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华夏之剑 >

第214章

华夏之剑-第214章

小说: 华夏之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此事恐有不妥,曹操三路人马进军,为何只单单来此一路。按常理应以三路齐头并进,同时抵达为利。如今这白阳何以倍道而弛?其必有诈,请将军三思”。参军陈宫言道。陈宫原为东郡太守,曹操任职兖州期间做了和欧阳轩相同的事情,杀了不少儒家名士,惹恼了陈宫,弃官投奔刘备,被刘备以厚礼相待,先后任职颖川太守、军师祭酒、光禄勋,益州刺史等职,兼任关羽参军之职,一直和关羽共治益州。

    “区区黄毛小子,其能耐吾何?”。说完也不顾陈宫劝告,提刀上马,带着兵将出了北门。陈宫命人将城中兵马分配到西和南两侧,备足了滚木擂石,吊桥高悬。北城外,关羽列阵于白阳阵前,关平周仓压住阵脚,在营前叫阵。稍顷曹军营寨之中冲出一哨中军人马,与营前列阵相迎,为首一将年纪二十出头,一身银白盔甲,胯下一匹枣红色汗血宝马,手持一杆马槊(白蜡杆长枪,枪头较普通枪要长许多,与短剑相仿,一般都是纯钢打造)。关羽手依然是赤兔马,手中依然是那把从斩马剑改装的长刀,名曰青龙偃月刀。实际上在汉代根本就没有长杆大刀之说,后世的演绎中也都是没有摸过刀剑的人一种误解。长把朴刀出现是在唐宋之后,这个年代最长使用的就是长枪又叫马槊、画戟、斩马剑,一种长把的剑。华夏用的大刀是因为钢铁技术达到了要求,加上欧阳轩后世的阅历,才有了大刀,并改装了自己的宝刀(本书中为了迎合读者对关羽的印象继续沿用大刀的概念)。

    当关羽看到白阳手中的马槊,心中那份傲气减低了不少。马槊可不是一般武将能用的起的,光制作枪杆就得三年,而且重量也相对重些。白阳拍马来到阵中高声喊道:“阳在羌河早闻关将军大名,今日得以沙场一博甚是幸运”。

    “娃娃,废话少说,拿命来”,说完一挺长刀,双腿用力一磕马腹,赤兔马急速向前冲去,汉地可不是华夏,这里骑的马可不像华夏,鞍镫齐全。因为那些儒生的反对,欧阳轩临走前留下的那些东西早都已经被称为异类废止了。其实当初欧阳轩能一合斩杀吕布就是借用了鞍镫之利,赵云、太史慈等欧阳轩再汉地的将领都是鞍镫齐全。这白阳得授于刘德,自然鞍镫也是全乎。

    见关羽持刀杀来,白阳也是不含糊,一挺马槊,拍马迎上,马槊之所以是高贵的武器就在于其杆长,难制作,再加上刃长而利。两马刚打照面之时,白阳马上枪花一抖,利用马槊的杆的韧性将关羽前进的路线封死。长刀再去招架,必败无疑。今天关羽就吃亏吃在了没有了解对方,贸然行事。

    关羽见枪花以至,不得已,身体后仰,挥刀劈砍槊杆之处,试图让其改变线路。马槊可不是硬质的枪杆,韧性极好,这一磕碰,几乎没起到什么作用。如果是欧阳轩则会用刀贴着槊杆,但关羽当然没有欧阳轩的那番经历。马槊的枪头直接击中的关羽的右臂护肩之上,直接将虎头护肩击碎。槊刃划破了关羽的肩部,鲜血直流。白阳一击得中,回槊,将槊翻转,借着两马错蹬之机用纂直刺关羽肋部。

    关羽的马速极快,白阳按照平常马速算好的提前量,本以为一击的中,哪里想到关羽的马速极快,让这一次纂刺落空。关羽错马而过,在无心恋战,肩头的伤势似乎很严重,只能单手提刀,拨马回了本阵,下令回城。

    白阳还没来得及下令追杀,己方阵营已鸣金。不得已回了本阵,下令鸣金的是刘德,甩着一只胳膊,站在点将台上,看着正在回营的白阳。命人将白阳叫过来,“可知为师为何下令收兵?”。

    “弟子不知,请师父明训?”

