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华夏之剑 >

第46章

华夏之剑-第46章

小说: 华夏之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义太医夫妇谢扈候大恩”,说着要叩拜,这个欧阳轩自认为可受不了,赶紧扶起来,“快起来,快起来,这是折煞本候。也知你不让他学岐黄,就是怕走父母老路,放心,只要有本后一天,没人会伤及其毫发”。就是这么一句话,对未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历史的走势。

    画被摊开在案几上,一群人围着画,啧啧赞叹声不断,内史都尉的眼睛都冒着绿光,欧阳轩这幅画画的比太后那幅还要好,颜色饱满,还带了些泼墨的技法,山脚下弯腰尝草的神农侧面像画的栩栩如生,远处的山意境更美。树枝上的小鸟更是用崇敬的眼神看着神农氏,远处河边直立的兔子更是活灵活现。就是这样一幅画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辗转多人之手,最后回到了隐居与武当山的欧阳轩手里,后来匿名送给了义妁的后人,引起全国的轰动。

    要不是欧阳轩送给他徒弟的,估计这家伙都有抢的意思。欧阳轩看到他的眼神,就知道这不是个好人,被他强抢的得有很多。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看着内史都尉的表情,右手习惯性的手放到了筝上,一声弦响,把他目光拖了回来。转身弹走起了《春江花月夜》随声唱起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唱者无心,听者有意,鄠县县令也是喜欢辞赋之人,默默记诵,后来实在是记不住了,直接走到欧阳轩跟前。“此曲配扈候辞赋,惊世绝俗,不知扈候可否为下官谱下此赋?”,“哈哈,有何难,好文与大家共赏吗。等一下,今天收徒兴致所在,本候为县尊即兴就此赋意境作画一幅”。停下弹曲,吩咐仆人,准备好笔墨颜料,与窗口案几上铺好纸张。挥毫即画,只用了两个时辰一幅青山湖边升明月跃然纸上,湖心岛上的渔家小屋,古色古香。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欧阳轩没有用现在通行的隶书,而是自己擅长的行书将诗词挥毫与纸上,而且书写的非常顺畅。旁题:赠鄠县县尊陵氏崆证扈候收徒义氏扈候欧阳氏轩丁亥年冰月初五。写完,舒了一口气,回头一看,不知什么围了一群人,大部分是衣着华丽者,而且其中居然有着便装的刘启。欧阳轩看鄠县县令和内史都尉都没有吱声,也不好有什么表示,只是拱拱手,“见笑了,一会儿县尊可与聂氏铺面装裱即可”。示意了一下聂聘,这家伙很聪明,赶紧把围观的人除了刘启以外,其他人要么打发去看病,要么直接轰走。

    等没人了,欧阳轩和鄠县县令、内史都尉才拱手和刘启见礼。义妁站在欧阳轩身后,医馆其他人除了医匠也都被赶了出去。“不知陛下降临,有失远迎,望陛下恕罪”。

    “哈哈,朕也是突发奇想,来逛逛,没想到赶上扈候收徒作画,甚好甚好”。义妁也是聪明的孩子,赶紧上前与陛下见礼道:“民女义氏妁见过陛下”,“平身吧,你就是义太医之女?”,“正是民女”义妁起身站到欧阳轩旁侧道。“好好,好啊,扈候代朕补过,非常好,今天赶上扈候收徒,朕无礼岂不是笑话,来这个给你”。说着从腰上摘下一块绿色玉佩递给义妁。“民女谢过陛下赏赐”,义妁很是懂礼貌的上前双手接过玉佩,这意义绝对的不同了。

第九章 备战写书() 
“扈候带朕观观你这终南山庄,都尉与陵县令在外等候”。鄠县县令现在根本就不想走,等墨干了,好卷上画,内史都尉倒是无所谓。

    领着刘启穿过医馆后院,在院子中闲逛,作陪的还有白狼和义妁,欧阳轩一边走一边讲解各处功能,义妁到底还是个孩子,走累了就骑到别克背上,看得刘启哈哈大笑,也觉得这是人间美事,必须让史官记上。在欧阳轩的北辰楼,刘启很好奇,问了好多问题。上二楼回廊,可以俯瞰整个终南山庄,走了一圈。“如不是先帝有言,朕也想在此建一座行宫,扈候还真会挑,只是这里紧邻山脉,就不担心虎狼等猛兽?”

