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出去寻找财富的各路兵马,当然要打着寻找大周鼎的旗号出去,我大晋不是蒙古人,一定要做到师出有名。甚至司马季也煞有其事的把没怎么受到骚扰的粟特学者着急过来,询问那只并不在的鼎下落在哪。
看起来无耻一点,但以国家的名义做事能叫无耻么?那叫国家利益,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那不都是为了捍卫我大晋么。司马季虽然没有把五石散装运过来,但他带了五石散的方子,一样可以沿途散播文明。
这时候司马季才想去鲜卑、女真的兵马当中进行劳军,毕竟因为各种原因人家损失颇大,燕王这种表面工程不需要任何人教他,表面工程总比没工程有用。
“女真和鲜卑的战斗力,就算是可以了,自然和晋军还是不能相提并论。”司马季并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毕竟是打不过刘渊的存在,他这么说已经很给面子了。
慕容翰点头,从武备上来说鲜卑和女真距离晋朝军队确实差得远,不过这也没得说,司马季从来都以晋军作为主力用,他也说不出来什么。
“但是收获是巨大的,跟着本王作战不会让你们吃亏,损失在所难免,但要看得到了什么!”司马季虽然一直拉着胡人跟着自己作战,看起来和唐军类似。但其实并不一样,他绝对不会让胡人指挥胡人兵马的,慕容翰这只是特例,毕竟西征在可预见的时候就这么一次。
“燕王对我慕容氏的大恩,翰和父王都铭记在心。”慕容翰低头表达自己的忠诚。
“都是一家人这么客气干什么!”司马季又抬出统治阶级一家人的套词,“我大晋是你能无法战胜的对手,但你们可以跟着我大晋打别人么。这半个月好好休息,我们还要往西去,后面还有很多仗要打。调教一下抽调的俘虏,毕竟我们还需要他们这些熟悉环境的本地人帮我们省点事。”
盖尔古斯不出意外的没有追到粟特王,对他而言这是一件挺遗憾的事情,可对司马季而言,这有什么可遗憾的?难道不是一个在恰当不过的借口么?听到粟特王逃到了波斯境内,司马季不忧反喜,借口已经出现了,赶紧让随军司马记下来,启动你们为何而战的工作。
“不知道大王何时进军?盖尔古斯愿意效劳。”盖尔古斯闻言立刻表明了忠心,如果司马季能够帮他解决这个问题,那是再好不过了。
“等到去各地的兵马回来再说,最近本王还要在撒马尔罕打扰一下。”司马季算是给了盖尔古斯一个承诺,但是现在还不能动。不只是因为兵马还没回来的问题,他这几天自己也很忙。
最近司马季一直都在粟特王宫写大纲,编写历史的大纲。准备东归之后开启一门世界历史的学科,他早就想要这么干了。
原因在于现在的晋朝,没有多少历史可以借鉴利用。不要以为王朝更替就一点好处都没有,中国有记录历史的传统,自然就造成了后面的王朝会总结前朝的灭亡的教训。从本质而言,一代更比一代强是肯定的。矫枉过正的也不少,比如我大宋。
晋朝就没有多少历史可以借鉴,前面只有秦汉,除了秦崩的有内在原因之外。只有汉朝历史可以作为教训,武帝司马炎看到的就是,士族做大割据地方,那用宗室分封震慑士族是必然的选择,不但他这么做了,在士族做大的南北朝,南北朝都是这么做的,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就连李世民临死之前的布局,也很像是司马炎死前布局的微调。李世民的布局也失败了,要不是武则天有好几个儿子可以继承皇位,唐朝天下真二世就被篡了,那还有资格作为汉朝的挑战者出现。
司马季正在亲自操刀对历史进行编写,选取的人物原型有以下这些皇帝,梁武帝、隋炀帝、唐玄宗、宋徽宗、嘉靖和乾隆。主要他对元朝皇帝的执政水平一直评价很低,选择的人物原型都是前期英明神武不可一世,国家看起来没啥问题,后期国家乌烟瘴气,一落千丈。元朝似乎找不到这样的角色,执政水平一直都很糙。至于这些皇帝的原型,想按在埃及就按在埃及,想要按在波斯就按在波斯,这都不是问题。
第六百六十八章 燕王总吃亏()
思来想去,还是按在埃及那边更为合适一些,因为这种改朝换代的历史,除了中国各代王朝之外,特点最为明显的就是埃及历代王朝了。
古埃及的历史早期记载并不清晰,但司马季认为含金量还是很高的,无愧是有人类早期一闪众山小的地位,他并不认为英法会远赴埃及,专门去和平教的地方塑造出来这么一个文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也并不可能被伪造出来。
这是一个任何对工程量有所概念的正常人,都不会去质疑的东西。人类祖先从非洲走出,第一个合适的落脚点就应该是埃及,对脱离了热带雨林的人类而言。比较干旱的沙漠环境就如同天堂一般。
古埃及说起来三十多个王朝,看起来似乎历史应该很长,但其实没想象当中的长。埃及那块地方虽然是人类迁徙第一个适合的落脚点。但毕竟是除了尼罗河两岸都是沙漠的地方,本土的潜力其实有限。能够早期一览众山小,就是其他文明还没成长起来,到了古埃及的后半段,其他文明已经追上来了,几乎在夏朝出现的同时,也就是埃及金字塔时期之后,往后的二十多个王朝改朝换代比中国各代王朝要频繁。
从夏朝到秦朝出现的这段时间当中,古埃及出现了二十多个王朝,一个王朝寿命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也正是秦朝开始后,古埃及的王朝更迭中断,本身已经无法作为一个独立力量存在下去。成了罗马帝国以及后面帝国的附庸。
