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685章

奸雄天下-第685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圣罗马皇帝阿尔方斯一世也在城墙上。和教宗远远站开,身边也围着一群穿着丝绸长袍腰佩宝剑的欧罗巴君主——他们身上却没有十字军的标记!

    “教宗和皇帝仿佛不大愉快啊!”刘孝元在心中暗自冷笑。大公教会和神圣罗马皇帝之间的蜜月期显然已经过去了——在蒙古人的攻势陷入疲态之后,双方就难免要为基督教世界剩下的利益争斗了……

    虽然基督教世界失去了大部分的地盘,但是剩下的利益却并不算少。因为欧罗巴的工商业中心意大利还完好无损。而且还有大量法兰西和德意志的资本都流入了意大利。

    而大明这两年加快开发新大陆,也给欧罗巴的工商业带来了繁荣……新大陆的东海岸距离欧洲太近,距离大明太远。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自然是从欧罗巴进口比较便宜了。

    另外,欧罗巴诸国和蒙古人的战争。还有大明和天方教阵营的战争,也给意大利带来了经济繁荣。

    可是繁荣的意大利经济。却没有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带去多少利益。在失去了大部分的德意志地盘后,皇帝只能依靠卡斯蒂利亚的收入维持自己庞大的军队,去抵抗蒙古人的进攻。而教会却从富庶的意大利城邦那里获取了巨额的收入……

    而且,许多从法兰西流亡到意大利的骑士,现在都依附于西利修斯二世这个法兰西籍的教宗,教会也得以组织起了庞大的军队,足够和皇帝对抗了。

    刘孝元耳目聪明,自然知道许多关于皇帝和教会斗争的事情。如果大蒙古的攻势止于阿尔卑斯山,神圣罗马皇帝和大公教会教宗之间,恐怕就要分个上下尊卑出来了……

    大蒙古的首席大断事官又把自己的目光转向了天方教徒一边。身着黑衣,留着雪白胡子的哈里发哈基姆早早的就带着埃及和叙利亚的苏丹拜伯尔斯还有撤退到安条克的埃米尔卡拉温,还有北非摩洛哥马林王朝的阿布。尤素服。雅库布,还有一些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苏丹、埃米尔或帕夏,一块儿到了巴士拉。还带来了异常丰厚的礼物,宝马、美女、珠宝,全都捧到了世界之王的面前。以表示哈里发和马木鲁克苏丹的恭顺。

    而刘孝元所代表的大蒙古国,同样带来了丰厚的礼品和美貌的女子,有来自法兰西、德意志和波兰的白番美人,也有蒙古王公的女儿,甚至包括忽必烈的小女儿,上帝的孙女(真是很有想象力的尊号),年仅14岁的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虽然这位公主的样貌算不得美色(忽必烈的长相摆在那里,女儿能漂亮才怪),不过将宿敌年幼的女儿骑在胯下的感觉,恐怕是相当能让人满足的吧?

    除了这位不算漂亮的公主,刘孝元还带来另外一件非常特别的礼物——一个尊号,这是蒙古人喜欢的花样,给活着大汗加个尊号。譬如成吉思汗。意思是拥有四海的汗;譬如古儿汗(札木合),意思是众汗之汗。现在忽必烈也要带头给陈德兴奉上个尊号。世界大帝!意思就是地球球长,全世界最大一号的反动派!

    而且刘孝元还在埃及和拜伯尔斯谈好了。到时候蒙古和马木鲁克人一起提出,尊大明皇帝为世界大帝——全世界的统治者,万王之王!蒙古和马木鲁克一提出,基督教的罗马教宗和神圣罗马皇帝自然只有跟进。

    这样一来,陈德兴可就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球长”了。虽然无法在全世界建立起有效统治,但是这个名分却是全世界所有的君主都是承认的。这份尊荣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有来者了——自然是有来者的,陈德兴的继承人将会拥有这个尊号!

