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华夏之剑 >

第52章

华夏之剑-第52章

小说: 华夏之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军的主将最是郁闷,本来是随大军东突西杀,直至屯兵雒阳城下。后来吴王听闻朝廷派一万新成立的羽林军出淮阳,直奔自己老窝而来,不得不抽调五万精锐步卒沿淮水西进,不惜代价护住自己后方的粮道,直至昨天在慎县探马回报羽林军已至汝阴。与诸将商议后,一致认为以五万精锐步卒对一万羽林绰绰有余。一早整军西进,遇敌,刚列阵完毕,两侧翼即被弓骑兵杀得人仰马翻,损失巨大,足足五千人在还没接敌时就已经挂掉。更可气的是对方主将居然不通名报姓,单骑独闯中军。回到车架之上,下令全军收缩两翼,向前缓步推进。而那名独闯中军的敌将简直如入无人之境,杀奔自己车架,忙不迭的急令长枪营护驾。等看到敌将从盾牌下举弩时,自己还很好奇,直到弩箭射中自己的那一刻他才认识到这是能射到四百步以上的利器。

    五万吴军在失主将后,由副将接替,副将面对的是更残酷的局面,前面的盾阵似乎是无坚不摧,一时也找不到破敌之法。前阵是一团乱麻,后阵又被敌骑兵冲破,不得不举旗下令整军集合与中军,收缩防御。令还没下达完毕,后面的敌军骑兵已至长枪营外围。不得不让中军官继续下令,走下车架,上马引兵抵挡后面来犯之敌。手提一杆长枪,拍马前出,与锋头上的欧阳轩来个面对面。“汉家将军,休得猖狂,某来也”,说完举枪直奔欧阳轩杀来。马头交错之时,举枪直刺脖颈,欧阳轩举盾磕开枪头,在马错蹬时,回身一刀,直奔脖颈而来。那名副将也是一名高手,在枪头被磕开的一瞬,前手回收,后手前送,枪纂由下向上横扫欧阳轩右侧肋。正好赶上欧阳轩转身将将躲过枪纂,在盔甲上发着尖锐声划过,刀锋已经从副将勃颈上快速通过,人头落地。回身,左手正握剑挑开一支刺向马头的长枪,右手刀砍向右侧的长枪兵,回手剑割开了那名刺马头长枪兵的喉咙。疾驰而过,继续下一轮砍杀,马前肢已经有数处披伤,牛皮加橡树脂的前护凯还是太脆弱。后面的骑兵紧紧跟随,车架上又下来几名武将,尽皆被欧阳轩一回合斩杀。

    直至车架前,下马上车,刀剑齐用斩杀车架上全部人员后,斩断将旗,举剑高呼:“降者免死!”。随着吴军将旗的斩落,战场上投降者渐渐多起来,更多的则是扔掉武器,脱掉甲具逃跑者。日渐黄昏,战场上终于恢复了平静,强大的体力保证了羽林军在最后还有力量收拾残局。

    吴军车架现在成了欧阳轩的指挥所,找来郎誓,“速速统计一下伤亡,押俘撤至城中,无本候之命,不得擅杀。命县长组织役卒打扫一下战场,掩埋尸首”。“诺”。郎誓下去,飞马传令。叫来随军主簿和功曹,这两个人是丞相府和太尉府派来监军和记录功勋的书记。“主簿速将此次战果八百里急报与陛下,示下所俘善后,功曹速统战功,逐卒成册报于本候,批阅后上报太尉府”。“诺,下官领命,这就去办”。

    冬日里的太阳落得早,夕阳如血的余晖洒在殷红的战场上,更显得肃杀,战果很快统计上来,吴军五万步卒,战亡者两万三千余,被俘一万二,余者抛甲器自散。羽林步卒轻伤百人,无重伤及死亡,骑卒重伤十余人,轻伤百人,无阵亡。

    这就是一场完胜,战斗的结果让羽林士卒过度的亢奋,抬着受伤的袍泽,走路都带着风。枪盾整齐的码放到车上,还在喋喋不休的谈论着刚才的战斗。在吴军车架上看完主簿写毕的纸制奏折,确认无误后,加盖自己的两个将军印,主簿和功曹各加盖自己的印信,装入竹筒蜡封,刻印后,连同功曹写的功劳簿交给鸿翎急使,连夜急报朝廷。功劳簿是经过欧阳轩同意并加盖了自己印信和功曹印信。上面按营记载:羽林军诸营戊子年正月二十六日于汝阴县前出十里,胜吴军五万,阵斩两万有三,俘一万有二,余者散;扈候欧阳氏轩阵斩敌主将偏副将诸人有十;副将郎氏誓阵指有功,无纰漏。

