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521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521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伙计得意的道:“老爷放心,这两头都有人在盯着。”

    方醒点点头,他倒是忘记了当时在两头的房间打孔,然后有人在里面观察外面的情况。

第859章 变法之难,大胆的学生() 
梁中也不过问第一鲜的事,等门关上后,他低声道:“殿下提了一嘴,可公主却说能赚钱当然会交税,若是不赚钱,别说是交税,连工钱都开不起!”

    “这是试探!”

    方醒举杯说道:“公主的眼皮子也太浅了吧?大明赚钱的生意数不胜数,难道她非得要去试探陛下的底线吗?”

    梁中喝了一口酒,满意的眯着眼道:“说来也是你捣的鬼,那些勋戚和藩王都想看看陛下对商税的态度,若是能放开,那是再好不过了。”

    方醒笑了笑:“不只是他们吧?那些有功名的家里难道就没经商?”

    梁中把酒杯放下,摇摇头道:“这些目前动不得,咱家劝一句,现在谁动谁倒霉!听说陛下有几日在查看王安石变法的方略,后来就没听到动静了,可见此事不可为。”

    方醒面色如常的吃饭,可心中却暗自叹息。

    王安石雄心勃勃,一心想挽回大宋的颓势,可终究陷入了党争之中。

    “司马光啊!”

    ……

    提起王安石,连解缙都是一脸的佩服。

    “老夫以前行事率真,可和王半山比起来差远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是何等的胸襟!和他相比,司马光不过是一刀笔吏罢了!”

    司马光最得意的事,大概就是资治通鉴了,所以解缙阴损的把他比作了刀笔吏倒也没错。

    “若不是庞籍,他哪有机会东山再起?说到底,所谓的道德君子,不过是表面功夫,加上旁人的吹捧。”

    方醒笑道:“司马君实若是专心于学业,倒也堪称是一代大家,真要踏足官场,修撰史书和台谏也不失本分,只是……前宋那等左右牵制的帝王心术,最终让他成了决定前宋未来的那个人。”

    解缙却摇摇头道:“当时的形势如此,也不是司马君实一个人的错,若说错,那就是错在前宋的皇帝没了脊梁骨,若是同陛下这般,下面的那些官吏可敢如这般的肆无忌惮?”

    王安石的青苗法最终毁于吏治,而保守派只是在边上看热闹,甚至还有人暗地里使绊子,司马光自己都说了:皆吏不得人,故为民害!

    把党争凌驾于国家之上,就凭这一点,就可以说,前宋不灭亡还真没天理!

    解缙嗟叹道:“德华,你倒是聪明,零敲碎打,一点点的布局,不着急。”

    方醒笑道:“我若是学王安石,怕是坟头草都有三尺高了。”

    “以利诱之!这就是你的好处。”

    解缙点评了方醒对大明的影响。

    ……

    而朱棣也在和朱瞻基谈及大明的革新,他对方醒的手段同样是颇为赞赏。

    “方德华手段灵活,会借势,你倒是有福了!”

    朱棣何等的眼光,事后一想,方醒的手段自然是无所遁形。

    朱瞻基笑道:“皇爷爷,兴和伯在朝鲜和倭国的布局倒是让孙儿学到了不少,也觉着大明对外邦的手腕应该要更灵活些,名声肯定是要的,可好处也不能少,不然外邦经常占便宜,天长日久,只会把大明当做冤大头!”

    朱棣摸着镇纸,唏嘘道:“倭国的收获太大了,夏元吉昨夜一夜未眠,带着人检验入库,大清早就挂着双黑眼圈给朕道喜,说是大明未来十年的府库无需担忧了。”

    朱瞻基笑道:“华州那边有铁矿和铜矿,奴儿干都司以后不会缺乏这些,几十万朝鲜人迁徙过去,丰城侯自然可以借机向前探索,到那时,奴儿干都司就该改称为布政使司了。”

    “哈哈哈哈!”

    朱棣不禁开怀大笑起来,想起了朱元璋当年立朱允炆为接班人时,自己受的委屈,顿觉郁气尽消。

    朱瞻基也觉得颇为得意,方醒可是他的人,能得到朱棣的夸赞,他也是与有荣焉。

    朱棣把那个地球仪拿过来,指着那条‘海上防线’道:“海上的第一道防线,方德华此言朕不愿听,大明要什么防线?攻!攻出去!”

    朱棣的目光炯炯,“若是有海外不臣,那就去打!打到四海皆以大明为上国为止!”

    在看到了征伐的好处后,不但是部分文官在改变立场,连朱棣自己都颇为心动。

    朱瞻基说道:“皇爷爷,大明的人口还是不够啊!”

    人口不够,就不足以支撑大明持续向外扩张。

    朱棣抚须道:“土豆!有了土豆之后,大明的百姓就无需担心养不活孩子,多生,二十年就可见成效。”

    土豆就是朱棣目前最大的底气,大明只要不缺粮,什么阿鲁台,什么瓦剌,在他的眼中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

    不过说到此事,朱瞻基觉得朱棣有些亏心:“皇爷爷,若说这个土豆,给个侯爵也不亏啊!”

    朱棣轻哼一声:“现在侯,等以后给啥?难道给王爵吗?”

    朱瞻基有些心虚的道:“皇爷爷,今日兴和伯要开课,孙儿先去听听。”

    朱棣喝道:“滚罢!”

    朱瞻基一溜烟就跑了,朱棣笑骂道:“竖子!就是不稳重!”

    黄俨这时候才赔笑道:“陛下,殿下好学,古今中外,如殿下般好学的可不多见啊!”