    “城上军阵严明,滚石林立,弩箭如林,稍有不慎,为师恐汝有损。带三路兵马齐整,再予以进攻也是不迟。如今汝伤了关羽,已是首功一件。为师也就不罚你违令冒击之罪,燎火可曾准备停当?”。

    “已是准备完毕,就等师父令下,引之”。

    “明日黎明之时引之,为师要学学当年夏王火烧营盘之策”。

    关羽回到城中,陈宫早已命医官待命,在府衙门前,将已近虚脱的关羽扶下马。抬进后堂,经过医官详细检查,伤口已伤及筋骨,槊刃以砍断了右侧锁骨。因为气胸,现在关羽喘气还有些困难,伤口已经有些感染。医官很是无奈的摇摇头,对陈宫道:“关将军伤情,属下实是无法医治,只能暂缓病情,当今天下能治此伤者唯有夏王与华旉能治,且或华夏国能治将军之伤”。

    陈宫沉思了良久,看了看已处于半休克状态的关羽,才咬咬牙下令道:“全军与夜间出东门,回成都”。“诺!”执事主簿拱手应诺。

    陈宫奋笔疾书,在竹简快速写了三封奏疏,分别装入两个红色布袋和一个灰麻布布袋之中,对执事主簿说道:“速派三队人马,分三路,两路明,一路暗八百里加急报于王上”。“诺!”主簿有些疑惑,但看陈宫坚定地眼神,似乎明白了什么,没再问。接过奏疏,加盖了蜡封,下去安排。

    白马撤退时机选在了入夜时分,由东门出,行进急速,由关兴周仓断后,连夜悄然离开了白马城。这边陈宫带着人刚走出五十里,就看白马城内火光四起,浓烟滚滚,借着西风都能闻到空气中浓烈的燎油(汉地对汽油的说法)的味道。陈宫也是暗暗庆幸,若再晚上两个时辰,后果不堪设想,进而命令全军加速前行。

    在江夏的刘备得到加急奏疏已是三天之后,也只得了那封灰麻布奏疏。通过询问方知,陈宫总共拍了三队八百里加急,两路持急使腰牌,头戴红绫盔走驿站报递。还有一路每人三匹快马,绕开驿站走小路报送。才让奏疏得以报送至江夏,看来另两路出了些问题。也不及多想,刘备连忙派出多路特使,前往青州、华夏南部各边关,找寻欧阳轩。

    其实欧阳轩再关羽受伤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得到了信,钟诏的眼线遍布各个将军、官员麾下。关羽身边一名侍曹在关羽受伤回城之时,以通过暗线汇报到了钟诏处,钟诏在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报给了欧阳轩。看着伤情报告,欧阳轩有些头疼,这又是一个邹恒一样的人物。

    于夜里带上全套手术器械,带上黄庭忠和五十名侍卫坐上飞碟,趁着夜色来到益州上空,沿着白马关向南沿着湔氐道、纹江道搜寻,在蜀郡的纹山城外欧阳轩看到了城外扎营的刘备兵马,看样子也只有十万人马。

    欧阳轩与营地前方百里外的纹江道的玉皇山山谷下了飞碟,卸下手术器械、装备马匹,扎好营地与在这里等候关羽大军到来。关羽的大军还未到,却来了另一个人。

第一〇七章 张仲景() 
来的人欧阳轩不认识,清晨由侍卫带入营帐,年纪大概五十余岁,须发黑白参杂,长脸,眉骨较高,浓眉,眼窝深陷,额头宽阔,头戴方巾,身穿会褐色边的蓝麻布面的汉袍。欧阳轩一见此人就非常喜欢,一脸的英气,目光炯炯有神,面相上看一脸正气跃然于此。来人进账拱手施礼道:“草民张机拜见贵人!”。