这种王朝更迭的历史,加上埃及早期记载不清晰,给司马季发挥了空间。英国在考古世界的过程当中就全部都是真实的么?动过的手脚肯定不少,但不至于弄出来伪造金字塔那样的工程。中国记载的历史全都是真的么,三星堆没有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记载当中,那怎么评判没修史之前的历史是真的还是假的?还是需要考古的支撑,但至于对最后结果的解读,就要看各自立场了。
司马季自然是持,对我大晋有利的就是真实的历史,不利的那就是野史。所以哪怕他对刘备集团的个人操守和坚持,心里天平远超过曹魏这边。可还是要为曹魏掩饰一二,不敢把刘备在历史当中的形象太光明,要知道刘备属于失败者。更受到百姓拥戴的最后失败了,那不是件很打脸地事情么。
这点作为两个最大的朝代粉群体,明清互撕一直是喜闻乐见的事情,明粉在居于劣势的时候往往会说,因为满清的刻意篡改等等。持清朝立场的网友,最后出现了这样一种论调,“没错,大明王朝是满清虚构的,它就不存在……”
反正司马季第一次听到这种回怼的时候,一副哎呀还有这种操作的感慨,直接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直接导致了他今天要从以史为诫上面坐坐文章,在埃及早期不太明晰的历史当中,截取出来自己想要的一部分。
甚至司马季还认为这件事很重要,他现在的操作注定会在未来产生一件悬案,可那又怎么样,他这就是第一手资料,哪怕是假的。但其他人手中就没有这种资料,他这就是真的。
挑选出来的皇帝当中,有隋炀帝那种继位基础牢靠,生生自取灭亡的代表。也有前期睥睨天下,到了晚年直接大翻车的代表,这种代表就太多了,梁武帝、唐玄宗都是其中的典型,乾隆某种程度上也算。
晚年开翻车的皇帝,其实现在也已经有一个了,就是汉武帝。但汉武帝牛逼的地方在于,他只是把车开出了毛病,在坏掉之前又踩了刹车。真正拯救汉武帝历史地位的,在于昭宣两个汉朝皇帝的登场。要事没有这两个皇帝出现扭转局势,后继者的水准非常一般的话,汉朝衰落的趋势肯定会算到汉武帝的身上。
昭宣拯救了汉武帝的风评,却把自己的功绩给搭上了,很多他俩做的事情,在一般人眼中都成了汉武帝的功绩,就和唐高宗李治一样,唐朝土地明明在我手中最大,高句丽、突厥都是我灭的,白江口之战我打的,结果换成其他时代如此巨大的功绩,比乾隆攻灭准格尔更胜一筹的战功,都换不来他爹和他老婆的存在感,这上哪说理去。
怀着对高宗的同情,司马季直到各部兵马丰收归来之前,都在编写自己的埃及历史大纲,燕王都觉得自己吃亏了,你埃及在光辉灿烂都是过去的事情,中国可是一直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哪怕有元清那也是光辉灿***任何古文明输的都少。更不会和波斯人被击败之后那样,一水的穆罕穆德。
吃点亏的履历更体现中国愿意和你们同流合污,更有一丝人性色彩,表明自己不是外星文明,还是真实存在在地球上的,只占便宜不吃亏的那是神话故事。
中国完全可以和古埃及平起平坐,埃及王朝更迭的时代结束正好对上秦朝建立的时间,没中国的古文明那叫古文明么,那只能叫考古文明。古文明当中华夏还是其中最年轻的,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现今年龄最大的年轻人,就是中国。
“就让你们沾点便宜,但最终还是要服务我大晋的!”司马季感觉自己吃了这么大的亏,必须在其他方向获得一些补偿,看来必须去一趟埃及了。
多日不见这些收获颇丰的将领,再次进入粟特王宫的时候,觉得燕王身上多出来了一股书卷气质,不过脸色并不怎么好,就算是汇报了各部兵马所获颇丰,也没有让司马季的冷峻脸色缓和一分。
一个个都陷入了沉默,还以为是自己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他们自然不知道司马季觉得自己吃亏,而且是亏大了。甚至对秀操作产生了后悔的情绪。
“慕容翰率领鲜卑四藩为前军,先行启程三日,本王率领中军压阵。赵申你跟着慕容翰将军,但不要参战。”司马季面无表情的下达军令,“波斯帝国不同于粟特,不可等闲视之,此战有两个目的,波斯帝国收容粟特就是和本王作对,既然是作对,就要他们知道错了,第二还是要寻找大周鼎。马上下去准备。”
“末将领命!”众将士此时全部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声,那还有什么反对意见。
司马季怀揣着已经写好的大纲,长长出了一口气,挥手让这些将领出宫。现在已经不是中间商欠他的问题了,连罗马帝国那些消费者,也必须要做出补偿。反正这场贸易战很容易赢。
第六百六十九章 波斯长城()
“赵申,多和慕容翰将军学学用兵之道,先留下本王还有话要吩咐。”司马季把这个最近表现还算颇为亮眼的将领留下,算是开小灶给他补补课。
“燕王!”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赵申才小心翼翼的开口,他不知道司马季到底有什么目的,毕竟刚刚还生人勿进,现在就专门留下自己,是好事还是坏事?
没管赵申脸上的阴晴不定,司马季歪头询问道,“对和慕容翰一起做前军有什么看法没有?”
“慕容翰是小夫人的兄长!”赵申一边开口一边观察司马季的表情,一见到燕王一脸的不耐赶紧直奔主题道,“燕王看来是希望末将多和慕容翰将军学习。”