    战场上正用麻布裹尸,装车运送。没有人去砍人头,其实那是匈奴和游牧部族因为没有文字,而采用的记录军功的方式,汉人自春秋时期就已经废弃这种方式。出于对人和鬼神的敬畏,战场上禁止砍已经阵亡士卒的头,如犯禁是要被活埋,这条中原战场上的禁令一直持续到南宋时期,被金兵所破。崖山之后无华人,这条约定俗成的禁令也就随之废弃。当年伍子胥挖坟鞭尸已经是大逆不道,被当时世人所耻。

    尸体全部运走后,县长请来数名巫师与战场做法,献祭,告慰死者,整个战场上铺满干草,点火焚烧,名曰阳火屈阴。本来这活应该是随军的祝人(西汉时期随军负责祭祀告慰鬼神的专职官员,每万人配备两人,由奉常指派太祝令委派)做的事情,被想要邀功的县长抢来做了,只能让功曹记上。出发时欧阳轩才知道各种随军人员多达百人。除了丞相府派的主簿,太尉府的功曹,还有太祝令派的祝人,太史令派的灵台侍诏(掌时钟鼓等),奉常指派的礼官大夫,专职的鸿翎急使数十人,宗正派的处理诸王事务的官员等。就是欧阳轩想造反,就这些官员就是个麻烦事情。

    回到城里,查看了伤员,都无大碍,都是外伤,这个欧阳轩还是很擅长,最重的要数一名骑卒,被长矛右侧透胸而过。用带来的青霉素消毒后,做了简单缝合。白狼兄妹现在深受这些伤兵喜爱,一顿狂舔,口干时有专人负责喂水。做了几个清创缝合术,用白狼唾液涂抹上。每个伤员都分发了含有青霉素成分的蜜丸,才带着白狼兄妹回了营帐。让郎誓找来一名投降的吴军校尉,问清楚了吴楚联军粮草位置,及运送时间和方式。

    “命,左骑校尉带千骑现星夜出发,东北出三百里,与临淮寻机截取吴楚军粮草,全军休整一日,后日兵发泗水”,“诺!”郎誓急忙下去安排。

第十四章 战后() 
日上三竿,除了值卫的哨卒,其他人都还在沉睡,兴奋过去就是极度的疲劳。有着丰富户外经验的欧阳轩很明白其中的玄妙,没有让郎誓和校尉叫醒士卒,他们需要休息,命军中宰人(厨师,由太宰令委派负责军队饮食,三国之前战争期间王侯领兵,厨师是不允许私设)和屠者(屠夫,同宰人),宰杀烹制彘和羊,让医官去药铺收购些何首乌、老虎姜、三七等中草药,放入汤中一同烹制。

    中午时分左骑校尉满载而归,整整三千辆车的粮食。“回报将军,属下不辱使命,与淮阳湖北岸码头,截获吴楚军粮万石,斩杀运量吴楚军千人,获卒数百,得悉吴楚军粮屯于泗水入淮西北岸,七日万石一运”领兵校尉来不及卸甲,单膝跪地报道。“好,好,下去吧,餐食后于功曹处报禀功劳”。“传郎将军、随军主簿与汝阴县令”,身边的护卫应诺而出。片刻功夫三人报名而入,汝阴县令从军粮一进城就已经带着役卒过来听命。“县尊,此次所获军粮,某打算由汝阴县暂入库,主簿,如此妥否?”,“一切由将军定夺”。“嗯,烦请主簿写奏疏与丞相,禀明粮食去处,示下如何处置,随同本候奏疏一通800里加急报于陛下。郎将军命已餐食完毕兵卒留取所需军粮,余者送至县谷仓”。“属下领命”。三人领命推出营帐。