    “哦?你不认得某?”。

    “回贵人,草民实是不认得,只是此处不远广柔正有瘟疫。草民也是来此治疾,于这山中采药,见贵人在此宿营,特来告之。莫要轻入广柔,如今那里瘟疫肆虐,已死千余人”。

    “轩这里谢过先生!”,说完欧阳轩起身对这个不知名的医生深施一礼。不为别的,就凭其那份无论贵贱的执着,就要比先前拒见的华佗强许多。

    “草民当不得贵人大礼,只是这瘟疫来势凶猛,药草急缺。草民已是年过半百,已是爬不得山川,想请贵人仆役协助采些此崖上石斛。草民带的人手有些老迈,力不从心。观贵人仆役,身形健硕,身手矫健,还请贵人协助”。

    “这是自然,观先生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不知先生字号,某甚是失礼”。

    “草民字号入不得贵人之耳,不说也罢”。

    “哪里,先生为广柔百姓殚精竭虑,某甚是佩服。某广陵欧阳氏轩,字文辕”。因为地位的原因,这也是欧阳轩第一次向旁人道出自己的字号。如今华夏早已取消了字号,而直呼其名,也是汉地文人有些不适应的原因之一。

    “哦?莫非贵人即是夏王?”

    “先生如何得知?天下重名者甚多,汉初既有两个王匡之人,分属汉莽”。

    “王上的仆役和营帐用度皆非汉地所能有之,再加王上名讳自是夏王无疑”。

    “哈哈,先生可否告知孤名号?”,欧阳轩想证实心中的一个人物。

    “即是王上问起,草民自是如实相告,某字号仲景,原为长沙太守。与十年前辞官行医,受友人之托来此治疫”。

    “我当是谁,原来是仲景先生。孤甚是佩服,来人为先生赐坐,备茶”。“诺!”。

    “夏王如今瘟疫当头,还是治疾为重,这茶还是不饮为上”。

    “哈哈,先生莫急。汉地当今医术还得自孤弟子义妁所传,先生可曾读过孤写的《本草纲目》?”

    “早些年曾研读过,还有《伤寒杂病》,皆为医学圣典。机深研之,受益匪浅。只是在夏王所著的《制剂论》中有些药物,汉地尚无制作之能。机也曾请方士提取过,都未曾实现”。

    “《制剂论》中的方剂,制作需作坊方可,还需懂华夏中学所授的《化学》一门,才能制得。无妨孤即是知道这里有疫,当不会袖手旁观。还请先生述些病症,孤好对症下药”。

    “染病之人多有高热,腹泻呕吐,脉象尺寸俱沉濡,终皆为干渴而亡。机诊为太阴经受病。还请夏王诊之”。

    “先生诊断无差,此为太阴之疾,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患者死于干渴亦是正常之象。此疾不难治,孤有些方法当以治之。先用淡盐水和草木灰水为患者饮下,再用药物驱毒邪,调补阴阳即可。先生不必劳烦,孤自会派些华夏之医来此医治。即是疫,定有源头,疫者为人相互传染而来,肠胃之疫当以水食入口而患。为防人之传,当以隔断,治之,他人不得入内。净手,饮净水,尤以煮沸之水为宜,食则以熟沸为上。遣人沿水上行寻找疫之根源,去之。瘟疫可得解。先生不妨探求之”。欧阳轩说完又和身边的赵拓耳语了一番,赵拓点点头出了大帐。

    “夏王所言极是,草民得夏王指点,甚是荣幸。只是华夏据此最近关隘尚需十数日方能到,夏王的药物何来?”。

    “哈哈,先生久居汉地,自是不知华夏之所。今日午时,药物和华夏军医即可到此,先生可带着前往广柔。孤要在这里等候一位重伤疾患”。

    “夏王莫不是在等关将军?”

    “正是,先生倒是消息灵通”。

    “机不才,也曾于昨日晚间受邀与军中看过。伤疾甚是难治,恐也只有夏王能得治”。

    欧阳轩对张仲景印象相当不错,和张仲景在营帐中谈起了中医,这些年欧阳轩虽然忙于工程建设,但对医学这个自己的本专业也是一点也未曾放下,再加上杜力巴人的科技,公孙叠茂传授的生命科学,让欧阳轩对医学也有了新的认识。自然和张仲景谈的也是极其融洽,欧阳轩发现这个张机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