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华夏之剑 >

第100章

华夏之剑-第100章

小说: 华夏之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具帮助下装进货运飞碟带走。初步判断这东西足有数十万斤,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在这里多长时间了,但通过石头风化程度判断,不超过十年。

    回到飞碟上,找来一个没有能量的石碟,将黄豆粒那么大的一块放到圆孔中央。石碟很快完成充能过程,不像是别的能量体,最后剩下蓝色载体,这个什么也没剩下,而且能量似乎充的很满,碟子变成了深蓝色,蓝色荧光很盛。又找了一块失去能量的载体,将另一块物质放到了载体上面,很快载体变成了深金色。拿着这块载体,去货舱,用陨铁的短刀挑起了一小撮,将能量体锋利部分放到根部摩擦,那一小撮很轻松的切了下来,看来这个载体是切割这种物质的专用东西。在货舱里又找了一个直径五十公分的用过的能量体,用短刀刻凿了一把石刀。很顺利的切了数小块,放进水里,不一会儿,全溶进了水里,水发着耀眼的蓝光,水温也升高了不少。又将这种物质放到了短刀柄一处陨铁没有釉面的部位,物质很快被吸收,短刀也通体变成金色,散发着深蓝色的光芒,整个短刀温度也有些升高,很快又恢复了正常。挥舞了两下短刀,感觉虽没用什么力量,但是能明显的感觉到刀风和嗡嗡声,找了一根铁条,用短刀轻轻直砍,离铁条尚有两公分位置时,铁条在嗡嗡声中应声而断。

    又割了很大一块放到了陨铁剑柄很小一块没有着釉的陨铁处,这一块足有十斤,不到半个时辰全部融入剑中,虽然加了十斤的重量,但剑上的分量一点也没增加,剑通体深金色,泛着蓝光,剑上的铭文更加清晰可辨。舞动了一下,不是那种嗡嗡声,而类似万马奔腾的隆隆声,速度越快声音越强。剑随心转,有的时候自己刚想到的动作,剑会主动带着肢体运动,仿佛剑和自己融为了一体,手在剑柄上似有一种沟通。有时候自己明明握得不是很紧,但剑就像是黏住自己一样,似乎有了灵性。又切了几块放到剑柄上,直到不再融入剑体后,方才罢休,同样处理了刀。找了一个空舱,带着刀剑,武了一套太极剑。越武越感觉越顺手,剑随心走,心随剑动,与身体达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融合。又武了一套自己经过这么多年实战中创建的刀法,同样是顺畅无比,只要自己的脑中想的,都不需要太多的神经反射,刀带着手臂,身体已经做到位,无论是力度还是速度,分毫不差。

    反手刀做盾,剑做器,武了一套自己独创的刀剑法,更是得心应手,欧阳轩现在爱死这两把武器。又切了一小块,去了杜力巴人基地,找到长老,询问了这个东西的来历和作用。当长老看到这个东西时,眼睛放出了精光,急切的询问欧阳轩哪里找到的,找到了多少。欧阳轩没有说一句话,其实他已经知道了大概,只是不知道此物的来历而已。最后长老不得不说出了实情,这是霰能量的无载体的超聚物,是宇宙初始时霰能量在高压下形成。宇宙中这种能量体有很多,但都被岩石包裹,或者是在恒星内部,有的则在行星内部,是形成星体的重要初始物质。被岩石包裹的聚合物则不受各种引力作用,在宇宙间无序运行。撞到天体后,脱掉外壳,霰能量慢慢的散发入宇宙空间,这也是为何只见陨石坑而不见撞击体的原因。在合适的地方如果和水、有机物结合一起,就形成生命体,不然有机物只会是一堆无法自主运行的物质而已,这也是地球和杜力巴人的星球生命起源的原因。