    ……

    将要当上“球长”的陈德兴,这个时候正站在“神洲”号战列舰的甲板上。望着随行的军队浩浩荡荡开进巴士拉城。这座城市在一个月前,已经不站而落入石国国王陆虎之手了。

    不过城内的天方教徒并没有被驱逐,而是被限制——只能在特定的区域内定居并且进行天方教宗教活动,另外还必须缴纳一笔保护税,而且也不能从军不得在石国政府担任公职。同样的规定,当然也适用于基督徒、婆罗门教徒、佛教徒、祆教徒、拜火教徒等各种西方宗教徒。

    而且不仅石国是这样规定的,东波斯、西波斯、康国和清国这几个在西方开国的华夏国家,也都是这么个规定——这是宗教宽容政策,但不是宗教信仰自由。现在可是中世纪,哪儿有那么多自由?能有宽容就不错了。当然,石国、两波斯和康国毕竟是在天方教的地盘上建国的,大清国更是建立在天方教和基督教混战了几百年的土地上。想要一夜之间将那里变成天道教的天下也不现实,只能暂且和下稀泥了。

    “唔,暂且只能这样了。毕竟不能把天方教徒和基督徒都赶走了,否则这五国土地上就没有什么人了。”

    陈德兴听闻了陆虎、郭侃、严忠济、刘整还有朱四九一一汇报完他们各自国家的宗教政策之后。只是微笑点了点头。依旧背对着这五个君王,目光望着远方。仿佛被眼前这片古老而荒凉的大地给牢牢吸引住了。

    郭侃、严忠济和刘整三人都大松口气,他们赶来巴士拉之前,并不知道陈德兴会否容忍他们三人地盘上的天方教徒——和大清国、石油国不同,东西波斯和康国的天方教徒数量众多,而且还占据着大部分的国土,三位国王的地盘反而集中在桃里寺、伊斯法罕和不花剌附近。如果要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强推天道教,这三位的下半辈子恐怕要不停打内战了……

    “郭侃,严忠济,刘整,你们且退下吧。”陈德兴转过身,冲着身后的三个国王挥了挥手,让他们先行退下。却把陆虎和朱四九留了下来。

    三王方退,陆虎就嗯咳了一声,还给朱四九猛打眼色。朱四九猛吸口气,噗通一声就双膝跪倒,“大哥,小弟向大哥请罪……”

    “你有什么罪?”陈德兴看了眼朱四九,语调淡淡的,也听不出喜怒。“将十万兵,远征数万里,平灭忙哥帖木耳汗国、伊利汗国、东罗马帝国,将华夏西疆从陕西一路拓展到了君士坦丁堡!你的功劳,虽卫青、霍去病也大大不如!所以朕才会封你当清国王啊……四九,对清国王还满意吗?”

    朱四九知道这事儿没有那么容易了,扭头看了看陆虎。陆虎连忙哼了一声,开口训斥起了朱四九:“四九,你那点功劳算甚啊!十多万钢甲火枪兵,什么对手能挡住?换别人来打也能有这样的功劳……而且,你不经过军部批准就擅自出兵,是坏了大哥的整体布署!”

    陆虎训的虎虎生风,可实际上却是避重就轻,替朱四九开脱。“擅自出兵”的罪过并不大——这不是擅自开战,因为大明和蒙古诸国本来就是战争状态,前线主帅本就有临机决断之权。发现战机,来不及请示就出兵是天经地义的。要是和宋朝那些将领一般,什么都要照着皇帝老子的“阵图”来打,大明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今日的局面。

    另外,在朱四九之前还有蒙起、周小七在新大陆的丰功伟绩。他们不仅出了兵,而且自组织了军队,还向明洲土著开战。可是最后不仅没有受到惩罚,还给封了君侯,而且后来还不断加官进爵,现在两人都已经提了大公,各自在南明洲得了千里之地(海岸线千里)。还允许他们把原先在玛雅封地上的“野人”都悉数带去新封地。

    既然有蒙起、周小七的先例,朱四九的这点事儿,陈德兴仿佛也不好下重手——当然,两者的情况并不一样,蒙起、周小七本来就有全权……陈德兴就给了他们几条船几百人,纯粹就是一笔风险投资,自然要给全权,也不怕他们造反。而朱四九率领的是十几万人的大军,当然要有约束了。不过,朱四九还是有一个便宜行事的名义,如果硬要从字眼和条例上解释,他的做法只是钻了个政策空子。

    “老虎!”陈德兴一挥手,制止了陆虎的话,然后又目光沉沉地看着朱四九,“四九,你的功劳甚大!一个清国王不足以嘉奖,朕再给你一个淮阴侯吧!”

