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大宋-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折彦文知道事情的轻重,抵御异族入侵,乃是头等大事,而越王据守江南,朝廷暂时还是奈何不了他,便也专心投入,抗击西夏入侵的战斗中去了。
大宋将辽东纳入了版图之后,燕云之地的防守,几乎是空白的,尽管在赵构做出了谋反之后,也对燕云的防卫上有加强,但又怎么能够,抵抗得住宋江等人的骑兵队伍。好在张浚的反应还算是快的,抢先进驻了燕山府和大原府,这才阻住了宋江等人的攻势。
(本章完)
第303章 高丽兵变()
刘光世以为自己避而不战,勤王军就拿他没办法,只要不让勤王军登陆上岸就行了。
可韩世忠又岂会让他的如意算盘打得那么好。他派了部将做出正面攻去的姿态,却派更多人沿长江的下游和上游,分别强攻。
刘光世倒也不笨,早就想到了勤王军,有可能会从下游进攻。但他就从来没有想过,勤王大军会逆水而上,从上游进攻。
正是因为不可能,所以韩世忠将最多的兵力,都押在了上游。随着上游取得的胜利,大量的勤王军登陆成功后,沿着长江边上,一路而下,对守护长江的刘光世所部,展开了追击。
守在江边的南阳军,见势不妙,便往新野县城内逃了去。在勤王军取得了长江控制权后,登陆己经不是问题了。
为了迅速攻下南阳城,随军的五门火炮,也渡江北上,来到了中原平原,参与到了逐鹿中原的大战中来。
要想拿下南阳,新野是必须要拿下的,一旁的新邓,也是不能丢的。
新野虽然只是一个县,却是一个上县,不仅面积大,人口众多,而且还是一个战略要地,军事重镇,地里位置一点也不比南阳差。
但自从被三国时的刘备,诸葛亮,在新野点了一把火之后,新野便成了不祥之地,尽管此时的新野,距离被诸葛亮火烧新野的时候,已经是八百年之后了,但刘光世也不愿意守在新野县城,而后来修建的新野县城,也只是一座普通的县城,不易于防守。
新野的南阳军,自知抵挡不住勤王军的进攻,在勤王军登陆上岸了之后,连一丝犹豫都没有,便逃回了南阳城。
当然,他们之所以这么干,其实也只是听命于刘光世,刘光世一开始便没有打算死守新野县,在他的心里认为,守住新野县,便要守住长江防线,阻止勤王军登陆,可一旦让勤王军登陆了的话,新野县也就没有什么好守的了,与其分兵去守新野县,让勤王军有了各个击破的机会,还不如全部退守南阳,坚守住南阳城。
南阳城头上也有火炮,不过那些火炮的威力,远远落后于沈冲在梁山县,最后造出来的一批火炮。
十几万勤王军,肃清了南阳城外的势力后,齐聚南阳城下,对南阳城发起了正面总攻。
五门火炮对准南阳城门,只一个齐射,便将南阳城门炸的几乎塌陷了下来,随后便展开了城门的争夺战。
城中的刘光世,怎么也没有想到,勤王军的炮火这么猛,只这么一下,便将城门给轰的塌陷了下来。
他预感到了南阳城的危险,忙令亲卫们护送着他,从北城门逃了出去。
刘光世一逃,那些知道实情的将士们,谁还有心保住南阳,便也跟在后面北逃。
逃出南阳城的人越来越多,守在正门抵抗的南阳军,一下子就溃不成军了。在勤王军投降不杀的威逼下,纷纷投降,反正越王赵富贵也不算是异族,甚至也不是外敌,投降实在是没有压力呀!
占据了南阳之后,韩世忠稍作了休整,南阳视野开阔,自古便是军事重镇,乃四战之地。占领了南阳城后,韩世忠能够做出的作战计划,便多了很多选择,基本上是进可攻,退可守。左右的邓州和平顶山,便可以随时攻取。
越王赵富贵的战略布局,是比最快的速度,咸逼京城开封,韩世忠要做的就是,马不停蹄的将平顶山拿下,再接着把许昌也拿下,直接将勤王大军开到京城开封城下,便达到了战略目的。
显然,赵构身边的大臣,也知道韩世忠的行军路线,调集了二十万大军,往平顶山增援。
不得不说,赵构敢谋反,那也不是一个草包,草包是不敢谋反的,赵构早己经算好了,自己可以掌控的兵权。
大宋的禁军,八成都在长江以北,江南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这也是交趾国为什么那么容易,一举攻占了整个岭南西路,直接打到了广州城下的原因所在。
长期以来,南方人造反,几乎没有可以成功打到中原的先例,明朝的朱元章,那是两百年之后的事情。
中原王朝面对的威胁,自古以来都在北方,北方游牧民族,才是中央王朝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大宋尤为历害,不仅要像契丹人的辽国纳贡,连一个小小的西夏党项民族,也奈何不了他。
所以大宋的八十万禁军,大都分在在北方,京城开封和陕西路的西军,便占了一大半。
这些人被赵构谋反上位后,迅速的掌握在手中,唯一让他失算的是。张叔夜在辽东的二十万禁军,仅带回来了五万,而这一支进军,他的战斗力,甚至要强过西军,你说赵构有什么理由,要放过张叔夜这个人?没有将他当场斩杀,已经是赵枸格外的开恩了。
尽管韩世忠攻占了南阳,打败了刘光世,但刘光世的部下,抵抗的并不顽强。所以刘光世的部下,死伤并不严重,损失非常的小,最大的损失,是向韩世忠投降的三万人马。
韩世忠己是多年老将,深知兵贵神速,必须在刘光世立足未稳,援兵尚未赶到平顶山之前,迅速的拿下平顶山,将战场推进到许昌。