    听了族长说的,欧阳轩只是淡淡一笑,将他见过的剑,抽出剑鞘,递给他,问道:“这把剑,你也是知道的,是用一种来自天外的陨铁打造而成,为何它会吸收霰能量”。长老反复看了这病剑,欧阳轩最后将剑柄上铆钉处露出的陨铁部位指给了他看。他又取来一个仪器,检测了半天,才缓缓说道:“回陛下,此物所含铁质外之物,乃是宇宙之初所生异构金属,其中子和质子再吸收霰能量后可连通形成有生命物质,我们称为生命质,此物如今已是极少,陛下有如此之巨生命质,可换我星球一国。剑上霰能量与陛*内霰能量团结合,可形成一体”。

    长老又看了看釉面,微微一笑道:“此剑上涂抹之物,乃是我杜力巴人所授之法。看此剑打造方式及铭文雕刻之法,也是出自我族人所授之法,不知陛下在何处寻来”。

    “西域一小国。长老可有方法去除剑柄上多余釉面,让朕手与剑体有更多接触面”。欧阳轩微微笑着说道。“简单至极,只是陛下可否赠送一点超聚能量体与我族人”。

    “这是当然,朕也得了不多,赠你一些也无妨”。说着将短刀与刀一同交给了长老,转身回了飞碟的货舱,取了百斤的超聚能量体,回到长老处。刀剑都已经处理完毕,手柄上只要手能接触的陨铁面都已经去除了釉面。欧阳轩握了握,感觉和刀剑交流更加顺畅。将超聚能量交给了长老,并问道:“如何保证其不扩散?”。

    “回陛下,只要用铅封装即可,”,长老一边说一边将高聚能量体放入了一个铅盒中,接着说道:“包裹此物的陨石皆是含铅之石,方能保存至今。此物可吸收周边高能,转化为霰能量。。。。。。”。长老说到此处嘎然而止,看看欧阳轩,也没继续说。

    “哈哈,朕明白了”。说完画了一幅原子裂变示意图,接着严厉的说道:“朕不管你们在其他地方如何,只是在朕国度和汉地不得有损我国人。否则朕必惩之”。

    初时长老还不以为意,当看到欧阳轩画的图,手立即有些哆嗦。还没等他说话,欧阳轩又说道:“朕不管你们其他大陆的人类作何不轨之事,只是不许对朕国人和汉人做任何不轨之事”。接着又画了一幅世界地图,在玛雅人和非洲肯尼亚两个位置标了两个点。

    长老看完,脸上的汗刷的留了下来,“我等不敢”。“知道你们的把戏,用人祭收集霰能量,维持你们的寿命,朕懂,这原子反应产生的高能是不是被你们用载体吸收,做出了一种维持四维空间的能量?”

    长老听完,扑通跪在欧阳轩面前,颤颤巍巍的说道:“我等再也不敢了,有此高聚能量,足够我数十名族人用至三千年”。

    “嗯,知道就好。好好在此教我国人知识,你们所需之物朕再赏赐千斤,稍后送到,不知够否?”。长老有些激动地跪着说道:“足够足够,再有六百斤此物,即可维持我等寻找四维空间之时”。“嗯,那就好,好好在此教我国人,不会亏待尔等”。说完起身回了飞碟,在亲兵帮助下切割了千斤的超聚能量体,送到了长老处。又在那里要了近万斤的铅合金,在飞碟上,利用上面的熔炉工具做了个铅合金盒子,将能量体切割成数块,在工具协助下放入盒子中保存。

    切割了百斤的超聚能量体,给亲兵用。嘱咐各营什组长,每日饮水皆用此溶水,一人一个羊皮袋,里面都是深蓝色的液体。回到蒙州的临时营地,询问了地震灾害情况,都在预料之中,下令将缴获的匈奴牛羊马匹分给贫苦牧民,还牧奴自由之身,处理了两天政务。才带上亲兵,三架飞碟编组飞往北海,再离军营五里的山谷建了一个临时基地。

    回到军营,听了众将领的汇报,这才到北海不过十多天,已经将北海东面百里范围内的丁零部和后迁至此的须卜部清理一空,薪犁王、须卜王、丁零王、屈射王和浑寙王已经率部带领地投降。如今整个匈奴只剩下北海以西的竖昆、随伊稚斜迁至此兰氏部、北逃的右谷蠡王和右贤王部,还有伊稚斜单于的本部。如今兵营就扎在北海南岸的屈射部王庭,兵锋直指山下平原的伊稚斜本部。