    欧阳轩没有休息,巡视一圈营地,拿出一张很大的白纸,对照平板里的地图,详细的绘制了一幅吴楚国地图。对着地图反复研判后续的行军路线和作战方案,找来纸张用最快的速度将作战方案写了一份,竹筒加密封装。又写了一封关于所劫军粮和战俘处置的奏疏,一同交于随军主簿。鸿翎急使不是自己能派动的,属于丞相府兵曹麾下,只能由随军主簿调动,擅自调动鸿翎急使或者冒充鸿翎急使视同造反,这个制度执行最严苛的就是西汉、唐朝和宋朝,都有专职的腰牌,执腰牌才能在驿站换马休息,才能与任何时候通关放行,朝廷只接受有腰牌的信使,无腰牌按假传军讯论处,不管你有没有奏折或者将军信件。等信使拍马疾驰而出后,才下令明日卯时造饭,辰时出发。

    受伤的兵卒在白狼照顾下,轻伤的基本恢复,重伤的也已无大碍。晚上欧阳轩将黄色晶体炸药重新切割,组装上拉发绳。大块一斤,小块一钱,欧阳轩总有一种感觉,要碰上大麻烦。

    三天后长乐宫温室殿。

    刘启案几上放着数封军情急报,今天刘启很高兴,脸上洋溢的笑容能融化在场的所有人,陶青、张鸥、萧胜、卫绾和刚刚赶回来的袁盎心情同样被这喜庆的氛围所感染,脸上也挂着笑容。“丞相速拟诏,扈候封邑增加至万户,副将郎誓封平山候,食邑500户,所有羽林军卒爵升三等。另命汝阴县委派徭役送粮与洛阳敖仓”。“臣领旨”,“大汉有如此良将,幸甚!幸甚!万卒剪灭数倍之敌,开国以来只有楚王信有此霸业”。“陛下,臣闻,功高必傲,其心必异,须防之”,袁盎站起来拱手说道。“奉常此言差以,扈候东归与汉室,虽短,除躬身与岐黄,就只锻训亲卫,与聂氏弄些陶朱之术,与朝中诸人亦无往来,短短数月,其富虽巨,也只与封邑之民所惠,与开国诸王甚异。虽传有妖术,亦传其师为前秦玄微子(鬼谷子别称)师侄,有些异能之术尚可理解”卫绾适时战起与殿中拱手禀道。“中尉,你我刚就任,此事还需查明,在言及此事,不可听信民间传闻”萧胜也起身拱手道。刘启摆了摆手,制止了就此事的谈论。“诸公,战时莫就此事再有言论。扈候所奏朕尽准,丞相速办,另将此封军情及密奏转交太尉,拟诏命太尉严防吴楚军东进,以解梁国之围。如无他议,退下吧”。“陛下,扈候所请委派所复之地诸县长丞之命,可否准许?”。“此事由丞相一应具办,委派得力之人以助之”。“臣领旨”。

    泗水注淮处。

    欧阳轩到这里已经足有一天,探马回报谷仓守卫只有吴军步卒万人。但欧阳轩感觉这里不会是这么简单,一路上欧阳轩攻城拔寨,连下数县,斩杀吴楚军足有八万有余,绕着洪泽湖转了一圈,才在厹犹县(今泗阳县)东南洪泽湖岸边找到这处粮仓,占地方圆百里,每天都有运粮船从洪泽湖上运送至此储存,找熟悉当地的百姓一问,这里建粮仓已经有十多年,被当地人称淮仓。今天只带了护卫和郎誓,爬到一个离谷仓营地只有一里外的土丘上仔细观察。这里三面环水,是洪泽湖一处半岛。如不是欧阳轩常年锻炼的观察力,行军时在地上观察到浅浅的车辙,发现这里还挺难。寨墙是土夯而成,很高,前面有一条百步宽的深沟,吊桥高悬。在平原地区属于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

    欧阳轩收起望远镜,真没什么其他可看的,除了营门外六处土丘其他都是一马平川,要不就是湖面。看到土丘,欧阳轩感觉有点不对劲,自己所在的这处草木虽茂盛,但似有不对,上面虽有草木,但有明显的失水枯萎的痕迹。掏出短刀向下挖了几下,都是干土,赶紧命郎誓和护卫火速撤退。

    找来投降的校尉,又详细的询问了一遍粮仓位置,确定刚才看的就是淮仓,所描绘的地貌特征皆相符。样在营门外有数座土丘,听闻是原泗水国古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