得知种师道去了山东,拦截方天定之后,赵富贵又调集了一支新军,从海州出海,出现在营州的日照镇登陆。山东有着非常长的海岸线,而在宋以前,沿海几乎就是不设防的地方,除了越王赵富贵,拥有大量装置了蒸汽机的大船,可以沿海岸线的任何一个港湾登陆,还有谁可以做到。
在日照镇登陆之后,解元和岳超两人分兵袭取了营州和即墨,控制了海岸线之后,再次合兵,攻打琅琊郡的沂州,以便和方天定的第三军,合围济宁。
而种师道的十万西军,便驻防在济宁府,只要打败了种师道的十万西军,攻下济宁便毫困难,攻下了济宁之后,只要再将苘泽拿下,勤王大军便可以开到开封城下了。
(本章完)
第304章 援助段氏()
种师道此时尤如坐蜡,明天沂州有危险,但如果授救沂州的话,济宁又会又危险,而任由解元和岳超,攻破沂州,到时候与方天定与方杰等人,一起攻打济宁,恐怕自己这十万种家军,也会被勤王大军消灭。
可如果去救沂州,比时的方天定己经拿下了莱芜,威逼泰安,泰安得不到支援,肯定也是守不住的,泰安失守,济宁就危险了。
种师道陷入了两难的处境当中,为了保存实力,守住济宁,才是重中之重,勤王大军要想从山东路进攻京城开封,济宁是必经之路,拿下济宁,便可以图荷泽,荷泽乃是京城开封的东大门,苘泽失守,勤王军便可以直抵京城开封城下。
种师道给京城的皇帝赵构,上了一道折子,说道:“勤王军势大,沂州与泰安危险,余部下十万西军不宜分兵,沂州与泰安皆是战略要地,不容有失,望陛下发兵增援,以保沂州和泰安不失。”
赵构接到种师道的急奏,也是很不安,能派出去的禁军,几乎都己经派出去了,剩下的都是留下来,拱卫京城的二十万禁军,总不能让京城,处于无兵防守的空城状态吧。
可越王赵富贵在山东,派了两路人马,总兵力高达三十万,种家军又怎么守的住。
其实赵构还有一点没有想到,此时在山东路的勤王军,己经远不止三十万了,加上收编的投降禁军,地方厢军,总兵力早己超过了四十万。
赵构的犹豫不决,让种师道无法做出下一步的行动,沂州和泰安的禁军有限,厢军的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再加上勤王军打出来的勤王旗号,代表的可是正义之师,所以沂州和泰安,都没有坚持多久,便投降了。
勤王军在山东各地攻城夺地,但却对老百姓秋毫无犯,既便是进了城,需要补给时,也是以市场价,向百姓商家购买。赢得了民心,让勤王大军在攻城时,最大的减小了抵抗力。
四十万勤王军,威逼济宁,种师道心里复杂难明,一面是种家的几代忠君思想,可勤王军打出的旗号,却是救先皇赵枢,他们也是忠君的,他们似乎也没有错。
种师道的另一面想的是,大宋如果交给越王赵富贵,恐怕要比现在的皇帝赵构,更加的要好。
纵观越王这十年间,为大宋所做的一切,为大宋朝廷和百姓,做出的奉献,如果由越王来当皇帝,大宋朝廷只会更加的国富民强。
可现在的情况确是,越王赵富贵被新皇帝赵构,认定为叛贼,尽管大多数人都不认可这个结果,可在皇权面前,这一些又能改变什么,人民也只能在心里,对越王赵富贵的遭遇,深表同情。
“种将军!种家军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过无数遍了,我们从内心深处,对种家军充满了敬佩之情。种将军效忠朝廷,我们可以理解种将军的心情,可现在京城中的新皇帝,赵构小儿是怎么坐上皇位的,明眼人哪个心里不知道,最恶毒的是新皇帝赵构,为了防备我们越王爷,为先皇翻案,直接就给我们越王爷,戴上了叛臣的罪名,查抄与我们王爷亲近的臣子及亲属,我们家王爷到底是不是判臣?相信种将军是最清楚不过的了。”方天定骑在马上,抬头向济州城头上的种师道大声说道。
“种某职责所在,对于越王的遭遇,也只能深表同情,可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既然皇帝陛下己经定下了越王的叛臣之罪,种某身为大宋之臣,就必须服从大宋皇帝的旨意,奉旨平叛,将越王及属下擒获,交由陛下发落。所以种某奉劝方将军,束手就擒,种某以种家几代忠臣的名义起誓,向朝廷力保方将军的性命,力保朝廷不会加罪于将军部下几十万将士。方将军意下如何?”种师道反驳着方天定的话说道。
“好你一个种师道,人人敬你是个有勇有谋,赏罚分明的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今日以方某看来,种将军到是忠心耿耿,只是未免有点愚忠了吧,而且还是那黑白不分的愚忠。以种将军的意思,那先皇被人陷害了,种将军也可以无动于忠了,那种将军所谓的忠又是什么样的忠呢?”方天定的观念里,可不会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这种观念,对于种师道的说法,更加不会苟同。
“皇帝是谁,那是皇室赵氏的家事,总某子是赵家的臣子,无权过问赵家的家事,只要是太祖太宗皇帝一脉相传的,便是我种家需要效忠的皇帝,反叛皇室之人,便是我种某的敌人。”种师道说道。
“这么说,你是一定要阻止我勤王大军进京勤王了。”方天定怒道。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种师道毫不犹豫的说道。
“大哥,下令攻城吧!这老家伙只会浪费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