹿书院,照现代来看,那就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名校了,传言天下状元,白鹿就揽下一半,这是何等恐怖;更别提进士的数量。相比于国子监,白鹿反而更加是声名赫赫,天下文人趋之。

    温成锴的目标是这所书院,温菀是知道的,而温成津是怎么想的,温菀不知道,但个人觉着温成津对此也是有追求的。

    在温成津的屋里待了会儿,聊了几句,温菀便回去了。接下来的几天,温府一片祥和,抄书的抄书,养伤的养伤;中间也出过一点插曲,温苓在老太太那儿抄书时,老太太瞧着心疼,借着由头把温晁说了一顿,温晁是叹着气回的姜氏屋子。

    过了这几天,也是到了进学的日子。

    这日,因温菀动作慢了些,来时大多数人已经来了。一进学塾,大家却不像往日都坐在各自上的位置上温书,而是挤成一堆在激烈说着什么。

    温菀眼皮子一跳,这些人已经这么厉害了吗,不怕孙老先生的竹木板子了,要知道每日早晨可都是要抽书的。

    温菀走近了些,讨论的声音更响了。

    温成锴道:“这事不管为什么会发生,陛下定是恼怒的很,不然也不会勒令清查。”之前的讨论不说,温成锴的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附学子弟也都点点头。

    “三姐姐你来了。”温芷瞧见了温菀,过去挽住了温菀的手。

    温苓撇过头不理。

    “你们在说什么呢?”温菀还是有些好奇。

    一名附学子弟道:“是近日朝廷发生的事。”

    温成锴扫了温菀一眼:“三姐是不知道?”

    她从哪里知道?

    那名附学子弟又道:“前几日户部尚书蔡延大人在新家摆下宴席,谁知宴席结束后,一名女子从蔡家内院跑出,而蔡大人之子射箭直接在宾客面前射杀了此女子。”

蔡家之祸() 
“先不说射杀女子之举有多恶劣;此女子也并未签下死契,只是蔡家雇佣来的厨娘,生得花容月貌被蔡坤看上,也不知为何就这般被杀了,其家人知晓后那是哭得死去活来,直接敲响了登闻鼓,被当日值班的监察御史带到了都察院。”

    温菀想到了这几日温晁脚不沾地,忙得温府都没有回,原来是这档子事;不过如此严重的事,外面也定传疯了。

    温成津靠着书几上慢慢道:“蔡大人搬迁酒,何等的场面,当着如此多的达官贵人用箭射杀一名手无寸铁的女子,真是”

    在皇城底下,不知天高地厚。

    那名附学子弟接着话茬:“哎,津少爷说对了。听闻当日来客中也有通政司的大人,更有不少太太小姐被直接吓晕了,当时好像那女子从内院跑出,衣冠不整,蔡坤见女子跑得快,径直举箭。如此恶劣的行为,当天不少御史就跪地上书,力求陛下严查此事。”

    “陛下哪是不生气,不然这几天外头监管如此之严”温成锴道。

    温苓与一名附学女子在窃窃私语,似也在说着这事。

    因着这事,朝廷上犹如表面平静的湖面,有人投下了一块大石头,一下子掀起了轩然大波;老皇帝气得不顾着自己的身体,在早朝之上颤颤巍巍、怒气冲冲地跑下来,狠狠扇了蔡延一大巴掌,并连骂道:

    教子无方!非人也!教子无方!非人也!

    学塾里的少爷姑娘们说着,连孙老先生进屋都没有发觉,直到竹木板子敲在了书几上,一个个如同惊弓之鸟地回到了自己的蒲扇上,向先生问好后再坐下。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孙老先生板着脸,“你们一个个倒好,书不读,将外头那一番腔调学了个遍。”

    学塾里安静一片,所有人被训着。

    不过孙老先生也不知道今日是心情好还是如何,也没训几句便让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