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旧梦:山河永寂 作者: 一寒呵-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从嘉也就不再逐客,侧过身如他一般,微微倚着,一手托颈,一手取过酒杯。“你是想知道琴的故事,还是弦的故事?”
“我若说都想呢。”他肯定他会说。故意有恃无恐。
“这琴,名唤响泉。”他轻轻地饮一口酒,缓缓地向他讲述。
都是这一场是非局里的人。
兜兜转转,重花侧柳不过也就是一层窗纸。
彼此清楚不过。
太子,李从嘉,赵匡胤。
十几岁的李从嘉封了这琴,时至今日再拿出来,却从未想过这第一曲竟然让赵匡胤听了去。
或许是天意。
故事说完,门口还没有动静,要等的人,还是没有等到。
李从嘉长长地出一口气,看不出什么感情,只是声音愈发地低沉,“本来我在等的人,就是太子。可是他终究还是没有来。”
赵匡胤从未想过他们二人竟然曾经感情深厚,
怪不得,那时候自己质问他,李从嘉那一句兄长,答得理所应当。
本来,若是寻常人家,这便是人伦,天大的理由。
可惜。
赵匡胤也有些怅然,他想起那张纸上,一个杀字。
白纸黑字,刺眼至极。
究竟是谁先忘了那跟琴弦呢,
无解。
李从嘉看着他,“你的故事呢?所谓礼尚往来,这才是友人之道。”
“呵呵,友人?”赵匡胤笑得快慰。
他也相视而笑。
木质的内室淡淡地燃着香,
一定会是李从嘉最喜爱的紫檀,缓缓的烟气萦绕,最终丝丝成风顺窗而去。还能够依稀听见楼外街市的繁华,
赵匡胤将那把折扇随意地放入怀中。
不如就先短暂忘记一切,两个人相处于高阁之上,抛弃楼下俗世纷扰。
那剑眉的男子起身执酒度步,玄衣翩然,讲述的故事不似李从嘉那般出自锦绣堆,却是另一般景象,其父早年是北方一禁军将领,所以他善长骑射。本有一弟名唤赵光义,自幼离散。而他几年前一路跟随军马想要争得一席之地完成抱负,沿途来到南方突然得知关于赵光义的消息,原来当年兵荒马乱之际幼弟被一僧人抱走并在寺庙中长大,一路辗转流落到南方。
他本来欣喜万分,寻得了胞弟,两人自可觊觎天下。
有一类人,骨子里留着翻腾的血液,他们绝不只是屈居人下,他们不会安于享受一身他人恩赐的富贵。
然而,正当此时赵匡胤决议混入南唐,太子派人寻毒,看中了他,许他日后风光。同时也知道赵匡胤不是池中之物,终究有所忌惮,于是暗中命人探查到了他兄弟的下落,正容身于金陵城北的安东寺,于是李弘冀便严密地控制住了安东寺周围,以此为要挟。
李弘冀于幽暗的房间内密会“北方”的客人。
相类的人,却绝不相同。
李弘冀的眼睛里有迫不及待的光芒,赵匡胤在心底冷笑,眼前的人说是太子,但却还不让他放在眼里。
不如说他是个疯子。李弘冀的锋芒让人觉得可笑。阴狠不代表野心,也同样不是达成目的最聪明的手段。
李弘冀让他以毒杀齐王,自认不露痕迹,可惜明眼人再清楚不过,太子的野心早已不是一天。
赵匡胤若办成事,那么一切都好。
若不成,其弟便性命堪忧。
第八章 临风谁更飘香屑
“如此,你又为何笑我?你也不过依旧相信人心。”李从嘉听完淡然依旧,身后帘外的天色黯淡下来。
“我?”像是没有料到他的反应,赵匡胤的步子一顿。
“我愿意赌兄长的心,你又何尝不是在赌兄弟的命?”李从嘉又饮一杯。
白瓷杯中的通透酒液便若那眼前人一般,淡薄的轮廓,若有似无的紫檀香,缓缓地流淌过心底,有些故事便埋下刻骨铭心的种子。
赵匡胤第一次哑然。
他不知该说什么,
本是不信李弘冀的所谓情,可是自己又凭什么不信呢?