    朱棣微微一笑,抚须暗自得意。

    ……

    方醒上的课很散,有时候甚至是想到什么就讲什么。

    两个班的学生都挤在教室里,一眼看去全是脑袋。

    方醒也不用什么教具,只是空手上台。

    下面的学生都压低呼吸,仔细看着这位一战为大明增加两个布政使司和几座银山的山长。

    年轻人需要榜样,方醒对此了如指掌,所以他第一句话就是鼓励。

    “我看了你们最近的学习,不错,进步很快!”

    “今日我给大家说说此次征伐朝鲜和倭国的一些事。”

    解缙在后面旁听,听到这个题目不禁苦笑。

    这些学生太小了呀!

    紧迫感,方醒想到王安石等前辈改革的前车之鉴,所以对学生们的要求也无形中增加了许多。

    “此次朝鲜和倭国的战局,起因很简单,不过是争夺对马岛罢了。”

    方醒指着挂在黑板上的大地图道:“对马岛地处要害,若是被朝鲜掌控,则倭国就朝夕不安,所以双方就此大战了一场。”

    朱瞻基在后窗外听着,贾全也在听,而且听的很认真。

    “自大明收回华州故地之后,朝鲜唯一向外的扩张方向就只剩下了大海,而就在大海的对面,就是倭国……”

    “双方都在准备,最后是以朝鲜偷袭为开局,倭国反击登陆朝鲜为结束,这是因为大明介入了。”

    “其后的事你们也知道,大明一举击溃倭国,兼并了朝鲜,那么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方醒上课不大喜欢纯灌输,他更喜欢让学生们自行挖掘事件中隐藏着的奥秘。

    一个学生举手,得到方醒同意后就起身问道:“山长,按照您的说法,其实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以大明收回华州为……发端吗?”

    这个问题让解缙眼睛一亮,而学生们都为之哗然。

    难道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大明在背后操控的吗?

第860章 先软后硬,先硬后软() 
上了个推荐,在历史类热销榜第一的位置上呆了三天,难得了,哈哈哈哈!

    陈默:爵士,难道就不能多呆几天吗?

    黄金麓不屑的道:后面都是大神呢!能呆三天就不错了,还想多呆几天?昨晚上是不是又去和倭女鬼混了?玩女人都玩糊涂了!

    陈默嘟囔道:老黄,你也把这书全订了呗!说不定能多呆一天呢!

    黄金麓涨红着脸道:那个啥。。。。。。

    以上逗大家一乐。。。。。。

    。。。。。。

    这个问题让方醒也是一怔,然后笑眯眯的道:“我记得你叫做蒋华,很有希望考中秀才,这个问题不错。”

    蒋华不过是才十四岁,听到夸赞就脸红了。

    方醒压压手让他坐下,然后说道:“此事也无需讳言,不过我不希望大家在外面以此为谈资,那样的学生我是不要的。”

    “朝鲜本和中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外扩张的野心不小,大明当然要当头一棍,告诉他们,谁才是这块地方的主人!”

    学生们都静静的听着,面带骄傲。

    这就是熏陶,如果学生都对大明没有归属感,那方醒觉得大明就没有未来。

    “朝鲜只有两个方向可以扩张,断绝了陆路之后,野心勃勃的李芳远必然要从另一个方向着手,那就是倭国。”

    “而倭国在对马岛之战后,足利义持深知朝鲜的威胁,所以必须要反击,否则他就坐不稳征夷大将军的位子。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作为倭国的实际统治者,足利义持不能给别人口实,所以他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和朝鲜开战!”

    这时李二毛举手,方醒就点点头。

    李二毛起身道:“山长,其实这两国相争,只不过是大明推动了一把,可若是朝鲜王一家依然存在呢?”

    苟日的!

    方醒面带微笑说道:“朝鲜王一家……那是天意如此,被宵小内奸勾结倭寇给害了,你们明白了吗?”

    李二毛躬身道:“学生明白了。”

    贾全在朱瞻基的身后轻嘶道:“殿下,兴和伯居然承认了?”

    朱瞻基点点头,他对这批学生寄予了厚望,若是看问题肤浅,那他只有失望的份。

    “大明作为地区最强大的国家,自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布局,来获取利益,这无需内疚。”

    “国与国之间的争斗从来都不需要君子和道德先生,需要的是谋略,需要的是不断提高大明的实力,这才是王道。”

    方醒隐晦的说了这番话之后,最后总结道:“师出有名是需要的,可借口很好找,有了倭国和朝鲜之后,大家就能看到那一串岛屿挡在了大明的身前,完全封住了敌人来自于海上的入侵。”

    “为此施展些手段不算是什么,就算是没有借口,难道就不能动手了吗?这就是我要告诉你们的第二点,国家利益面前,脸面可以不要!”

    “手段千万种,达成目的最重要,能软就软,不行就软硬兼施,你们记住一句话,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方醒欣慰的道:“你们很幸运,存在于永乐年间,不管生活怎么样,至少无需担心被异族蹂躏。大明正在一条上升的道路上奔跑,而我,作为你们的山长,希望能在那个奔跑的人群中看到你们的身影,去为后世子孙争取幸福,争取和平!”

    方醒闪人了,李二毛记录了一大篇,全是他自己从方醒那些隐晦的话里领悟的东西。

    朱瞻墉走到他的身后看了一眼,嗤笑道:“二毛,什么先软后硬,先硬后软,你难道去过了秦淮河吗?”

    李二毛回身看到是朱瞻墉,就拱手道:“郡王,这不过是我的一些领悟罢了。”

    朱瞻墉对全书院最刻苦的李二毛有些兴趣,就问道:“你这个是什么意思?”

    李二毛朗声道:“先软后硬,也就是先礼后兵,先谋略,后动手。而先硬后软,那就是先威慑,然后再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