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临安易卷 >

第26章

临安易卷-第26章

小说: 临安易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时候他们倒是经常通信,他有时一连来了几封信,都是说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沈临安回的少,他也就不再说那些日常琐事,只挑干的唠,如今却在信里提了,可见是真的委屈。

    再就是李圯,先前就已经说过,他是出自蜀中名门书院,家风优良并且学识丰厚,入得前三甲也在意料之中。而陈隽家中放榜日连响两场喜鞭,也成了一门趣闻。

    而这高渖,却是的确出乎众人意料。原因无他,国策高家的这位二公子,其实天生的命带不足之症,平日里,是个走路都喘,大声说话都咳的病弱。一向在京城里悄声灭迹的,突然出了名,倒是让世人一惊。只是终究深居简出的久了,打听起来,实在是无从下手,他倒是成了最为神秘的那一个。说起来这国策高家与沈临安还有仇,准确的说,是姜白的仇:当年的高家祖上有一人名高房,其人有国士之称,运筹帷幄,以计谋疲累姜白所率义军,打败姜白,灭亡了大延国。

    京城中的新鲜事也不止这一件。胡家三少爷横死大案悬而不决,德昭长公主为女儿安荣定下与名门书院院长幼子李跻的婚事,刘家嫁到长公主府上的女儿刘氏领了和离书回家,太丞曹献的爱子曹莫将与其表妹在今年十月完婚,永亲王府做贵妾的胡家姑娘升级成了侧妃。这一桩桩事像是一场全民的八卦,人人都要提上一嘴,然而真正透过这一连串桃花绯闻看到内里的,却是少数。

    沈临安素手敲打着马车的窗棂,听绿泱念完了多日来的京城简报,闭着眼睛,缓声说话绿泱记下:“这状元,榜眼,探花的中选,体现的无外乎是当今对世家的态度。李圯为榜首,是体现对名门李家的重用之意;榜眼是高渖,也是对以国策高家为代表的老牌世家的安抚;至于陈韶,则是肱股之臣家的年轻后进。

    那人把李家放在前,是要抬举李家,为李家入世做准备,为未来的变革做准备。安抚高家,也是不改变现有的稳定局面,以防止老牌世家站位。至于陈家,从龙之功有时候是封顶的梯,也是屠戮的刀。”

    绿泱一字不差的记下,又捻了张新纸,等着沈临安往下说。“安荣和李跻联姻,这是刘家一直以来努力促成的联盟局势,等于将安荣和李跻身后的长公主府和名门李家牵系起来,共同拽进刘家的同盟大军中。名门李家的确是长公主嫁女的良选,然而若是你嫁女儿是在各方的逼迫之下,这女婿再怎么如意,也成了不如意。”

    沈临安顿了顿,心中暗暗有些可惜:“长公主的一口气不能出在自己的女婿身上,却能与儿媳妇拿捏。刘氏和离,其实是刘家和长公主府决裂的象征。而夹在其中的李家,一边是战略同盟,一边是亲家,只能把战线拉长,做那勾连的纽带。安荣和刘氏的日子必定是不好过。”

    绿泱也唏嘘不止:“可不是,这世道总是难为女人。分明是男人们的决定,却统统拿女人们做筏子。等到男人们反悔了,最后竟成了女人的不是。”

    沈临安清咳一下,示意她写下去:“仍旧是这个李家,他们家旁枝的女儿嫁进曹家已经不只一代。曹李两家多年通家之好绝非一般联盟所能比拟。而当此时两家再度联姻,其实是一种表态:曹家和李家共进退的态度。而这一切,看似都由李家维系并且由李家受益,实则不然。”

    绿泱丢了笔,哗啦啦翻找起资料来,沈临安已经大致复述了起来:“李家和长公主府的联姻由刘家牵线,曹莫的受业恩师乃是刘家的九爷,李跻的母亲是如今刘家掌家夫人的堂妹。还有,永亲王府的王妃正是刘家的姑奶奶。”

