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华夏之剑 >

第69章

华夏之剑-第69章

小说: 华夏之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止,尤其是时不时的玩下花活,更是惊叹声一片。把所有改刀完毕的肉,青菜分类码放,让厨子自行选取。厨子是欧阳轩让聂聘买来的孤儿,今年也就十多岁,对做菜情有独钟,火候拿捏的很到位,欧阳轩自叹不如,也就把后世自己做菜的心得和平板上记录的近百道菜谱毫无保留的教给了他,现在俨然成了终南山庄厨房的一把手,以扈候弟子自居。

    虽然刀工上不如欧阳轩熟练,但是做菜的架势上却要比欧阳轩强很多,熟练,麻利。也不需要下手,都是自己来。酱油大酱,白糖这类的东西,现在在封地上,一个铜钱一斤,只不过都是聂氏专营。

    也就是不到半个时辰,四道菜已经出锅装盘,红烧肉晶莹剔透,汁水红亮欲滴,肉丸子金黄泛光,翠绿豆腐,用藿(三国前主要的青菜之一,就是鲜嫩的黄豆叶子)清炒豆腐,藿菜炒制的火候刚好,豆腐白中透着豆油的鲜黄色,芳香四溢。还有一道就是野葱炒猪肉,葱还是翠绿色,肉看上去红红艳艳,看似非常好吃。看到这四道菜,欧阳轩乐了,随口说了句:“天生的厨子命”。

    在座的诸位除了欧阳轩,其他人眼睛都是直直的发呆,一脸惊讶的表情。都是日常常见的食材,转瞬之间就变成了佳肴。菜品当然是由黄门端到刘启案几上,尝试之后,刘启才动筷子品尝,频频点头,又给了栗妃和王夫人,最后才给薄皇后。看到这一幕欧阳轩也只是笑而不语,厨子接下来又用剩余的食材做了几道菜,欧阳轩才让他下去,因为看到那个黄门令的眼睛泛起了贪婪之色。“陛下,臣为说错吧,都是些家常食材,只是因人手艺不同,菜式各异尔”,这个时候还是给陶青上点眼药的好。

    “嗯,不错,让府上厨子进宫替换那些不中用的东西”。“陛下臣府上厨子学艺还尚未精湛,如陛下不弃,可令厨堂之人来府上学艺”。“也好,黄门令,命你挑些聪颖宰人与扈候府上学艺”。“诺!”那个站在刘启身旁的黄门令,怏怏的答道。“丞相,还有何话说?哈哈,扈候让朕明一事,物同,以不同,事自是有变。常听闻,扈候今春改善封邑农技,不知可有此事?”。“臣只是教了些农事器具与乡人,改了些水利灌溉,利于旱涝”。“嗯,好。丞相,朕看此事应予以彰表”。“诺,臣领命”。陶青很是不快的答道。

    宴会直到月上中宫方在欧阳轩的筝曲声中结束,当然席间还少不了为难欧阳轩之处。也应了许负之言。刘启来时就没打算今夜返回,聂聘在黄门的监督下按礼制收拾出了一个贵宾院落,这里是欧阳轩原来就打算用来接待王侯的院落。两层的方形院落,中间有个亭台,回廊周边种满了梧桐树。还有个小湖泊,放养着一群各色锦鲤,鸟鸣花香,倒也是不错的地方。羽林军将山庄四周警戒,欧阳轩的侍卫负责院落守卫。随行官员自然是睡在客房,也是单独的双层院落。