岌岌可危的一个风中南国,刚得了败仗,无奈割让淮南十四州给北方并称臣纳贡。如此,真的值得赵匡胤以身相拼?那一句口头无依的飞黄腾达,如此小小一方池塘,必不会是他的天下,又哪里比得上他眼中的欲念。
李从嘉再清楚不过了。
他决不仅仅是想要荣华富贵的人。
果真。
微微支起身子,李从嘉抬手挽起一半帘子,傍晚的风透进来窗棂,吹乱了几缕发丝。他临窗微笑,“赵匡胤,你和我一样,都还在相信乱世人心。”
那挽帘的手还放在那里,
一腕倾城。
有时候,他总觉得李从嘉有蛊惑人心的本领。
那一刻,
赵匡胤呼吸瞬间停滞。
暮色四合,空楼高阁,有人临窗微笑,说得笃定,那一身的江南烟雨,那轻轻浅浅的光影打在上面,恍惚间突然让赵匡胤害怕他真的凭风而去。
不如归去么?
墙角的紫檀香燃尽了,
可是为何香气还在。
赵匡胤竟然失态般地冲上前抓紧他的腕子。
李从嘉有些许的错愕,那腕子便僵在那里,任他抓着。
恍若一下子回到了那一夜,
两个人的距离近到能够感觉到彼此的呼吸。
有风。
紫檀香气吹在面上,一目重瞳子映在他的眼里便有了妖异般的色彩。
赵匡胤直直地望着他的眸,那绝世的风华,当真折服了他,那一刻,窗外的一切突然混沌不堪,唯有心底无声通透,
他甚至怀疑,通过这双重瞳所看见的自己,是不是另一般模样。
天水色的人倚在榻上,而他,俯在他身上不过一寸的距离。
故意狠狠地抽出怀里的那把带来的扇子,一下戳在他脸庞的木质窗栏上,竟然入木三分,李从嘉只有那么一转瞬的惊异,很快又平静如常。轻轻地诵一句,“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他就不怕么,“扇子也是可以杀人的。”这算作是警告。
李从嘉摇头。过了很久,见他没有丝毫离开的意思,突然开口,“你……。”
话未说完,眼睛突然被一双手掩住。他本是一手撑在身后,一手被赵匡胤狠狠抓住,如此彻底动弹不得,僵直在黑暗里。
眼上覆着的手带有湿热的温度。李从嘉脑海中转过很多念头。十六岁,他看清了很多东西,看清了那水池中的锦鲤不安天命,看清了有人流风响泉依旧掩不住的野心。可惜,自己还是坚信着那一根琴弦的情谊,他相信韩太傅那时候所说的李弘冀,是真的曾经一直将他作为最亲近的六弟来看待的。
他固执地相信,虽然从此殊途,太子,安定公。既然都不在年少轻狂,那便从此杯酒当歌,既然旁人如此想要,那么就都给出去吧。他自认再无痴念。
可是这一天,当他什么也看不清的时候,这才发现,原来还有很多东西值得他奢望,
奢望再好好去看一眼。
同样也是第一次,李从嘉从心底涌起一种奇怪的想法,
想看看这个放肆的,无人可左右的赵匡胤,是不是能够有一天,得到他想要的。
或许那是李弘冀,永远得不到的。
也仅仅只是,
想看看,你能不能赢。
赵匡胤愣愣地看着身下的人突然涌出一丝笑意,看不见眼色,只有微微牵动的嘴角,无声亦无语。
抓住他腕子的力道再次加大,很明显地,感觉到他皱起了眉,李从嘉终于微启双唇又要说些什么,他却再未允许他说出来。
或许是那湥Щ毒频暮缶⒍Ⅴ浮�
下一秒钟。他吻上他的唇。
清浅的一袭碧色衣衫,呼出来的空气都于众不同,自有入骨清幽,如远山含黛天水一色,洪荒明灭中的唯一甘露,他笑你便需臣服,他抬腕你便需倾倒。