    “如此一看,刘家与如今京城这一片混乱联系的非常紧密,而这紧密,背后站着的,不止是一个三代宰辅的庞大世家,还有一个多年经营地位独稳的皇后。太子党已经出手,并成功借力于当今,事倍而功半。”

    沈临安哂笑:“皇后这里动作不断,却不知贵妃党早就蠢蠢欲动。要知道,负责牵线的刘家太太是苏家的女儿,与贵妃是同父异母的姐妹,永亲王府升了侧妃的那位胡小姐,她的妹妹胡陈氏是陈隽唯一的妻子。更别说先前一只努力把女儿嫁进我沈家的临郡王府。

    刘家努力提拔新兴世家的同时,苏家已经开始拉拢刘家打压的重臣。只是苏家两代贵妃,上一代,因为苏善道一事元气大伤,才错失当今的那个位置。而这一代卷土重来,虽说不计前嫌拉拢沈家和陈家,这两家说难听的却倒是直接导致他们势弱的原因。与苏家合作,对于沈陈两家,无疑是与虎谋皮。更何况我还因为胡端锦和胡三郎的事与胡家结了仇,因为刘二郎的事与刘家结仇。”

    如此一看,沈家还是不论哪一方都不偏向,才能在这一滩浑水里立足。这也是沈临安为何感慨,沈家只能忠于那一个位置,而不能只忠于一个人。西北军,放在手里,还是太扎手,仿佛一个炸弹,随时都会被引爆。

    似乎前路堪忧,沈临安揉了揉眉心,倒是又想起了余班的那个神秘主人,他大约和她一样,不想这一场争斗里太子党胜利的太快,也不想这将朽的王朝太快崩解。

第一章 开合() 
开水入沸油。

    惊天动地。

    长公主府热闹了整条皇街。看热闹的人趴满了府外的红墙头。一个半大孩子搬了两块砖叠在破木凳子上,垫着脚往墙头够。

    沈临安一巴掌拍在他小腿上,吓得他一个激令,往后仰倒来。

    “哐当。”

    倒了砖,磕了凳子,掀了个跟头,乒乒乓乓推翻了立在一旁的小食摊子。

    沈临安原以为他会立刻跑去扶起担子,结果,他站起来先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边身上衣服有没有破洞。然后才看着沈临安,哼哼唧唧开口:“你这人怎么这样不讲理!大街上打人不要过分!”

    沈临安看着那桶豆花一点点从桶里掉出来,不由得有点呆,她伸手指了指那倒了的豆花桶:“你豆花撒了。”

    那小孩子也呆了呆,突然抹了把眼泪:“我的妈呀!”

    眼看他要开始哭,沈临安有点发怵,她伸手往他手里塞了一角银子:“就当赔你的豆花,回家去吧!”

    她身后跟着八个大丫头和十六个护卫,聚堆一站,好好的占了半条街,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心里有点害怕,拿着钱,踉踉跄跄往家跑,连小食担子都扔下了。

    “……”沈临安无语了一瞬,就看见一个妇人从角落里窜出来,拎着那小孩的衣领子一通骂。然后他又蔫蔫的走回来,老老实实的行礼,低声道歉。

    沈临安突然的心下一软,她看向那妇人。她分明有些拘谨,紧张的看着她们,脸上是掩盖不住的母爱深深。沈临安摸了摸他的头:“下回不许趴人家墙头!不规矩!”

    他低着头喃喃的应了,沈临安又在他肩上狠狠的按了一下子,按的他整个人一个趔趄。“身子骨不错啊!”她拍拍他:“要不要跟着我习武?”

    他显然惊讶了一下,第一反应是看她坐下的轮椅。……被嫌弃了的沈临安看着这小子气死人的开口,莫名的有点不想听他说话。果然,这一开口,就能气死一只牛:“就你?”