    半夜时分,欧阳轩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弄醒,穿衣出门。仆役通报“有村民突发疾病,跪在医馆门前求医,医馆大夫看过之后素手无策,特请扈候出面”。欧阳轩听完直奔医馆,患者就躺在北厅中间的担架上。年纪大概在四十多岁,脸色苍白。欧阳轩赶紧上前,通过号脉问诊和触诊最后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根据右下腹痛加剧,全腹皆由痛感,发高烧,血压较低等综合判断,有穿孔的迹象。赶紧命人抬到用作手术室的房间,把所有油灯都点上,房间早就用酒精熏蒸过。回房间取来头灯,回来时病人已经被放到台子上,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这个房间里欧阳轩准备的一应俱全,一套完整的高温消毒的外科手术器械,还有两套麻布手术服,用于麻醉的乙i醚,还有碘酒等药物。欧阳轩也有些忐忑,这种条件下手术,不知道会不会成功,弄不好患者就会死在感染引起的败血症下。欧阳轩取出了当初带来的盐水和消炎药,配好药,在患者手背静点上,戴上口罩和一次性手套,这些东西再不用就快过期了。等准备完毕,留下许善友和淳于意,让其他人都出去,给他们一人一个口罩戴上。用乙i醚麻醉患者后,褪去衣物,用刀备皮,碘酒消毒,手也用酒精消毒一次,处理完毕后,才开始手术。整个过程虽然是在微弱光线下进行,但这种阑尾炎手术,欧阳轩还是敢做的。为了减少感染,欧阳轩手术的速度极快,切开皮肤开始到最后荷包缝合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完成,为了愈合良好,手术室内还有专门泡着蓝色石头的蒸馏水玻璃瓶子。已经泡了一个多月了。让许善友用高温消毒的杯子接了些发着蓝光的水,在所有窗口面用脱脂棉擦拭了一遍,才做逐层缝合。在外面又擦拭了一遍蓝光的蒸馏水才,采用青霉素纱布包扎上。他这个还算好,刚有穿孔的迹象,再晚点就会很麻烦,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等做完手术,打开门,让仆人将患者放到专门用来住院病人的房间。等液体静点完,患者还处在昏迷状态,又给他服用了混合着大剂量青霉素的驱邪汤药。欧阳轩和医馆的所有人都在床铺旁边守着,直到黎明时分,患者才醒来。欧阳轩这才放心,还是有点发烧,开了一副祛热解毒的方剂命人去抓药,用蓝光蒸馏水熬药给患者服下之后,等烧退了,嘱咐了家属和仆役一些细节上的东西,才回房补觉。

    睡得正香,又被仆役敲门唤醒。没办法,还有一个大主顾要伺候,命仆役让厨房弄些早点送到客厅。出门见到来找欧阳轩的黄门令。“陛下可醒来?”。“陛下一早醒来,听闻扈候是夜出奇术诊治乡民,命洒家前来知会扈候,可多休憩一会儿”。“哈哈,既然起来了,带某去拜见”。这哪里是让多休息,简直就是找麻烦。

    来到客厅,刘启和诸臣正在好奇的吃着终南山庄特有的早餐,就是馒头,油条和豆浆,一些山野菜做的咸菜,风干肉,还有奶茶,没人喝,在旁边放着。欧阳轩逐一参拜完毕,才坐在案几上简单吃了几个馒头,喝了碗奶茶。“扈候晚餐已经是令朕大开眼界,如今这早餐更是处处给朕惊奇。这油面条和这咸菜让府上厨子定要好好教授宫中宰人”。“臣,领命”。“听闻扈候昨夜诊治突发疾患乡民,朕甚是感谓。稍后带朕看看你的医馆和那个乡民”。欧阳轩是一百个不愿意,本来想低调处理,现在可好,一下子捅到最高层,还不得把乡民吓死。没办法,只好照办。

    吃完早餐,一行人直奔医馆,刘启居然让黄门令要来好大一包油条和风干肉打算带走。在住院的小屋,乡民跪在刘启前面打着摆子低头不语。“都起来吧,朕就是看看扈候医人奇术,居然可以开腹取病灶,真是天下奇闻”。也不理会乡民家属,径直走到床前,看看有些恢复了精神的患者。现在还有点发烧,欧阳轩命人给他服用了蓝光蒸馏水溶解的青霉素和昨天开的祛热解毒的汤药。刘启很好奇的看着整个过程,一直没有说话,欧阳轩又耗了耗脉,整体上血压回升,脉搏跳动有力,如果不是昨天晚上经历的那一幕,现在和常人没什么区别,也许是那个蓝光蒸馏水的作用吧,寸长伤口好的很快。今天应该能排气,看着他通红的脸,赶紧问道:“汝体内可有气要排?”。那个乡民赶紧点头。欧阳轩笑笑,说道:“陛下,诸公,此患要有不敬之处还请见谅”。“哦?会有何不敬?朕皆赦免”。欧阳轩一脸的坏笑转头对患者说道,“陛下赦免不敬了,你尽可排放,无需顾虑”。话刚说完,就听噗的一声,放屁的声音有点大。刘启开始时一愣,接着仰头哈哈大笑,“若不是扈候提醒,朕可是真被惊着了。哈哈,回宫”,赶紧掩上口鼻出了屋子。其他人也在没有闻到味道的情况下,捂鼻而出。靠,真会装,欧阳轩心里说道。又嘱咐了仆役弄些餐点给患者。