    淮阴侯……朱四九额头上的冷汗都出来了。这不是韩信的封号吗?

    “臣……臣谢圣人大恩!”朱四九说话的声音都在发抖,也不知道是真害怕还是装的。

    “唔,”陈德兴点点头,“淮阴侯和清国王不能兼任,四九,你做淮阴侯还是清国王?”

    朱四九知道自己不能再当清国王了,连忙惶恐地说:“臣当淮阴侯……”

    “清国王给初一吧,”陈德兴淡淡地道。“不过初一还小,不可能马上就国,这清国的大政,就由徐挺、汤英、海大崴三人共同辅弼吧。另外,朕再派个监国常驻君士坦丁堡,和他们三个一起治国,你总可以放心吧?”。

第873章 全世界人民的伟大领袖 下() 
“圣人,额就是大汗的女儿,上帝的孙女,现在是您的女奴,如果额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尽管打骂便是,额皮糙肉厚,是不怕的!”

    安静的巴士拉行宫内,就听见一个小姑娘脆生生的说着山西口音的汉话。陈德兴坐在御座上,看着那女孩子。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满脸都是若有所思的神色。

    跪在他面前的,正是忽都鲁揭里迷失。她已经被刘孝元送到了陈德兴跟前,就是一件任人宰割的玩物。也就是十三四岁的年纪,不是什么美女,却是珠圆玉润,没有遗传到忽必烈的三角眼和狮子鼻,只是一张白嫩的脸盘子有点大。另外,就是一双乌溜溜的圆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却是不大服气的野性。仿佛想和陈德兴来一场摔跤比试,也好像想尝尝陈德兴的马鞭的滋味儿……

    忽秃伦侍立在陈德兴身后,冷冷地看着这个长自己一辈的黄金家族的小姑娘。刘孝元则跪在忽都鲁揭里迷**边,一脸的苦笑。陆虎、张世杰、陈千一、杨婆儿,还有负责外交事务的大明驻罗马大使粱崇儒,大明外交部侍郎陈望都坐在陈德兴两侧的凳子上面,都有些奇怪地打量着忽必烈的这个活宝女儿。

    等到忽都鲁揭里迷失的话儿说完,陈德兴才慢慢地道:“你的汉话和谁学的?”

    忽都鲁揭里迷失照实道:“额父汗宫中有汉八旗的师傅,专教读书写字还有《圣经》。额的汉话就是和汉八旗的师傅学的。”

    现在欧罗巴大蒙古国的官学就是“四书六经”,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六经是《钦定圣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基本上就是儒学加上忽必烈当上帝次子的《圣经》。表面上看是东西合璧,但实际上还是以儒学为主。在国中担任教师和教士的,大部分是汉八旗。少部分是原来的喇嘛。

    “你师傅的山西人吧?朕都能从你的话里面闻到山西老陈醋的味儿。”陈德兴摇摇头,扭头对忽秃伦道,“小糊涂。这个忽都鲁揭里迷失是你姑姑吧?”

    忽秃伦有些不大情愿地点点头。她的年纪虽然和忽都鲁揭里迷失仿佛,可是辈份却小她一辈儿。

    陈德兴道:“那朕就把交忽都鲁揭里迷失给你调教了。教会她宫中的规矩。还有……教她好好说汉话。”

    忽秃伦恭谨地问道:“圣人,忽都鲁揭里迷失的名分怎么定?月例又是多少?”

    陈德兴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