何况那闭目抚琴的风骨。入目的一切不许点缀皆可入画。
人心有时候真的容易受到蛊惑。
赵匡胤也闭上眼睛。
他以为李从嘉会挣扎开直接叫人的。他做好了面对后果的准备。
可是李从嘉剧烈地颤抖了一下,什么都没有做。
直到他从他的唇上离开。
拿开覆在他眼上的手,松开他的腕子。
那浅碧色的人依旧风轻云淡的嘴角带笑,他开口只说了一句话,他说“赵匡胤,你也疯了。”
赵匡胤哈哈地笑,恢复了常态,却压下身子贴在他耳边说,“你们才是一群疯子。这南国的所有人,”见李从嘉不做声,他继续说,“你们活在那已经死亡的唐朝盛世里不能清醒,你们以为自己是这场美梦的主宰者。”
他笑得更加放肆,仿佛是终于打碎了旁人痴迷的梦魇般得意。
手攀上李从嘉的颈,他还是不挣扎,好像从一开始他就把所有都放弃,所以无谓的让赵匡胤愤恨。
“李从嘉。”他唤他的名字,一字一顿得语气异常严肃。“你也在做梦!事实已经证明,断弦难续。你和李弘冀,谁都不再是无忧无虑能够流风响泉的人了。”
他还想说些什么的,却突然噤声,放佛听见了什么动静,李从嘉想要抬起身来,被赵匡胤按下,也就作罢,几乎躺在了软榻上。
赵匡胤半晌无声,忽又看着他一笑,“你以为你什么都放下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放下的前提是你还想知道,李弘冀会不会真的杀了你。”
李从嘉垂下眼帘,“我没有怀疑过他的野心,我只是想知道,他还记不记得那跟琴弦。他若真的懂我,便知我无意与他相争。”
赵匡胤直直地盯着他看,李从嘉还是有些难过,他也不是神,终究还是在乎。微微皱起的眉让他突然不知如何是好,“你……。你已经输了。”
“你也输了。从你告诉我你的故事开始。”笑得有些高兴,“你会为了自己的前途性命杀人,可是你也还是在乎弟弟。所以你也有情。”
天色黑了下来。
街市上开始点起灯。
第九章 笙歌醉梦间
室内的光线已经近乎幽暗,他的手还在他颈上。感觉到他的喉一动,消瘦的轮廓清晰不过。
李从嘉随意地侧过头,瞥见窗外的一天色,突然意识到自己要等的人,终究是没有来,他闭上眼睛。
“李弘冀还是没有来。”淡淡的口气,说得轻巧,赵匡胤不奇怪,很明显,他的确是在等太子。
再睁开,不过还是一片烟火尘世。而眼前的人,剑眉上挑,逆光里看不清他的眼神,李从嘉起身推开他,赵匡胤手上还是没有真的使上什么力气,他离开软榻。
走过去倒一杯酒,刚要喝,却又回身看看那坐在软榻上的赵匡胤,说,“你醉了。”
赵匡胤不置可否,回他,“再喝,你也要醉了。”
第一次,看见李从嘉也笑得开怀,
笑声很大,抬手挥袖举杯邀他,“不如一醉?”那神态恍若终于放下了什么重压,彻彻底底无所顾忌举杯而饮,
第一次见他少了些儒雅的气质,有些狂放,一口下肚,又满上一杯。
是不同往常的李从嘉。
再一次的,将其称之为蛊惑。
赵匡胤同样起身,一手提起那酒壶另一手揽住李从嘉的腰使力一带,他还来不及反应,整个人就被赵匡胤带起,
都是疯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