    靠!这小子!沈临安决定不和他说话:“让他母亲好好教育他!”青蘋忍着笑,把他牵回他母亲那里。沈临安看着三十多的妇人,满面风霜,低着头连连鞠躬,心下微涩。等她弓着身子又朝沈临安处鞠躬时,沈临安扭过了头。

    素娘,看你还好,我不多言。

    在街上站了半响,早有人注意到了她们一行人,沈临安在频频投射来的众多目光中准确的定位到了公主府的二管事,悠悠然分花扶柳径直行到他面前。

    那管事弯腰行礼:“沈姑娘。”沈临安还是原来的习惯,回京的第一站不是沈家,而是长公主府,如今到了门口,却不想碰到了人家倒灶的丑事,虽然心里头意,却也感觉到了那管事的窘迫。

    她当下心里有了成算,只道:“今日回京恰好路过,这是怎么了?”分明是知道的,却要说不知,分明不顺路,却要说恰巧,管事的也不是蠢货,怎么不知道其中机巧?只得尴尬的抹了抹汗。

第二章 前后() 
终究是他人家事,沈临安纵使往日出入长公主府如入无人之境,那也是长公主府愿意给她的方便。而若是他们不愿了,收回了这方便,沈临安也无可奈何。

    沈临安一向看得通透,也愿意在别人许以善意的时候加以回报,若是他们不要这回报,她也自然会让他们不得不接受。而这时,她不确定长公主府需不需要这回报,于是选择了静观其变。

    其实也是说来太巧,沈临安与刘家人也就是前后脚,刘家人前脚进了长公主府,沈临安后脚就到了皇城街。听到消息时她也是小小的吃惊了一下。奈何来都来了,总没有再回去的道理,也就顺便看看情况。

    眼看这管事也尴尬的不知该如何接话,沈临安也无意再久留,只说要回府去。这管事见她什么都不问,又怎么不知道人家早就门清?讪讪的赔着笑,也不说别的,只是送客。

    沈临安一行人浩浩荡荡横穿了整条皇城街,末尾的人还没走出街口,长公主府的大门就打开了。刘氏,刘大老爷,苏氏,还有一众家丁仆妇出了门。

    偏偏沈临安这时发现自己掉了东西。正是那余班的主子送来的金方。余班称之为,应声丸。这宝贝东西只有一个,沈临安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头去找。毕竟,若是遗失也就算了,若是被人拿走,她所谓的过人五感,岂不成了笑话。

    这一回头,反而尴尬。刘氏红肿着一双眼,同苏氏一般,哭哭啼啼,不止。而刘大老爷,挺着肚子,一脸的趾高气扬,身侧还跟着个壮硕的家丁,双手禁锢着一个人。

    小狮子!沈临安当场愣了一下:她只道刘家在以刘氏的事做筏子,想要从长公主府讨些好处,却不曾想是小狮子。

    徳昭长公主府第三代唯一的嫡孙。机敏如沈临安,她只心念微转,就明白了刘家的如意算盘。德昭长公主当年下嫁给九龙司安家的长子安显谓,共育有两子一女,长子安贺,次子安贯,幼女安荣。后来安显谓在辅佐今上夺嫡中不幸遇难,德昭长公主迎难而上,全部身家今上,才为公主府和安家谋来如今尊崇。

    然而因为安显谓是安家唯一的儿子,长公主府的次子安贯便作为安家的继承人来抚养。长子安贺则要在将来承袭爵位。只是,安贺至今只有小狮子安泽一个儿子,安泽的性自然不可轻视。

    刘家要带着小狮子走?长公主为何就这么轻易同意了?而小狮子分明是不愿意的,刘家为何要强行出手?

    沈临安还在思考,刘家一行人也已经看到了同样声势浩大的沈临安一群人。有趣的是,刘家人在那一刻,不约而同的认为,沈临安是来给长公主府撑腰顺便看笑话的。

    因此,在沈临安还没反映过来的时候,刘大老爷率先躲到了家丁身后,刘氏和苏氏也忙不迭的忙后跑:胡家少爷死在了谁的手里,他们可都心里门清。

    沈临安“……”

    露出在人前的小狮子已经开始大叫:“安安姐姐,安安姐姐救……”余下的话还未出口,已经被那家丁用手堵住。沈临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