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海图志 >

第129章

大明海图志-第129章

小说: 大明海图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因为白莲教的不安于现状,让封建统治者们害怕而已。

    不过白莲教传至明朝,白莲教信徒众多了起来,支派也纷繁复杂。各派内部实行家长制统治,尊卑有序,等级森严。首领的成分十分复杂,对明廷的态度也很不一致。有的借兴教欺骗信徒,聚敛钱财;有的凭撰写经卷攀附上层,取悦朝廷;有的在宫廷太监、官僚豪门中发展信徒;有的则与下层群众反对官府的斗争相结合,发动武装起义。

    白莲教不像后来的太平军那样强迫人信教,也不像义和团那样怪力乱神,相反这个教派代表了普通百姓们向往光明美好生活的愿景,代表了贫苦百姓们不甘被压迫的反抗精神。所以郑冲对白莲教并无恶感,相反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听白莲教群豪各自报了名号之后,郑冲微微一笑道:“原来诸位都是百死余生的豪杰,在下佩服诸位不服输的气概。诸位这趟入闽召集旧部,想必也是谋算再图举事。但官军如今依然势大,就算诸位再谋举事也是失败收场。”

    沈智闻言淡淡冷笑,捻着胡须道:“郑公子如此揣测,未免太过武断。如今闯王已经在西川立国,他麾下便有我教中不少兄弟。我等已经派人入川联络闯王,待得与大顺结盟,我教在江南起事,一东一西遥相呼应,明廷首尾难顾,到时候我等定能推翻明廷,为教主报仇,再立新朝,重获光明!”

    此言一出,得厅上一众白莲教人等一片喝彩之声,柳如是眼中绽放火热的光芒,看得出她很是热心与白莲教起事。

    适才偷听她与两位车夫的话,徐佛似乎有意立她为新任教主。想到这里,郑冲便偷偷冷笑,他这女上司还真是野心膨胀得没边了,居然还做梦能够统领白莲教起事,推翻明朝,然后建立新王朝,她自己做个女皇帝。

    此时看她眼睛放光,郑冲就更加确定她的称帝之心了。可她也不想想,在古代这种男尊女卑的时代,有可能让一个女人称帝的么?简直是痴人说梦!

    当下郑冲轻咳一声,众人稍稍安静,郑冲缓缓说道:“看来诸位果然还沉醉于迷梦之中,自以为得计,但郑某看来,联合大顺此策,也只是镜花水月而已。”

    徐佛闻言秀眉微蹙,眼波一转,柔声道:“郑公子将门世家,军略自然比我们这些乡野之人厉害,愿闻其详。”

    郑冲正色道:“大顺在西川立国,看似声势大振,实则已经是陷入死地,自身都难保。”

    众人都是一阵惊讶,张柬白道:“大顺如今雄踞西川,官军屡次进剿都被大顺军所败,如今闯王手绾兵马三十余万,战将千员,钱粮极多,何以说大顺自身难保?”

    郑冲冷笑道:“看来诸位不曾读过三国!当年刘备入川,失了荆州之地,自此便坐困西川,最后终被魏国所灭!需知西川地形艰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官军固然打不进西川,但大顺军再想出川也是万难。最后双方便都只能取个守势!大顺出不了西川,如何能呼应你们起事?”

    听得这话,众人心头都是一凉,这些人虽然读书不多,但三国总还是知道的,若真是郑冲所说这般,大顺军被困于西川,还真是无法呼应白莲起事。

    郑冲接着说道:“大顺虽然在西川立国,但闯王高迎祥麾下皆是各路义军组成,派系众多,互不统属。若是能在外转战,大家有共同敌人,尚且能万众一心共同对敌。但若是坐困西川,难以出川,则只能偏安一隅。这人啊,一旦安定下来,便会贪图享乐,争权夺利。我观这大顺一旦安定下来,各部义军首脑定然忙着争权夺利,互相残杀,不出一年,西川必自乱!是以我说这大顺自身难保,你们还妄想联络大顺呼应起事,真是异想天开。”