    出门送刘启回程,刘启临上车架前,转头对欧阳轩说道:“扈候,两日后携羽林军与安门外迎梁王入京。为朕打出气势,可知晓?”说完将半块羽林虎符交到了欧阳轩手上。“臣,领命”。

第三十三章 教学与祭祀大典() 
刘启脸色阴沉,“朕有亲军如此,难道不可吗?”阴森森的说道。

    “皇兄,不是不可,是这人不能留,对汉室有危”,刘武还是那种傲慢的语调。

    “贤弟,朕看这诸王有强兵,才是汉室之危。来人摆驾回宫”。城门下的*演已经结束,刘启下令道。羽林军在郎誓和张剪的带领下,按事先的中尉的安排各司其职。

    欧阳轩没有参加其他的活动,只是去长乐宫看望了太后,和刘启告了个假,带着侍卫回了山庄。当然厨子则被留在未央宫,伺候完诸王晋见,方能回府。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欧阳轩每天除了和侍卫训练就是给孩子们上课,再不就是去作坊,完善活字印刷和小型的水利发电。闲时就在亭中教公良慧、义妁和主父妍弹琴。

    转眼到了六月,著汕带回了长安的消息。刘启下诏:“吏民为吴王濞等所诖误当坐及逋逃亡军者,皆赦之。”刘启欲以吴王弟德哀侯广之子续吴,以楚元王子礼续楚。窦太后曰:“吴王,老人也,宜为宗室顺善;今乃首率七国纷乱天下,奈何续其后!”不许吴,许立楚后。乙亥,徙淮阳王刘余为鲁王;南王刘非为江都王,王故吴地;立宗正刘礼为楚王;立皇子刘端为胶西王,刘胜为中山王。历史还是按照其固定的轨道前行。

    这两个多月来,长安城里也发生多起官员灭门案,多个侯爵遭屠戮,皆留书:多行不义,天必其诛,上天之剑诛杀。这些官员侯爵之死,长安百姓拍手称快,刘启也没追究。甚至有几名官员和侯爵在灭门后还被诛了九族,至于原因,皆有自供之书。一时间百姓群情激奋,盛赞侠义之举,朝中官员,人人自危,小心行事。卫绾也加强了长安城的警戒,羽林军最后只留下五百名特训军官,其余都被调到长安驻守。

    这一日卫绾带着部分羽林军巡查京畿各地,路过终南山庄。与亭中小憩,“扈候近日长安风起云涌,汝这里倒是安宁得很。还有闲情雅兴,淘弄些奇*巧计之术”。

    “中尉言过了,某只不过做些无聊之事,打发时间尔。长安城内之事本就与某无干,与其活的疲累,不如山中清云野鹤闲散。淘弄些金石,尽兴尔”。

    “汝这侯国,一日三变,西侧上等田地所种何物?某从未曾见”。

    “家师所赠上等粮食尔,待得秋收。留种广播,为汉室增加些储粮”。

    “哦,如此甚好。对了,陛下让某带信与扈候,匈奴室韦部使节,与近日已入燕国,专程前来拜会陛下与扈候”。

    “他们此来何意?”

    “某尚未得知其来意,根据快马传报,可能与扈候所种之物有关”。

    “莫非。。。。。。”。欧阳轩想到了一种可能,也不敢确定。

    “扈候,某谢过茶水赐饮。公务在身,告辞”。说完起身,拱手施礼。

    “闲时多来府上坐坐”。欧阳轩也起身拱手相送。

    送走卫绾,欧阳轩思考了良久,也想不出室韦人的来意,按理说,他们应该和自己有深仇大恨才是,毕竟上任浑邪王死在自己手上。

    没工夫想那太多,来到水电站工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