    “山梁上有三人高的院墙防护虎狼,有专人轮守”。“带朕去看看你的亲兵,看看扈候调i教的如何”。这个好像才是刘启今天来的目的。没说的,让义妁陪着白狼,让仆人备好马,与刘启出山庄,汇合皇帝护卫转过山梁,进入谷内演练场。

    两个校尉是认识刘启的,这个欧阳轩不吃惊,也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刘启都能知道。让两个校尉现场进行千人战阵演练,百人悬木阵冲杀演练、百人双移动靶射箭演练。最后才是对阵冲杀演习。这些人很是争气,三百步奔马上的移动靶子居然是全中。最后就是举石锁和爬山,马上高难度动作等演练,最为壮观的就是千人奔马中镫里藏身,只是一瞬间只能看到马在奔跑,而看不到人。最后三项是持枪对刺和欧阳轩取自乃蛮人的双马队拋索及临阵抛投枪。等全部演练完,刘启眼睛是亮的,看到这一幕,欧阳轩就知道这群兵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扈候如此精兵现可否一战?”,“战倒是可以,只是如若其更强,在还需加练一些步卒战术及对抗步卒弓箭的马上战术,现臣未曾训练,枪盾还在打制,尚未加练”。“这些需多少时日?”。“步卒训练只需一月即可,需特制枪盾”,“哦,如此,朕再拨你8000步卒,凑齐万人,正月前成军,枪盾可命聂氏与武库打造”,万人,这都够造反的了,看来历史还是按着他既有的步伐前进。“陛下,如此多的步卒,还需打造专用车辆,还需再练习弓箭,所耗甚多”。“一切用度暂由扈候承担,等日后定会倍加偿还,车马弓箭由聂氏找武库都尉监造”。“只要武备能跟上,月内即可成军”。刘启拍拍欧阳轩的肩膀,似乎有话要说,但最后还是忍住了。

    回了北辰楼,在欧阳轩二楼的会客室坐定。聂聘及时的把欧阳轩要求制作的茶具放到桌上。找专门的匠人打制的以柴木为燃料的铁质户外柴火炉烧水,水壶是也是精铁打制,非常美观。捞河水里打捞出的百年树根,欧阳轩执刀打造的茶盘。用的是欧阳轩亲自制作的玻璃水壶、茶海和盖碗,陶瓷茶杯、洗碗池,银质的茶勺,纱布做的滤网。这些东西都是第一次拿出来用,按照欧阳轩的嘱咐,都是高温煮过十多次,看聂聘紧张的表情就知道他不知道这茶还有这么喝法。

    捞河里水沉的千年树根雕刻的方形桌子,刘启坐在北侧的正位,欧阳轩坐在东侧下手,烧水壶在左手边,水在欧阳轩进庄子的时候就已经在黄门的监督下烧好,正冒着气,拿出自己的珍藏的小种红茶取一勺放进盖碗,倒上开水,盖上盖,在盖碗上浇一遍开水,捻盖倒掉第一泡的茶水。再向茶碗倒进开水盖上盖,浇一遍开水,很熟练地把茶水倒进茶海,倒了两杯,递给旁边的黄门,示意其喝,自己先喝掉,再倒一杯递给刘启。一套程序行云流水,看得刘启直发懵。黄门喝完一杯茶点点头。刘启才慢慢的品尝,芬芳的茶香,让从没有喝过这种茶的刘启甚是陶醉,轻摇着头一边闻着,一边细细品味。“好,甚好,不知此饮物何名?”,“回陛下,臣起名曰茶,乃是荈诧经臣指点匠人加工而成,热水冲泡即可饮用”。“一个普通的荈诧,就能让扈候弄出如此芬芳之饮,不错,也弄一套送朕,茶也送朕一些”,“陛下,刚才所喝乃是家师所制,所剩不多。一会儿为陛下冲泡臣命人所制之茶”。又喝了两杯。才倒掉茶叶,开水洗碗,拿出最近从蜀地运过来的茶叶冲泡完,自己喝了一杯,这种天然绿色的红茶比自己带来的茶味道要好很多了。递给刘启一杯,“这香味超过了令师所制,朕甚是满意,就此茶,送进宫一些,还有茶具也来一套”。没说的,早就有准备,聂聘很会来事的拿出了原本就打算送给刘启的一套茶具,梧桐木雕刻的二龙戏水茶盘,狮子底座,全套的无色玻璃茶具,底部都是特意加工的蓝色玻璃。拿在手里在灯火下闪闪发光。还有一套是给太后的,凤游山水造型的茶盘,釉下彩的山水图瓷盖碗,洗茶碗是山海图瓷碗,红底无色的玻璃茶碗和茶海都是聂聘让欧阳轩亲自执笔做的,也是瓷窑和玻璃窑开炉时的作品,还有一套类似的是送给馆陶公主的。欧阳轩本不想送这些人什么东西,架不住聂聘忽悠,今天饮茶也是聂聘的安排。效果不错,有皇帝做代言,还愁东西打不开销路。