    欧阳轩召集众将校围着欧阳轩做的沙盘,一起讨论下一步聚歼匈奴单于本部的方案。

第十七章 与匈奴最后一战() 
这一次为了彻底震慑匈奴各部,众将校的一致意见就是骑兵没有花活的对冲,用真刀真枪的解决问题。这一战胜了,未降的匈奴人也就望风而逃,降者会更加安心归顺,接受华夏统治。在欧阳轩强势要求下,由其带着亲兵领冲,戴詹左侧翼,彭飞右侧翼,贺蟾领左后翼,呼延豹领右后翼。整体冲锋队形采用w型,日期就定在三天后。

    这一次是真正意义上的决战,每名士兵都清楚这次作战的意义。一个个精神饱满,期盼即将到来的大战。针对这次的骑兵战术又进行了两天的专项训练。欧阳轩特别强调个人防护和什组间的掩护,无能有丝毫的松懈。通过这些年的训练,这些士兵早已经习惯了欧阳轩的战争理念:宁可浪费巨量的物资,也要保证士兵的生命安全。对士卒最大的保障就是阵亡后,可以进功勋亭安葬,享受时代祭祀,一家三代享有终身免赋税的待遇,子女可以进入功勋子弟学校学习。

    第三天一早,用罢战饭,与山谷集结完毕,欧阳轩骑马站在高高的山石上,一身亮银铠甲,*白色汗血宝马,别克和古丽分别蹲坐在两侧,右手执发着蓝光的金色宝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五万华夏军和五千亲兵集结与山谷中,欧阳轩迎着阳光高举宝剑,金色的剑身,蓝色的光芒在阳光下,更加夺目。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剑锋前指。大队人马紧随亲兵之后,快速出谷,翻上山梁。欧阳轩打马行至山梁上,看着山下的旷野平原。远远地可以看到匈奴兵行进的旗帜,左侧是一条河,河的西岸是浅山区,右侧是一片丘陵,中间这片谷地平原就是战场。根据地形对比地图判断,应该是后世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南面的舍列霍夫。东行不远就是北海,北面是一条河谷。

    匈奴人虽然经过多次惨败,但都是败于火i器,没有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骑兵长处,自是有些不服,从那些投降的部族的态度就能看出来。这一次华夏军就要证明,南人一样具有匈奴人的马上骁勇。随着时间的推逝,两方终于再一次相距十里列阵。在望远镜里欧阳轩一寸一寸的观察着对方军阵,从阵列和旗帜上看,前方军阵上足有十万匈奴兵。观察到右侧翼时,发现这里侧翼掩护很薄弱,这就有些不符合战阵规矩了。又看向右侧的丘陵地区,在空中有很多鹰隼徘徊。看到此,欧阳轩叫过诸将,指了指右侧的丘陵地区,“那里可能有埋伏,不然鹰隼不会徘徊而不落”。说着将望远镜交给戴詹,通过望远镜戴詹也看出了异样,彭飞眼力极好,只是扫了一圈,说道:“陛下,末将以为此伏兵不足惧,只需末将缓兵出击即可。由呼延将军位置提前掩护右翼即可。骑兵对冲,己方需同向而行。与我阵行无碍”。“嗯,就依彭校尉之言,下去传令吧”。“诺!”。

    欧阳轩抽出刀剑,左手正握宝剑,右手反握宝刀。在匈奴兵启动的那一刻,剑锋前指,大喊一声:“众将士,随我掩杀”。拍马而出,身后的亲兵以欧阳轩为锋,扇形排开。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呐喊着冲向迎面高速而来的匈奴军阵。左侧翼在戴詹带领下在亲兵队伍冲出后方带着左侧翼人马按着既定的路线冲杀下来,除了彭飞的右侧翼,其他都按部就班的发起冲锋。彭飞很沉着,一直就是按兵不动。欧阳轩第一个冲入匈奴骑兵军阵,也是其中军所在,闪着蓝光的刀剑并用,马速带着刀剑的挥动的速度,极大的发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