    在场众人皆是鸦雀无声,柳如是眼神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看来她是听进去了,以她的历史观不难理解郑冲的推测。

    可沈智等人却没有,当下沈智沉声道:“危言耸听,闯王高迎祥德高望重,极得人心,更能服众,有闯王在,绝不会有人能乱西川。大顺虽然出川甚难,但也可以陈兵川东、川北,明廷必然分兵镇守,也能分薄官军兵力,我等照样能起事!”众人闻言又是大声喝彩叫好起来。

    看来还是老问题,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这班人和复社诸人其实都是一类人,自信得过头了。郑冲也不气馁,当下笑着道:“其实我也只是好言提醒而已,既然诸位认为你们的计策能成功,那我也就不废话了。”

    徐佛却微微沉吟后柔声道:“郑公子,你大可说说你的策略,让我们也参详一二。”沈智皱眉道:“徐长老,他是明廷军官,怎会真心替我们出谋划策?我看此人冷言冷语,便是在煽动人心,破坏我等起事之策!”

    此言一出,众人都才猛然回过神来,是啊眼前这人可是泉州守备,正牌的明朝武将,他怎会真心实意替白莲教起事谋划?

    郑冲忍不住笑,这些人反应也是够慢的,难怪先前起事会失败,看来农民起义这种朴素的反抗精神果然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论是兵卒还是将领,都难有目光长远之人。

    当下郑冲道:“说实话,我郑家在受招安前,其实与各位没什么两样,也是被朝廷通缉的海寇。”听了这话,众人面色稍松,徐佛则是眼前一亮,略有喜色的道:“难道郑家有意再反朝廷?若是这样,我教大可与郑家结盟,共谋大事啊。”

    众人听了这才喜上眉梢,柳如是却暗暗摇头,看来她知道郑家是不会再反明廷的。

    果然郑冲摇头道:“徐妈妈想错了,在下的意思是,我郑家从前也做过海寇,我父起初为寇,也是因为被朝廷欺压,不得已才与官军为敌。是以我郑家向来敬重诸位这样,不甘受压迫而起事反抗的豪杰。”

    若是那些被郑芝龙剿灭的海寇听得这句话,一定是心中大骂郑冲无耻,你们郑家什么时候敬重过起事的豪杰了?

    徐佛闻言略感失望,郑冲接着说道:“说实话,在下也是敬重各位,不忍看诸位再次起事失败,才说了那么多。若是诸位信我郑冲,我这里有上中下三策说与诸位听。”

    众人闻言来了兴趣,这郑公子倒是像戏文里的那些神机妙算军师一般,开口就是上中下三策,一听就有些高大上啊。徐佛当下道:“愿闻其详。”

    郑冲轻咳一声道:“上策便是诸位隐忍三年,培植势力,待得天下有变,再谋举事。”

    听了这话,众人都是一阵失望,还道郑冲会有什么高明之策,隐忍三年,等天下有变,再谋举事?三年后谁能说得准天下大势会变成什么样?

    沈智冷笑道:“郑公子真是异想天开,隐忍三年,你不是说大顺朝便要内乱了么?三年后若是朝廷平了大顺朝,我等失了援手,如何还能起事?”

    郑冲道:“我说的三年可不是随口胡说,大顺朝一年之内必定内乱,三年内定会被朝廷平定。当朝廷平了大顺之后,第一件事定然就是挥师关外,与建奴再战!到那时候,你们在江南举事,这才是上策。”

    众人听了之后,还是没什么反应,柳如是却听明白了,她眼前一亮,朝郑冲送来一个肯定的目光。他两人都是知道历史脉络的人,虽然此刻魔改版的明末稍有些出入,但郑冲的推测是对的,最为符合当前历史进程。