    刘启走的时候很是开心,一高兴赏了义妁千金和绢百匹。最开心的要数许善友,因为陛下的高兴,因抚养义妁有功封了一个公乘的最高民爵,本来要给更高的官爵,这家伙居然拒绝了,只想在医馆为庶民治疾,结果除了封爵还赏了一幅牌匾,忠信义士,万民楷模,这个命欧阳轩制作,拿到宫里再由刘启亲自题点。

    大队人马带着东西走了,留下的是兴奋的人。让聂聘在北辰楼自己会客厅旁收拾出一间屋子给义妁,安排丫鬟专职照应。连夜书写了部分《黄帝内经》,交给义妁,让其找医馆的医匠们教她识字,背诵,写的都是楷体。

    第二天一早欧阳轩去了玻璃作坊,巡视一圈,得出的结论就是匠人的手工艺不过关,这个没办法,都是以前做陶器的工匠,这种快速热成型,也有点难为他们。玻璃这东西中国古代早就有,失传时代据考证是在先秦时期,只是去杂质工艺不纯,达不到无色透明的程度。陶瓷上的釉面就是一种玻璃,制作原料稍加改进就是玻璃,只不过受千年的儒家重文的思想,没人去琢磨而已。

    找到了根由就好办,回到山庄找到聂聘,让他雇些雕塑方面的能工巧匠,去玻璃作坊加工玻璃后续制品,等玻璃生产达到要求了,就大量生产。聂聘还是老套路,忽悠欧阳轩给长乐宫和未央宫换窗户,这种事,自己真不想做,还是架不住忽悠,只能让他走馆陶公主路线。

    还是医馆里温馨,义妁在自己的桌子上拿着沙盘在那写写画画,孩子还小,一天识点字就好。拿出纸,把让他背诵的黄帝内经用隶书逐字楷体对照,又教了拼音字母,及拼音使用的方法。这东西得慢慢积累,不是一下就能会。学了一会儿,让她和白狼去玩。因为看到了那个猎户在屏风前站了半天了,看着义妁远去,才说道:“进来吧”。

    “谢扈候”,闪身来到桌子旁,单膝跪地拱手道。“起来,我在检查看看,别留下后症,都是靠着身体活着的”。扶他起来,在断骨的位置仔细摸了摸,恢复的很好。“你擅长弓射?”,“扈候明鉴,在下常年山中打猎为生,弓射是某所长”。“看你的身体,也未必就是生活在这山中,说实话,怎么到这里的?”。猎户身体有点发抖,眼神游离不定,最后咬了咬牙,“在下汉中人士章氏汕,追随墨门著隙多年,后著氏卒后,因得罪山东游侠,在下就躲在这山中游荡,后被巨兽所击,坠于崖下,幸得扈候搭救,草民再次拜谢”,说完又是单膝跪地施礼。“起来吧,都是些小技,不足挂齿,以后有什么打算?”,“某于这世上无牵无挂,只是一人某必杀之,已报灭门之仇,杀得此人,某此生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