    高迎祥的大顺之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等野心勃勃之人,义军也是由十八路义军这样复杂派系组成。这些人安居一处,没了朝廷的威胁之后,不内乱才有鬼。就好像后世张献忠入川后,他手下大将们争权夺利,最后大西朝土崩瓦解,便是实例。

    当大顺朝内乱之时,明朝定会趁势派兵平定西川。待得西川平定之后,大明朝没了后顾之忧,定然会派兵出关与建奴作战。

    历史上明朝就是在洪承畴暂时镇压了农民起义之后,便调洪承畴出任蓟辽督师,统领大军出关与建奴决战。只可惜松锦之战明军大败,丢光了最后一点家底,而关内农民起义军死灰复燃,这才被李自成攻入京城,灭了明朝。

    若是白莲教能按郑冲所推测的上策行事,很难说不会成就第二个李自成灭明的辉煌战绩。可惜这些人实在不足与谋,众人根本听不进郑冲的话。

    徐佛也摇头道:“郑公子的上策太过遥远,三年之后的事,谁也说不准,此策太慢。还请公子接着说中下两策吧。”

第158章 郑冲的条件() 
郑冲似乎料定白莲教众人会有如此反应,当下也不着恼,说实话白莲教能不能成功起事,关自己屁事?现下的大明朝已经病入膏肓,沉重的三饷加上贪官污吏的盘剥、天灾的威胁,而朝中又是党争不断的局面,即便没有大顺,没有白莲,照样会有其他的起义军出现,带领数以百万计的破产农民起来反抗朱明。

    此乃大势所趋!

    郑冲讨厌拖着辫子的清朝,但对于挽救奄奄一息的腐朽朱明,却也没什么太大兴趣。中兴大明,做一个朱家的忠臣,郑冲从头至尾都没这么想过。被传首九边的熊廷弼、袁崇焕们告诉郑冲,和朱明讲愚忠,那就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更何况郑冲自己心中也有一团火焰在燃烧!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天下之鼎,为何就不可问一问呢?郑冲很乐意看到有更多的起义军出现,搅乱天下,郑家才有机会问鼎天下啊。所以,郑冲才会不遗余力的为白莲教出谋划策。

    见白莲教对自己的上策不感冒,郑冲也不气馁,接着说道:“那中策便是前往山陕等地筹谋起事,江南之地虽然富庶繁华,但愿意跟随起事的人少,你们可以在山陕起事,定然会一呼百应。同时山陕之地离西川不远,也可就近与大顺联手共抗官军。”

    郑冲的中策可谓是中规中矩,在山陕起事是当年李自成走的老路,也正是靠着山陕庞大的灾民人数,李自成才能屡败屡战。但中策有个隐忧就是很容易被官军围困,李自成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转战多地,九死余生才杀出一条血路来的。但在山陕起事,能占据地利与人和,虽然没有上策的天时,但也算能有一番作为。

    听了郑冲的中策后,白莲教诸人更是失望,徐佛都忍不住道:“郑公子,山陕三年大旱,灾民无数,那里没有粮食,在那里起事,岂不是自寻死路?”

    柳如是却低头沉思,似乎在盘算郑冲的中策,最后也想明白了,微微颔首,但她还是没有开口说话,只安心做一个听众。

    对于徐佛等人的反应,郑冲似乎也在意料之中,众人都只看到了江南富庶,认为在这里起事,能有作为,而山陕大旱,连吃饱饭都有问题。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正因为江南富庶,在这里起事,会有几个人跟随这些白莲余孽起来造反?反倒是山陕之地,看似缺少粮食,受困之地,但却是拥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那里的灾民只剩下拼命才能活下去,去那里起事,才是生路啊。

    见众人对中策也不感兴趣,郑冲也不想多费口舌解释,当下接着说道:“还有下策,这下策便是在荆襄之地起事。荆襄之地靠近西川,也近山陕,在那里起事也算可行。”

    沈智闻言,沉不住气,当下冷笑道:“郑公子真是亡我之心不死,自古荆襄就是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